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蘭德國家地理產業園

蘭德國家地理產業園

發布時間: 2021-02-19 03:05:12

Ⅰ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的原因是什麼

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的原因是氣候變暖。

近日,加拿大最後一塊完整的大型極地冰架,已經轟然崩塌。僅在7月底的兩天內,就消失43%的面積,比美國紐約曼哈頓的面積還要大。

Canadian Ice Service的研究報告指出:有很多原因導致了Milne Ice Shelf這個加拿大最後一塊完整冰架的倒塌, 但正如大家預測的那樣,氣候變暖才是主因。

近30年來,加拿大北極地區的變暖速度是前30年的兩倍,今年,俄羅斯、加拿大的北極地區更是出現了30多攝氏度的罕見高溫,加速了冰雪消融,連堅若磐石的冰架都無法倖免。

(1)蘭德國家地理產業園擴展閱讀

全球高溫記錄不斷更新:

《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報告顯示,今年5月和6月全球大部分地區海平面溫度高於平均水平,這導致陸地溫度高於正常水平,尤其是在熱帶地區和北半球大部分地區,而全球變暖是造成該現象的一個因素。

《國家地理》雜志報道,自1906年以來,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已經上升了0.9攝氏度(1.6華氏度)。

氣候變暖所造成的極端高溫正在損害人類健康。2019年,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均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其中日本的嚴重熱浪導致100多人死亡,18000人住院治療。法國去年6到9月間的熱浪致使1000多人非正常死亡。

Ⅱ 德國有多少城市,分別是什麼

Aachen

亞琛市。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一城市,人口239200。是亞琛縣的縣府。有亞琛技術大學,數所博物館如報紙業博物館。其賭場有名。工業包括紡織、金屬加工和嗜好品加工。景點包括多所教堂如亞琛大教堂、15世紀的市政廳、19世紀的療養旅館和古羅馬軍用浴池。亞琛市是在卡爾大帝的行宮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Berlin

柏林市。是聯邦德國的首都,同時也是一個聯邦州。位於哈韋爾河及施普雷河畔的北德低地,有眾多的湖泊。柏林的地勢高低不同,從海拔30米到115米。面積882平方公里。人口342萬。有很多大學位於柏林,如1809-1810年成立的洪堡大學、1948年成立的自由大學和柏林技術大學。柏林的戲劇學校也很有名。

Bielefeld

比勒費爾德市。屬北威州,人口305600。位於托伊托堡森林邊緣。有綜合性大學、教育學院和多所專科大學。工業包括紡織和制衣、食品、機械製造和出版工業。

Bochum

波鴻市。屬北威州,人口386200。有魯爾大學、航天研究所。是重工業城市如汽車製造。

Bonn

波恩市。屬北威州,人口276500。位於萊茵河畔科隆灣,波恩市的海拔高度為50到165米。它是許多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的所在地。市內有貝多芬出生地。1949年至1990年波恩是聯邦德國的首都。

Bremen

不萊梅市。是不萊梅州的州府,位於威悉河的下游,人口544300。有大學和數所專科大學、內陸港和海港、海外博物館、國立圖書館和國立檔案館。工業主要是由和港口有關的企業組成。

Cottbus

科特布斯。勃蘭登堡州的一縣城。人口128600。有科技大學、博物館和劇院。工業有紡織和電子。市內有15世紀修建的城牆。

Dortmund

多特蒙德市。魯爾區東部的一城市。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人口583600。有多特蒙德大學、數所研究所、劇院和數所博物館、農產品交易所、賽馬場、動植物園;鋼鐵廠、數家大型啤酒釀造廠和內陸港。石煤採掘也不再象從前那麼多,目前只有一個煤礦在運作。1220年建立的聖母大教堂在1945年以後得到重新修建。當代的建築有1949-52年間修建的威斯特法倫大廳、1956-65年修建的城市劇院和1949-51年修建的州立圖書館。

Duisburg

杜伊斯堡市。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河和魯爾河匯合處。人口525200。有德國最大的內陸港。

Düsseldorf

杜塞爾多夫市。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首府,位於萊茵河下游,人口563400。是貿易和國際性大會城,經常有各種專業博覽會在此市舉行。有馬克斯-普朗克鋼鐵研究所、海因里希·海涅檔案館、萊茵-威斯特法倫交易所、德國工會聯合會和眾多的德國以及跨國公司。鋼鐵工業發達,特別是鋼管製造。杜塞爾多夫機場是一國際機場。

Frankfurt am Main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市。屬黑森州,人口615000,城市分布於美因河的兩岸。有一所綜合性大學、一所神學院和一所音樂藝術學院。景點有歌德出生地紀念館。法蘭克福是德國的金融中心,聯邦銀行就在此市,此外德國各大銀行的總部幾乎毫無例外地都設在這里。證券交易所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

法蘭克福同時也是一博覽城,這里每年舉行一次世界上最大的書展。

Hagen

哈根市。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藻厄蘭山區的西部,人口213500。此市有全德國唯一的一所函授大學和技術露天博物館。工業包括金屬加工、造紙和食品工業。關於哈根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公元1000年,於1746年哈根成為有自主權的城市。下圖為哈根市的哈斯珀(Haspe)城區遠景。

