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莫干山

地理中國莫干山

發布時間: 2021-02-18 01:48:13

A. 莫干山,雁盪山,安吉,揚州哪個地方比較好玩

莫干山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境內,屬天目山余脈,相傳是干將莫邪鑄劍之地。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風景秀麗。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被譽為「江南第一山」,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開發歷史,自然景觀獨特,景區植被覆蓋率高達92%。遍山竹海,日本冷杉和宋代銀杏挺拔,流泉飛瀑隨處可見。

莫干山多雨多霧,雨後大霧更是一絕,山腰以下全被雲霧吞沒,塔山之頂飄浮於雲層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島,又像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區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雲海,更可觀瀑布、清泉。莫干山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明清之際,曾有「水鄉佛國」的說法。清末民初興建的數百幢別墅,掩映在竹林綠蔭之中,非常清幽,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莫干山周圍景點豐富,包括下渚湖濕地,新市古鎮,覺海寺等。
http://bk..com/view/54900.htm
雁盪山
雁盪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溫州70公里。地質公園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包括三個園區。素有以山水奇秀聞名,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雁盪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盪山、 南雁盪山、西雁盪山(澤雅)、東雁盪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盪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盪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

北雁盪山以奇峰、瀑布著稱,有七大景區,面積逾450平方公里,其中以東南部的靈峰、靈岩、大龍湫最為有名,並稱為「雁盪三絕」。

游雁盪山一定要看靈峰夜景,這才是雁盪山的精靈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時都披上神秘的盛裝,惟妙惟肖,再加上導游給你天花亂墜地一吹,如入仙境一般。

雁盪山既有山石峰巒之奇特,又有泉瀑流水之靈動。其中之最為舉世聞名的大龍湫,瀑高190餘米,是世界少有的高度,其氣勢之磅礴、形態之變幻、勝境之引人令游者嘆為觀止。此外還有貫穿葫蘆谷的中折瀑,舂激如霏的梅雨瀑,一枝分叉的梯雲瀑,上開下合的羅帶瀑,二泉分流的燕尾瀑,三折三態的含羞瀑等等。諸瀑在日光照射時現出五彩繽紛的霞光,在遇雨得勢時則千姿百態,變幻無窮。

雁盪山的泉水亦有特色:觀音洞內的漱玉泉、洗心泉,純凈可鑒;北斗洞內的天漿泉和石髓泉,潔凈微甘,頗具張力;仙岩洞內的仙泉在一米直徑的石穴中,任洞內居人飲用,終年不見增減;七星洞內一處岩隙,每日生出泉水數升;此外還有甘乳泉、龍鼻水、石船水等等。

雁盪山,位於樂清市境內,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 於宋,素有「袁中絕勝」之譽。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 多 個景點分布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 盪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

在浙江省東南樂清縣境內,是我國名山之一。
曾有人問一位多次游覽雁盪山的老詩人:「雁盪比之黃山如何?」答曰:「各有千秋,黃山雄奇,雁盪靈奇。」靈奇之說,非身臨其境不能體會。 雁盪山東西25公里,南北18公里,有景點三百多處。 雁盪山風景的特色,一是峰奇。雁盪的山峰多是拔地而起,但它們不同於玲瓏多姿的桂林的山峰,而是高聳入雲,氣勢磅礴。如展旗峰,遠遠看去,如一面大旗迎風招展。有人認為,就山峰的奇特、雄偉、多姿,雁盪不亞於黃山。 秀麗的瀑布二是瀑布秀麗。雁盪山有許多瀑布,有名稱的達十八處。雁盪山的瀑布和貴州黃果樹大瀑布的風格迥然而異。它不是以大取勝,而是以其優美的姿態打動遊人。其最著名的瀑布是大龍湫、小龍湫和三折瀑。大龍湫高達190米終年奔瀉不息。景色則隨季節、風力、晴雨的變化而不同。雷雨過後,大龍湫從懸崖峭壁上奔瀉而下,震天撼地。而在雨水稀少的季節,瀑布則從半空悠悠忽忽下墜,霧隨風轉,陽光照射,煙霧中出現絢麗長虹。此時之瀑,輕盈、柔美、嬌媚、婀娜。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寫有"大龍湫"詩一首,其中有兩句"五丈以上沿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霧難分焉。"三折瀑是同一水流歷經三處懸崖,成為上中下三個飛瀑。其中,以中折瀑最為動人。中折瀑周圍的懸崖,有如一個半圓形的洞穴,水從洞頂瀉而下,飄飄忽忽,非常優美。

