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魅力中國人文地理

魅力中國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8 23:32:52

1. 中國十大魅力名鎮是哪十個

1. 浙江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沖,俗稱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據烏青鎮志記載,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

3. 山西張壁

張壁古堡(國家AAAA級景區)是中國現有較為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星象、宗教活動為一體,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台、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

特別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張壁古堡整個村子遵循中國傳統古代星象和堪輿理念建造,地面布局與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對應,因此,張壁古堡還被稱為「中國星象第一村」。

張壁古堡先後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旅遊特色景觀名鎮名村」「傳統古村落」「山西十大新銳景區」等六項桂冠。

4.內蒙古室韋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境內,主要由室韋蒙古族發祥地區域和恩河俄羅斯民族村區域組成,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現行最北部的鄉(鎮)之一。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是蒙古族發祥地,

現保存有大小城遺址10餘座,有較深的含蒙古族尋根、祭拜、觀光、考察等歷史文化內涵和底蘊。同時,它也是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是以我國俄羅斯族和華俄後裔為主體的聚集地,這里大部分仍保留著較為完好的俄羅斯文化和生活習俗,不出國門,就可以領略到異國風情;

5.福建泰寧

泰寧古城位於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城,不僅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築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築群,主要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築物,使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

泰寧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更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盛況。古鎮極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頗富特色的閩西北客家風情。土地革命時期,泰寧還是中央21個蘇區縣之一,故城內紅軍街完整保留了紅軍總部舊址。

6.安徽宏村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 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形結構布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

7. 江蘇同里

同里隸屬江蘇省吳江市,位於太湖之濱,京杭大運河畔,緊靠市府所在地,緊依上海、蘇州、杭州中國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會的金三角地區,是中國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中心區域。

8.浙江南潯

南潯古鎮位於湖州市南潯區,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是一個人文資源充足、中西建築合璧的江南古鎮。

南潯古鎮景區佔地面積34.27平方公里 ,古鎮保護范圍東界至宜園遺址東側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業堂藏書樓及小蓮庄起,北界至百間樓,保護面積約一百六十八公頃,其中重點保護區面積88公頃。

旅遊景區共分三大區塊。第一塊是南潯旅遊景點富集區,張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布其中。第二塊是由小蓮庄、嘉業堂、文園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 第三塊是以東大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塊。

南潯古鎮素有「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之稱,出現過許多著名人物,如民國奇人張靜江,「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張石銘,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

2001年06月南潯張氏舊宅建築群被評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南潯古鎮獲評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國家5A級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成為湖州市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9. 廣西興安

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鎮資源優勢雄厚。境內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是全國商品糧、毛竹、白果、柑桔、生豬生產基地。葡萄為華南最大的生產區,白果全國質量第一。礦產、水力能源蘊藏量大。

探明有黃金、鎢、錳、銅、錫、銻、石英礦、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高嶺土等十多種品位高、開采價值大的礦產;蘊藏的水力能源達8.8萬千瓦,能源優勢深為海內外客商所看好。

該鎮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前景喜人。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靈渠,被譽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紅軍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已成為國家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台商巨資興建的現代歡樂之都——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更是景上添花,成為廣西旅遊圈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10.廣東佛山石灣鎮

歷史文化殷實,魅力無限 石灣被稱為「南國陶都」,有「石灣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國」的美譽,有著源遠流長、底蘊厚實的陶文化根基,制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午多年前,河宕貝丘遺址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

到唐宋時期已經非常發達,明清兩代最為鼎盛,方圓幾公里的小鎮有陶瓷107座,陶瓷行業從業人數達6萬多人。生產的陶瓷分為日用、藝術、園林、工業、喪葬五大類二十四行。

2. 寫一篇觀看《美麗中國》地理記錄片作文 觀後感一篇(800字以上)

