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文地理雜志網站宏村
❶ 求宏村人文、風俗、藝術詳解
宏村[1],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弘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 宏村周圍為青山綠水環抱,環境秀麗宜人,電影《卧虎藏龍》曾在此拍攝。
西遞、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高大奇偉的馬頭牆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竅飛揚的韻致;灰白的屋壁被時間塗劃出斑駁的線條,更有了凝重、沉靜的效果;還有宗族祠堂、書院、牌坊和宗譜。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傢具,都在無聲地展示著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
西遞、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 宏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為汪姓聚居之地。村中數百幢古民居鱗次櫛比,其間的「承志堂」是黟縣保護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廳橫梁、斗拱、花門、窗欞上的木刻,工藝精細、層次繁復、人物眾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稱徽派「四雕」藝術中的木雕精品。
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朴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盪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宏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村內,以正街為中心,層樓疊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鋪成。兩旁民居大多二進單元,前有庭院,辟有魚池、花園,池邊多設有欄桿,「牛腸」水滋潤得游魚肥壯,花木濃香馥郁。馬頭牆層層跌落,額枋、雀替、斗拱上的木雕姿態各異,形象生動。坐落在南湖畔的南湖書院,建築頗為壯觀。據說民國初期的國務總理江大燮(宏村人),幼年曾在這里讀過書。現為南湖中心小學校址。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稱。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紹興 宏村導游圖 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布局的特色,成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一大奇跡。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布局的特色,成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一大奇跡。
❷ 求黃山宏村歷史背景、人文、藝術、風俗詳解
宏村[1],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弘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版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權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
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稱。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紹興 宏村導游圖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❸ 宏村在哪
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東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佔地面積187平方內千米。
2000年11月30日,宏村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國家首批12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5A級景區。
宏村有「畫里鄉村」之稱,截至2014年,全鎮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主要景點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
(3)國家人文地理雜志網站宏村擴展閱讀:
影視作品
宏村鎮有「一襲煙雨罩江南,兩袖清風論古今」之稱,是徽文化的集中發祥地和古徽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多年來受海內外眾多電影電視製作人及諸多導演的青睞,成為聞名遐邇的天然影視拍攝基地,有《卧虎藏龍》和《蘇乞兒》之類的經典古裝動作片在宏村取景拍攝。
宏村鎮定期推出大型旅遊實景文化演出《宏村·阿菊》,劇場佔地面積45畝,建築面積17000平方米。 《宏村·阿菊》以古徽州文化為背景,再現了徽州女人賢惠、勤勞、持家、教子、耕耘勞作以及忠貞如一、守護家園的故事。
❹ 安徽宏村具體在什麼地方
1,宏村古建築群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城東北11公里處,為明、清、民回國時期徽州民答居建築群。,
2,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已有870多年的歷史,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3,宏村保護面積28萬平方米,明清建築有103幢,民國時期建築有34幢。宏村三面環山,坐北朝南,宏村的徽派建築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
2000年11月,宏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3月,宏村鎮加入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
(4)國家人文地理雜志網站宏村擴展閱讀;
1)建築類型
有書院建築、祠堂建築和眾多的住宅建築及其么家園林,是徽州建築文化的傑出代表。特別是以南湖書院為代表的書院建築,以承志堂為代表的住宅建築。
宏村建築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建築組群比較完整。明、清民居建築群有著樸素、典雅的氣質,各種題材的雕刻,室內裝飾、庭院陳設和綠化布局,體現了深刻的徽州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體現著東方民族獨特的智慧和美學面貌。
❺ 宏村在安徽省的哪個城市
宏村「夢里畫鄉」寫抄生攝影俱樂部提醒您!
宏村周邊各景點介紹
日期:2011年7月28日 瀏覽[343]
宏村——中國畫里的鄉村 宏村,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弘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宏村導游圖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 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稱。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紹興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布局的特色,成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一大奇跡。
❻ 說說宏村藝術家集中區域的優勢
宏村地處風景優美的黃山南麓,「幽谷茂林「,自古文化藝術氣息濃厚,版堪稱古代村落建築藝術一權絕;整個村依山伴水而建,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南湖書院等高等教育更是增添並豐富了地域文化內涵,為多種藝術的匯集提供了文化氛圍。人文藝術通過加強與地方文化交流,增進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同時,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帶動藝術作品向市場轉化,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一般來說,這類題盡量要運用地理語言來答題, 你認為這樣答行嗎?
