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旅行者雜志攝影競賽獲獎作品
A.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有獎金嗎
2016年5月1日,一年一度的攝影視覺盛宴再次拉開帷幕。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授權《華夏地理》主辦的2016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正式啟動。自2006年起,這已是《華夏地理》連續第十一年舉辦如此高水準的頂級攝影賽事,其在影像和圖片方面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奠定了大賽在行業內的巨大影響力,並再次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
過去的2015年迎來了攝影大賽中國賽區里程碑式的第十周年,參與投稿作品數量多達218000多幅。這其中同時也包括參與的強大明星陣容:知名演員黃渤、江一燕、任重、李光潔、塗松岩,還有知名商界攝影愛好者黎萬強、劉江、蘇芒,除了這些大咖的完美跨界參與,當然還有專業攝影師導演曾念平、藝術家向京等藝術界明星鼎力加盟。15位明星的參與,132幅明星作品的產出,吸引了無數粉絲參與互動。
《華夏地理》作為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大陸唯一授權官方雜志,一直秉承鼓舞人類關注地球、用攝影改變世界的理念,用最傑出的影像,觸動更多人的心靈,詮釋攝影的真諦。我們致力於用鏡頭捕捉世間美妙瞬間,用影像表達人們心中對生命的理解信仰,用影像呼籲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用影像展示人文世界的無窮魅力——這些都是《國家地理》「做過的」,「正在做的」,和「將要做的」!
本次中國賽區的比賽將歷時5個月,作品徵集時間從5月1日至8月31日。本次大賽在以往賽事規則所設置的3大類別(Nature/自然類、Place/地方類、People/人物類)基礎上,新增攝影類別:Photo Essay/圖片故事類。此外,「手機類」攝影作品專區也將繼續開設。
「Photo Essay /圖片故事」作為2016年攝影大賽主推的新增類別,旨在使攝影愛好者們能以一名國家地理攝影師的角度去完整地記錄和展現屬於自己鏡頭下獨有的故事。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段故事都會被時間埋藏,攝影師們需要做的就是去記錄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而「圖片故事」類別將給予攝影師一個平台將這些故事放大剖析並還原故事的真相和真諦。
作為中國攝影界的盛會,大賽將歡迎每一位攝影愛好者的踴躍報名,用專業的技法、獨特的視角和充滿靈感的創意,呈現更多關於自然生態、地方風貌和人文情懷的優秀畫面,並用圖片講述生活的多彩迥異和生命軌跡的交錯變化。各類別獎項評選結果將於9月底公布,獲獎者將被授予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官方獲獎證書以及豐厚禮品。
從即日起,參賽者可登陸國家地理中文網大賽專題頁面(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photography/photocontest/2016/),上傳自己的攝影作品。
B. 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
[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
今天,媽媽帶我去省博物館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版攝影作品權展,雖然北風颳得「呼呼」的響,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跑進了省博物館,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我們買了票,租了一個解說機就進去了,我們先去看簡介,可看了半天,我還是不懂,媽媽就告訴我: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創立於1888年,主要是介紹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識以及風土人情。看完簡介,我們來到圖片前,我帶上耳機,輸入密碼就可以聽故事了,這些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悲傷,還有的很恐怖。其中有兩幅照片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一幅是關於莫斯科核污染的,照片上並排站著8個10歲左右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他們的左手都沒有手掌,這就是工業污染的可怕代價,小學四年級作文《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還有一幅是關於索馬里難民的,一個女人薄紗下的身軀骨瘦如柴,她正步履蹣跚地去營地領取食品,我真的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事,我多希望世界永遠和平,沒有戰爭。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350字小學生作文(/)
C.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如何投稿
《國家地理旅行者》雜志攝影大賽(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 Photo Contest)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舉辦,每年一屆,大賽設立版4大類別:旅權行肖像、戶外、目的地人文及瞬間——「所有讓旅行難忘的影像」。
大賽官方網站:http://travel.nationalgeographic.com/travel/traveler-magazine/photo-contest
D. 《國家地理》雜志兒童攝影獲獎作品都有哪些呢
簡介: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公布了2016年度兒童攝影比賽的評選結果。
詳細情況:
冠軍內得主是來自容荷蘭11歲的戴維(Dewi Baggerman),他從較低的視角拍攝了鬱金香花田。獲得了5天4夜的華盛頓之旅並受邀參觀《國家地理雜志》總部。特等獎&勇於探索組一等獎攝影師:Dewi Baggerman,11歲,荷蘭。