說真的,《美麗中國》給人的絕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淘洗。
對於紀錄片,貫徹的宗旨就是客觀,客觀是紀錄片的本質。《美麗中國》創作者富有理性與關懷,執著追求真相與探索心靈,並且能夠開啟這一項打動世人內心的工程。
《美麗中國》遠離現代城市的浮華,把鏡頭瞄準了自然中的生物與沿襲了幾千年傳統生活的人們,表現出中國歷史長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諧淳樸與天人合一的觀念。這個定位是十分准確且適時的,因為在現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國的古典特質已經日漸湮滅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離觀賞,有時候真的內心在疑問,這真的是中國嘛?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學校,既有同情也有羨慕。西藏幾千年的對自然的敬畏,保護了當地原始的自然生態。那裡的人們貼靠著大地,向著朝聖路,他們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護關愛這片聖潔之土與萬物,定會有美好的來生。而如今我們大部分人類生活在物慾橫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沒有想到中國很多地方,人與自然還是那麼融洽,他們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窮苦貧乏的,但事實是這些人的心靈才更為澄澈與充實。
鏡頭展現了奇趣的動物與絕倫的景色後總會加上諸如此類的解說:此物種已經瀕臨滅絕,此環境帶已經嚴重縮減。這沉重的事實令我不禁生出無限憂心。
紀錄片目的是記錄,更是留給大眾以思考。
中國面臨的不止是環境危機、還有文化危機,我很難想出代表現代中國的符號是什麼?看吧,外國人沒有把鏡頭對准拔地而起的高樓,真正的中國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處,在香格里拉,在樓蘭。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與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捨的村民心中。他們會堅守到最後一刻,只為那聖潔的天地。。
喜馬拉雅的巍峨山巒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眾多文明的源頭,幾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過30年,80%的冰川將不復存在,領略了神聖的恢宏之餘更多的是對人類自我糟蹋,導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
有時候常常面對匪夷所思的鏡頭就想人家是怎麼拍的,為什麼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間平穩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變化得經歷如何漫長的等待。一部優秀紀錄片最為重要的是創作的精神,團隊意識,敢於冒險又耐得住寂寞。
《美麗中國》關注了自然與人生存的大命題。更多了種人文關懷,對古老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深入地了解。人與自然的不斷疏離違背了宇宙的規律,紀錄片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環境的審視。自然不會毀滅,即便人類滅絕,天也照藍,歸根結底,人類毀滅的只是自己。
從香格里拉到絲綢之路,從蒙古草原到喜馬拉雅,從大興安嶺到熱帶海洋,整個系列看下來,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幾千年的人與生物。
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一個原味的中國,一片數個世紀以來傳送著的土地。

