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法國自然地理個人文地理0

法國自然地理個人文地理0

發布時間: 2021-02-19 00:26:26

⑴ 法國人文地理文學。

法國史 內容簡介本書以小見大——雖不算全面和詳盡,但卻能為讀者提供法蘭西民族歷史上留下烙印的那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時期的一個准確的總體印象。猶如一系列裡程碑一樣,那些影響持久而被認為具有開創意義的因數,如一系列事件、社會現象、思想流派,在此得到了特別重視,目的在於讓讀者搞清這些事件,明白它們在哪些方面影響了歷史進程,它們又如何以其獨特的方式對法蘭西文明的形成作出貢獻的。幾幅地圖和大事年表為本書提供了時空背景。與歷史和文化有關的詞語均集中在書末的索引之中。 本書由法國史專家鄭德弟教授進行翻譯,書中的法漢語言均准確,地道,對已有法語基礎,又想通過閱讀提高法語水平,並想了解法國歷史及知識的讀者很有幫助。同時,對進一步提高法語水平和擴大法國知識的廣大學生及讀者亦有很大幫助。

目錄
第一章 從「無名人」到高盧羅馬人
往昔—今朝 始終充滿生命力的往昔
第二章 從獨立的高盧到羅馬高盧
往昔—今朝 維欽及托列克斯和羅馬化的高盧
第三章 高盧如何變成為法國
第四章 封建的法國
往昔—今朝 修道士,中世紀歐洲真正的思想控制者?
羅曼藝術
哥特式藝術
中世紀給我們的遺贈
第五章 文藝復興,改革,宗教戰爭
往昔—今朝 les guerres de religion
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
人文主義,宗教改革
第六章 君主專制制度
往昔—今朝 太陽王時期的文化藝術
凡爾賽(宮)
第七章 啟蒙運動時代
第八章 1789-1815:法國大革命及其後果
.往昔—今朝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大革命的遺產
執政府和帝國的遺產
第九章 經濟擴展和思想斗爭(1815-1870)
往昔—今朝 關於浪漫主義爭論
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
第十章 捲入列強混戰(1871-1945)
往昔—今朝 兩世紀之交的文學藝術
新世紀的技術
第十一章 走向當代法國
往昔—今朝 20世紀的精神生活,一個重新引起爭議的大問題?
20世紀的前衛技術
大事年表
索引
法漢譯名對照表(人名)
法漢譯名對照表(地名)

⑵ 求法國的地理 自然環境 對外政策(詳細)

外交的沒找到,你再看看
自然地理

法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異常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部,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岸,高高聳立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脈分別是法國與義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法國的大部分領土都處於平原和丘陵之上,美麗的塞納河從心臟地帶流過,滋潤了巴黎盆地廣闊的土地。
位置: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開。東部是阿爾卑斯山地和侏羅山地;中南部為中央高原;西南邊境有比利牛斯山脈;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間的西南地區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西歐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氣候: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大部分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礦產:鐵、煤、鋁土儲量較豐富,還有鉛、鋅、鈾、鉀鹽等。森林覆蓋率26.4%。
海岸:法國藍色海岸是著名的海岸風光觀光地帶。

法國外交
在荷蘭之後,開始了法國稱霸歐洲大陸的時期。經過16世紀後半期的大內戰時期以後,法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強大而成熟的君主專制國家。與此同時,西方外交進入了所謂的法國時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長達300年的時間里,法國成為西方外交的領航者,法語則是當時國際外交界的通用語言。尼科松認為,法式外交是處理文明國家間相互關系的最佳方法。這種外交的最大優點在於,它建立了一個制定外交政策的中央集權的權威機構,培養了一支由專家組成的貫徹這種政策的隊伍。同時此法注重禮儀和尊嚴,講究持續與漸進,重視知識和經驗,照顧到當前各國實力和現實情況。它把恪守信義、說話達意和用詞精當定為搞好談判必不可少的條件。這種法國式的外交,通常被稱為規范外交或傳統外交,是由黎塞留首創,經卡利埃爾分析,在長達300年的時間里被歐洲國家所普遍採納的國際談判的理論和實踐。

⑶ 歐洲知識點總結。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詳細一點

高考的話,自然地理主要看幾個方面:1.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熟記經緯線所專在的,對於各大屬洲的經緯要有所了解,氣候和寒暖流,這個可以結合著看的。
2.像比如宇宙這種,可以大概了解就行,不會考的太多,一般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3.而接下來就是岩石圈,地貌,水域,地震帶,這個也可以結合地圖去看。比如尼羅河,它的流域面積,含沙量等這些都是可以根據地圖。
這是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就是結合降雨類型、水文特徵、鹽度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這些是可以展開的看,關鍵還是在於結合地圖,記得一定要展開,這樣子就比較容易記憶,比如說,洋流,你看洋流的時候可以看看洋流圖,然後就可以知道洋流所帶給流經區域的氣候,結合地形,既然就知道這一地區在這一洋流的影響下是什麼氣候,太多了,講起來很麻煩,你看看就知道了。
而人文地理知道,其實也沒有必要分開來看,就結合自然地理一起看,其實很快的,2~3個星期就能夠看好的。比如南方的屋頂是呈三角型的,這是由於南方的氣候所影響的。等等,一般結合其自然想像就基本能把人文地理解決了。重頭戲還是在於自然地理。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