http://bk..com/view/6.htm

安吉縣
位於中國浙江省西北部。屬湖州市。1990年人口43.2萬。漢族為主,有畲、黎、回、滿、藏、侗、苗、彝、瑤、傣 、高山、維吾爾、朝鮮等16個少數民族。面積1882.3平方千米。耕地2.2萬公頃。西漢屬丹陽郡,東漢中平二年(185)置安吉縣。隋開皇九年(589)入綏安。唐麟德元年(664)復置安吉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分安吉南境置孝豐縣,析長興縣南附安吉縣。正德元年(1506)升為安吉州。清乾隆元年(1736)復降為縣。1958年安吉、孝豐兩縣合並為安吉縣。金屬資源有鐵、銻、鉛。非金屬資源有石灰石、石英石、石煤、膨潤土、石棉、螢石、硼砂、花崗石、大理石、板岩、黃沙等。土特產品有天目筍干、綠筍干、遞鋪香糕。名勝古跡有獨松關、靈芝塔、靈峰寺、吳昌碩故居和紀念館、林學家陳嶸墓園、幽林竹海、章村石門、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安吉竹種園等。
http://bk..com/view/68705.htm

揚州
「富甲天下」 的揚州城,地處江蘇省中部,東與泰州、鹽城市交界;西與南京市六合縣和安徽省天長市接壤;南臨長江,與鎮江隔江相望;北與淮安市毗鄰;中有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江在這里交匯,歷來是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蘇北的重要門戶。也是一個風景園林城市。

揚州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歷史的古城,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後,古代揚州幾度繁榮,是我國水陸交通樞紐和鹽運中心,東南第一大都會、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稱。這里有春秋時代的邗溝(中國最古老運河段),漢代廣陵王墓,隋代煬帝陵,南北朝古剎大明寺,唐宋古城遺址,唐鑒真紀念堂,宋伊斯蘭教普哈丁墓,仙鶴寺,明清私家園林個園(以四季疊石聞名於世),何園(以中西合璧建築風格享譽海內)等眾多名勝古跡,使古城揚州散發出無窮的魅力。1982年國務院公布揚州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揚州還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雅緻園林。 揚州的"瘦西湖"歷史悠久,受歷代造園專家的青睞,在十里長的湖區兩岸,營造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湖區聖境;觀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靈山」之稱;「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河處教吹簫」,自古是賞月的佳絕處;揚州還有歷史悠久的古剎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有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等,美景數不勝數,實是江南瑰寶。

揚州歷史上是一個戲曲之鄉,著名的地方戲劇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音等,至今為民眾所喜好。富有地方特色的揚州傳統工藝、漆器、玉雕、刺綉、絨花等,其歷史遠的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近的繁盛於清代。以藝術精湛、製作精美著稱,有的產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公歷5月1日--5日,揚州市都舉行「煙花三月旅遊節」,此時的揚州煙雨蒙蒙,瓊花盛開,花香撲鼻,是旅遊的黃金季節。 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揚州舉行的「二分明月文化節」,是你賞月的最佳去處。主要活動有游園賞月、乾隆皇帝水上游、運河夜遊、美食節等。

揚州市情概況

揚州現轄廣陵、維揚、邗江3個區和寶應、高郵、江都、儀征4個縣(市)。全市總面積6638平方公里,人口467萬;其中市區面積97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8萬。揚州是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城市信息化試點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揚州是著名的歷史古城。揚州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屢經風雲變幻,幾度興衰,幾度輝煌。漢代的興盛,唐代的繁盛,明清的鼎盛,使這座古城為祖國的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西漢為揚州歷史上的第一次發展高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確立了揚州的交通樞紐地位。盛唐時期的揚州雄富冠天下,時有"揚一益二"之稱。清代中期,揚州成為漕運樞紐和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成為全世界10個擁有50萬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多年的歷史積淀,使揚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區成為目前國內歷史風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之一,古跡、遺址、文物眾多,僅市區就有各類文保單位148個,其中國家級4個(個園、何園、普哈丁墓園、隋唐宋揚州城遺址)、省級16個。市區的文昌路,有"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之稱。