3. 感知魅力中國心得體會作文900字

美麗不僅僅的用眼睛才能看到的,有的美麗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用你的心去感受,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你一定會被它的美麗所感染。《美麗中國》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許多神奇美麗的自然景觀,形形色色的動物們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還了解到很多我從沒有去過的地方的人文知識,都深深的感染著我。面對如此地大物博的中國,面對如此眾多的我沒有走過和領略過的地方,面對如此多的我沒有聽過的精彩故事、沒有見過的宏偉場面,瞬間,一種強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我是如此的渺小。我生在這個美麗的國家,卻對這個國家的本來面貌了解那麼一點點。度過的13個春夏秋冬,也經歷了風霜雨雪,卻從不曾見過那些美景,不曾了解過那些可愛動物的生活,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悲傷與遺憾。它的美麗感染著我,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多去看看自己不曾見過的美景,聆聽自己不曾聽過的故事,完成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有實現的夢想。我知道了神奇的梯田,層層疊疊,疏密有致。簡直有如童話般神奇,一直延伸到天邊,有要飛到九霄雲外的懸浮感。我了解到,這是古代人聰明才智的見證,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為了種植水稻而建的梯田,一直遺留到現在。既有特色又美麗,真有種沖動想立刻站到梯田上面,觀望四周,感受那裡的靜謐,所有的遼闊,盡收眼底。在城市中生活久了,偶爾真的應該回歸到大自然中,找回最初的夢想,感受最原始的自己,守護自己內心的一片凈土,感受少數民族的虔誠與純潔。他們有許多的風俗,幾千年來一直流傳到現在。傣族人自稱為水鄉之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兩件事:佛教與家庭。但是於我們,最重要的事一定不止這兩件。其實有時候挺羨慕他們的,有著自己信仰的快樂,開心的潑水節,簡單的生活,沒有紛擾。一直以來,我就覺得我們像小草,小的時候是因為小草有了陽光雨露跟土壤就能茁壯成長。現在也是,只不過多了一雙拔草的手。社會沒有變,是我們在變。很多事情原本不復雜,是我們給它賦予了繁瑣的含義。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應該坐下來靜靜的反思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像熊貓喜歡竹子,池鷺喜歡吃魚,我呢?我想要的是什麼?生命是脆弱和短暫的,但是上帝給予了我們脆弱和短暫的生命的掌控權。人生在世,一切生命活動都是由自己掌控的,由自己把握一切。就像池鷺與青蛙不如意或者是幸運,都是自己給自己帶來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應該笑對人生,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天,不能給人生留有遺憾,讓身心回歸自然,找回最初的夢想。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美好,用心去體會中國的美麗。我相信,中國的美麗,一樣可以深深感染著你。

4. 人文地理相關書籍有什麼推薦的嗎

<中國國家地理><世界博覽><環球><世界知識><世界知識畫報><海外版星雲><世界之窗><海外文摘> 這些權都是很好的主推:《中國國家人文地理》《中國地理網路》還有:《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選美地球排行榜》《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5.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1、黑龍江:1、發展兩個大港口:總體上說最佳的發展方向就是走入俄羅斯,現在政治上已經沒有問題,關鍵是資金短缺。哈爾濱原來就是松花江上的港口城市,但是現在的松花江內河上不適合建大港口,應該重點發展松花江和黑龍江交界處的同江港或者是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交界處的撫遠港。這兩個地方在非封凍期時候江面非常開闊,通行萬噸級以上貨輪完全沒問題,可直達廟街入日本海到太平洋。
2、發展兩河特區:黑河應該是一個重點,這里過去就是海蘭泡,可是現在連鐵路都沒通過去。這里可以向中央要更加優惠的政策建特區。綏芬河是另一個重點,但面積太小,最好能從牡丹江劃出來直屬省政府管理,再把東寧劃給綏芬河,面向海參崴建立邊境經濟貿易新區。
3、哈爾濱是個大城市,但相比沈陽市,最近幾年發展偏慢。建議首先從城市建設和綠化開始。其次,應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和軍火產業。黑龍江企業的所有制和企業資本結構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政府幹預太多,官員思想落後及腐敗,可以說是全國最黑。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引進外資和民資。個人感覺可以重點考慮引進溫州資本。讓溫州人的思想去沖擊當地人民和官員的老思想,這是最好的思想解放。

4、齊齊哈爾本來是省會,後來降為地級市,發展偏慢,最近搞了全冬會,建設好些了。但根本問題在於設省。黑龍江西部的齊齊哈爾、大慶、黑河、大興安嶺四地市,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和興安盟,應該合並起來建立興安省,省會在齊齊哈爾。同時把大興安嶺地區改為大興安嶺市,這樣一來也可順便解決大興安嶺地區的多頭管理問題。還有,把興安盟改為烏蘭浩特市,為地級市;把滿洲里升格為地級市和邊境特區。這樣一來,新設立的興安省管轄七個地級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市、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烏蘭浩特市。齊齊哈爾變成省會後,會成為東北經濟的新增長極!