⑷ 法國和巴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的異同點各兩條

  • 自然地理:相同 1、地形以平原為主 2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不同1、巴西以熱帶氣候專為主;屬法國以溫帶氣候為主

    2、法國主要在北半球,巴西主要在南半球

  • 人文地理:相同1、人口大都分布在東南部

    2、以白種人為主(巴西以白種人為主,其次才是混血種人)

    不同 1、巴西為發展中國家、法國為發達國家

    2、法國人口自然增加率低,巴西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望採納

⑸ 法國的地理特徵和人文特徵

法國的自然特徵

⑹ 歐洲西部法國自然,人文地理概括

歐洲西部
1 基本概況
自然地理特徵:
位置和范圍: 東半球西北部,亞歐大陸西部,包括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為歐洲的一半。
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大西洋深入內陸
主要的半島有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干半島
主要島嶼有大不列顛島和冰島等
主要內海有波羅的海
地形:中部的平原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萊茵河以東叫做波德平原,以西為西歐平原
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較廣
冰川對地形的作用明顯
氣候: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冬季溫和濕潤 冬季收西風帶影響,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
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大陸西部 冬季溫和 夏季涼爽 全年濕潤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內部 冬冷夏熱 全年降水較少
湖泊與河流:河網密布,水量豐沛,無長河,便利的河道航運網,多湖泊
人文地理特徵:
以白種人為主;人口稠密區沿煤礦和工業地帶分布,略呈十字形;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城市人口比重大。歐洲西部是世界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對外貿易發達,德國居第一位。旅遊業發達。

⑺ 法國自然及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法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異常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部,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岸,高高聳立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脈分別是法國與義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法國的大部分領土都處於平原和丘陵之上,美麗的塞納河從心臟地帶流過,滋潤了巴黎盆地廣闊的土地。
位置: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開。東部是阿爾卑斯山地和侏羅山地;中南部為中央高原;西南邊境有比利牛斯山脈;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間的西南地區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西歐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氣候: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大部分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礦產:鐵、煤、鋁土儲量較豐富,還有鉛、鋅、鈾、鉀鹽等。森林覆蓋率26.4%。
海岸:法國藍色海岸是著名的海岸風光觀光地帶。

人文地理太多,你再看看別的把。

⑻ 法國自然環境,人文地理適合生產什麼

dgdgdfg

⑼ 法國的人文地理特徵和自然地理特徵分條敘述

法國全國總人口6600萬(2014年1月1日),其中法國本土6390萬,2013年法國人口增長率為0.4%。通用法語專。居民中64%信奉天屬主教,3%信奉伊斯蘭教,3%信奉新教,1%信奉猶太教,28%自稱無宗教信仰。(2009年《十字報》調查數據)
法蘭西民族是由多個民族混合構成的,除了主體法蘭西民族外,邊境地區還有阿爾薩斯、布列塔尼、巴斯克、科西嘉、佛蘭芒等少數民族,大約佔了總人口的7.9%。

法國本土面積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領土面積為632834平方公里。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歐洲第二高峰。

⑽ 我想了解一下關於法國人文地理的一些知識

法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異常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部,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岸,高高聳立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脈分別是法國與義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法國的大部分領土都處於平原和丘陵之上,美麗的塞納河從心臟地帶流過,滋潤了巴黎盆地廣闊的土地。
位置: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開。東部是阿爾卑斯山地和侏羅山地;中南部為中央高原;西南邊境有比利牛斯山脈;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間的西南地區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為阿莫里坎丘陵。平原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山脈: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汝拉山脈等。法意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為西歐最高峰。
河流:主要有盧瓦爾河(1010公里)、羅訥河(812公里)、塞納河(776公里)、馬恩河(525公里)。 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邊境線總長度為5695公里,其中海岸線為2700公里,陸地線為2800公里,內河線為195公里。
氣候: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中部和東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月平均氣溫:一月西部及南部4-7℃,東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 16-18℃,南部及東部21-24℃,大部分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礦產:鐵、煤、鋁土儲量較豐富,還有鉛、鋅、鈾、鉀鹽等。森林覆蓋率26.4%。
海岸:法國藍色海岸是著名的海岸風光觀光地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