揚州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名城。揚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經濟的幾度繁榮,積淀了厚重璀璨的揚州文化。文學創作、藝術建樹、學術研究、文物積累、工藝製作等,是揚州人的自豪,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一大批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曾在揚州為官、游訪,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杜牧等曾先後在揚州生活。康乾時期,以鄭燮、金農、李方膺、羅聘等為代表的"揚州八怪"畫派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清代形成的揚州戲曲、評話、書院、雕版印刷、修志、藏書等頗為興盛,成為揚州文化的象徵。今天的揚州,科教文化比較發達,已多次被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

揚州是風景秀美的旅遊城。揚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竹西最佳處。揚州園林始於漢代,唐代即"園林多是宅"。全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四季假山峰巒巧迭,移步換景,氣象萬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何園,樓台亭閣如畫,融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建築風格於一體。蜀岡-瘦西湖風景區是全國十大文明風景名勝區之一,以風光秀麗著稱。特別是瘦西湖景區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天下諸湖。漆器、玉器等傳統工藝品是揚州旅遊資源的重要內容,漆器形神俱臻、古樸典雅;玉器選玉精良、因材設計,度勢造型、雕琢精緻。揚州刺綉以劈絲精細、針法縝密著稱。揚州剪紙以明朗朴實、清新秀麗見長。著名的揚州盆景栽培藝術獨特,有"一寸三彎"之說,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之一。揚州是由中國烹飪協會正式認定的"淮揚菜之鄉",素有"吃在揚州"的美譽。