❼ 宏村資料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布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接著,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村子始建於宋代,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朴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盪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宏村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村內,以正街為中心,層樓疊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鋪成。兩旁民居大多二進單元,前有庭院,辟有魚池、花園,池邊多設有欄桿,「牛腸」水滋潤得游魚肥壯,花木濃香馥郁。馬頭牆層層跌落,額枋、雀替、斗拱上的木雕姿態各異,形象生動。坐落在南湖畔的南湖書院,建築頗為壯觀。據說民國初期的國務總理江大燮(宏村人),幼年曾在這里讀過書。現為南湖中心小學校址。
❽ 關於宏村的資料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布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接著,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村子始建於宋代,數百戶粉牆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朴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盪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際聯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旅遊業,喬石、朱鎔基等先後來宏村旅遊考察,陳復禮、瓊瑤、陳凱歌等先後來宏村進行藝術創作。進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遊客人數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長,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遊客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遊客4萬人次,門票收入60.8萬元,比上年增長8%。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❾ 宏村鎮的地理環境
宏村始建於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後裔。宏村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徽文化的一個重要展示窗口。宏村現存明清古民居137幢,擁有舉世無雙的古水系——水圳、月沼、南湖,被稱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培德堂」,徽商故里的「三立堂、樂敘堂」,保存完整的古代書院「南湖書院」等重要文物。盧村有由志誠堂、思齊堂、思濟堂、思成堂、玻璃廳等保持較為完好民居組成的木雕樓群。屏山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還保存有三姑廟、紅廟、長寧湖、舒綉文故居、葫蘆井、小綉樓等名勝古跡。宏村、盧村和屏山的古村落的徽派建築風格、空間布局、內部裝飾和環境營造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代表著唐宋以來建築和人居環境的最高水平,特別是「木雕、石雕、磚雕」三雕裝飾藝術特色鮮明,技藝精湛。2000年11月30日,擁有876年人文歷史的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已成為全人類的瑰寶。
在皖南眾多風格獨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3]從整個外觀上說,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素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譽。村中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從各戶潺潺流過,層樓疊院與湖光山色交輝相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閑庭興步其間,悠然之情濃烈得讓人心醉。
全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著名景點還有:南湖春曉,書院誦讀,月沼風荷,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古樹,雷崗夕照等。樹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義堂、碧園等一大批獨具匠心、精雕細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
