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pdf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pdf

發布時間: 2021-02-18 20:12:23

㈠ 那位好心的同學可以幫忙在知網上下載下面幾篇論文,pdf格式,做畢業論文要用,但是學校購買年限不夠,哎!

商代的王畿、四土與四至
【作者】 宋鎮豪;
【文獻出處】 南方文物 , RELICS FORM SOUTH, 編輯部郵箱 1994年 01期
期刊榮譽: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中文關鍵詞】 鄭州商城; 政治疆域; 四土; 商王朝; 甲骨文; 商文化; 安陽殷墟; 偃師商城; 王畿;
【摘要】 商代的王畿、四土與四至宋鎮豪商代紀年大致在公元前17世紀末至公元前11世紀初,自成湯革夏命,在冀、豫、魯之間建立商王朝,先後歷十七世三十一王,直至帝辛滅於周,王覆沒。歷代商王的經營,其政治疆域概念已牢牢確立,用商人的語言說,即恆以"商"或"商邑",與...
【分類號】 K871

商代社會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構與周邊地區青銅文化
【作者】 盧連成;
【文獻出處】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 , 編輯部郵箱 1994年 04期
期刊榮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中文關鍵詞】 夏家店; 寺窪文化; 先周文化; 中原地區; 商文化; 青銅文化; 商王室; 辛店文化; 下層文化;
【摘要】 商代社會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構與周邊地區青銅文化盧連成商代社會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構,是通過四個層次來體現的,由里及表,它們依次分為:1.商文化中心區;2.商文化亞區;3.商文化附庸區;4.商文化周邊地區青銅文化。這種疆域地理的政治架構猶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分類號】 K928.6

1995年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論文索引(一)
【作者】 寇俊敏;
【文獻出處】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編輯部郵箱 1996年 01期
期刊榮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中文關鍵詞】 史地研究; 中國邊疆; 論文索引;
【摘要】 1995年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論文索引(一)一.綜論:中國近年「甌脫」研究綜述楊茂盛郭紅衛《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第2期六朝疆域與行政區研究史料評說胡阿祥《歷史地理》1995年第十二輯18世紀中美邊疆問題比較研究成崇德《清史研究》1995年第1期從古長...
【分類號】 K29

1995年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論文索引(二)
【作者】 寇俊敏;
【文獻出處】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編輯部郵箱 1996年 02期
期刊榮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中文關鍵詞】 中國邊疆; 論文索引; 邊疆史地研究;
【摘要】 1995年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論文索引(二)一.綜論:「國土」和「領土」有別田玉《楊子晚報》1995年11月16日中國的跨界民族王煒薦《民族團結》1995年第5期人口與中國疆域的變遷——兼論中國人口對外部世界的影響葛劍雄《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5年夏季...
【分類號】 K29

中國地理歷史論叢是一級還是二級期刊

是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http://ke..com/view/5657258.htm
屬於 中文核心期刊 http://ke..com/view/574725.htm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聯合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每四年修訂一次,目前是2004版。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三、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五、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六、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七、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但各單位對中文核心認定辦法不一樣,應以自己單位的規定為准。一般的以北京大學為准,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准來確定核心期刊。

國家級期刊。同時也可以稱為一級期刊,這是老百姓的通俗叫法。
所謂省級期刊,是省部級所主辦的期刊。當然相對一級期刊來說,也可以稱它為二級期刊。

㈢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一般什麼時候出刊

看清楚 季刊 3個月出一份

㈣ 歷史地理學考研需要看哪些書籍

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的考研考試科目是每一個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先要回知道的內容,因為只有知道了答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的考試科目才能制定自己的考研復習計劃,然後根據每一門課的大綱要求進一步提煉每一門課的重點范圍、考點精要、重點內容,尤其是專業課更是重中之重。只有明確了北京大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研究生考試科目之後才可以進行全面的專業課備考,提前聯繫上屆研究生師哥師姐尋求專業課內部資料的幫助,也可以在考研論壇上免費下載一些學校的專業課內部資料,雖然論壇上免費下載的專業課資料不是很全,很系統,但是多少也是可以了解一些重點范圍的。
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的考研考試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選一門
635歷史地理學與中國歷史地理
857自然地理學 、858中國通史概要
備註:
考試科目④中自然地理學、中國通史概要任選一門。復試為綜合面試。

