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文地理氣象萬千
Ⅰ 地理學得好有什麼用以後可以做什麼
地理是復一門綜合性學科制,其包含了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數學等知識。所以在高中劃為文科,在大學劃為理科。
地理學是一級學科,主要可劃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部分。包含很多很多的學科,如:氣候學與氣象學、地質學、地貌學、地圖學與測量學、水文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概論、計量地理等等。
古人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反應了其重要性與概括性。因此,學好地理絕對是一件百益而一害的事情。一般人都可以在地理這個大學科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
根據本人理解,學好地理的好處有:
1、增加個人對世界(包括自然和社會)的了解,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提高個人知識儲備量,從而提高個人修養。
3、了解到許多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知識,便利個人生活。
4、發展個人興趣愛好,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Ⅱ 怎麼學好地理呀!
在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的地理老師讓我們重新看以前的舊版的地理課本,那上面的東西講的詳細,其實我感覺,學區域地理時得先看地圖,政區圖不用經常看,世界地圖只要記住最主要的幾個國家,比如美國、日本、英國等的輪廓就行,小國家不用看,中國的只要看各個省的輪廓記住大致的形狀就行了,不用每個每個地畫,只要看到時知道哪個省就行了,最主要的是看地形圖,這個要看到盡量詳細,然後再把每個洲的主要國家、主要礦產、主要地形、主要氣候記住,然後再看一些國家特有的地形特徵、氣候特徵等就行啦,中國的也是一樣,基本上考的就只有這些,
對於人文地理就得多背才行,這個裡面的重點就是城市的分布以及各個功能區適合建在哪個位置,各個礦產的分布,以及農業工業的具體分布等,還有一些細小的東西比如人口分布,黑河-騰沖的劃分,還有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作用,以及典型的城市等都得記住才行。
然後呢就是從每次的模擬考試中找到一些小的東西,多看看,多背背就行啦,相信你高考一定順利的
Ⅲ 中國山水文化形成的地理優勢有哪些
浙江 和 福建 屬於多山脈地區
Ⅳ 漢壽(包括目平湖的洲灘)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環境
漢壽縣位於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濱,現為常德市轄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甲魚之鄉」、「中國黑楊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珍珠之鄉」、「中國薴麻之鄉」。漢壽縣東臨益陽市,西靠常德城,南銜桃花源,北瀕洞庭湖,距省會長沙僅百餘公里。境內沅水、澧水通江達海,石長鐵路、長常高速公路穿境而過,319國道橫貫東西,省道S205線縱穿南北,常德桃花源機場近在咫尺。林業是漢壽的支柱產業。
亞熱帶季風氣候
漢壽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特徵獨具。降水量豐沛,年均降水量1342.2mm,年平均氣壓1012.1帕,年均氣溫16.7℃,月平均氣溫有9個月在10℃以上,≥10℃的活動積溫5286.4℃,全年無霜期274天,年均日照1688.4小時,年均太陽輻射總量106.87千卡/cm2,年平均風速2.4米/秒。年平均相對濕度82%。以上氣候因子為各種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地層
縣境地層由老至新,有冷家溪群、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白堊系、第三系、第四系。
構造
褶皺和斷裂。
礦產
縣境大部分為第四系地層所覆蓋,基岩出露甚少,加之地質研究程度和勘探工作不夠,迄今發現的礦點,礦化點僅28處。其中包括:金、銻、鉛、銅、鐵、粘土礦、草炭、天然氣等。
地貌
縣境地處雪峰山脈向洞湖平原過渡地帶。南部丘陵屬雪峰山余脈,由西至東,連綿起伏,成為資、沅二水在境內的分水嶺。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北部低平開闊,海拔一般在40米以下,最低點白芷障湖底,高程24.4米。全縣地勢,由南向北,呈階遞狀下降,平均比降16.78%。丘陵佔6.55%,崗地佔15.89%,平原佔49.07%,其餘為水面,佔28.49%。境內地貌隨洞庭湖演變歷有變遷。
水文
全縣年降水總量27.3億立米。
湖泊
境內湖泊眾多,著名的有:太白湖、圍堤湖、目平湖。
土壤
縣境土壤共分四個土類,包括水稻土、潮土、紅壤和紫色土。全縣土壤總面積305.1萬畝。可分為農業用地、林業用地、宜牧地、宜其他地、不宜地五大類。
自然災害
洪澇、乾旱為縣境主要災害。
編輯本段物產資源
漢壽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洞庭湖濱、沅澧兩水尾閭,總面積20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5萬畝,其中水田81.7萬畝,總人口78萬,其中農業人口60.12萬。近年來,漢壽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先後成功贏得了國家授予的「中國甲魚之鄉」、「中國黑楊之鄉」、「中國薴麻之鄉」、「中國珍珠之鄉」四塊牌匾。200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36億元,比上年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99元,增加399元。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在30%以上。 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49.24萬畝,總產62.8萬噸;棉花面積12.9萬畝,總產1.1萬噸;油菜面積45.6萬畝,總產3.19萬噸;薴麻面積13萬畝,總產2.3萬噸。 楊樹面積6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80萬立方米;楊樹苗圃面積0.25萬畝,年提供優質楊樹苗木400多萬株。花卉苗木面積3.7萬畝,年提供優質花卉苗木500多萬株。 年出欄肉豬75萬頭、肉牛0.67萬頭、肉羊4萬頭,出籠家禽800萬羽,生產禽蛋25000噸。 全縣有水域90萬畝,其中養殖水面30.5萬畝,年產水產品7萬噸。吊養珍珠蚌8100萬個,年產珍珠300噸,珍珠仔蚌近2億只;存塘親鱉250噸,親龜200噸,年產稚鱉1000萬只,產稚龜600萬只,產商品龜鱉600噸。 該縣立足「四鄉」特色,突出「六大產業」,發展「一鄉一品」,全縣建成各類特色基地120萬畝,其中高效農業示範基地80多個,基地面積1萬多畝;建立「千元山丘」、「萬元田土」的特色農業園區3萬多畝。