揚州是開放的新興現代城。揚州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開放城市。唐代揚州是東南地區的最大都會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當時在揚外商達1萬多人。高僧鑒真大師六次東渡到達日本。韓國的崔致遠、阿拉伯的普哈丁、義大利的馬可·波羅等都曾留下足跡。1988年,揚州被批准對外開放,現已與7個國家的9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揚州的對外經濟合作不斷加強,與包括德國賓士、美國高露潔、義大利比瑞利、美國德州儀器、荷蘭飛利浦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一批大公司合資合作,已形成了汽車、船舶、電纜、精細化工、化纖及紡織面料、食品六大支柱產業和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三大新興產業。
揚州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它不是博物館櫥櫃里陳列的一件古董,它是山間夜行照亮前程的一支火把。在剛勁的山風中有時光華四射,有時暗淡微弱。許多火把被山風吹滅了,而揚州文化這支火把沒有熄滅,依舊光彩照人,走過2000多年的歷史隧道,走到現代,走到今天。
揚州文化的頌歌,聲音極為響亮的是清代汪中的《廣陵對》。他歷數2000年來揚州忠臣烈士的事跡,文學道藝的人才,孝子貞婦的行為,名人學者的著述,如數家珍,總體說是「異人間出,邦家之光」。他敘述在歷史的長河中,揚州在農業、鹽鐵業以及交通方面對國家貢獻之大,又述及在歷史轉折關頭揚州作出的犧牲之巨,是一座無愧於天下的歷史名城。汪中此論,時在乾隆五十二年,即康乾盛世即將閉幕之際,他和寫《紅樓夢》的曹雪芹不同,無法預見封建大廈行將崩塌,揚州即將衰弱。
今人贊頌揚州文化,當推宋振庭。他說:「揚州文化是綜合的中華民族文化,不管愛好什麼的人,都可以找到他的所愛。」他列舉古跡、詩文、繪畫、宗教、祠墓、飲食、園林諸方面揚州作出的貢獻,他的中心意思是說:「揚州是喚起中華民族自豪感的好地方。」他對揚州文化的優勢方面如數家珍,贊美備至。他也寫到明天的揚州,語焉不詳,因為上個世紀80年代,執筆者尚未能感受到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到來。
也有人批評揚州文化,如朱自清,朱先生說揚州人「小氣和虛氣」。小是眼光如豆,虛是虛張聲勢。康乾以後,鹽業衰落,揚州城市被邊緣化了,長期處於封閉狀態,是眼光如豆的根子;業已衰落但曾經闊過,則又是喜歡虛張聲勢的根源。朱自清對於家鄉愛之深,所以痛之切。他對揚州文化之衰,不是一針見血,而是兩針見血。還有一位易君左先生譏笑揚州人「懶惰、浪漫、頹廢的不景氣」,易先生最後打官司打輸了,但是易先生並未輸理。揚州今日文化基因中,眼高手低、言多行少、害怕艱苦、閉目塞聽而妄自尊大的成分,誰敢說已絕跡了呢?
一座城市從它建立那天起,逐漸具有一種文化精神,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文化精神逐漸變化,或者由保守愚昧走向昂揚開放,或者由奮發向上走向消極頹廢,不會一成不變。經2000多年升沉起落歷史命運的揚州,尤其如此。意識形態作用於經濟,但又為經濟基礎,即生產力狀況與生產方式所決定。我們土地上揮舞第一鍬開挖邗溝的先民和今日在電腦桌前用鍵盤指揮南水北調的人員,不會具有統一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