5、大興安嶺地區不讓砍樹後,經濟發展偏慢,應爭取設立國家級的冰雪旅遊區!大興安嶺地區最大的優勢不是砍樹,而是這里的林海、雪原、原始、還有寒冷的氣候,尤其是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可惜這里的本地人和加格達奇的官員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大興安嶺地區一年中有半年都可以滑雪,請問全中國哪裡有這種資源;還有,現在中國各地在冬季的氣溫都變暖,哈爾濱市最冷也就零下三十度,但是大興安嶺地區現在最冷還可以到零下五十度,並且持續幾個月,這就是旅遊經濟的優勢。我是南方人,知道冰雪運動對南方人的魅力,我敢肯定,幾乎所有的長江以南的南方人都沒體驗過零下五十度的嚴寒,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都有一種想去體驗的慾望。現在是你們要迎合:首先建好加格達奇的機場,再把全地區內的運送木材的鐵路和火車全部改造成旅遊專列、把森工企業改成旅遊公司、把大興安嶺林區深處的伐木廠改為小旅館,可以大賺一筆錢。砍樹應該全面禁止!國家要成立植樹公司,僱傭這里的下崗工人,每天去種樹,種樹越多工資越高。
6、伊春市的發展方式和大興安嶺地區基本一樣。由於北靠俄羅斯,還多一個發展邊境貿易的路子。這里的禁止砍樹和鼓勵植樹,也比大興安嶺做得好。
7、雞西鶴崗雙鴨山三個地級市,應該往東邊的俄羅斯移民,不然沒有發展空間,資源遲早會弄完的。佳木斯綏化兩地級市最不好發展,哪裡都不靠,我也想不出辦法。
8、大慶除了油,要利用現在有錢的時候,多想想退路。

2、遼寧:1、沈陽最近發展很快,中央振興東北確實給了不少錢。但缺點是不沿海,最近的出海口就是營口的鮁魚圈區。可以把鮁魚圈區並入沈陽市,作為沈陽市在沿海的一塊飛地。再建一條高鐵連接沈陽市渾南新區和鮁魚圈港即可。
3樓

3、廣東人有很多優點:務實、樸素、低調、勤勞。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確實是很正宗的中華文化傳承人。我很佩服他們那種勤勞創業的精神。但廣東人的缺點在於考慮事情過於偏重經濟利益,大局觀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國稅問題,如果按國稅佔全部稅收的比重,過去的上海,現在的江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廣東。還有,現在廣東上交的稅收並未投入到長三角,而是東北和西部。並且這也是必須的。關於深圳的稅收問題,確實很特殊,但廣東暫時少提為好,因為效果會適得其反。以後深圳的稅制會有個有利於廣東的改變。
4、廣東未來發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裝玩具工廠,而在文化教育。嶺南文化是中國很獨特的一支,廣東很多方言中,所蘊涵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也遠遠超過普通話;甚至有些廣東方言的詞彙就是古漢語,完全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另一方面,推廣應用普通話又很必要,希望廣東的兄弟姐妹能夠理解。在廣東,考慮很多事情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層面,卻要復雜很多。我在廣州曁南大學小住過半年,感受到粵文化的獨特性,粵語更有漢唐之音啊!我很喜歡!呵呵。。。總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話也必須學好。粵語和國語都說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頭兵。呵呵。
5、湛江的未來一個是鋼鐵,一個是造船。茂名和陽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廠。個人感覺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方式應該是整合海岸線資源,走和廣深不同的路子。並且,這里的人崇尚讀書,這在廣東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個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來廣東省應該將發展重點轉到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屬於珠三角,雖政治上歸廣東,但經濟上應該入閩台。汕潮揭三市應趕緊融入海西經濟區,現在中央馬上要拿大筆錢砸到海西經濟區,你們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況,爭取加入海西經濟區,這才是關鍵。還有,到北京後,別光說為了發展經濟,一定要讓中央知道你們加入海西經濟區對統一台灣有多麼重要!
6、深圳的問題,一言難盡,去過十次,感覺說深圳的問題太復雜。深圳的問題不是被誰拋棄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拋棄掉一些東西,比如低端產業和過多的低素質民工。在政治上要低調,不要再講升直轄市的事情,避免被香港猜疑,被廣州打壓。不要再想著去中央要政策,除非你想要的這個政策能有利於統一台灣,否則肯定要不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說多做,最好能人均GDP超過香港。
7、在廣東考慮問題和在北京考慮問題,差別非常大!簡直就是兩種方式,就好象本港明珠翡翠和CCTV的差別一樣大。我年輕時在這兩地都生活過,出國多年後再回頭看此事,平心而論,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很重要,一個人如果兼備這兩種方式,那才是最好的思維。