哈根市位於德國的交通要道,是工業、貿易、經濟、科學和交通的理想城市。城市散布於四個山谷中,並有四條河流流經城區。分布於山谷中而沿著山坡發展的哈根市的突出特點是,在市區有眾多的樹木和花草。雖然田野、樹林和綠茵隨處可見,但哈根市也不乏都市生活的繁忙景象和歷史的浪漫。其特殊的中間位置決定了哈根市既不是典型的工業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德國大學城;既不象喧鬧的魯爾區,也不象寧靜的藻厄蘭山區。但它是歐洲運輸和物流的良好基地。過去,哈根市的工業僅僅限於鋼鐵生產,如今,它已成為服務行業和高科技的中轉站。1996年是哈根市250歲生日年,但這一歷史悠久的城市仍處於不停的變化之中。魯爾區和哈根鄰近區域的結構轉變在哈根市得到集中體現,從而使哈根市成為一個集高科技、服務行業和文化於一體的城市。

哈根市的青春風格建築很有名,典型代表是其火車總站。在1900年至1920年這段期間,哈根市示範性的修建了介於青春藝術風格和寶豪絲風格之間的建築。這在藝術史上被稱為「哈根新典範」並受到全球藝術愛好者、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師的廣泛贊譽。

Hannover

漢諾威市。是下薩克森州的州府。地處下薩克森山地和北德低地交界處。人口509800。有聯邦地理及原材料研究所、宇宙研究及區域規劃科學院、數所大學、多家劇院、博物館和動物園。是重要的工商、博覽城市。

Heidelberg

海德堡市。屬巴登-符騰堡州,位於內卡河流出奧登瓦德山區處。人口135800。海德堡大學成立於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全歐分子生物學中心實驗室、馬克斯-普朗克天文、核物理、醫學、外國人法和國際法研究所位於此市;此外,還有德國癌腫研究中心,天文觀察站,德國葯店博物館,劇院,植物園,動物園,出版社。海德堡是美軍在歐洲的總部。

Kaiserslautern

凱澤斯勞滕市。萊茵蘭-法耳次州的法耳次西部的一城市,人口102200。有大學、藝術博物館和法耳次劇院。工業主要是機械製造和紡織工業。

Köln

科隆市。萊茵河下游流經此市,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高等學院有科隆大學、音樂學院和體育學院。人口940700。科隆是德國的一個交通樞紐,科隆-波恩機場位於科隆郊區。提起科隆市,人們將自然而然地想到科隆大教堂。

Mannheim

曼海姆市。巴登-符騰堡州內卡河注入萊茵河處的一城市,人口308400,有大學和海德堡大學的醫學院、巴登-符騰堡州的高級法院、在1778年建立的國家劇院、數所博物館。工業有公共汽車製造以及農用機械和發動機製造、纖維和葯物合成、煉油及出版業。景點有萊茵河港口。

München

慕尼黑市。是巴伐利亞州的首府。人口130萬。同時也是上巴伐利亞行政專署和慕尼黑縣的首府。慕尼黑是繼直轄市柏林和漢堡之後的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大學建立於1472年。有德國博物館和慕尼黑證券交易所。慕尼黑每年一度的十月啤酒節開始於九月的倒數第二個星期六,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民間節日。節日期間,世界各地的遊客聚集於慕尼黑開懷痛飲。以市區為中心,共有七條高速公路呈放射狀分布。

慕尼黑最著名建築可以說是聖母教堂即慕尼黑大教堂(有兩個綠色「洋蔥頭」尖頂的雙塔建築),教堂建於15世紀,但教堂的尖頂卻一直沒有竣工。在停止建造50年後的16世紀,人們才決定完成此塔頂的建築 - 當時哥特式的建築時代已完全過去了,從義大利傳來了一種新型的建築風格,即文藝復興風格。哥特式教堂當然免不了也被安上了當時時髦的圓頂,人們將其稱為「羅曼國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異國風味的」或者也可以說是「義大利風味的」。正是這種圓頂風格成為了以後巴伐利亞眾多教堂建築的典範,一些比較古老的、同樣也是哥特式的教堂發生了改變,也被安上了圓頂,同時,還有許多建於17世紀的教堂建築從一開始就採用「洋蔥」塔頂。

位於慕尼黑市中心的舊美術館(Neue Pinakothek)、新美術館(Neue Pinakothek)和現代美術館(Pinakothek der Moderne)彼此相鄰,構成了一美術館建築群。這里收藏的藝術品從中世紀直到當代,其中有很多世界大師的作品。

慕尼黑的四周,有眾多的森林圍繞,這些森林帶寬達10至20公里。「福斯特里德公園」就是其中的一個。幾乎所有的森林都受到了保護,森林的大部分樹木是雲杉樹。因為幼小的雲杉樹上有刺人的針葉,而不會受到野獸的咬嚼,所以通常都採用雲杉樹進行育林造林。

Offenbach am Main

美因河畔奧芬巴赫。黑森州緊靠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一城市,人口114400。是德國的皮革工業中心,兩年一次的國際皮革製品展銷會在這里舉行。市內有皮革及製鞋博物館。德國聯邦氣象所的總部設於此市。奧芬巴赫的歷史在公元977年就有記載。

沃爾夫斯堡。下薩克森州一位於中德運河河畔的一城市,人口127600。此市是在1938年隨著大眾汽車廠的興建而成立的。提起沃爾夫斯堡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大眾汽車:市民中的40%都在大眾汽車廠上班,可以說每一市民都直接或間接從大眾汽車廠獲益。市內有名畫陳列館、天文館和劇場。建於1959-63年間的沃爾夫斯堡的文化中心由芬蘭的著名建築師阿瓦·阿托(Alvar Aalto)設計。
參考資料:http://www.brucca.de/staa.htm#yeshou