揚州文化最為奮發、最具強勢的時代是在唐代。「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還有「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揚州的物質文明是揚州人親手創造的,可以想見當日揚州人走在月明橋上必然高視闊步,一臉的豪邁氣象。揚州人寫的《春江花月夜》,眼睛裡看到的是大江瀚海、明月星光、長飛鴻雁、潛躍魚龍,視通萬里的同時,思考的是人生宇宙。後代人從唐人的吟哦里,讀出了磅礴、恢宏、壯闊和大氣,讀出了唐代揚州人人與自然的諧和,讀出了智慧與靈性,揚州不僅是揚州人的揚州,也是天下人的揚州。書生到了揚州,反思於「肯學諸儒輩,書窗誤一生」,於是意氣風發,別有他圖;失意人到了揚州,高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城市風貌使他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當年揚州到處閃耀著希望的火苗,到處擂響著人生奮進的戰鼓。後人模仿唐詩,寫來寫去總是不像,秘密沒有別的,因為時代缺少大唐氣象,城市缺少唐代揚州的那種文化精神,一切模仿的努力只是徒然。
揚州文化精神趨向於「小氣與虛氣」的時代是在清末民初。南北交通線他移,城市邊緣化,咸豐年間不幸又成了拉鋸的戰場,廬舍為墟,滿目瘡痍。揚州不僅失去了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位,而且又失去了蘇中地區的中心地位,淪為江北小城。修腳剃頭成了主要產業,雞爭鴨鬥成了文學表現的主要內容,揚州人眼睛裡看到的是籠鳥斗蟲、紙牌麻將,不再是千山萬壑、滄海大江。揚州漸漸坐井觀天,於是有了「小氣」;揚州又往往傷感於昔日的輝煌,於是又有了「虛氣」。小氣與虛氣的統一,於是懶散與頹廢的病菌潛入肆虐,說清末民初的揚州文化是近於「破落戶的飄零子弟」的文化,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
揚州文化,一言難盡。說它輝煌,說它沒落,說它昂揚向上,說它頹廢消沉,說它博大精深,說它江河日下,都有一定的依據,就看從什麼角度介入,就看評介的是歷史的哪一個階段。文化是動態的,揚州文化之薪火也是不滅的。慶幸的是,近幾十年來,揚州文化的走向,是走向新生,走向振作,走向崛起,這是不爭的事實。

http://bk..com/view/5257.htm

B. 德清縣地理信息小鎮屬於哪個鄉鎮

  • 德清地理信息小鎮位於中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境內。

  • 德清地理信息小鎮位於湖州莫內干山國家高新容區地理信息產業園區塊,原來就屬於縣屬用地,不屬於哪個鄉鎮。

  • 核心區規劃面積1.31平方公里。小鎮以地理信息產業為核心,堅持「產、城、人、文」交融的理念,建設基礎設施完善、商務配套一流、高端人才集聚、生態環境優越、綠色休閑宜居,具有鮮明科技特徵的新區域。

C. 莫干山藝術區到底是哪裡

上海蘇州河北邊、莫干山路東邊的莫干山藝術區,全是畫廊。
整個藝術回區規模雖然遠比北京答798藝術區小,但也五臟俱全,主要以油畫為主,但也覆蓋了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動畫三專業的相關內容,包括服裝設計、藝術培訓、包裝設計、攝影、廣告設計等很豐富的與專業相關信息。
莫干山藝術區大約相當於北京798工廠的那種創意園地。 這里主要是畫廊,其中還有少量鐵藝,玻璃創作的作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祝好!

