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河南古今人文地理

河南古今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8 01:54:23

① 河南省嵩縣的情況(人文地理社會發展)~了解的說說

嵩縣位於河南省西部,轄16個鄉(鎮),317個行政村,總面積3008平方公里,人口52萬。境內伏牛、熊耳、外方三山鼎峙,伊河、汝河、白河東西貫穿。縣城距省會鄭州220公里,距古都洛陽80公里。
嵩縣,炎帝時稱伊國,春秋為陸渾戎地,夏時為豫州伊闕地。商代稱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時秦晉遷陸渾之戎與此。戰國為韓之高都,漢置陸渾縣,屬弘農郡,金改嵩州。晉改屬河南 郡。東魏改為陸渾縣,屬新城郡,又置北荊州、宜陽郡及南陸渾縣。隋開皇初改置伊州,大業初改為陸渾縣,屬河南尹。唐分置伊陽縣,與陸渾縣並存,俱屬河南 府。五代時並陸渾入伊陽,宋紹光九年(1139)升為順州。金改名為嵩州,屬南京路,明降州為縣,始名嵩縣。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始名嵩縣。夏大禹治水曾鑿開崖口、陸渾、龍門放出「五洋江」水。商代成湯三聘伊尹於此,伊尹、伊陟父子丞相輔佐商四代帝王。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定居「兩程故里,開館講學,著書立說。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等文人騷客曾游歷嵩縣,留下千古名篇。民國時期,馳騁中原的「鎮嵩軍」,自嵩縣楊山揭桿而起,樹起反清大旗。現代史上有百餘名專家、學者、教授遍布海內外,為人類進步做出重大貢獻,堪稱英才輩出,地靈人傑。
嵩縣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已探明黃金儲量80噸,年產黃金5萬兩,是全國十大產金縣之一,「高都赤金」以其成色足赤蜚聲海內外;瑩石、重晶石、花崗岩、鉬等礦藏均有可觀的開發價值。嵩縣素有「中葯寶庫」之稱,葯材1294種,特別是「嵩胡」年產3.5萬公斤,是全國唯一野生變家種基地。銀杏、木耳、核桃、板栗等土特產品聞名遐爾。全縣有林面積220萬畝,林木蓄積量420萬立方米。擁有草場296萬畝,載畜量114萬個羊單位。嵩縣有人間仙境白雲山,碧波萬頃陸渾湖,還有如詩如畫天池山、道教勝地九皋山,原始古老龍池曼。旅遊業已成為嵩縣經濟的一大支柱。
嵩縣地處豫西山區,隸屬洛陽市管轄。全縣16個鄉鎮,317個行政村,53萬人口。縣域面積30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7萬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2億元,財政收入5518萬元。
嵩縣地上地下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探明儲量礦產種類30餘種,其中黃金探明儲量80噸,遠景儲量100餘噸,瑩石、花崗岩、鉬等均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境內 山河秀美,開發建設了白雲山、天池山、木札嶺、陸渾水庫、兩程故里等旅遊景區;全縣有林地面積220萬畝,其中發展銀杏、槲葉、板栗等經濟林50萬畝,全 縣基本達到人均一畝經濟林;中葯材現存種類1294種,特別是年產柴胡3.5萬公斤,是全國唯一野生變家種柴胡基地。
嵩縣卧龍谷生態旅遊區
卧龍谷生態旅遊區位於洛陽市嵩縣車村鎮的東部,距洛陽130公里。卧龍谷位於八百里伏牛山的腹地,伏牛山風景資源帶。其西於「人間仙境」白雲山相鄰,東與 「中原獨秀」木札嶺一山之隔,北面與伊河漂流、天池山、陸諢水庫等旅遊區有高等級的旅遊公路相通,311國道從景區旁穿過,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卧龍谷 因漢光武帝劉秀在此過夜點兵得百姓擁護而得名,系中條期末燕山晚期地殼運動形成的深斷裂花崗岩地貌。景區有效觀賞面積30餘平方公里,有大小景點200餘 處,這里處於亞熱帶向北溫帶的過渡帶,氣候溫涼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景區內林茂草豐,植被原始,有植物1900餘種,中葯 材1400餘種,珍禽200餘種,加之有淙淙溪流、巍峨群山、如削峭壁、怪石雲海、飛瀑幽潭,又有王莽攆劉秀的傳奇故事和以揚善抑惡為道德基調的青龍福澤 民眾的美麗神化傳說共同構成了文化內涵深厚、景色神奇秀麗的完整風景體系,因此被贊譽為「豫西山水畫廊」……
卧龍谷內,溪水灣,崎嶇似蜿蜒蛇形,綠樹環階起,幽篁靜處分,道旁清溪淙淙流淌,林間芳草鬱郁崢嶸,潭中細軟沙石映起翩翩魚影,穿行林間小道,頓覺涼風習 習;縱情山水之間,忘卻赤日炎炎;觀音峰、龍門壁、虎嘯崖、千尺崖,山勢巍峨,群峰參差,絕壁四布,高峰入雲,危岩聳立,深谷幽邃,山高林密,險秀兼顧。 山頂之上,怪石林立,石老漢穩坐山頂;青龍迎賓石傲視蒼穹隱隱有語,像是在向上天祈福 ;龍船翹首待航,迎接四方賓朋;師徒問路形象地描述著孫猴子與唐僧 師傅去取經的艱辛;他們以不同的姿態展現給遊客,用自然界特有的鬼斧神工向遊客展示著卧龍谷的美。
卧龍谷內那深深潭水,清澈怡人,其碧如玉、其明如鏡,它們像一顆顆閃亮明珠散落在整個谷底,多達30多處。黑龍潭之墨黑、卧龍潭之幽靜、吊潭之險要、白龍潭之碧綠、老龍窩生成之奇特都會讓你置身其間,恍若夢如瑤池,又似潔廬如鏡。[洛陽旅遊]
走進卧龍谷步換景移,四時之景各有千秋。春天,滿山吐綠、百花競放、杜鵑如血如火,形成花的海洋;盛夏,飛瀑高懸、潭深水靜、氣候涼爽宜人;金秋,滿山紅遍、野果飄香、芳香誘人;隆冬,銀裝素裹,冰瀑、冰掛、雪淞如冰雕玉砌,玲瓏剔透,又是一道亮麗風景。
卧龍谷口卧龍居,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韻味悠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這種悠閑自得給你帶來別樣享受。
嵩縣伊河漂流
洛陽嵩縣伊河漂流是2004年開發的一個時尚水上娛樂項目,建成伊始,就以其獨特的自然資源、漂流項目本身的魅力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吸引了省內外喜愛大自然和戶外休閑體育運動的眾多遊客。成為洛陽南線一個獨具特色的旅遊項目。