整個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後以青山為屏障,地勢高爽,可擋北面來風,既無山洪暴發沖擊之危機,又有仰視山色泉聲之樂。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後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樣的靈性,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築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明永樂年間,宏村76世祖三次聘請風水先生「何可達」進行查審。何認為宏村的地理風水形勢乃一卧牛,必須按照「牛型村落」進行規劃和開發。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擴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為「牛胃」;然後,在村西吉陽河上橫築一座石壩,用石塊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寬400餘米長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莊,南轉東出,繞著一幢幢古老的樓舍,並貫穿「牛胃」,這就是「牛腸」。沿途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園之用。「牛腸」兩旁的民居里,大都有栽種著花木果樹的庭院和磚石雕鏤的漏窗矮牆,曲折通幽的水榭長廊,小巧玲瓏的盆景假山。彎彎曲曲「牛腸」,穿庭入院,長年流水不腐。
然後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橋,作為「牛腳」。從而形成「山為牛頭,樹為角,屋為牛身,橋為腳」的牛形村落。據說開挖月塘時,很多人主張挖成一個圓月型,而當時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卻堅決不同意。她認為「花開則落,月盈則虧」,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終,月塘成為「半個月亮爬上來」。後來的風水先生認為,根據牛有兩個胃才能「反芻」的說法,從風水學角度來看,月塘作為「內陽水」,還需與一「外陽水」相合,村莊才能真正發達。明朝萬曆年間,又將村南百畝良田開掘成南湖,作為另一個「牛胃」,歷時130餘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設計與建造告成。
「牛形村落」科學的水系設計,為宏村解決了消防用水,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妨溪路連,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引而不發的羽箭」,南湖(牛胃)效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樣式,整個湖面呈大「弓」形,「弓背」為兩層湖堤,上層寬達4米;貫穿湖心的長堤如箭在弦上,一座拱橋如同羽族。南湖湖面浮光倒影,水天一色,遠峰近宅,跌落湖中。歷史上南湖曾經有三次整修。
南湖四時景色不同,日夜風光各異。清人有詩「夾岸桃李花,濃英殊窈窕」「入夏菱荷香,鏡面凈為掃」「最是夜闌風浪靜,樓台燈火半模糊」。宏村的選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著直接的關系,是一座經過嚴謹規劃的古村落。村內外人工水系的規劃設計相當精緻巧妙,專家評價宏村是「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詳細規劃之村落」。被中外建築專家稱為「中國傳統的一顆明珠」、「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宏村的纏繞全村的水渠,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設計,引清泉為「牛腸」,從一家一戶門前流過,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泉」。「牛腸」再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後,經過過濾,復又繞屋穿戶,流向村外被稱為「牛肚」的南湖。再次過濾後,流入河流。如此水系,堪稱中國古代村落建築藝術一絕。 宏村賽鳥最早可以上溯到清朝,是一項傳統的春節民俗活動,近幾年影響越來越大,每年都會吸引不少外地人來參加賽鳥。鳥友交流養鳥經驗和心得,場面十分熱烈。所有參加賽鳥活動的鳥都是雄性畫眉,通過抓鬮劃分比賽場次,參賽的畫眉通過比歌聲、比氣勢和「武」,戰勝對手獲得名次。
此外,宏村還舉辦中國(黃山)鄉村國際旅遊節、國際山地自行車節、中國黟縣攝影節等活動。 新安醫學博大精深,宏村名醫自宋至今代代相承,略記數例。汪四七(1225-1296):字從先宋太學士,精於醫學,治病施葯數十年不輟。有年大疫,他不惜傾家財,自製「辟瘟丹」救治病人,求醫者最多時日以千計,吃了他的葯,當時鄉人稱他為「天醫星群」。
汪佳一(1319-1403):字明道,元順帝元統2年(1334年),旱疫並作,死屍啟遍野,佳一依先祖四七公祖傳秘方「方辟瘟丹」施葯救人,並輸倉米壹百石煮賑災。
汪榮貴:字公義,清中葉人。自少學醫,壯年到京都以醫為業,醫術卓然,名聲籍甚,任太醫院吏。
汪荃:字香谷,清末人。世代為醫,汪荃尤精,對疑難病症時有奇方醫治。常州名醫法冠卿治水腫屢不驗,持葯方問荃,荃認真看葯方後說,葯方對症但缺活蛤蟆作葯引,昭荃方服後腫全消。法冠卿說汪荃醫術果神效。汪荃醫術卓然但處事謹慎,治病夜必檢書辨同異慮謬誤。
汪香:字藝書,清代人醫太精湛,尤精婦科,診者盈庭,甚至不遠千里來宏村求醫。安徽張巡撫夫人病危,名醫束手無策,汪下葯數劑而愈;後又治癒朱台夫人病。張、朱相繼贈「藝苑精華」、「先聖可林」匾額。
汪濟甫(1914-):16歲隨父學醫,21歲至浙江省常山縣行醫7年;後回黟縣在縣城費家弄行醫。194年在際村開辦中西醫聯合診所,1956年改為鄉衛生院。多治疑難病症,醫術精良,處事穩健。處處為病家著想,曾任數屆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72歲退休,為宏村德高望重之高輩。
濟甫先祖汪可華、汪國平、汪永生、汪龍翔均為宏村名醫。祖父汪永生,又名汪興昱,清末人,精中醫,咸豐年間應湘營禮聘為官醫,病理研究重實踐,不拘成法;父親汪龍翔醫術亦精。為六代中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