通過引導基地向優勢產區集中,形成了湖洲黑楊林帶、沅南垸和西湖垸兩大珍珠養殖板塊、軍蔣公路沿線和西湖垸薴麻生產「一條走廊、兩大板塊」、城郊無公害蔬菜板塊、沿319國道花卉苗木「走廊」,環西洞庭湖濱湖水牛養殖帶和聶家橋鄉奶牛養殖場等一批具有漢壽特色的產業板塊。 目前,全縣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538家,其中規模企業3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12家。 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協會101家,入會會員14154人,帶動農戶5萬多戶,連接基地30多萬畝,年銷售農產品20多萬噸。從事流通領域的中介組織1100多個,營銷經紀人隊伍3萬餘人,年營銷總量突破40萬噸,營銷額達10億元。 全縣各類農業品牌82個,其中湖南省著名商標1個,無公害農產品15個,綠色食品8個,省高新技術企業7家,全縣80萬畝耕地整體完成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80%以上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質量體系認證, 薴麻
有10多個農產品榮獲省農博會金、銀獎。 甲魚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概述
漢壽縣黃福村「詩牆」
[2]隨著國內外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推動下,縣政府把發展旅遊業提到了議事日程,於2002年3月成立了漢壽縣旅遊局,掛靠在漢壽縣文化局。作為漢壽旅遊業的指導協調部門,經過幾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啟動了漢壽旅遊業,基本構建「兩點一線」旅遊格局。截止到2006年底,縣內旅遊企業已發展到了22家。目前,對遊客開放的景區主要有西洞庭湖青山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鹿溪旅遊度假區、清水湖旅遊度假區、農業旅遊觀光走廊。濕地公園主推游洞庭湖,鹿溪主推森林觀光、度假,清水湖主打高爾夫之旅,農業旅遊則以農家樂、漁家樂為主,力推珍珠養殖、加工、銷售、農產品採摘、垂釣、水鄉舟楫競技游樂等觀賞和參與性項目來吸引遊客。
第一節 核心景區
西洞庭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位於湖南省漢壽縣境內東部的西洞庭湖濕地,總面積3.568萬公頃,1998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西洞庭湖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西洞庭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西洞庭湖濕地由沅、澧水匯聚而成,有「水浸皆湖,水落為洲」的沼澤地貌特徵,銜遠山,吞長江,碧波萬頃,浩無涯際,氣象萬千,素以美麗富饒聞名天下。這一帶港汊迂迴 西洞庭湖濕地風景區
,洲灘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島,漁帆點點,蘆葉青青,魚躍水底,鷗鷺翔飛。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一日之中千姿百態。 廣闊的湖面上星羅棋布地散布著140個人際罕至的湖洲和湖島。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生長著濕地植物865種、鳥類207種、魚類11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等1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葦荻群落之一。這里湖面寬廣,水草繁茂,自古盛產鯉、鰱、鱖、鯖、鯿、鯽、銀魚、草魚和龜、鱉等各種淡水魚,稱得上天然特種水產基地。湖洲上野生的綠色食品野芹菜、野藜蒿、蘆筍和蓼米被譽為「洞庭四珍」倍受人們珍愛。 西洞庭湖濕地風景區是一個大自然迷宮。浩渺無垠的水域勝景,風情萬種的湖汊島嶼內蘆荻連天魚米香。楊幺水寨、龍王廟、洞庭古堤、萬畝青紗帳、濕地鳥語林等眾多景觀,演繹著一個個神奇故事和美麗傳說。 八百里洞庭美如畫,坐遊船,觀飛鳥游魚,穿葦叢楊林;賞荷花,看珍珠出殼,嘗野蒿水魚……這是漢壽人捧出的一幅水鄉旅遊圖。渴望親近自然的人們,誰又能擋得住這巨大的誘惑呢!來這里,您可以一覽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美景,也可以品嘗洞庭湖野魚、野菜等美味佳餚,更可以拍攝獨特的濕地風光。來濕地,讓您換得一身輕松愉快。 濕地公園由漢壽縣西洞庭湖濕地生態旅遊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並經營,現已開發的主要景點有: 1、蘆盪探幽。開辟了500米長的蘆葦盪水泥游道,設置了萬畝蘆盪觀景台。 2、綠島仙景。辟有四季長青的綠草觀賞點,讓遊客體驗過草地的樂趣。設置了觀鳥台。 3、濕地鳥語林。在萬畝黑楊林中,開辟了林蔭道、觀鳥園、吊床、鞦韆等項目。 4、楊幺點將台。設置了水上飛機打靶參觀點。 5、楊幺水寨。建有楊幺塑像、楊幺紀念館、洞庭湖漁民風情陳列室、水上浮動碼頭、水上餐廳及岸上餐飲、住宿設施。 6、龍王廟。供遊客朝拜龍王。設置了遊客活魚放生、搬罾等項目。 7、西洞庭湖濕地保護區宣教中心。位於蔣家嘴鎮青山湖垸旁保 西洞庭湖濕地風景區
護區管理處內,包括宣教中心和觀鳥台兩大部分。由WWF資助30多萬元分別於1999年和2002年建成,宣教中心面積5000平方米,包括保護區辦公室、接待中心、展示中心、百米濕地畫廊、多功能廳等,主要宣傳展示濕地的重要性和全球的濕地知識,主要濕地鳥類標本以及生態旅遊資源分布及旅遊開發成果。觀景台高26米,水塔形,是觀鳥與蓄水雙功能塔形建築物,中空,圓形,直徑2.5米,內部建有可登頂的扶梯,頂部為正方形,面積約25平方米,四邊開有觀光的窗口,可眺望遠方,是觀鳥和望遠的制高點。 8、洞庭湖游牧場。設置了遊客參與性項目有:遊客參與放牛、放羊、騎牛、劃小船比賽、野炊等項目。 濕地公園一日游線路: 岩汪湖遊船碼頭乘遊船—蘆盪探幽—綠島仙景—濕地鳥語林—楊幺點將台—楊幺水寨(就中餐)—龍王廟—宣教中心—洞庭湖游牧場—岩汪湖遊船碼頭(返程)。
第二節 重點景區
鹿溪旅遊度假區 鹿溪旅遊度假區地處縣境豐家鋪鄉,位於漢壽、鼎城、桃江三縣交界地帶,面積近20平方公里,由次生林、人工林組成,包括楠竹、紅豆杉林、針闊混交林等。森林覆蓋率高,溪谷幽深,竹海茫茫,幽靜、險峻、神氣、迷人,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是避暑休閑的好地方。林間 鹿溪旅遊度假區