D. 莫干山佔地面積是多少

莫干山
浙江莫干山

莫干山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境內,屬天目山余脈,相傳是干將莫邪鑄劍之地。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風景秀麗。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被譽為「江南第一山」,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開發歷史,自然景觀獨特,景區植被覆蓋率高達92%。遍山竹海,日本冷杉和宋代銀杏挺拔,流泉飛瀑隨處可見。

莫干山多雨多霧,雨後大霧更是一絕,山腰以下全被雲霧吞沒,塔山之頂飄浮於雲層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島,又像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區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雲海,更可觀瀑布、清泉。莫干山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明清之際,曾有「水鄉佛國」的說法。清末民初興建的數百幢別墅,掩映在竹林綠蔭之中,非常清幽,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莫干山周圍景點豐富,包括下渚湖濕地,新市古鎮,覺海寺等。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縣西部,原屬武康縣,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麗多姿。中心區位於北緯30°36』,東經119°52』,佔地4400餘畝。若以蔭山為中心,則中華山屏障於西北,炮台山拱衛於東南,武陵山(屋脊頭)支撐於東北,而以海拔724米的塔山為最高峰。整個莫干山地區,東至東南為三橋埠、武康,南至筏頭,西至銅岑山,北至龍池山碧塢,東西橫亘15公里,南北縱貫12.5公里,方圓百里有餘。
莫干山山名,來自干將、莫邪二人鑄劍於此的古代傳說。早在春秋末期,群雄爭霸,吳王欲爭盟主,得知吳越邊疆有干將、莫邪夫婦,是鑄劍神手,限令三月之內,鑄成蓋世寶劍來獻。干將、莫邪采山間之銅精,鑄劍於山中。時冶爐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斷頭發,發黃士拌揉,作為人狀,投之爐中。爐騰紅焰煅錘成雌雄寶劍。雌號莫邪,雄稱干將,合則為一,分則為二,蘸山泉,磨山石,劍鋒利倍常。時莫邪有孕,夫妻倆知吳王奸凶,莫邪留雄劍於山中,干將往獻雌劍。吳王問此劍有何奇妙,干將說:「妙在剛能斬金削玉,柔可拂鍾無聲。論鋒利,吹毛斷發,說誅戮,血不見痕。」試之果然。吳王為使天下無此第二劍,殺干將。十六年後,莫邪、干將之子莫干成人。莫邪詳告家史。莫干問寶劍何在。莫邪道:「日日空中懸,夜夜澗邊眠。竹青是我 鞘,黃金遮霜妍。」莫干機敏,在竹林中黃槿(金)樹洞孔內得到干將雄劍。於是別母親,持劍赴吳國京城,欲刺殺吳王。途遇干將好友之光老人。老人說:吳王禁衛如林,謀刺難成。若能借得莫干二寶,老人定能謀取吳王之頭。莫干問中哪二寶?老人說:「干將之劍,莫干之頭。」莫干即以劍自割其頭,一手獻劍,一手獻頭。之光老人至吳宮階下,言獻「稀世之寶」。吳王召見,之光以油鼎煮莫干頭,頭歌唱,之光邀吳王近看。吳王至,之光拔劍斬吳王之首,兩頭相搏於油鼎中。王頭奸凶,之光亦自殺其頭,兩頭共斗王頭,得勝。時二劍化作兩巨龍騰空而飛。後人為紀念莫邪、干將,將其鑄劍、磨劍處叫劍池,將劍池所在之山名為莫干山。
這個神話傳說,說明莫干山歷史悠久。莫干山隸於武康,而武康「昔在夏為防風,在周為吳越,在七國為春申封屬之菰城。」漢朝吳王濞,就在這里的銅官山煉銅鑄錢。至今銅山寺、銅官廟、銅官橋等名稱還留在山南鄉村裡。塔山發現的殘磚證明,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銅山建寺。可見其民富物阜之一斑。地靈人傑,莫干山歷史上出現過的名人,不勝枚舉。
近幾年來,為適應旅遊和避暑,休養的需要,又興建了公路和不少旅館、餐廳、休養所,加強了園林建築和修飾。莫干山日新月異,變得更加清新美麗了。
泰岱雄,華山險,嵩山峻,黃山雅,峨嵋秀,雁盪奇,名山各有特色。被譽為「清涼世界、翠綠仙境」的莫干山、與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 勝地;而在地理位置上又靠近寧、滬、杭經濟文化昌盛之區域,交通便利,得天獨厚。
在全國名山中,莫干山的綠化程度名列前茅。蔭山周圍的毛竹不但茂密,而且特別粗大,高可三四丈,圍沿10寸以上。「毛竹王」的胸徑竟有14.8寸,四季常綠的毛竹,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綠清涼的巨傘。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紅殼竹、孵雞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鳳尾竹、象牙竹、烏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順竹等等,說莫干山是個百竹陳列館,也可當之無愧。除了竹,品種繁多的樹木,如松、柏、杉、香樟、苦梓、銀杏、冬青、石楠、木筆、楓、桐、檀、櫟等處處可見。其中尤其珍貴的樹種是冷杉。至於芸芸灌木叢,攀緣植物和千態萬狀的花花草草,也紛列雜陳。這樣,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闊葉、針葉,高高低低,造成了名副其實的「翠綠仙境」。
莫干山有句地方諺語:「三勝竹雲泉,三寶綠凈靜」。「三勝」指竹勝、雲勝、泉勝;「三寶」指綠寶、凈寶、靜寶。
莫干山上多雲霧,多風雨。年平均降水量達1640毫米,比寧、滬、杭都多。有時雷鳴腳底,雲起瓮中;有時日照明霞,虹跨峰巒;忽兒陣雲帶雨,傾盤潑瓢;忽兒雲開天晴,處處朗麗,瞬息千變,都以風雲為轉移。陳毅形容莫干山雲霧有詩:「莫干好,大霧常彌天。時晴時雨渾難定,迷失樓台咫尺間。夜來喜睡酣。莫干好,雨後看堆雲。片片層層鋪白絮,有天無地剩空靈。數峰長短亭。」 「雲勝」如此。「泉勝」又如何?莫干山山高林密多清泉。劍池、龍潭是大泉。其餘中泉、小泉、微泉,遍山皆是。無須「山中一夜雨」,也堪「樹梢百重泉」。淙淙潺潺,丁丁冬冬,嘀嘀嗒嗒,到處是泉水的歌聲。至於莫干山的「綠寶」,則是菁密林茂,是個綠色的海洋。「凈寶」是講水凈和空氣潔凈。「靜寶」是指環境一片幽靜。
1994年1月10日,莫干山以浙江省莫干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E. 南京到浙江莫干山有多遠