Ⅲ 聖迭戈港的資料

聖迭戈港(Port of San Diego)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端,毗鄰太平洋聖迭戈灣,為天然良港。回聖迭戈市為美答國高科技經濟區,擁有重化學、造船、飛機製造、火箭等重要工業,該市於1985年同煙台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兩城市之間的交流同樣也促進了港口間合作關系的發展,1993年7月20日,煙台港與聖迭戈港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簽署了友好港協議英文本,協議的中文本於1993年10月31日在煙台簽署。近年來,兩港之間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實質性合作。90年代末期,由於國際大環境的影響,煙台的水泥出口市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煙台港成功地在美洲開拓了新的水泥市場,並通過聖迭戈港開始了水泥的出口貿易,有力地推動了外經貿工作的健康發展。http://www.portofsandiego.org/

Ⅳ 有沒有幾部與氣候有關的電影啊

《2012》
《2012》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這樣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瑪雅文明預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個文化、種族,全球的科學家、政府,都無法預知這一天到底會發生什麼。《2012》講述的就是在這一天全球毀滅,世界末日到來時,我們的主人公如何在災難中掙扎求生。

《難以忽視的真相》
《難以忽視的真相》
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
他是幾乎成為美國總統的人——戈爾。很難說他成為總統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但現在,他就在改變世界的路上。本片記錄了戈爾作為一個世界公民,為保護氣候進行的種種努力。本片也是有史以來關於氣候變化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後天》
《後天》
導演:羅蘭·埃馬里奇
本片描繪了溫室效應造成氣候異變,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紀的故事——一部災難片的素質教育樣板。它第一次真正引起了公眾對溫室效應所造成危害的反思。如果你准備走進戲院看埃馬里奇的新片《2012》,那不妨先看看它。

《愚昧時代》
《愚昧時代》(The Age of Stupid)
主演: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本片是一個反應氣候變化的電影,在本片中,皮特·波斯爾思韋特(Pete Postlethwaite)飾演一位孤獨存活下來的老人,他是全球檔案的創建人,檔案里保留了所有人類的成就。老人回顧了1950年到2008年的新聞檔案和紀錄片,試圖探討究竟是什麼原因,地球會變成今天這樣。

《全球變暖大騙局》
《全球變暖大騙局》
導演:馬丁·杜金
這部BBC電視4台拍攝的記錄片采訪了多位科學家,用大量證據否定了「人造全球氣候變化」一說,直指它為「當代最大的騙局」。影片指出:全球暖化的背後其實是一個由狂熱的反工業化環保分子創造出來的高達數百億美元的全球產業。

《家園》
《家園》
導演:奧胡斯·伯特蘭德
攝制組經過15年籌備,歷訪50多個國家拍成此片。從澳洲大堡礁到非洲乞力馬扎羅山;從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視角向世人展現地球的絕美以及日趨危急的現狀。明天並不遙遠,但我們該選擇怎樣的未來?

《改變世界的六度》
《改變世界的六度》
導演:阿萊·鮑德溫
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在片中提出「六度理論」,認為六度的氣溫變化會引起後果不堪設想的災害。全球野火和台風的數量也許會增加。某些地方的河川跟湖泊可能乾涸,冰河也可能溶化。也有證據指出這種現象已經發生。

《未來水世界》
《未來水世界》
公元2500年,地球兩極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建起了水上浮島,泥土成了稀有之物。一天,來了一個孤獨的海行者,他用了一罐泥土換了淡水和番茄苗。正當他要離開時,當地人發現他竟然長著鰓和蹼,認為他是怪物,把他關了起來,准備過兩天將他處死。

《龍卷風》
《龍卷風》
導演:簡德·邦特
這是一個關於「風」的電影,龍卷風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地球上最快最猛的強風,由於工業的污染使得某些地區的龍卷風尤為猛烈,本片就是以龍卷風為主角,講述了在龍卷風災難之下人們的生活和情感的歸宿。

《完美風暴》
《完美風暴》
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
幾個世紀以來,馬薩諸塞州的格魯西斯特一直是北大西洋的一個著名漁港,在1991年秋天,該地區出現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特大風暴,本片以此為背景,描述了一群捕魚者在海上與風暴進行勇敢搏鬥,最後在救援船隻的幫助下艱難脫險的故事。

Ⅳ 荷蘭留學最具有潛力的專業有哪些

荷蘭最受歡迎的專業有哪些呢?
一、物流與供應鏈


荷蘭陸、海、空運輸均十分發達。境內河流縱橫,水路四通八達。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大小水道160多條,橋梁1000多座。流經南部注入北海的萊茵河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其河口的鹿特丹是世界頂級大港,吞吐量曾連續42年居世界第一。荷蘭人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發展交通運輸業,其陸海空各類運輸占歐盟交通市場總額的百分之三十。荷蘭交通十分發達,運輸總量占歐盟的30%。
推薦院校:


H類:豐蒂師大學,漢恩大學,澤蘭德大學 ;
U類:馬斯特里赫特大學,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格羅寧根大學,蒂爾堡大學 。
申請條件:


正規本科在讀,有學位,211優先,均分建議80+分,部分78分亦可考慮。非211建議均分82+,且盡早申請。雅思6.5分以上,申請規則為先到先得。


二、法律


荷蘭是一個君主立憲的議會制國家,政府制定的全部法案都必須以議會的法案為根據。荷蘭憲法規定:「民法、刑事、民事訴訟法及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必須依據議會制定的統一的法典,但也不妨礙根據議會的單獨法案規范其他領域。」因此,荷蘭法是由議會法案、法典、條約及案例法組成的法律制度。
荷蘭法律不像美國或英國法律那樣以傳統共同法為基礎,而是基於源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民法典和刑法典的法國法律。國際法庭設在荷蘭,荷蘭健全和高質量的法律體系為荷蘭的法律教育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荷蘭高校提供的法律英語課程體現了荷蘭的法律傳統。許多法律專業課程與國際法有關,常常涉及法律制度的比較。因此學生可以學到更全面、更透徹的法學知識。
學生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體驗生動的法律教學,接觸到豐富的歷史和廣泛的專業知識以及可以感受到國際化氛圍和國際視野。更值得注意的是,荷蘭的法律體系和我們的大陸體系的法律極為相似,對學生學習很有幫助。因此,荷蘭可謂是一個學習法律專業的優選的國家。
推薦院校:


H類:海牙大學,撒克遜大學
U類:阿姆斯特丹大學,格羅寧根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三、工科


荷蘭工業發達,主要工業部門為半成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製造、電子、鋼鐵、造船、印刷、鑽石加工等,原料和銷售市場主要依靠國外。近20年來重視可持續發展、微電子、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傳統工業主要是造船、冶金等。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煉油中心。荷蘭是世界主要造船國家之一。
荷蘭有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如: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由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與英國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於1907年合並而成,是世界最大工業公司之一,雄踞世界500強企業第二名,其成品石油和石化燃料的生產和銷售能力居世界第二位,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飛利浦電子公司(成立於1891年,居世界500強企業第277位,在全球電子電器企業中排前十名。其照明設備、彩色顯像管、電動剃須刀、X光分析儀及音響設備在同行業居領先地位);聯合利華公司(成立於1930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第136名,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和食品生產企業之一,分鹿特丹和倫敦兩個總部,荷蘭負責食品生產,英國負責日用化工品生產);阿克蘇·諾貝爾公司(世界著名化工和醫葯企業,1994年由荷蘭阿克蘇公司和瑞典諾貝爾公司合並而成,列世界500強企業第479位)。
四、農業


荷蘭的農業發達,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他三國是;丹麥、澳大利亞、美國)。農業生產現代化,乳、肉產品供應國內有餘,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國之一。
荷蘭人利用不適於耕種的土地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現已達人均一頭牛、一頭豬,躋身於世界畜牧業最發達國家的行列,畜牧業僅次於丹麥。他們在沙質地上種植馬鈴薯,並發展薯類加工,世界種薯貿易量的一半以上從這里輸出。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全國共有1.1億平方米的溫室用於種植鮮花和蔬菜,因而有「歐洲花園」的美稱。荷蘭把美麗送到世界各個角落,花卉出口占國際花卉市場的40%~50%。
推薦院校:


U類大學:瓦格寧根大學

Ⅵ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哪

引用:
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在哪裡?它就在距離英格蘭南部海岸約11公里的大海里。這是一座比足球場還小的人造小島,它的名字叫西蘭德(Sealand,意思是「海中的陸地」)。在過去半個世紀里,西蘭德島曾多次成為世界各國報刊的頭版頭條。最近,這座頗有爭議的、據說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再次引起世人的矚目:幾位來自美國的「網路大腕」正計劃著把這里建設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信息自由港,或者說是海上數據避難所。
「西蘭德公國」的英雄歷史

西蘭德島的歷史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英美盟軍為了反擊納粹德軍可能從空中和海上發起的襲擊,在海面上用水泥和鋼筋建起了這座配備了當時還十分先進的雷達系統以及重型防空火炮網的平台,並給它起名為「怒濤之塔」。當時,在這個巨型平台上駐扎的軍人約有200多名,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看好泰晤士河的出海口,以免泰晤士河出海口附近的港口和眾多盟軍船舶遭到納粹德軍的襲擊。二戰結束後,「怒濤之塔」作為一個海上軍事堡壘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沒過多久英美盟軍就棄守了這座平台。

1966年冬季,前英國皇家陸軍少校、富商羅伊·貝茨帶著他的家人進駐「怒濤之塔」,對這座已經廢棄多年的人工島里里外外進行了大規模翻修改造。1967年9月2日,羅伊·貝茨在「怒濤之塔」上插上了自己的旗幟,宣布脫離英國政府的管轄,成立獨立的國家「西蘭德公國」。貝茨自封為「羅伊公爵」,他的妻子喬安也獲得了「公爵夫人」的封號。 就在羅伊·貝茨宣布「西蘭德公國」獨立後不久,英國皇家海軍派遣了一艘軍艦來「收復」西蘭德島。為了「保衛西蘭德公國的主權和領土」,貝茨一點也不念自己也曾是英國皇家軍官的香火之情,向皇家海軍軍艦射擊並不斷投擲燃燒瓶,除少數擊中軍艦以外,其他彈葯都從軍艦的艦首部位擦邊飛過。皇家海軍軍艦眼見難以靠近「怒濤之塔」,不得已只好離開。貝茨對於這次「戰役」頗為得意,在他親手編撰的《西蘭德公國史》上,他稱這次戰斗為「怒濤之塔海上保衛戰」。 英國政府並沒有就此善罷干休。英國法院多次判決貝茨宣布「西蘭德公國」獨立是違法行為。但是幾經折騰之後,英國政府不得不打消了拔掉這顆「眼中釘」的念頭。英國政府自找台階地解釋說,根據70年代初的國際慣例,一個國家的領海應當在距離其領土海岸線5公里處,而西蘭德島已經在11公里之外,所以西蘭德島不屬於英國政府的管轄范圍之內。英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後來成為「西蘭德公國」獨立的一項重要法律依據。