野生動物豐富,有野豬、麂、兔、竹雞、錦雞等。森林景觀保存完好,民風淳樸,山上有天寶庵等人文景點。成為旅遊者體驗「農家樂」和登山踏青的好去處。現已基本建成以度假和觀光旅遊為主要功能的旅遊區。 鹿溪旅遊度假區由湖南鹿溪山水佳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並經營。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 鹿溪屬雪峰山余脈,東臨桃花江,西靠五寶山,南望花岩溪,北眺西洞庭湖濕地公園。說起鹿溪最為神秘之處也許就是建於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天寶庵」,相傳當年唐玄宗曾把楊貴妃暗送到此,削發為尼,特建造此庵。以皇帝年號命名「天寶庵」成了一大千古之謎。宋代鍾相、楊幺起義後,在此建太子寨、先鋒寨。一條馬蹄斑斑的古官道至今尚存。鹿溪還是縣內外著名的「百寶山」,國家林科專家、湖師大教授等在這里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南方紅豆杉。此外,鷹嘴龜、錦雞、麋鹿、麂子等珍禽異獸常出沒山澗。 清代詩人李少白在這里留下「十里崎嶇一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作繭將人裹,不信前途有路程」。 主要景點有: 1、雲峰山竹海 與天寶庵遙遙相對,這里號稱「十里竹廊」,沿幽谷而行,綿延數里的楠竹林形成了壯觀的竹海風光。雲峰山腳是竹雞寨,寨中古樹參天,峽谷幽深,因多竹雞而出名。 2、敞口堂屋古民居 鹿溪一帶有種風格獨特的民居,一般為並排三間或五間,中間的一間為敞口,主要供主人休息、聊天以及接待客人的地方,通常是一層磚瓦結構,科考價值較高。相傳此種民居為三國時期曹操的一支部隊戰敗後流落於此而建。敞口堂屋的文化品位較高,一般雕梁畫棟,古香古色,堂屋的挑檐上有麒鹿麟納瑞的浮雕,廊柱上、木板上依次都是神話傳說、歷史故事 鹿溪飛瀑
[3]的浮雕,且雕工精細,層次分明。堂屋的神龕上有「天地國親師位」,並蘊有深意:「天」不頂頭,「地」不分家,「國」不開口,「親」不閉目,「師」有帶刀,「位」不離人。 鹿溪一日游旅遊線路: 千年古楓樹—敞口堂屋古民居—雲峰山竹海—天寶庵—鐵甲村「四道茶」(農家樂就中餐)—千年古官道—一樹冠三邑—南方紅豆杉觀賞基地(返程)。
第三節 新型景區
清水湖旅遊度假區 清水湖旅遊度假區位於太子廟工業園北側,與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清水湖校區聯為一體,由獵鷹集團公司獨資開發建設並為主經營。總投資1.3億元,佔地6000畝。度假區已開辟的旅遊項目主要有:釣魚基地(推出了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台灣名貴魚垂釣、國內淡水優質魚垂釣)、天然游泳池、水上步行球、遊船、遊艇、龍舟競渡、水上卡拉OK廳、吊腳樓餐飲、住宿。陸地推出了波音737飛機參觀點、空中索道(坐纜車)、遛馬場、叢林演習場、12公里電瓶車環湖游、高爾夫練習場、高爾夫球場、國際會議中心。
第四節 鄉村旅遊景區
西洞庭湖濕地農業旅遊觀光走廊 近幾年,該縣在軍山鋪、蔣家嘴、洋淘湖、岩汪湖、周文廟、龍陽鎮、株木山開辟了一條農業旅遊觀光走廊,該走廊於2007年2月榮獲湖南省農業旅遊示範點。主要參觀點和休閑度假村有: 1、青山湖有機魚養殖觀光區。青山湖優質淡水魚於2006年通過了國家有機魚品牌質量認證,是洞庭湖區至今為止唯一獲此殊榮的養殖基地。 2、洋淘湖珍珠養殖觀光區。在向八佬珍珠養殖基地開辟了供遊客觀光並參與剖蚌、取珠及珍珠加工等遊客參與性項目。 3、岩汪湖農產品採摘區。供遊客親自參與農事活動,採摘湘蓮、菱藕、桃李、甘蔗及時令蔬菜。 4、縣特科所龜鱉養殖觀光區。供遊客觀光並親自參與捉龜、鱉、魚,參觀中華鱘標本,學習、了解漢壽甲魚、龜、優質淡水魚、蝦、泥鰍、鱔魚等特種水產品的相關知識。 5、紫天農庄、天月湖度假村、富士度假村、萬利達農庄投資額均在500萬元以上,先後被評為常德市四星級農家樂。
第五節 其他旅遊景區(點)
1、帥孟奇紀念館。位於縣城縣委會大院內,是我縣紅色旅遊主要參觀點,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漢壽縣烈士公園。位於縣城北郊楊旗嘴社區,是我縣紅色旅遊主要參觀點,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西竺山凈照寺。位於縣城龍陽大道西側中段,屬我縣宗教界及社會人士捐資仿建。 4、五寶山。位於朱家鋪鎮,由當地村民自發投資興建。 5、金牛山。位於三和鄉與東岳廟鄉交界處,是踏青、登山的好去處。
第六節 旅遊飯店
1、福星樓賓館。始建於1994年5月,是縣糧食局的下屬單位,有固定資產784萬元,現有員工120人。賓館位於縣城繁華的西正街,經營項目主要有餐飲、娛樂、茶樓、客房等。擁有客房58間套、床位137個,大型會議室可容納100人,多媒體小會議室可容納50人。餐飲部有2個大型宴席廳,一個內餐廳,包房9個,共52個檯面,可同時接待500人就餐。茶樓有大小KTV包房7間,是品茶休閑的理想場所。賓館內設有中央空調和環控音樂系統。2004年12月23日,榮獲國家二星級旅遊飯店,填補了漢壽星級賓館的空白。 2、龍陽國際大酒店。由中外合資企業常德凱宏實業有限公司傾心打造,酒店由大型超市、凱宏花園、酒店主樓3大部分組成。總投資9800多萬元,面積43000平方米。酒店主樓11層,投資5800萬元,建築面積為17000平方米。有各種客房180間,可同時容納280人住宿;餐飲包房28個,大宴會廳3個,可同時容納1200人就餐;大小會議室5個,可同時容納800人開會。中西餐廳、食街、茶樓一應俱全,政務、商務、旅遊、娛樂、休閑、健身、購物設施應有盡有、綠化面積近15000平方米,停車位120多個;整個酒店設計充分體現人文理念和人性關懷,造型美觀,設施先進,入住舒適。龍陽國際大酒店已於2006年底正式營業。2007年被評為國家三星級旅遊飯店。 3、凱帝大酒店。由中美合資企業投資構建的全歐式風格的花園式旅遊涉外酒店,地處太子廟鎮。酒店佔地22畝,建築面積約12000平方米,酒店環境優美,店前廣場花園綠草噴泉交相輝映,清新怡人。 酒店設計新穎,服務設施完備,可容納近千人。內設各式中高檔客房、宴會廳、中西式餐廳、咖啡廳、豪華會議室、影院、歌舞演藝廳、游泳池、男女桑拿洗浴中心、健身房、網球場等,是一家集旅遊度假、交流聚會、商務培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大酒店。 4、海天大酒店。由中外合資企業投資興建。2006年開業。位於縣城建設西路。總投資780萬元,總面積3200平方米,主樓高10層,擁有客房48間,床位88個,推出了客房、餐飲、娛樂、休閑等項目。 5、旅行樂賓館。位於長張高速公路太子廟高速公路服務區,2005年開業。是我縣重要的遊客接待點和中轉站。
第七節 旅行社
1、洞庭旅行社。2007年上半年成立,是漢壽至今為止唯一的一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內旅行社,位於縣城文藝路文化休閑廣場旁。 2、常德中國旅行社漢壽門市部。位於縣城縣委會大門右側。 3、常德風光旅行社漢壽門市部。位於縣城汽車總站。 4、常德新世紀旅行社漢壽門市部。位置縣城龍陽大道水利會門面。 5、常德康輝旅行社漢壽門市部。位於縣城龍陽大道汽車總站對面。 6、常德運通旅行社漢壽門市部。位於縣城南嶽路西段。
第八節 旅遊購物市場
樂滿地珍珠市場。位於縣城南嶽路與龍陽大道交界處。該市場吸引了數十家縣內外珍珠開發、經銷商進場經營, 2006年成為了我縣旅遊商品專業購物市場。 第九節 旅遊商品加工廠 漢壽縣湖洲天然野菜食品廠。位於滄港鎮。該廠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天然野菜及野生水產資源,開發了湖洲天然系列食品,注冊了「洞野」牌商標,現已批量生產。野菜乾製品有鳳尾菜、馬齒莧、蘆筍;魚蝦干製品有銀魚、干魚、干蝦、湘蓮;風味臘製品有熏魚、中華鱉、臘制蘆鱔等,產品行銷省內外,榮獲了省農博會金獎。
編輯本段文化遺產
民間傳統文藝:地花鼓、蚌殼舞、彩蓮船、打花船、漁鼓、三棒鼓、說鼓、喪鼓、打土地、儺願、蓮花鬧等。
Ⅳ 怎樣學好地理生物
高三地理復習方法
在高中的學習當中,很多人都抱怨地理很難,也的確是這樣的所以在高三地理的學習當中,掌握方法相當重要,可以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