南京到浙江莫干山駕車路線:全程約276.6公里

F. 浙江莫干山野外實習報告

浙江莫干山

莫干山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境內,屬天目山余脈,相傳是干將莫邪鑄劍之地。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風景秀麗。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被譽為「江南第一山」,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開發歷史,自然景觀獨特,景區植被覆蓋率高達92%。遍山竹海,日本冷杉和宋代銀杏挺拔,流泉飛瀑隨處可見。

莫干山多雨多霧,雨後大霧更是一絕,山腰以下全被雲霧吞沒,塔山之頂飄浮於雲層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島,又像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區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雲海,更可觀瀑布、清泉。莫干山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明清之際,曾有「水鄉佛國」的說法。清末民初興建的數百幢別墅,掩映在竹林綠蔭之中,非常清幽,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莫干山周圍景點豐富,包括下渚湖濕地,新市古鎮,覺海寺等。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縣西部,原屬武康縣,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麗多姿。中心區位於北緯30°36』,東經119°52』,佔地4400餘畝。若以蔭山為中心,則中華山屏障於西北,炮台山拱衛於東南,武陵山(屋脊頭)支撐於東北,而以海拔724米的塔山為最高峰。整個莫干山地區,東至東南為三橋埠、武康,南至筏頭,西至銅岑山,北至龍池山碧塢,東西橫亘15公里,南北縱貫12.5公里,方圓百里有餘。
莫干山山名,來自干將、莫邪二人鑄劍於此的古代傳說。早在春秋末期,群雄爭霸,吳王欲爭盟主,得知吳越邊疆有干將、莫邪夫婦,是鑄劍神手,限令三月之內,鑄成蓋世寶劍來獻。干將、莫邪采山間之銅精,鑄劍於山中。時冶爐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斷頭發,發黃士拌揉,作為人狀,投之爐中。爐騰紅焰煅錘成雌雄寶劍。雌號莫邪,雄稱干將,合則為一,分則為二,蘸山泉,磨山石,劍鋒利倍常。時莫邪有孕,夫妻倆知吳王奸凶,莫邪留雄劍於山中,干將往獻雌劍。吳王問此劍有何奇妙,干將說:「妙在剛能斬金削玉,柔可拂鍾無聲。論鋒利,吹毛斷發,說誅戮,血不見痕。」試之果然。吳王為使天下無此第二劍,殺干將。十六年後,莫邪、干將之子莫干成人。莫邪詳告家史。莫干問寶劍何在。莫邪道:「日日空中懸,夜夜澗邊眠。竹青是我 鞘,黃金遮霜妍。」莫干機敏,在竹林中黃槿(金)樹洞孔內得到干將雄劍。於是別母親,持劍赴吳國京城,欲刺殺吳王。途遇干將好友之光老人。老人說:吳王禁衛如林,謀刺難成。若能借得莫干二寶,老人定能謀取吳王之頭。莫干問中哪二寶?老人說:「干將之劍,莫干之頭。」莫干即以劍自割其頭,一手獻劍,一手獻頭。之光老人至吳宮階下,言獻「稀世之寶」。吳王召見,之光以油鼎煮莫干頭,頭歌唱,之光邀吳王近看。吳王至,之光拔劍斬吳王之首,兩頭相搏於油鼎中。王頭奸凶,之光亦自殺其頭,兩頭共斗王頭,得勝。時二劍化作兩巨龍騰空而飛。後人為紀念莫邪、干將,將其鑄劍、磨劍處叫劍池,將劍池所在之山名為莫干山。
這個神話傳說,說明莫干山歷史悠久。莫干山隸於武康,而武康「昔在夏為防風,在周為吳越,在七國為春申封屬之菰城。」漢朝吳王濞,就在這里的銅官山煉銅鑄錢。至今銅山寺、銅官廟、銅官橋等名稱還留在山南鄉村裡。塔山發現的殘磚證明,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銅山建寺。可見其民富物阜之一斑。地靈人傑,莫干山歷史上出現過的名人,不勝枚舉。
近幾年來,為適應旅遊和避暑,休養的需要,又興建了公路和不少旅館、餐廳、休養所,加強了園林建築和修飾。莫干山日新月異,變得更加清新美麗了。
泰岱雄,華山險,嵩山峻,黃山雅,峨嵋秀,雁盪奇,名山各有特色。被譽為「清涼世界、翠綠仙境」的莫干山、與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 勝地;而在地理位置上又靠近寧、滬、杭經濟文化昌盛之區域,交通便利,得天獨厚。
在全國名山中,莫干山的綠化程度名列前茅。蔭山周圍的毛竹不但茂密,而且特別粗大,高可三四丈,圍沿10寸以上。「毛竹王」的胸徑竟有14.8寸,四季常綠的毛竹,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綠清涼的巨傘。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紅殼竹、孵雞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鳳尾竹、象牙竹、烏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順竹等等,說莫干山是個百竹陳列館,也可當之無愧。除了竹,品種繁多的樹木,如松、柏、杉、香樟、苦梓、銀杏、冬青、石楠、木筆、楓、桐、檀、櫟等處處可見。其中尤其珍貴的樹種是冷杉。至於芸芸灌木叢,攀緣植物和千態萬狀的花花草草,也紛列雜陳。這樣,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闊葉、針葉,高高低低,造成了名副其實的「翠綠仙境」。