㈤ 哪位有完整的《四庫全書》電子版(pdf)和《永樂大典》電子版(pdf)的下載地址

這大龐大的東西。電子版基本收集不齊。原書都會不齊。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了。

㈥ 如何學習中國歷史地理文檔

一、了解現代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和歸屬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我們認為現代歷史地理學應是研究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變化及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的科學。
長期以來,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歸屬問題爭論較大,歸納起來有四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這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沿革地理一直是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主要是探討歷史上州縣興廢和疆域變遷,進而為歷史學的研究提供輔助,為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提供空間的定位。故在很長時期內,人們一直認為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在全國高校歷史系的教學中,中國歷史地理學在一些學校是作為專業必修的基礎課,一些作為專業選修課。
一種說法認為歷史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即地理學的一門輔助學科。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歷史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地理環境,是與現代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相同的,而其研究工作主要是復原過去的地理環境,進而闡明當前的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特點,為當代地理學服務。這種說法成為目前歷史地理學界的主流觀點。
一種說法是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與地理學的一門交叉學科。由於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理學,而研究時間、資料和方法又多是歷史學的,認為歷史地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新學科。歷史上便有所謂「史地不分家」之說,一不了解歷史地理學的人,往往還認為是中學的歷課與地理課的簡單重合。
當然,隨著歷史地理學學科的發展,已經有些學者感到歷史地理學應是一門相對獨立的、綜的科學。其實早在20 世紀60年代中國已經有人感到歷史地理學應是一門獨立的學科。20 世紀 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公開認為歷史地理學應將社會歷史發展與地理環境作為最重要的研究內容,提出歷史地理學應是一門獨立的綜合的學科。
不管學科歸屬怎樣,中國歷史地理學目前在歷史教學中受到的關注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這體現了中國歷史地理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地位的重要。
現代歷史地理學是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變化及與人類和人類社會關系的科學,歷史上的人地關系是這門學科的核心。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學科特色主要是盡全時空和人地互動,這應成為我們學習歷史地理學最終應樹立的理念。要達到這個境界,則首先要對一些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和認識,這是我們歷史專業的中國歷史地理課教學所要達到的基本目的。
二、掌握中國歷史地理的基本內容
歷史地理學的內容十分豐富,但各方面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內容和重點並不完全一樣。
歷史自然地理是歷史地理學的基本背景,是承載歷史人文地理各種景觀的舞台。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了解歷史自然地理知識,是了解人類產生以來人類環境變化及與人類關系的關鍵,也是進一步學習歷史人文地理的基礎。在歷史自然地理中,歷史氣候的變化影響著水文、植被、土壤、海岸等方面的發展趨勢,故歷史氣候變化的學習應是歷史自然地理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容。從學習這個角度上講,我們需要了解近五千年來中國氣候冷暖的周期性變化規律,並對這種周期性氣候變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有一定的認識。如果從研究的角度來說,則還需了解這些周期性變化的主要特徵、產生變化的自然和社會原因,怎樣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從考古學、物候學、文獻學、現代觀測資料來復原過去氣候的方法。植物生長特性和周期、年輪判讀法、動物的生長特性、海平面的升降、雪線的升降、冰川的變化等方面的知識對學習歷史氣候地理用處十分大。如果從更高的要求出發,學習怎樣復原過去的森林覆蓋率、河流徑流量、土壤肥力變化、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歷史人文地理是我們學習歷史地理的主要內容,我們如果將歷史地理學作為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來看,學習歷史地理學的這部分內容就是為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歷史發展服務的。
歷史政區地理是歷史人文地理最傳統的部分,學習者應完全掌握實行郡縣制以來這兩千多年來中國行政區劃的基本變化規律,並初步了解這種變化與中國傳統社會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則應從行政區劃與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來考慮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並對現實行政區劃的實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像秦漢時期的郡縣制、監察州、道、都護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僑置郡縣、土斷、雙頭州郡,唐宋時期的道路制、都督府、羈縻州、市鎮、軍、監、頭下軍州和元代以來的行省、道、市等有特別意義的行政區劃變化都應是重點了解的。
中國歷史疆域地理主要是分析近五千年來,在東亞地區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地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的疆域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歷史疆域史不應僅是幾個中原核心王朝的疆域變遷史,而應是活動在這個時空內的所有民族和政權的疆域變遷史。歷史疆域地理的學習重點應是近代中國疆域的變遷史,西北和東北疆土的喪失、外蒙古的喪失、南海諸島的爭端、中印和中越邊界的變化等都是十分敏感而重要的內容。