5、浙江:1、中國最富裕的省份,發展最平衡的省份,毫無疑問是除直轄市外中國能最早實現現代化的省份。該省總體實力肯定不是中國最高,但發展水平肯定是最高,並且未來十年肯定還是第一。廣東要超新加坡,有點吹,但浙江超韓國,卻太有可能了,最快2015年。
2、韓國9.9萬平方公里,浙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韓國人口4500萬左右,浙江人口4600萬左右。都是沿海的地區,都有較長的海岸線,都有較多的沿海島嶼。由此可見,浙江韓國很相似,非常適合對比。我曾經去韓國旅遊,總體感覺比浙江發達,但發展速度低於浙江。個人認為浙江10年內完全可以超過韓國,浙江超韓國肯定比廣東超新加坡更加容易。2007年浙江人均GDP官方公布的數據按07年匯率折算為6500美元,韓國為22000美元。浙江最近的發展速度是人均GDP每四年就翻一番,未來速度會慢些,2015年大概為20000美元。考慮到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折算過來至少有3萬美元。韓國2015年的人均GDP大概也在3萬美元左右。
3、杭州GDP超過首爾大概要八年,但寧波GDP超釜山五年後就可能實現,寧波港吞吐量超釜山港三年後就可實現。除GDP和人均GDP外,浙江的森林覆蓋率、地表水質量、高校知名度、研發能力、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事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港吞吐量、空港吞吐量等指標,都有可能超過韓國。浙江的缺陷在於中小企業過多而大企業不足,尤其是知名國際大型企業,浙江的重工業水平也偏低。
4、溫州太怪異,我一直在觀察這種現象,覺得溫州的發展模式在國內少數地區可以推廣應用,但是大規模推廣卻不行。溫州未來的發展應該是繼續面向海外,成為中國與世界融合的節點。還有,溫州的交通發展還應該再快些,這么多人在外面,回去一趟都不方便。
5、金衢麗三市相對落後,但比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都發達,比蘇北也發達。我很佩服浙江人這種全面發展的思想,在中國,各地市能整體協調發展的省份真的很少。
6、浙江人的視野很國際化,對全國各地的了解也很廣泛,對商機的把握很快。就算是普通的浙江農民,他們也知道中國的什麼地方好賺錢,浙江農民在這一點上和廣東農民只知道坐在家裡收租金很不同。所以我看好浙江。
7、說了這么多優點,最後必須要說缺點,浙江的富人有的喜歡擺闊氣,有的喜歡攀比財產、有的喜歡吹牛、有的浙江富人的孩子們已經丟失了父輩的勤勞踏實的作風了、有的浙江富人有點暴發戶的味道了。要注意啊!在低調這一點上,多學學廣東人,富貴不過三代啊!
8、在全國各省上報中央的經濟數據中,浙江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都少報了,其他的都是多報。因為這兩個省都有藏富於民的傳統。但是廣東省內經濟發展的差距太大,簡直是歐洲和非洲的差距,因此我認為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為全國各省最高。

6、山東:1、從長遠規劃、發展潛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實力、科教水平、文化影響力等深層次因素上說,山東到2020年的時候,許多人均指標肯定還不是全國第一,但絕大多數總量指標都將會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總值。到那時候,山東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山東是中華第一省