高三地理可以分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也應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是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是相對最難的部分,有很多計算,對於文科生來說絕對是個難點。 對於自然地理,首先掌握書上的相關概念是前提,平時要養成多看書的習慣。但也不是說要花很多時間去看,而是要善於利用零碎時間,比如說課間、睡覺前、起床後。看過後也要經常溫習,經常回顧。然後,就是要做題目,做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做的題量不用太多,但也不能不做,要培養做題目的感覺。做題要仔細閱讀題目,抓住每個信息點來解題。碰到不會做的題目就要認真聽老師的分析,要理解老師講的東西。我不喜歡用錯題集,因為錯題實在是太多了,收集起來有點煩的,而且每道題目中總不會一點都不懂的,把你每道題目中不懂的地方所謂的盲點,或者是新的知識點集中起來,復習時可以多看這本的,
第二是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的關鍵是看地圖,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經緯線一定要背得出來。平時要多看地圖,基本上要在腦中形成地圖的大致輪廓。同學之間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拿著地圖冊互相問問題,大家一起看地圖比較有味道。此外,要善於聯想,比方說看到赤道,就會聯想到赤道穿過哪些國家,赤道附近的氣候等,再聯想到穿過赤道的國家的有什麼地理特徵,氣候,資源,經濟,綜合國力,等等。看到某樣事物就會樹枝狀般聯想開去,那這樣掌握的知識點就多了,面也廣了。
第三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相對比較簡單,沒啥技巧可言的,關鍵是背誦。但是背誦也有技 巧,要善於把要背誦的知識點與自己已經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背起來就比較容易了,而且最大的好處是這樣背不太容易忘記。此外,背誦過的內容要經常回味,可以在吃飯時或走路時或躺在床上時在心裡默背;也可以在背過之後把每章的內容都列個框架,再羅列出每個重要的知識點,學習能到這種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Ⅵ 人文地理題:以中國改革為例,論述文化整合的重要性
胡錦濤學說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學說(上篇)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新宣言;
新世紀,新旗幟獨具特色,傳承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與理想,開創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景界。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新真理;
偉大的跨越,偉大的轉折,傳遞著中國共產黨的使命與抱負,新的里程碑上抒寫著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新思想;
新的歷史,新的起點上,這是中國在新世紀里的新旗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指南,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精神。
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就是能始終高舉馬列旗幟,信仰毛澤東思想,學習鄧小平理論,踐行三個代表,使我們黨始終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求索和探索,不斷進行用新的思想指導新的實踐,既不斷結合時代特徵,產生新學說。這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理,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的根本和實質。胡錦濤學說是新形勢下的客觀產物,是新時代中的辨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與時俱進的新理論,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新思想。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在新時期的新篇章
歷史展示;1920年,中國工人階級最密集的城市上海,誕生了以工農聯盟作政權基礎的中國共產黨。風雲百年,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於代表先進生產力,代表先進文化,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宗旨。
歷史記錄;從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每年的議政焦點都傾注於農村,傾情於農村,一號文件大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宣言。中國農村迎 來歷史巨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2005年,中國共產黨又展開新農村的壯麗畫卷,中國農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進新時代,光榮屬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
中國的根本出路在於農村。農村是中國的革命根據地,也是中國改革的試驗場,只有農村的革命,才能推動中國的歷史進程。只有農村的變化,才能展示時代的變遷。這是中國當代歷史的結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標志著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這項工程,是黨在新世紀譜寫的新畫卷,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關鍵途徑。是黨在新世紀進行的新的舉措和新戰略。
我國農村的現狀是;人口所佔比例大,發展前景廣闊,但基礎設施落後。中國共產黨轉移發展戰略的根本意義就是真正意義地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而只有將農村建設好,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將農村的政策落實好,才能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好。新農村的建設,是黨始終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舉措。新農村的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艱辛探索的新篇章,並是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貫徹到社會建設領域,發展到社會的各個體系,創立起新的學說。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表述,最新發展。是中國革命的根本目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面推進,在於扎實貫徹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轉變農村的落後面貌,才能為農村展開壯麗的新畫卷,才能帶領農民走進新世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處處要體現出一種新的精神風貌,一定打破舊的框架,一定打破舊的形態,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著力移風易俗,用新的、時尚的東西在農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只有做到思想不落後,做到觀念更新,就會使農村氣象萬千,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新家園,成為中華民族新的文明發源地。