雖然英國決定對「西蘭德公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與西蘭德遙遙相望的德國人和荷蘭人卻又打起了它的主意。1978年,一群「不明身份」的德國人和荷蘭人設伏綁架了貝茨的兒子邁克「公爵」,試圖以此要挾貝茨拱手讓出西蘭德島。可是德荷綁匪們打錯了算盤,貝茨斥巨資聘請了一群「綠林高手」,發動了一次奇襲,不但解救了自己的兒子,還將德荷綁匪們「一網打盡」,並宣布這些綁匪為「戰俘」。盡管德國政府和荷蘭政府向英國政府施加壓力,但是早已吃過苦頭的英國政府打定主意不趕這趟混水,宣稱西蘭德島不受其管轄,拒絕插手幫忙。德國政府和荷蘭政府無奈之下只得派代表與貝茨談判,在作出了「永不侵犯西蘭德公國主權和領土」的書面保證後,終於救出了那些窩囊透頂的 「戰俘」 。

幾十年來,貝茨已將數百萬美元的家產悉數投入到了西蘭德島的建設中。他為「西蘭德公國」制訂了憲法、譜寫了國歌、發行了郵票、鑄造了硬幣,還頒發了護照。目前他下忙著把西蘭德島建設成一個免稅購物的天堂,並打算建一座賭場。英國政府一直對西蘭德島上的動靜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對據說在那裡發生的諸如成立「海盜電台」等在內的「違法亂紀」行為不予理睬。目前,「西蘭德公國」名氣最大的「公民」當數安德魯·迦納南,據說就是他殺死了義大利著名服裝設計師佳尼·范思哲。今年春天,50多名據傳為軍火販、大毒梟洗錢的「專家」也得到價格不菲的「西蘭德公國」護照。南美洲、中東和非洲不少國家都已承認「西蘭德公國」的護照。當然,貝茨堅持宣稱販毒、洗錢等跨國犯罪活動與「西蘭德公國」無關。

「避風港」來到了西蘭島

西蘭德獨特的地位在許多精明的商人眼裡,無疑是生長在海上的一棵搖錢樹。多年來,曾有多家公司向貝茨提出要和他合作,對「西蘭德公國」進行投資,但從沒有人能夠有幸成為貝茨的合作夥伴,直到不久前美國網路「大腕」西恩·哈斯廷斯出現在貝茨夫婦眼前。

現年32歲的西恩·哈斯廷斯是一位留著金黃色馬尾辮的電腦高手,也是一家名為「避風港」(Havenco)的網路公司的總裁,他和他的夥伴們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將西蘭德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自由港。

貝茨與哈斯廷斯在將西蘭德建設成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自由港問題上一拍即合,可說與隔海相望的英國加強網路信息管理一事有著直接的聯系。

不久前,英國政府出台了一項「網路信息調查授權法案」,授權情報機構對通過網際網路進出英國的所有電子郵件以及網路信息進行檢查和監控,以及時發現網路犯罪的蛛絲馬跡。根據「調查授權法案」,英國情報機構「軍情五處」將在英國政府的授權下對進出英國的網際網路信息傳輸進行實時監控。為此,英國政府斥巨資在倫敦泰國晤士河畔建立了一個24小時全天候網路信息監控中心——「英國政府技術援助中心」,事實上就是「軍情五處」的「網路間諜情報中心」。這個監控中心將與英國國內所有網路接入服務商(ISP)直接聯網。也就是說,「軍情五處」將能夠了解所有未加密的通過網際網路出入英國的電子郵件和網路信息的具體內容。如果這一法案得到英國議會的批准成為法律,那麼情報機構還有權要求那些傳送加密郵件和信息的個人或公司提供密碼,對郵件和信息的內容進行檢查。

英國出台加強網路信息管理的法案,遭到了眾多強調網路隱私權至高無上的網路業界人士的強烈反對。針對這一情況,「避風港」公司向西蘭德信息自由港未來的客戶們承諾,他們的任何信息或數據資料在西蘭德將享有「完全徹底的私密性」,可以在這兒保存他們認為需要絕對保密的重要信息,如交易信息、稅收資料、電子郵件,以及所有他們認為絕對隱密的數據,客戶們在這個島國上的一切行為均不受世界上任何國家或國際公約的約束。正當世界各國政府紛紛趕製法律對互聯網上的行為進行控制和監督時,「西蘭德公國」和「避風港」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之,通過裝備精良的警衛、先進的雷達保衛系統,以及嚴格要求的護照發放制度,殫精竭慮保護的正是互聯網上的個人隱私權。籌建者們期望以此來吸引大批客戶,把西蘭德建設成比某些「逃稅天堂」還要吸引人的「聖地」。 一批又一批的美國電腦技術專家已經飛往西蘭德島,准備安裝成百萬美元堆出來的設備。這些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網路裝置將保證未來的用戶們在收發電子郵件和進行其他網路業務聯系時,不再受到來自任何方面的監視與干擾。用戶們將購買伺服器的存貯空間或者直接購買某台伺服器,而這些伺服器都有深藏在西蘭德島的幾條「腿」里。這么寬松的環境,這么先進的准備,它能使你在生意上暢通無阻,「哈斯廷斯信心百倍地說。

「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港」引起爭議

目前,哈斯廷斯雖然還沒有獲得「西蘭德國公國」的「公民」身份,但已是常住西蘭德島的貴賓,夜以繼日地指揮著西蘭德信息自由港的建設。哈斯廷斯說:「西蘭德將向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環境,我們絕對值不會去過問客戶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在美國,已經出現過多起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就對用戶的電腦資料進行調查,截取這些用戶在互聯網上傳輸信息的事件。」哈斯廷斯和他的同事們保證,類似的事件在西蘭德島上絕對不會發生。