歷史經濟地理是歷史人文地理學習中內容最多的部分,廣義的歷史經濟地理應包括經濟區域的演變、農牧分布線的推移、農業植物的嬗變、手工業分布、交通通道的變遷、城鎮的分布、人口的分布變遷等內容。傳統中國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經濟的發達程度左右著整個經濟的水平,故在學習中要特別注意。以農業為核心的經濟區域地位的升降應是歷史經濟地理學習的重點,其中唐宋之際中國經濟中心的東移南遷的過程及其原因,應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在學習這個問題時,要充分利用歷史地理從人地關系思考問題的優點,除充分考慮社會的因素外,更要十分重視自然因素,特別是氣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環境變化的因素。同時,從技術層面分析,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新的學習角度,如漢、宋、明清三次農作物的引進對中國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歷史交通地理在古代承載著主要的信息傳遞功能,各歷史時期的主要交通通道也應成為學習的重點。如歷史上的直道、馳道、西北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隋唐和元明清的大運河,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與交通有關的是城市的分布變遷,城市分布變遷與經濟區域重心的發展變化關系十分大,故歷代重要的都城位置變化和重要的經濟都市分布變化也是歷史城市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 歷史人口地理在傳統社會里也可以包括在歷史經濟地理中,因在傳統社會里人口數量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當然,由於歷史人口發展的重要性,我們也可以單獨分出來學習和研究。
歷史人口地理與人口史的學習方法和側重有所不同,相比而言,歷史人口地理的學習更應看重歷史人口的地理密度變化。在歷史人口地理學習中,人口流動產生的移民現象也是一個學習的重點。與移民史不同的是,移民地理的研究更重視人口移動造成的人口和經濟要素的空間變動及其原因和影響,特別是造成資源與產業配置的變化,尤為重要。一些重要的歷史移民事件,如歷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和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唐末波動、靖康之亂等事件造成的北方民族南遷,明清時期的湖廣填四川、闖關東、走西口、跑口外、走台灣,都是應重點掌握的典型,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較大影響的事件。
歷史文化地理的學習應重點掌握歷史人才和學校書院分布的變遷,這是與中國經濟文化分布的東移南遷關系十分密切的。至於文化地理的其他部分由於目前在歷史地理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和全面,對於它的學習還需更多地本著從探索角度來分析一些問題。
三、熟悉有關中國歷史地理的著作
為了更好地學習中國歷史地理,閱讀一些中國歷史地理書籍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青年出版社在 1981年出版了一本 《中國古代史常識·歷史地理部分》,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是我們學習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一本入門書籍。1985 年以來,先後出版了 11 部中國歷史地理的通論性專著和教材,即王育民的 《中國歷史地理》、馬正林的 《中國歷史地理簡論》、張步天的《中國歷史地理》、鄒逸麟的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史念海的《中國歷史地理綱要》、陳昌遠的《中國歷史地理簡編》、韓賓娜等的 《中國歷史地理》、陳代光的《中國歷史地理》、張全明等的《中國歷史地理論綱》、李恩軍的《中國歷史地理學》、耿占軍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今年,我編著的 《中國歷史地理學》教材和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理》教材也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些專著和教材都是我們初步了解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讀物。如果需要進一步的學習,自然地理方面可參閱中國科學院編著的 《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人文地理方面可參閱鄒逸麟主編的《中國人文地理·歷史人文地理》一書。歷史地理的學習中閱覽歷史地圖是十分必要的,這方面可以參考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全書共 %冊,主要是歷代政區和疆域圖。如果在學習的同時有探索的興趣,可以先了解研究現狀,可參考杜喻等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理學論著索引》和華林甫編著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五十年》兩書,並可閱覽《歷史地理》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兩個專業刊物。在此基礎上,再閱讀有關歷史地理的重要歷史文獻。
四、學習歷史地理學應注意的問題
由於歷史地理學特殊的學科特點,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 現代歷史地理學涉及學科知識眾多,主要涉及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生物學、考古學、物候學、統計學、人類學等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有關知識和技能,在探索中學習,不斷向其他學科的同事學習,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的文獻。
2.現代歷史地理學的核心是人地互動和盡全時空,這樣,對地理學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樹立空間觀念對每個學習歷史地理學的初學者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3. 現代歷史地理學由於其研究方向越來越向統計計量發展,故對歷史地理學的學習更應樹立數量觀念,如人口的地理密度、氣候的溫度波動、植被覆蓋率、生產的產量、墾殖指數、江河的徑流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數字統計。在學習中要善於將難以量化的因子量化並進行比較,是歷史地理在思維方式上的優勢。
4.由於歷史地理學特殊的學科特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成為學習和研究歷史地理學的座右銘。對於剛開始學習和研究歷史地理學的學生來說,樹立和培養熱愛自然,走向野外的志向尤為重要。一方面我們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自然和社會的變化,一方面要求我們有一種探險獻身的吃苦精神。
5. 歷史地理學涉及的歷史文獻比其他歷史學分支的文獻更廣泛,因為一切政治、經濟、文化現象都是以一定的空間為背景和舞台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習和研究者不僅只利用正史、會典、會要、實錄等史籍,還需要廣泛地涉獵各種野史筆記、詩文集、地理志和各類雜著,盡全一切空間資料,也就是對歷史上的重要歷史地理文獻應盡可能涉獵到,如各代的地理總志、正史的地理志等是必讀之書。當前由於二十五史和四庫全書都有了可供檢索的光碟,故對這方面的資料應充分運用,但需與原始版本核對比較,以防出錯。
現代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正在發展的學科,我們應以一種發展的和探索的眼光來學習這門課程。一方面由於對其生疏,我們首先要掌握相關的歷史地理名詞,熟悉一些重要的概念,一方面我們在學習中應積極發揮主動性,使這門學科在學習和研究中日趨完善。