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學說
風雲百年,用錘頭和鐮刀聚集著中華民族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由弱走到強,中華民族的百年畫卷正日異發生著壯麗的變化。
百年風雲,和中華民族生死相依的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中華民族求索真理,探索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強國之道。在新世紀,終於走在時代前列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轉折,開始構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科學發展觀這一偉大學說的科學內涵,本質特徵,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新紀元的開始。在她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基本國情的思想模式後,對於當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中國歷史進程產生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新原理,成為中國共產黨跨越世紀的偉大旗幟,是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科學發展觀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站在歷史高度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這一偉大文獻,從根本上進一步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使命中承擔為誰發展、靠誰發展、發展中高舉什麼旗幟的問題,是解決黨的建設的三大歷史性課題,進行三大飛躍的歷史性過程;一是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的毛澤東思想。二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鄧小平理論。三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大理論成果,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她在保持共產黨人先進性教育中,進一步規范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內涵與要求,進一步全面協調了可持續發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科學方法,把以人為本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使黨的各項工作做到統籌兼顧,全面推進。科學發展觀的原理同時也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的理論升華,是指導發展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黨的執政規律的新探索。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原理和方法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觀點產生的最先進的思想理論,並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制度。是黨對國情長期探索、對人類社會歷史艱辛探索中定下的最理性、最科學的思想定位。在歷史上,由於科學判斷的失誤,我們黨也曾有過挫折和失誤,經歷過矛盾和困難,雖然這是任何政黨在發展中都要經歷的經過,但我們黨本著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從根本著手,勇敢地提出科學發展觀,將其導入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中,從而使我們的黨提高了執政水平,鞏固了執政地位,全面邁進新時代。
科學發展觀深入揭示了和諧社會的發展規律,使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中,認識到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特殊規律。黨在規律探索中把握實質,深刻認識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個真理,用科學發展觀發展了黨,推動了社會經濟建設,進行了跨世紀的跨越,進行了跨世紀的轉折。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是黨與時俱進的標志。歷史告訴我們,任何哲學都是隨著實踐而不斷深化的,隨著變化而不斷定型的。科學發展觀本身就是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推動力量,在高度的現代化建設中忠實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最新思想產物,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論的繼承和發展,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結 論。
以科學發展觀為「十一五」開局,核心在於正確執行黨的路線,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正確信仰黨的思想理論,正確維護人民的利益,正確把握形勢,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首創精神,搞好團結,著力開創新局面。這是時代的趨勢,也是歷史的潮流。
科學發展觀的關鍵在於統一思想,深化認識,肩負使命、胸懷全局。只有 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我們的黨才有發展前景。只有用科學發展觀作使命,我們的黨才有作為。而也只有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在科學發展觀上的表率作用,才能在改革、發展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利益。這是歷史的結論。