太多了 你說個郵箱 我發給你

6. 跪求學完人文地理後的感受2000字。

一、人地關系的和諧美
地理把人地相關性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為我們揭示出: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與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關系是和諧的關系。強調人地關系的和諧發展。通過對地理人地相關性的學習,使我們能夠理解到人與自然間的正確關系,理解尊重自然,才能和諧共處的理念,從而體味出一種和諧美。
二、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多樣美
地理以區域環境為研究對象,具有廣闊的空間性,上及天,下達地,藍天、白雲、大海、森林、草原、日月星辰、花鳥魚蟲、沙漠、冰川、城市、鄉村……山水之間,陰陽相配, 冥冥之中剛柔相濟。宇宙的神秘與詭譎,萬物的多樣與和諧。面對一幅幅絢麗的世界圖景,無不為大自然的和諧美麗而震憾!「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靈性出萬象,風骨自高潔」,窮極於山水間,盡享世界的和諧與美麗。
三、地理倫理道德美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就含有啟蒙的人地關系的合理內涵,而儒家主張「禮樂合一」、「美善相樂」又把「仁」當作審美理想的核心,強調人類社會中人與人間的和諧,含有更多的人倫成分和濃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對環境、對生命的廣泛關注。道家主張「游於自然之道」、「返樸歸真」、「清靜無為」,試圖在人與自然間建立起混沌的和諧。因其處世消極最終被排斥到主流社會之外。
地理學則要求我們在處理好社會關系的同時,還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一系列關系,對自然講倫理道德,特別是要處理好人與其他生命的關系。因而,在一定的層面上也包含著豐富的環境倫理和生命理性。強調在人與人、人與其他生命之間建立起平等、公平的秩序,因而具有一定的倫理道德美。有人預言:生態文化必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文化,一場群眾性的環保運動正在世界各地興起。
四、地理智慧美
地理智慧主要指: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和人類自身生存的智慧。學習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給人們裝上一個「地理頭腦」,教會人們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來看待世界,更科學地選擇、安排生活和生產,指導人類理性地生產和消費。在對物質資源的消費方面,呼籲人類改變舊的思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放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
地理智慧要求人們在消費時,盡可能多地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盡量減少對廢物的排放,以保持人地復合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良好狀態。在人的自身生產方面,主張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適應,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相協調。傳統發展模式是以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為特徵的,常常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資源對立起來。地理對人地復合系統開放性和戰略性的研究,為我們建立了正確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等,從而樹立一種觀察、處理當代事物的整體觀和系統觀,教給人類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和生存的智慧。
五、地理人文精神美
地理「把地球作為人的世界來研究」(J.O.M.克羅克《地理學的范疇》),主張給人以及其他生命更多的人文關照。人文素質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重點在情感和價值觀。地理能賦予我們更高的人文精神。在價值觀方面地理能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人口觀、種族觀、環境觀和資源觀。在情感方面,通過地理國情教育能增強我們的國家意識,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世界地理的學習中,利用綜合、分析和比較的方法去解釋空間效應,展現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結構和特徵,展現與之相關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在此差異基礎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景觀。在欣賞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時,幫助我們形成對他人他物和異質性、多樣性的寬容心。地理能強化我們的全球意識,教會我們用全球視野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現實,並將本國、本地區、本鄉、本土置於國際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從而學會尊重與理解、競爭和合作、關心和交往。理解並增進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間的交往交流,用以培養和平共處並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語言文明為一體的人。
地理教育目的的重點是實現「從能力到責任感的轉變」。強調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人類面臨的共同的問題,注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不僅重視對他人、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感,也重視對世界、對人類的責任感。地理使我們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六、地理規律美
地理的規律可分為地理事物分布規律、地理事物的演變規律等。地理的規律美表現為秩序美、節奏美、數學美等。想像是分析,也是綜合(波德萊爾:《想像力》)。分析和綜合是地理重要的思維方法。聯想是知覺和想像的基礎(朱光潛:《美感與聯想》)。地理規律的認識,離不開高度的想像,在想像中體味到地理的規律美。面對精美的地圖,在欣賞一件藝術品的同時,張開自由想像力的翅膀,與之展開極富情趣的對話。跨越時空,縱橫馳騁,於是一個富有色彩、聲音、輪廓、香氣和生命的世界便活躍於眼前。
在認識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運動規律時,使人聯想到一張巨大的光碟,它們同向、共面、近圓,彷彿在演奏著一曲壯美的宇宙樂章。在認識非洲氣候分布規律時,我們聯想到了對稱。在認識城市中心學說時,不禁使人聯想到蜂房構造。在學習農業區位論中的杜能環時,會使人想到水中的漣漪。在認識海水鹽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時,使我們聯想到如「M」形的山峰。高度的想像,總是與熱情同在。「一個冷淡、淺薄的、尖刻的人是不常具有堅強雄厚的想像力的」(郁達夫:《想像的功用》)。
學習地理需要熱情,在熱情中產生豐富的想像,在不斷地創造、聯想、解釋中,在對地理事物的分析、比較、歸納、演繹中,必將感受到地理規律美的無窮魅力。通過對地理規律美的認識,能賦予我們更多理性,使我們從中不斷向自然界學習、模仿和借鑒,以此創造美的環境、美的生活。從一個小的盆景,一座假山,一座山水城市,大到建設一個寬敞、富裕、干凈、安全的地球,都體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的學習和模仿。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目前我國正在建設小康社會,在庭院經濟的發展、小流域的治理、農業生態模式的建立、小城鎮和工業小區建設等方面,都需要進行科學決策,而地理在各種決策中會提供廣泛的人文咨詢、人文設計和人文論證。並用美的地理規律去創造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七、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美
褚大健先生對復雜的科學知識體系進行梳理,獨具慧眼,發現了科學知識體系具有的球狀結構。認為: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外向內,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與此相似,科學知識從內到外,由知識內核、知識幔層和知識外殼組成。知識外殼由事實性知識組成,重點說明「是什麼」。知識幔層由定律性知識組成,側重說明「怎麼樣」,知識內核由原理性知識組成,側重說明「為什麼」。地理科學知識體系也是如此,對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探討,我們會感到地理科學知識體系的球狀結構美。
席勒說過:「若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徑是先使人成為審美的人」。地理的審美能賦予我們對地理更多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通過地理審美能陶冶我們的情操,並用地理美去創造和諧而美麗的世界。