「西蘭德公國」的「元首」貝茨也認為,「避風港」公司的合作恰恰體現了成立「西蘭德公國」的初衷。他說:「這完全是國際化的,這代表著一種全新的體制。雖然我是個老兵,但我相信,人們互相交流越多,就越不可能爆發戰爭和沖突。」

哈斯廷斯和他的夥伴們信奉的是完全的互聯網自由,他們為客戶提供的也將是完全的保密性和隱姓埋名的樂趣。但不少批評家卻認為,西蘭德和「避風港」公司將招徠的客戶中絕大部分將是那些一門心思要躲過世人耳目的人物,並有可能使這個海中的人工島成為一個非法賭博和洗黑錢的庇護港。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傳播學律師彼德·索默說:「如果你生產的產品可能是危險的,幾年之後你就不得不面對大批用戶提出的集體訴訟。要是你把所有最關鍵的技術數據都存到像西蘭德島這樣的地方,那麼受害者就不能指望法院採取的行動能夠有效地揭露這些數據。」

至於英國政府是否對西蘭德島即將建成信息自由港一事仍然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的態度,目前還無法預測。「網路信息調查授權法案」是否能夠在英國議會通過成為一項新的法律,英國政府是否會真的頒布實施這項法律,以及它是否會將這項法律應用到一直桀驁不馴的西蘭德國島上,這都還是未知之跡。

不過貝茨已經表示,不論發生什麼事情,他將一如既往地捍衛「西蘭德公國」的「領土和主權」。「我不會讓他們奪走西蘭德島的,這不可能發生,就這么簡單,」貝茨說。

Ⅶ 要初一下 (歷史 .生物 .政治 .地理 .語文 .數學 .英語) 復習提綱!!!!!!!!!!!!!!!!!不用下載的!!!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考綱知識點
一、大運河的開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將杜之轉輸,其為利耶博哉!」
隋朝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是隋朝對後世最重要的貢獻。
1、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鑿時間:605-610年。
3、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開鑿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兩千多公里。(沿途經過江蘇的揚州、常州、無錫、蘇州 )
4、作用: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二、「貞觀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因為唐太宗的年號為貞觀,故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善於用人和納諫,沿用和發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發展科舉,重視教育; ③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

三、「開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這一時期的年號叫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前期①任用賢能 ②整頓吏治 ③重視農業生產 ④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及勞動人民的安居樂業

四、科舉制:隋創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長策,賺足影響盡白頭。」「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1、含義: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
2、誕生:(七下P15)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將詩賦作為考試內容。
4、發展: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人的實際能力,使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才智。
5、結束:清朝末年。1905年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
6、作用: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五、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六、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全方位學習中國,使唐文化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
2、鑒真東渡:(七下P28)唐玄宗時,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時,玄奘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術:(七下P32)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製的《金剛經》

八、藝術寶庫莫高窟:(七下P38)
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開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色塑像,如飛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十、鐵木真統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鐵木真完成蒙古統一,建立蒙古國,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
2、內容:①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②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③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台灣(當時稱琉球);
④設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區的政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縣制的重大發展;
②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③為後來明清所沿用。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術:(七下P67)
北宋的畢升發明的陶活字,進行排版印刷。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後陸續傳到世界各地。15世紀歐洲才有,比我國晚約400年。

十三、指南針:(七下P68)
1、戰國時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2、北宋時,製成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3、南宋時,廣泛用於航海,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作用:為後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十四、火葯:(七下P68-69)
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開始用於軍事;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十五、《清明上河圖》:(七下P74)
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

十六、司馬光與《資治通鑒》:(七下P71)
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這部書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
1、目的:為了選拔聽命於皇帝的官吏
2、考試范圍:四書五經 3、形式:八股
4、後果:只顧讀書,不求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後,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僕。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十八、明朝鄭和下西洋:(七下P86)「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
1、目的: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
2、時間:1405-1433年
3、經過:1405年,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龐大船隊從劉家港出發。到1433年,鄭和前後航海七次,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4、歷史意義: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十九、戚繼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七下P87)
明朝戚繼光率戚家軍取得台州九戰九捷,肅清了倭寇(日本)的騷擾。被稱為「民族英雄」。

二十、軍機處的設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強君主專制
2、時間:雍正帝設立軍機處。
3、作用: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二十一、鄭成功收復台灣及台灣府設立(七下P94-95)「開辟荊榛逐荷夷」
1、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中收復台灣,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內地的聯系,促進了台灣的開發,鞏固了祖國的海防。

二十二、達賴、班禪冊封制度 駐藏大臣的設置(七下P99-100)「國家百餘年昇平累洽,中外一家。」——《須彌福壽之廟碑記》
1、順治帝時冊封「達賴喇嘛」;康熙帝時冊封「班禪額爾德尼」。
2、1727年,清朝設立駐藏大臣,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

二十三、伊犁將軍的設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說明新疆等地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爾扈特部回歸:(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壓迫
2、時間:1771年(乾隆帝) 3、首領:渥巴錫
4、意義: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篇章。渥巴錫成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七下P107)
1、出現時間:出現在明朝中後期;
2、萌芽地區:在蘇州、松江等江南和東南沿海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3、典型表現:「機戶(手工工場主)出資,機工(僱傭勞動者)出力」,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工人,他們是僱傭與被僱傭關系。
4、影響:標志我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閉關鎖國」政策(七下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對內堅持「重本抑末」的傳統政策,壓制、打擊工商業,束縛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3、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統治。清朝實施了閉關政策。
2、主要表現:在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實行禁海政策,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特許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
3、影響:1、清朝實施閉關政策對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2、清政府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啟示: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