② 人文地理‖話說河南:河南真的全部都是平原嗎

當然不是啦,河南西部、北部、南部都有山地分布,約占河南總面積的1/3

③ 請問人文地理考研專業是首師好,還是河南大學好呢

從學校名氣和實力看,
河南大學更好,人家是一本院校,
首都師范大學在北京是非常一般的普通院校,
不過,首師大畢竟在首都北京,你到這里讀書可能機會(就業、深造)相對多些。

④ 古文中的地理知識 比如河東河西河南河北和內河外,江東江西江南江北江表

中國古代文獻中一般江河專指長江黃河。

河東
河東代指山西。因黃河流經山西省的西南境,則山西在黃河以東,故這塊地方古稱河東。秦漢時指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唐代以後泛指山西。

河西
河西泛指黃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過變化。
春秋戰國時,指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約在陝西省的韓城、合陽、大荔一帶。
漢、唐時多指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的地區。
現在的河西指的是甘肅省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金昌、酒泉(肅州)和嘉峪關,即河西五市。

河南
古稱中原(現在有時亦以中原代指河南),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
唐貞觀元年(627)置河南道,轄境在黃河之南,故名,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北臨河。領虢、陝、汝、鄭、滑、汴、許、陳、蔡、潁、亳、宋、徐、泗、宿、海、濮、曹、登、萊、密、青、沂、兗、淄、齊、鄆、棣、濠和河南府,共30個州府。轄境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治洛州洛陽縣(現在河南洛陽市東北)。
河南道是今河南省名的由來。

河北
河北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張家口涿鹿的黃帝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西2公里處。
河北在戰國時期大部分屬於趙國和燕國,所以河北又被稱為燕趙之地。
河北古屬冀州(古九州之一),故簡稱冀。歷史上向來為京畿重地。
唐貞觀元年(627)置河北道,轄境在黃河之北,故名,東並海,南臨於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渝關即今山海關,薊門即今居庸關),領懷、魏、博、相、衛、貝、邢、洺、恆、冀、深、趙、滄、德、定、易、幽、瀛、莫、平、媯、檀、薊、營24州和安東督護府。為今河南江河以北及山東、河北之地,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治魏州,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河北道是今河北省名的由來。

河內
春秋戰國時期,以黃河以北為河內。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約相當於今河南省。

河外
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以南為河外(相對於黃河以北為河內)。
亦以黃河之西為河外。《左傳.僖公十五年》:「賂秦伯(穆公)以河外城五。」即說的是晉惠公以河西五城賄秦穆公。

江東
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以此段江為標准確定東西和左右。
江東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主要指蕪湖 南京一帶,也可指以蕪湖為軸心的長江上下游南岸地區,文化意義上也包括江北臨江的滁縣、六合、來安等地,即今皖南、皖東、蘇南、浙江以及今江西贛東北(東部)稱作江東。《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江西
對應於上面的江東。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西道治洪州,領宣、饒、撫、虔、鄂、江、洪、袁、吉、澧、朗、岳、潭、衡、郴、邵、永、道、連諸州,共19州。相當於今江西全省及湖南、安徽、湖北的一部分。
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

江南
江南,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
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以南。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以楚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游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區。狹義的江南現指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岸、瀕臨長江沿線組成的江南地區。蘇杭為中心的小江南經濟更為發達。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即湘贛浙滬全境與鄂皖蘇長江以南地區。