科學發展觀這個科學的學說,提出了突破發展瓶頸和體制障礙等根本轉變的戰略要求,抓住了推進跨世紀發展戰略的關鍵,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將使一些尚未定型的制度更加成熟,將讓一些尚未完備的理論更加完備,中國將會發生更加深刻的大變革。
從嚴治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黨章的建設是黨的生命底線。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意義也在於;號召、動員全黨,從根本上跟著黨,嚴肅黨的紀律,認真學習黨章,自覺遵守黨章,切實貫徹黨章,堅決維護黨章。黨的榮譽高於生命,黨的生命高於一切。
科學發展觀作為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先驅,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應用和發展,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傑出代表。全黨同志,全國各族人民應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歷史的召喚下,在時代的激勵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武裝下,同心同德 、開拓進取、與時俱進。
三、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是保持三個代表的與時俱進
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所有的發展結論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的系統性是以過程而存在,是以普遍聯系而存在,根本就是構建和諧社會,用時代精神為先進社會譜寫華章。
構建和諧社會,關鍵是體現政治和諧,發揮團結的重要作用。團結是一切工作的紐帶,也是一切工作的動力,只有搞好團結工作,才能走向和諧。搞好團結工作,就應發揮團結的時代意義,以團結作一切工作的准則,這樣構建起來的和諧社會才能穩定,才能有基礎。
構建和諧社會,大環境是國家經濟實力改善。國家強大了,民族才能走向繁榮富強,人民才能建設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關鍵是我們能遵守社會公德,能以國家這個大家為家,能以社會主義建設為榮。核心在於縮短貧富差距,以城市建設為本,走工業反哺農村的道路,做到城市和農村兼容,農村經濟和城市經濟互動。更要關注貧困群體和弱勢群體,發動社會一切力量改變貧富差距太大的狀況。改變貧富差距太大的更大意義就在於用愛心、用溫情構建和諧社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制度上改變貧富差距的現狀。
構建和諧社會,道德體系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升華,人的價值觀也會溶合在一種時代特徵中改變。總之,和諧社會所給出的答案是;社會主義的信仰和諧,人與人的關系和諧,人與自然的狀況和諧。和諧是這個時代的新篇章、新樂曲。
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馬克思主義跨越世紀的偉大工程
這是新世紀的歷史選擇。
「三個代表」作為我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
這是歷史智慧的凝聚。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直接關繫到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關繫到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偉大意義在於: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使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從以黨代政走到依法執政的變革。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關鍵是搞好黨的建設,著力解決黨觀察世界,觀察中國命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黨的思想的全面提升,根本在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完善黨的執政方略,改進黨的執政方式,優化黨的執政環境,鞏固擴大黨的執政資源,健全黨的執政體制,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理和執政理論,符合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建黨學說。是新時期黨直面新的偉大工程和新的艱巨任務中,是黨提高執政能力建設和全面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戰略課題,是黨在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在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性任務中,讓黨在風浪中、在前進中、在改革中、在機遇中、在使命中更加走向成熟,制度更加完善。
執政能力的建設,歷來是中央的頭等大事。執政能力的高與低,決定著改革成果的高與低,決定著中國共產黨的命運,決定著中華民族的命運。胡錦濤主席以三個代表作指針,正確探索黨的發展道路,科學思索,創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如何執政為民,如何提高執政能力的問題,全面闡述了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旗幟、為指針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提出什麼是黨的指針,提出中國要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成為黨在新時期產生的新的歷史課題,新的建黨興國成果;成為新時期跨越世紀的偉大旗幟,有力地為共產主義壯麗的歷史畫卷抒寫下完美的結論,指明了黨在新時期,新世紀的前進方向;既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發展中國經濟。還從歷史的角度,應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原理,結合當前的政治任務,圍繞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黨之本,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圍繞著毛澤東思想的執政之基,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圍繞著鄧小平理論的力量之源,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用於解決中國的一切問題。