生物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系統: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統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系統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願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7下P24
維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部分,裡面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導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進入口腔。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統:消化道:一條很長的管道。消化腺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內壁的小腺體,如腸腺。
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食品的合理營養、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頁,右肺有三葉。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
肺的運動模式圖: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7下P50
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
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兩層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
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7下P67
心臟解剖圖:7下P68
心臟工作示意圖:7下P69
血液循環模式圖:7下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叫做體循環。
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為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
輸血關系表:7下P76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7下P81
尿的形成圖:7下P82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7下P94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腦、骨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松開放手饅頭示意圖:7下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7下P106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1.人體的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所發出的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
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突起可分軸突和樹突。
大腦:人的大腦最發達。大腦半球的表層叫做大腦皮層,由灰質構成。
腦 小腦:小腦的作用在於調節全身肌肉的活動,用以維持的身體的平衡。
腦干:有「生命中樞」之稱。
2.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參與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是在反射過程中神經沖動所經過的傳導途徑。
例: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是( )
A身體感覺中樞 B聽覺中樞 C視覺中樞 D語言中樞
3. 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物象落在視網膜前方——近視——戴凹透鏡;
物象落在視網膜後方——遠視——戴凸透鏡。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不足——呆小症。
4. 激素的調節作用: 胰島素:我國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不足——糖尿病
生長激素:不足——侏儒症;過多——巨人症。

人體的血液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 主動脈 全身動脈 毛細血管網
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雙循環 體循環中毛細血管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肺循環:右心室 肺動脈 肺部毛細血管網
肺靜脈 左心房
正常人的脈搏與心率基本一致。約為75次/分,正常變動范圍每分鍾60~100次。
血管和心臟: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臟是推動血液流動的「泵」。
動脈:把血液從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管壁厚、彈性大。
血管 靜脈: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手臂的「青筋」是靜脈。
毛細血管: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能促使心肌發達,增強心臟功能。飲酒對心臟和血管有害。
血漿: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主要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紅細胞:數量最多,無細胞核,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2. 血液 血細胞 白細胞:數量少,有細胞核,具有防禦和保護作用。
血小板:量最少,無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人類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種,在輸血時一般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若血型不同,輸血後紅細胞會凝結,阻礙血液循環。在緊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其中只有糖類、蛋白質、脂肪能為人類進行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含糖較多的是谷類、豆類;含蛋白質較多的是瘦肉、魚、蛋等;含脂肪多的是豬肉、蛋黃等;齒齦經常出血的缺維生素C。
佝僂病缺鈣,貧血症缺鐵,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缺碘。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10.人體的消化系統
消化腺:唾液腺、肝臟、胰腺、胃腺、腸腺等,其中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
口腔中初步消化,使部分澱粉轉化為麥芽糖;胃內初步消化蛋白質;小腸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鼻:鼻毛能濾去灰塵;毛細血管溫暖空氣。
呼吸道 喉: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發聲的器官。
11.人體的呼吸系統 氣管、支氣管
肺: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急情況下,O型血可以熟給各類血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

2006年中考地理復習提綱(二)(七年級下冊)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約佔全洲面積的。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發展的經濟:

1.3 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移民與經濟:

第二章 了解地區

2.1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2 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與社會: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2.3 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石油輸出路線:

2.4 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雄厚的經濟實力: 繁榮的旅遊業:

2.5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1 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2 埃及(Egypt):地跨兩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埃及領土

Ⅷ 北歐產業特色等

我爸爸是搞這方面的貿易的。就幫你問了一下。
北歐包括兩種解釋。一種特指北廷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
第二種是泛指歐洲北部,包括阿爾卑斯山以北整個歐洲地區。

丹麥是發達的西方工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長年居世界前列。自然資源較貧乏。除石油和天然氣外,其他礦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進口。1972年起開採石油,為歐洲第3大石油輸出國。探明褐煤儲量9000萬立方米。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高度發達,農牧業特點是農牧結合,以牧為主。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產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企業以中小型為主。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石油開采、造船、水泥、電子、化工、冶金、醫葯、紡織、傢具、造紙和印刷設備等,船用主機、水泥設備、助聽器、酶制劑和人造胰島素等產品享譽世界。丹麥第三產業發達,包括中央政府和市政的公共及私營服務、金融、保險及其他服務,產值占年國民生產總值的70%以上。對外貿易是丹麥的經濟命脈,主要原料靠進口,產品銷售依賴國際市場。政府主張貿易立國和自由貿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產品出口。進口產品主要有運輸設備、電信產品、紙張、原油、煤炭、鋼鐵、機械和飼料等,出口產品主要有乳製品、肉、魚、傢具、醫葯、電子產品、儀表、船舶、紡織品和服裝等。丹麥是個畜牧業加工生產相當發達的國家,丹麥是歐盟最大漁業國。旅遊業是丹麥服務行業中的第一大產業。年均外國遊客約200萬人。
挪威經濟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範例。政府控制主要的經濟領域,例如石油工業。挪威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主要表現在石油、水利、漁業、森林和礦產等方面,其中挪威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產業及國際油價,例如1999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氣占其出口總額的35%,作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挪威的石油輸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
盡管挪威連續6年(2001-2006)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挪威人仍然擔心在未來的20年裡,當石油和天然氣開始耗盡時,其生活水平會開始下降。所以挪威建立了國家石油基金,將石油產業的利潤用於海外投資。截至2007年11月,國家石油基金已有3800億美元。國家石油基金有效的避免了經濟過熱問題,這對於像挪威這樣的小國家是十分重要的。
瑞典進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積極發展現代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現代化福利社會。近百年來,農業在瑞典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下降。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重要,除木材原料出口外,還建立了龐大的紙漿、造紙、傢具、林產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業部門,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針葉樹木產品的出口額居世界第二,紙漿出口居世界第三,紙業出口居世界第四。同時政府注重環境保護,每年的採伐量不超過自然生長量,使得瑞典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穩定。瑞典在保留傳統的特色同時,優勢部門卻已轉向技術集約度高的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大力發展信息、通訊、生物、醫葯、環保等新興產業。目前,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對外貿易出口利潤佔GDP 的45%左右。瑞典擁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如都市日報、沃爾沃汽車、斯堪尼亞商用車、薩博汽車及武器、愛立信、伊萊克斯電器、ABB、利樂包裝、哈蘇相機、宜家傢具和H&M服裝、阿斯利康制葯、SKF軸承公司、阿法拉伐集團和阿特拉斯科普柯工業集團等等。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2006年,瑞典共有6家企業進入《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球500強企業。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大約與英國、法國、德國或義大利持平。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非常發達,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的玻璃工藝製造世界聞名,金屬處理工藝也相當精細。由於盛產木材,芬蘭的傢具設計和製造業在世界享有盛譽,20世紀初芬蘭設計的傢具現在看起來依然非常現代。
冰島的貿易都不是很多。我不是很清楚。。。。對不起咯哈。
他們的進口不一樣,看需求而定咯。一般都是石油燃料等。
希望我的回答你幫到你。

