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故事概括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故事概括

發布時間: 2021-02-18 22:21:31

Ⅰ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Ⅱ 中國地理小故事

1912年7月,年僅20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圖書館,自學和博覽了許多地理書籍。在圖書館大廳牆上,他平生第一次看到了一幅世界地圖——《世界坤輿大地圖》,這幅世界地圖使他從中受到啟發,了解到世界的地理狀況和中國的地理位置,從而奠定了他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雄才大略。

毛澤東在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地圖,並把它作為學習的重要工具。在1915年9月給同學肖子升的信中他寫道:「研究(地理)之法,地圖為要;地圖之用,於填最初。」指出了研究地理學的方法之一:運用地圖。他閱讀報紙時旁邊總是放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隨時查對地名,分析形勢。

1932年,毛澤東在軍隊作戰部門專門設立了測繪參謀和測繪隊,負責測繪地圖。每到一個地方扎營,他要求部下首先要掛起地圖,供他分析決策。

1947年7月,毛澤東給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挺進大別山的電報中強調:「營長以上每人印發一份鄂豫皖三省有縣境的地圖,油印的也好。如能每連發一份更好,使所有幹部明白地理環境。」

1954年,毛澤東與吳晗談到歷史地圖過於簡略時,積極支持吳晗新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的建議。這本地圖集共8冊,成為研究中國歷史的權威性工具圖集。

1955年5月,黑龍江省呈報國務院「關於森林火災」的請示報告送到毛主席手中時,他當即批示:「請參謀部繪圖給我看。」以便詳細了解火災的地理位置。

在毛澤東使用的工具書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和中國歷史地圖。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偉人毛澤東對地圖有著非同尋常的喜好,這正是他運疇帷幄、決勝千里的軍事才能的源泉。地圖是縮小的自然區域,是概括的地理世界,它有著攝影、航片、衛片等諸多地理事物表現技法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地圖也越來越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地圖在戰爭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的軍事指揮部門都有一支專門隊伍,從事地圖的測繪工作。這包括陸軍使用的地圖或地形圖,海軍的海圖或水文圖,還有空軍的航空圖。這些地圖,當一旦需要它的時候,就成了無價之寶。

1943年,美、英聯軍准備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登陸,英國皇家海軍水文局資料室里保存的西西里島水文圖,提供了較詳細的沿海海岸和水深的情況,使登陸艦和士兵順利地登上了島嶼,很快攻佔了該島。

同一年,美、英聯軍在法國沿海開辟新戰場,由於事前掌握了法國西北部沿海地形、水文和氣象等情報資料,加快了登陸的速度。原來,多佛爾海峽比英吉利海峽距英國近得多。德軍將領把注意力集中在加來海峽沿岸,大部分步兵師和裝甲師仍留在塞納河以北。美、英聯軍故意在這一帶舉行了一系列虛張聲勢的軍事演習行動,使德軍將領更相信自己的判斷。6月3日凌晨1時,兩個美國空運師和一個英國空運師在諾曼底半島突然著陸,接著一支龐大艦隊在猛烈炮火掩護下,登陸成功。到了下午,他們已經在3個海灘取得據點,並向縱深推進了4~10千米,使德軍驚慌失措。

1942年8月,美、日兩國在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斗,那裡有一個不受人們注意的名叫瓜達爾卡納爾的小島。戰斗前夕,美軍對於這個小島的地理、地形資料少得可憐,關於索羅門群島的書也只有兩本,只是泛泛而談,印象多於紀實,而且還十分陳舊。正在此時,美國戰略情報局轉來了7張照片,這是一個旅行者游覽該島時拍攝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情報局曾要求美國公民,把那些在國外拍攝的照片,送一份給情報局。美國第一海軍陸戰師就根據7張照片所記錄的地形特徵,結合澳大利亞情報局派往該島去的人收集到的情報,終於弄清該島的地形以及島上日軍兵力部署的情況。美軍由此順利登上該島,穿過熱帶叢林,奇襲日軍機場,取得輝煌的勝利:美軍陣亡了1600人,而日軍卻死亡了5萬人。