江北
長江以北地區,相對江南而言,主要指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唐代為淮南道地區,宋代為淮南路地區。
泛指 長江 以北。宋 陸游 《梅花絕句》:「 蜀王 小苑舊池台, 江 北 江 南萬樹梅。」
泛指江水的北面。《國語·吳語》:「於是 吳王 起師軍於江北。」
特指 北魏 及其統治下的地區。《南齊書·魏虜傳》:「﹝ 拓跋宏 ﹞甚重 齊 人,常謂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偽侍臣 李元凱 對曰:『 江南 多好臣,歲一易主; 江北 無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江表
長江以南地區,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表,作外來解釋),故稱江表。江表就為長江之外的意思,相對於古人居住的中原地區,長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東等大部分地區。
三國里的江表,專指荊襄地區劉表勢力,區別於江東孫氏。

⑤ 周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周口市位於中國河南省東南部,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處。東臨安徽省阜陽市,西接河南漯河市、許昌市,南與駐馬店市相連,北與開封、商丘市接壤。周口工業基礎薄弱,經濟落後,多年來人均GDP全省倒數第一。
周口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農氏播種五穀,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遠古文明。周口古屬陳國,《詩經·陳風》赫然在目。戰國末期,為楚都所在地,史稱郢陳。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在此建立張楚政權。兩漢時期,陳為皇子領地,繁榮昌盛,富甲一方。魏晉以來,以淮陽為中心歷次設郡置府。
周口交通四通八達,公路、鐵路、水路運輸交織成網,形成了公路、鐵路、水路三位一體的大交通格局。漯阜鐵路的電氣化雙線升級改造全面啟動,改造完成後並入國家鐵路路網,將成為帶動周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沙潁河自古以來就是通航河道,建成有周口、劉灣兩大貨運碼頭,入淮河、匯長江。
周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暖溫帶季風型氣候模糊地帶,具備南北方之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季溫差較大,降水夏秋偏多冬季偏少。周口年平均氣溫在14.5℃—15.8℃之間。全市平均霜期為146天,無霜期219天。
周口地屬黃淮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為1/5000-1/7000。海拔高度為35.5-64.3米。大致以川匯區至太康一線為界,線西海拔高度為50—64.3米,自然坡降為1/5000-1/6000;線東海拔高度為35.5-50米,自然坡降為1/6000-1/7000。線東的鄲城東部,沈丘東部、東南部,項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勢低窪易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⑥ 河南大學的人文地理怎麼樣它下面的專業方向哪一個更好城市規劃與設計如何

考研 的 經濟地理學 教材的作者就是河南大學 的李小建
只是 全國范圍的話 河大還是比較默默無聞
城市規劃與設計 還可以

⑦ 寫一篇關於禹州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文章

禹州,河南省轄縣級市,由許昌市代管,位於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地處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潁河自西至東橫貫全境。

禹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葯文化著稱。歷史上,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國「五大名瓷」之鈞瓷的唯一產地,同時也是明清時期全國四大中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鈞都」、「葯都」之稱。禹州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位列全國各項綜合實力百強。[1]

禹州市境內現存地面歷史文化遺存2420處,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擁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1989年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後被命名為「中國陶瓷文化之鄉」和「中國大禹文化之鄉」,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2011年被命名為「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榮膺「中國中原瓷都」稱號。2014年10月,禹州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2016年12月,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2017年10月,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3][4]。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5]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6]、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7]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以、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8][9][10]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
來自網路

⑧ 近三年河南高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所佔比重

3:5:2

⑨ 請介紹河南人文,地理,資源

河南省位於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遊資源而著稱。對於廣大海內外旅遊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遊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 河南在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至少在8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這3500年間,先後有20 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留下了難以盡數的名勝古跡。堪稱"國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96處,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館藏文物130萬件,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鄭州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偃師玄奘故里、開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陽殷墟、羑里城(《周易》發源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車馬坑、函谷關、南陽武侯祠、張衡墓、醫聖祠、商丘閼伯台(火的發源地)、燧人氏墓、花木蘭祠、淮陽太昊陵等大量名勝古跡,都是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觀賞價值的著名旅遊景觀。省會鄭州和洛陽、開封等古都,現在都有新的景點出現。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啟用的,不僅館藏豐富,而且建築宏偉獨特,許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這里向旅遊者展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周圍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立體再現,旅遊者置身其間,能夠一覽千年古都的繁華街市和風俗民情。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於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遊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因此我們說,探文化源,尋姓氏根,已成為近年來河南旅遊活動中的"重頭戲"。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盪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 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雲台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嵩縣白雲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遊客。 二十多年來,河南省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遊者40多萬人次,旅遊創匯1.46億美元;國內旅遊人數6300多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409.13億元。目前,河南省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12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1個國家AAAA級景區。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遊涉外飯店33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3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航機場每周有800多個航班往返全國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台北。鄭州新鄭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內陸地區的一流航空港,已批准為國際機場。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鍾之間。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網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⑩ 河南大學人文地理學怎麼樣

不錯啊。校友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