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五、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始終如一的基本國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向輝煌,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是:中國共產黨能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一個偉大光榮的理念是:中國共產黨能始終傳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忠誠於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以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為歷史使命。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的核心力量,是團結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核心力量,是堅持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條,揭示了共產黨人的執政規律和執政方式。是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乾的偉大追求,偉大奉獻的平凡體現。是黨義無返顧地擔當全力開創社會主義、傾情建設社會主義、滿腔熱情發展社會主義、終身無悔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壯舉,開辟了歷史向人民歷史轉變的趨勢。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是中國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不變的基本理念,傳承著黨建設國家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繼承著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關於國家發展的宗旨,是中國國策的靈魂,為面向21世紀的中國共產黨關於國家建設的執政方針。
黨的生命意義就是用黨的意志,強化國家立場,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推動先進文化前進,推動先進哲學思想飛躍。就是始終代表人民利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國家使命高於一切,黨的使命高於一切。
黨的偉大作用就是通過國家意志,體現黨的宗旨,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建立國家經濟秩序。圍繞國家中心工作,闡述黨的政治綱領。
改革,是創新的手段;發展,是改革的靈魂。國家的改革,離不開制度的創新,制度的創新,必須圍繞憲法這個中心。只有用文明社會的法製成果、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智慧結晶——憲法,去校正社會的發展方向,社會的改革才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以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中國革命實踐去建設社會主義,改革社會制度,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向無產階級目標奮進,推進三個代表的全面偉大發展,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扎實發展,黨才能真正意義上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歷史使命,才能與時俱進。社會主義利益高於一切,實現社會主義的偉大使命高於一切,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偉大舉措高於一切。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科學,就是因為她始終嚴格地以事實作為自己的根據,打破一切宿命論,打破一切封建殘余,打破一切落後的意識形態,打破一切資本主義建立的社會秩序,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角度,全面建立社會主義新的信仰方向,全面建立社會主義新的社會制度,全面建立社會主義新的經濟秩序,全面規范社會主義新的發展方向。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首先是一個宗旨的問題。宗旨是態度的體現,態度的核心是如何建設一個政黨的思想問題。任何的意識形態,任何的思想理論,都以人民的利益為立場,以人民的意見為科學判斷事物的標准,以人民的最終選擇為奮斗的方向。人民是國家的建設主體,承載著改變歷史、首創歷史的重任。黨是國家的旗幟,肩負著改變國家命運,改變民族命運的使命。黨和人民連接的紐帶,就是使命與先進覺悟的連接,就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根本思想在黨的宗旨上的體現,是黨的執政方針,是黨區別於任何一個政黨的顯著特點,充足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以工農聯盟為政權基礎的執政特色。
國策是人民的最終意見和結論。其從道德體系入手,從法律角度切入,從中國國情思考,從人民民主建設的體系構建,演化為國家的憲法,成為利益於人民的事業。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黨服務人民,人民哺育黨,以此力量產生的凝聚力,戰鬥力,團結力,在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征程上相互聚集在共產主義旗幟上的充足張揚。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歷史背景是立足於中國國情,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判斷,集中一切社會主要矛盾闡發出的馬克思主義新原理、新闡釋、新主張。是堅持社會主義、發展生產力、繁榮哲學文化、推進改革開放的動力。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方針政策在國策上的實施,始終如一地貫徹到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是中國共產黨緊密聯系人民群眾、走群眾路線的偉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的科學結論。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前進的力量,始終是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的動力,始終是領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始終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始終是中國國策的靈魂。
Ⅶ 有誰知道關於西藏墨脫的人文地理資料