E. 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起創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並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並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並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於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後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徵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並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於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麼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明人法國著名發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5)國家地理旅行者雜志攝影競賽獲獎作品擴展閱讀: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
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 、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數碼攝影的誕生,向傳統攝影發起了嚴峻的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零開始,來認識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就是由無數個0和1在計算機里或電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點的講,數碼相機就是用電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膠卷作為感光材料並將其所攝物體記錄下來的圖像以數碼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存儲卡中的照相機。
後邊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也稱「電子暗房」)去完成。 現代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隨著圖片處理的電腦化,傳遞方式的通訊衛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趨勢的發展,必將為新聞攝影帶來新的繁榮和發展,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在信息傳播領域發揮新的獨特重要作用。
F. 有哪些比較有影響力的國際攝影獎項
比較有影響力的國際攝影獎項:
英國風景攝影師年獎(Landscap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年度旅遊攝影師比賽(版Travel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TPOTY)
環球攝影獎(Global Photography Awards)
國際年權度園林攝影師比賽(International Garde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索尼世界攝影獎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
泰樂信肖像攝影獎(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
黑白攝影獎(Monochrome Awards)
世邦魏理仕城市攝影家大賽(Urb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哈姆丹國際攝影獎(HIPA)
G. 求中國國家地理攝影獲獎作品的原圖資源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也一直想得到,哪怕一幅、兩幅都可!
那些獲獎作品的作者專往往經歷了多年的屬經驗積累,才達到這個水平。其作品往往具有高附加的知識產權價值,就算有個熟人是這類作者、讓你拷貝到了作品的電子文件,你也不能拿來做什麼,因為要為此付出版權甚至處罰代價的。
之前某郵政局曾盜用我的一幅《東魯遺風——大萬世居》製作明信片,為此他們付出了2萬余元的商榷後的經濟賠償……
H. 世界性質,類似於美國《國家地理》舉辦的攝影比賽有哪些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國家地理旅行者》雜志攝影大賽,歐洲野生動物攝影大賽,荷回賽,尼康國際攝答影比賽,英國野生生物攝影獎,全球旅遊攝影獎,索尼世界攝影獎,AOP年度攝影助理獎,哈蘇年度大師獎,國際園林攝影獎,日本東川賞攝影獎, Topknots年度婚禮攝影獎,國際花園攝影大賽獲,華盛頓Fotoweek DC攝影比賽,nthropographia攝影獎,BBC野生動物攝影大賽, IPA國際攝影大獎, Moran當代攝影獎, Visa de l』ANI攝影獎,旅行攝影師獎,英國環境攝影大賽,Awakening World 攝影獎,Emerging新銳攝影基金獎,Prix Picto時尚攝影獎,華賽,美國年度大學生攝影師獎,年度自然攝影師大賽,普利策獎攝影類,國際環境攝影年度賽,萊卡奧斯卡攝影比賽,美國最佳自然攝影賽,世界鳥類手冊攝影比賽(HBW)
I. 透過鏡頭——美國《國家地理》最偉大攝影作品集txt全集下載
透過抄鏡頭——美國《國家地理》最偉襲大攝影作品集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保羅·馬丁 《國家地理》讀者4000萬,相互差異之大難以想像;分布之廣竟包括世界上每一國家。如此眾多的讀者語言不同,文化不同,世界觀也不同,可謂一個地道的聯合國。而盡管千差萬別,我們的眾多讀者卻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欣賞攝影,並樂此不疲。確實,無論曼哈頓人或莫斯科人,都能理解攝影圖片中形象的意味深長的訴說。《國家地理》的老編輯約翰·奧利弗·拉·戈爾斯曾謂,圖片憑借其交流能力,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語言。而在過去的113年中,很少有什麼出版物曾像這本刊物那樣,對攝影語言做出如此之大的貢獻;它封面上的黃色框邊是人人都熟悉的。 今天,國家地理學會檔案館收藏的攝影圖片,或已發表,或未發表,總數達10500萬幅,數量之大,令人瞠目結舌。這份館藏涵蓋了攝影媒介的全部歷史,從罕見的玻璃質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干版,到膠卷底片和透明正片,再到先進的數碼照片,無所不包。它們形象地記錄了上一個世紀的世界—它在醫學、科學和探險方面的成就……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J. 這幅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W.T Wong的作品拍攝於北京王府井哪座商場
中國照相館,王府井大街180號,馬路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