而在另一次戰斗中,由於使用了過時的地圖,美軍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1943年10月,美軍准備在日本佔領的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島上登陸,當時使用的是100多年前的水文圖。這張圖早過時了,由於珊瑚礁的堆高,周圍水域的情況已經變化很大。結果,美軍的登陸艇不能靠近海岸,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只得涉水登陸,失去了寶貴的時間,且暴露在日軍面前,成了日軍炮火的目標。這次登陸共傷亡了3000多名士兵。

由此可見,地圖不但與自然科學有關,而且與軍事科學有著密切的關系,關鍵的時候,它決定著戰爭的勝負。

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從小喜歡學地理,少年時期,偶然讀到一本書,上面講整個地球是圓形的。他就大膽地設想,向西航行也許可以到達東方的國家。

公元1476年,24歲的哥倫布向葡萄牙國王建議,向西環行探索通往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當時,許多有學問的教授和哲學家,都譏笑這位大膽的年輕人,說他向西方行駛,只能掉進地球邊緣的深淵,而企圖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簡直是傻子說的瘋話。

哥倫布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可是,沒有當局的支持,自己一無船,二無錢,是沒法實現這個計劃的。1485年,他移居西班牙,繼續宣傳西行主張,羅馬教皇知道他有這種大志,並且已經等了十幾年,就慫恿西班牙的王後,請她幫助哥倫布。教皇送給哥倫布65元錢,作為去見王後的路費。哥倫布用這點錢買了一套衣服、一匹驢,一路上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全靠乞討過日子。

西班牙王後和統治者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給了哥倫布三隻船,但沒有水手,誰都不願去冒險。哥倫布沒有辦法,就跑到海邊去拉住幾個人,先是哀求,後是說服,要他們答應一起去。他又請王後釋放獄中的死囚,答應他們如果航海成功,就給他們自由。

1492年8月3日,42歲的哥倫布終於領著87名水手,分乘三隻船從巴羅斯港出航了。他們同驚濤駭浪搏鬥,經歷了千難萬險,橫渡大西洋,到了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等島嶼。之後,哥倫布又率領船隊分別於1493年、1498年、1502年三次西航,到了牙買加、波多黎各等島嶼以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等地方。當時他誤認為這就是亞洲,直到他去世時,還不知道這是一個從未被人知曉的「新大陸」。所以,加勒比海一些島嶼至今還被稱為西印度群島。

偌大一個美洲,在當時還不為世人所知。所以,人們稱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哥倫布雖然沒有繞地球一周,但他勇於開辟新航路的探險精神,幾百年來一直鼓舞和激勵著人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Ⅲ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讀書卡內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

Ⅳ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和《101個神奇的實驗》求助兩篇 小學生讀後感

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我想你們是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以言氣候,中國處於溫帶,不十分熱,也不十分冷,好像我們母親的體溫,不高不低,最適宜於孩兒們的偎依。以言國土,中國土地廣大,縱橫萬數千里,好像我們的母親是一個身體魁大、胸寬背闊的婦人,不象日本姑娘那樣苗條瘦小。中國許多有名的崇山大嶺,長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豈不象徵著我們母親豐滿堅實的肥膚上之健美的肉紋和肉窩?中國土地的生產力是無限的;地底蘊藏著未開發的寶藏也是無限的;廢置而未曾利用起來的天然力,更是無限的,這又豈不象徵著我們的母親,保有著無窮的乳汁,無窮的力量,以養育她四萬萬的孩兒?我想世界上再沒有比她養得更多的孩子的母親吧。至於說到中國天然風景的美麗,我可以說,不但是雄巍的峨嵋,嫵媚的西湖,幽雅的雁盪,與夫「秀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稱羨;其實中國是無地不美,到處皆景,自城市以至鄉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飾和培植,都可以成流連難舍的勝景;這好像我們的母親,她是一個天姿玉質的美人,她的身體的每一部份,都有令人愛慕之美。中國海岸線之長而且彎曲,照現代藝術家說來,這象徵我們母親富有曲線美吧。咳!母親!美麗的母親,可愛的母親,只因你受著人家的壓榨和剝削,弄成貧窮已極;不但不能買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你自己裝飾起來;甚至不能買塊香皂將你全身洗擦洗擦,以致現出怪難看的一種憔悴襤褸和污穢不潔的形容來!啊!我們的母親太可憐了,一個天生的麗人,現在卻變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歐洲、美洲各位華貴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慚形穢得很呢!