墨脫縣 在祖國西南邊陲,西藏高原的東南部,鑲嵌著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墨脫。在這約一 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發育、繁衍了豐富多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自然資源。進入墨脫縣,在幾小時內便可領略到從高山寒帶到熱帶雨林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真是「 一山顯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總面積31394.67平方千米。總人口1萬人(2003年)。縣人民政府駐墨脫鎮,郵編:860700。代碼:542621。區號: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墨脫鎮、甘登鄉、加拉薩鄉、達木珞巴族鄉、幫辛鄉、格當鄉、德興鄉、背崩鄉。共有60個行政村。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與印度毗鄰,意為「隱秘的蓮花」,「墨脫」一詞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見,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脫比作「花」了。的確,墨脫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景色秀麗,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里到處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飛流急瀑,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過去墨脫也稱 「白瑪崗」,是蓮花聖地之意。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濕多雨,使得這里成為全國惟一不通汽車的縣。 風景照(20張) 墨脫又名白馬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經典稱:「佛之凈土白馬崗,聖地之中最殊勝。」這些受到信徒頂禮膜拜的聖地,給眾多西藏人的心靈播下無限的誘惑,墨脫的門巴人、珞巴人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馬崗」,意思是「隱藏著的像蓮花那樣的聖地」。在佛教的觀念里,蓮花是吉祥的象徵。 墨脫的這種宗教神秘色彩,直接滲透到門巴人的心靈里。記得一個名叫曲尼的墨脫門巴族宗教畫師曾繪聲繪色地講到:墨脫的地形像女神多吉帕姆仰天平卧的聖體――聳立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那座白雲繚繞、難以一睹風採的南迦巴瓦雪峰,就是這位女神俊俏的容顏;東部一帶密布的森林和地勢平緩的沃土,是她柔軟的腹部;修竹遍野、江水碧藍的仰桑河流域是她的下身,總之,墨脫的山山水水,都是這位女神軀體的組成部份。 朵尼拉繪聲繪色的述說,使我們這些外來人深切地感到,墨脫是個神秘的地方,難怪在這里有著許多可供信徒朝拜的聖地,其中著名的就有仰桑河、布達切波雪峰和宮堆頗章。清澈味甜的仰桑河。 仰桑河位於墨脫南部,是一條從東流向西注入雅魯藏布江的河流。那裡曾經是波密王設立的嘎朗央宗的縣治之所,專門管理珞巴族的行政事務,如今已為印占區。據墨脫人講,由於那裡是女神的下身,河水實是她的尿液,水色特別美麗,清澈發藍,略帶甜味,素有牛奶河之稱。在這婀娜的河流旁,有一塊被稱為「甲窮」的巨石,活像一隻威武的雄雞。每當夜色降臨,常發出喔喔的叫聲,使人如臨仙境;這巨石周圍的綠林叢中,鳥兒的鳴唱格外悅耳動聽;有時清脆婉轉的鳥聲像是在呼喚眾神的名字,召請神明的降臨,為遠道來的朝拜者賜福。正是這些美妙的傳說,吸引著廣大藏區的信徒到此朝拜。這些虔誠的朝聖者認為,人若在有生之年到此地朝拜一次,可保此世幸福平安,死後靈魂升入天堂。如果虔誠的信徒,在朝拜聖地途中遇有不測,在彌留之際,亦要面對仰桑河的方向默默祈禱,以了卻平生之願。 墨脫的另一著名聖地布達切波坐落在該縣西北方向的氣勢磅礴的雪峰之中。雪峰周圍有眾多低矮石山,狀如羅列的犬馬牛羊,或跪或立,其頭均朝向神山,恰似供奉的祭品。布達切波雪山的下面,還有一個巨大的溶洞,內有暗流,淙淙作響。暗流兩岸是白色泥土,氣味芬芳。據說在這香味四溢的泥土上面,一些有幸的朝聖者能看到仙童留下的腳印,或聽見他們嬉鬧的笑語聲,當然見不到仙童的影子。這時人們就要向河裡投食物、錢幣和裝飾物品作為獻祭,並求神賜福。凡來這里的朝聖者,均取此地之白泥土帶回家鄉,饋贈親友,以避邪消災。 宗教的神秘吸引著眾多的善男信女,而這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又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人們嚮往考察探險的寶地。聞名於世的雅魯藏布江蜿蜒千里,像溫順的少女,流至米林派村的時候,她卻一反常態,變成一條奔突不羈的巨龍,沖破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壘兩座大雪峰的層層堵截後,調頭向南呼嘯而去,形成了舉世無雙的馬蹄形大拐彎奇景,縱貫墨脫全境,直抵印度阿薩姆平原。由於雅魯藏布江的萬世劈山奔突之功,造就了南北走向的大峽谷,為強勁的印度洋季風穿越喜馬拉雅山的巨大屏障打開了大門,形成了西藏高原別具一格的氣候和自然景觀。 清朝末年到這里安國定邊的清兵首領劉贊廷對此深有感觸,對墨脫說了這樣的一段話:「森林彌漫數千里,花木遍山,藤蘿為橋,誠為世外之桃源……」對此地高山峽谷的亞熱帶雨林作了精要的描述。 到了本世紀30年代,英國植物學家華金棟亦潛入墨脫在山谷探險,並在白馬狗熊(地名)一帶的江面上發現了一個壯麗的瀑布,每遇麗日藍天,飛瀑蒸騰,形成無數七色彩霞,因而被稱為「虹霞瀑布」。到了90年代,中國科學院對墨脫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考察,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科學數據對當地的自然生態作了全面研究,獲得許多重要發現――雅魯藏布大峽谷無論在深度或長度都居世界第一,最深處即在南迦巴瓦岸和加拉白壘峰之間,深度達5382米;長度即派村至巴昔卡,長度達494.3公里,這使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秘魯科爾卡大峽谷自愧不如。
Ⅷ 普淜鎮的人文地理
在祖國滇系邊陲的崇山俊嶺中,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驛站,這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普淜鎮。普淜鎮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置河西縣。屬宗州,距今以有一千多年的歷史。1936年4月18日,賀龍率紅軍二六軍團過普淜,早這里留下了輝煌的足跡,是邊縱把支隊戰斗過的熱土。
普淜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普淜鎮最具代表的風景名勝為天峰山,天峰山位於祥雲 姚安 南華三縣交界地,據《姚安年志》記載:天峰山在普淜南15里,危峰崇隆峻閣干霄。諸山皆環列四周,收歸眼底,夕陽西下,霞光萬同,氣象萬千,詢足賞心悅目。且峰巒起即多雨,附近居民時與此占晴雨季。
天峰山老君殿是滇西道教勝地之一,老君殿始建於明帶完歷年間。天峰山建築幾經被毀,如今保存的建築格局仍沿襲了清代的建築外貌,其中有名的建築物有玉皇閣、功德坊、老君殿、三天門。老君殿不僅是道教勝地,也是彝族人民幾百年的歌舞勝地。乾隆五十七年碑文載:「每逢二月十五,四方民眾,蜂蛹蟻附,雲集天都,吹笙鼓舞,荑人盡口錯之歌,尚存上古之浮仇。」
歷代人文墨客在天峰山留下了墨寶,先存以不多,存於天峰山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