㈦ 吳宏岐的作品

28、吳宏岐、蕭愛玲、嚴艷《抗戰時期西京籌備委員會的城市綠化實踐及其啟示》,《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3
29、郭文毅、吳宏岐《抗戰時期陪都西京3種規劃方案比較研究》,《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5。
30、吳宏岐《抗戰期間西京籌備委員會在古都西安文物保護方面的貢獻》,《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2001,9。
31、吳宏岐《〈黑城出土文書〉中所見元代亦集乃路的灌溉渠道及其相關問題》,《西北民族論叢》,2002,1。
32、吳宏岐、嚴艷《古都西安歷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與新世紀城市更新戰略》,《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4。
33、吳宏岐、閻希娟《抗戰時期陪都西京籌備計劃與西京市區分區方案》,《新世紀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文化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9
34、吳宏岐、李瑞《關於中國古都學的若干理論問題》,《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
35、吳宏岐、王洪瑞《歷史社會地理學的若干理論問題》,《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3。
36、嚴艷、吳宏岐《抗戰時期陝西甘寧邊區的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3. 《元代農業地理》,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年
《黃河文化叢書·住行卷》,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西安的歷史變遷與發展》,副主編,三秦出版社,2003年
《隴上江南-天水》,合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
《西北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小城鎮發展》,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年

㈧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論文外審多長時間

中國歷史地理論來叢論文外審三個自月左右。
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對所有來稿均實行編輯初審、編委或專家復審、主編終審三級定稿制,如作者在投稿後4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在此期限內,若因一稿多投產生不良後果,概由作者負責。

㈨ 哪位知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值班老

編輯部誰知道呢?你可以找找論叢的郵箱,發郵件聯系。聯系老師不太靠譜

㈩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投稿時發票信息怎麼寫

一般雜志社都是開取文化公司的發票的呢。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