7. 推薦幾部外國人介紹中國地理的紀錄片

《美麗中國》是抄第一部表現中襲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向電視觀眾展示中國的魅力。本片包括六集,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志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裏海岸線……採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拍攝設備,立體展現中國不為世人所知的獨有魅力,是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

8. 找一部關於中國人文地理的紀錄片,急。。。

BBC拍的西藏 可以去看下

9. 展示人文魅力,有哪些著名的人文類紀錄片

人文類的紀錄片一向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們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切入,無論是歷史,藝術還是戰爭,都能夠以小見大,用小小的點來講述深刻的意義,展現人文魅力。

《藍色星球》是一部講述大海之下隱藏在黑暗之中生命的紀錄片,這是我們平日里從未關注過的方面。從北極熊所在的北冰洋開始講述,向我們展示了生物的生機勃勃和具有生命力但卻安靜綻放的藍色珊瑚環礁,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生物,比如神出鬼沒具有奇怪形狀的章魚,以及巨大的可以跳出水面的魚類,他們能夠騎在虎鯨的背上和他們一起與魚群嬉戲玩耍。這部紀錄片用廣闊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璀璨瑰麗的海下生物世界。

對於生物的描述滿含生命的璀璨,對於地理的記錄充滿未知的探索,對於建築的刻畫更是展示了時代的變遷,這些雖然是紀錄片,但卻有著泳動的靈魂,注入了生命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