Ⅸ 高手介紹一下南非首都和曼德拉的一生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先後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當過律師。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1952年先後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任總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陰謀顛覆罪而改判為無期徒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在獄中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一職,並表示不再參加1999年6月的總統競選。1999年6月正式去職。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斗爭就是生活》、《爭取世界自由宣言》、自傳《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同年他還與當時的南非總統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國費城自由勛章。1998年9月曼德拉訪美,獲美國「國會金獎」,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這一最高獎項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授予「卡馬」勛章,以表彰他在領導南非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斗爭中,在實現新舊南非的和平過渡階段,以及擔任南共體主席期間做出的傑出貢獻。

1992年曼德拉與溫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與溫妮離婚。現任妻子格拉薩·馬謝爾(Graca Machel)是莫三比克前總統薩莫拉的遺孀,1998年7月18日與曼德拉結婚。

1992年10月首次訪華,5日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5月,曼德拉總統應邀訪華,他是首位訪華的南非國家元首。

南非有三個首都

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

比勒陀利亞(PROTERIA)是南非行政首都,位於東北部高原的馬加萊斯堡山谷地,跨林波波河支流阿皮斯河兩岸。海拔13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為17℃。建於1855年,以布爾人領袖比勒陀利烏斯名字命名,其子馬爾錫勞斯是比勒陀利亞城的創建者,市內立有他們父子的塑像。1860年,它是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首都。1900年,被英國佔領。1910年起,成為白人種族主義者統治的南非聯邦(1961年改為南非共和國)的行政首府。風光秀美,有」花園城」之稱,街道兩旁種植紫葳,又稱」紫葳城」。
市中心的教堂廣場上聳立著保羅•克魯格的雕像,他是德蘭士瓦(南非)共和國的首任總統,其舊居已改為國家紀念館。廣場一側的議會大廈,原為德蘭士瓦州議會,現為省政府所在地。著名的教堂大街全長18.64公里,為世界最長的街道之一,兩側摩天高樓林立。聯邦大廈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位於俯瞰全城的小山上。座落在保羅•克魯格大街上的德蘭士瓦博物館內收藏著自石器時代以來的各種地質、考古文物和標本,此外還有國立歷史文化博物館、露天博物館等。
市內公園眾多,面積共達1700公頃以上,其中以國家動物園和文寧公園最為有名。建於1949年,造價34萬英鎊的先驅者紀念碑聳立在南郊的小山上,這是為紀念南非歷史上著名的「牛車大行進」的民族大遷徙而建。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布爾人在英國殖民者排擠下,成群結隊,從南非南部的開普省一帶,向北轉移,來到這里,遷徒歷時3年之久。市郊的噴泉山谷、旺德布姆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也都是旅遊勝地。
比勒陀利亞為礦業城市,近郊為金剛石、白金、黃金、錫、鐵、鉻、煤等礦的開采中心。

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

開普敦(Cape Town)是南非 立法首都,重要港口,好望角省首府。位於好望角北端的狹長地帶,瀕大西洋特布爾灣。始建於1652年,原為東印度公司供應站駐地,是西歐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據點,故有「南非諸城之母」之稱,長期是荷蘭、英國殖民者向非洲內陸擴張的基地。現為立法機關所在地。
城市背山面海迤邐展開,西郊瀕大西洋,南郊插入印度洋,居兩洋之會。市內多殖民時代的古老建築,位於大廣場附近,建於1666年的開普敦城堡是市內最古老的建築。當年其建築材料多來自荷蘭,後用作總督官邸和政府辦公處。

南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南非的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的司法首都,位於中部高原,為全國的地理中心,四周有小丘環繞,夏熱,冬寒有霜。它最初為一堡壘,1846年正式建城。現為重要交通樞紐。布隆方丹一詞,原意為「花之根源」。市內丘陵起伏,風景秀麗。

它是南非最高司法機關所在地,主要建築物有:市政廳、上訴法院、國家紀念館、體育場和大教堂等。國家博物館內有著名的恐龍化石。建於1848年的古堡是市內最古建築。1849年所建的舊省議會,只有一個房間,現在是全國性的紀念建築物。國家紀念碑是為紀念在第二次南非戰爭中死去的婦女和兒童而建,碑下為南非歷史著名人物埋葬地。市內有奧蘭治自由邦大學,建於1855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