Ⅳ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內容簡介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Ⅵ 教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3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Ⅶ 誰有《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這本書!謝謝

下載個馬來西亞音頻軟體,那裡有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全書。

Ⅷ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

《中國國家人文地理》《中國地理網路》《中國國家地理精華》《一本書掌握中國地理》都可以。也可以看CCTV的一些有關地理的紀錄片。

Ⅸ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內容簡介

簡介:《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套裝共4冊)》對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統介紹。在世界東方的一片遼闊的土地上,屹立著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她是誰?她就是我們親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該書還精選了許多副精美圖片,可謂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立體再現一幅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歷史是一面鏡子,它鮮活、真切、有血有肉,讓它成為親切的叮嚀,讓孩子們重溫先人的世界。

第一冊:創世

第二冊:先秦

第二冊: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第四冊:宋元明清第四冊近現代

0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引子)

0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盤古和女媧的神話)

0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

0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中國的「亞當」和「夏娃」)

0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汾河邊的小哥倆)

0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愛美的山頂洞姑娘)

0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一萬年前的弓箭手)

0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媽媽當家的黃金時代)

0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爸爸當了一把手)

1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四千年前的三次「世界大戰」)

1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神秘的顓頊)

1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帝堯的時代)

1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堯舜禪讓的傳說)

1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1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引子)

1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家天下」的揭幕式)

1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撲朔迷離的第一王朝)

1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漂漂亮亮的壞國王)

1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仁慈的「大巫師」商湯)

2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甲骨文記錄的歷史篇章)

2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暴君商紂王的下場)

2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謎樣的三星堆)

2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文明歷史幾多長)

2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引子)

2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封建制度的設計師)

2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落湯雞國王)

2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穆天子的「西遊記」)

2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趕走國王的「共和」時代)

2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烽火戲諸侯)

3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捲起被子搬家的國王)

3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春秋五霸」走馬燈)

3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伍子胥過昭關)

3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3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萬世師表孔夫子)

3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老子和《道德經》)

3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改革家的命運)

3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西門豹治巫婆)

3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馬陵道恩仇記)

3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兩個鬥嘴的大說客)

4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完璧歸趙與將相和)

4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囤積國王的大投機商)

4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荊軻刺秦王)

4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異彩紛呈的時代)

4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引子)

4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千古一帝秦始皇)

4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徐福傳奇)

4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指鹿為馬的陰謀家)

4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大澤鄉的燎原烈火)

4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楚漢相爭的故事)

5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呂後和漢文帝)

(9)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故事概括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劉興詩,男,1931年5月8日(農歷3月21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籍貫四川省德陽市,地質學教授,史前考古學研究員,果樹古生態環境學研究員,知名科普作家。曾任成都理工大學學科專業建設高級顧問。

1945年開始發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開始科普創作。劉興詩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鼻祖之一。截至2013年7月,在境內外共出版232本書,獲獎144次。

其中,美術片《我的朋友小海豚》獲1982年義大利第12屆吉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榮譽獎,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童話《偷夢的妖精》獲1989年海峽兩岸第一屆中華兒童文學創作獎;《講給孩子的中國大自然》系列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列入北大人物的北大文壇中。

Ⅹ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