莫干山素以竹、雲、泉「三勝」和清、靜、綠、涼「四優」而馳名中外。
「竹」,是莫干山「三勝」之冠,以其品種之多、品位之高、覆蓋面積之大列於全國之首、世界之最。走近莫干山,只見修竹滿山、綠蔭環徑,風吹影舞、芳馨清逸,宛如置身綠幕之中。景區及外圍區有連片竹林127平方公里,有詩雲:「竹徑數十里,供我半月看。」莫干山所獨有的「黃金嵌碧玉」、「碧玉嵌黃金」兩類珍貴竹種則以其獨特的花紋傾倒無數遊客。
「雲」也極具特色莫干山上多雲霧,多風雨。年平均降水量達1640毫米,比寧、滬、杭都多。有時雷鳴腳底,雲起瓮中;有時日照明霞,虹跨峰巒;忽兒陣雲帶雨,傾盤潑瓢;忽兒雲開天晴,處處朗麗,瞬息千變,都以風雲為轉移。陳毅形容莫干山雲霧有詩:「莫干好,大霧常彌天。時晴時雨渾難定,迷失樓台咫尺間。夜來喜睡酣。莫干好,雨後看堆雲。片片層層鋪白絮,有天無地剩空靈。數峰長短亭。」 令人有「遺世而獨立」之感。
「泉」也是一勝,飛瀑流泉多達百餘道,可謂峰峰有水、步步皆泉。山中清泉橫溢,匯流成溪,形成了或纖細秀美、或奔騰壯觀的瀑布飛泉風景線。
「綠」是「四優」之一,樹綠、竹綠、草綠、山綠,如綠色的海洋,滿目皆翠。全山綠化覆蓋率高達92%。
「清」也是一大優點。若漫步於竹林或憩息於林蔭,或眺望於亭台,或夜坐於別墅,處處清新悅人、神舒膚爽。
「涼」是避暑的主要條件,因莫干山地處一定高度,綠化覆蓋率高,且多流泉及儲水量大的修竹,因此夏季氣溫較低,七、八兩月平均溫度僅24.1度,早晚尤為涼爽,最宜避暑。
「靜」,谷幽境絕,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圍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給你一個靜謐的天地。
莫干山雖以「清涼世界」而著稱於世,但實際其四季風景各有特色。春季和風陣陣,雲霧變幻,其時春筍破土而出,各類山花爭奇斗艷,到處是生機勃勃,一派繁榮景象。入秋,則天宇澄朗,山明水佳,無處不桂香濃郁、楓林勝火、萬篁碧綠、秋意盎然。而冬季,則又是林寒澗肅,清靜無比,漫山瓊花飛舞,銀妝素裹,更是一番動人景象。
1994年1月10日,莫干山以浙江省莫干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莫干山被評為浙江50個最優秀景區之一。

G. 莫干山多少高

你好:


莫干山 莫干山位於浙江德清縣西北。,屬天目山余脈,主峰塔山海拔【758】米,為紀念春秋時期夫妻鑄劍匠師莫邪和干將,以他倆的姓來命名此山,故稱「莫干山」。


課外知識:


莫干山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境內,屬天目山余脈,相傳是干將莫邪鑄劍之地。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風景秀麗。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被譽為「江南第一山」,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開發歷史,自然景觀獨特,景區植被覆蓋率高達92%。遍山竹海,日本冷杉和宋代銀杏挺拔,流泉飛瀑隨處可見。

莫干山多雨多霧,雨後大霧更是一絕,山腰以下全被雲霧吞沒,塔山之頂飄浮於雲層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島,又像空中樓閣,虛無飄渺,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區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雲海,更可觀瀑布、清泉。莫干山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明清之際,曾有「水鄉佛國」的說法。清末民初興建的數百幢別墅,掩映在竹林綠蔭之中,非常清幽,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莫干山周圍景點豐富,包括下渚湖濕地,新市古鎮,覺海寺等。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縣西部,原屬武康縣,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麗多姿。中心區位於北緯30°36』,東經119°52』,佔地4400餘畝。若以蔭山為中心,則中華山屏障於西北,炮台山拱衛於東南,武陵山(屋脊頭)支撐於東北,而以海拔724米的塔山為最高峰。整個莫干山地區,東至東南為三橋埠、武康,南至筏頭,西至銅岑山,北至龍池山碧塢,東西橫亘15公里,南北縱貫12.5公里,方圓百里有餘。
莫干山山名,來自干將、莫邪二人鑄劍於此的古代傳說。早在春秋末期,群雄爭霸,吳王欲爭盟主,得知吳越邊疆有干將、莫邪夫婦,是鑄劍神手,限令三月之內,鑄成蓋世寶劍來獻。干將、莫邪采山間之銅精,鑄劍於山中。時冶爐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斷頭發,發黃士拌揉,作為人狀,投之爐中。爐騰紅焰煅錘成雌雄寶劍。雌號莫邪,雄稱干將,合則為一,分則為二,蘸山泉,磨山石,劍鋒利倍常。時莫邪有孕,夫妻倆知吳王奸凶,莫邪留雄劍於山中,干將往獻雌劍。吳王問此劍有何奇妙,干將說:「妙在剛能斬金削玉,柔可拂鍾無聲。論鋒利,吹毛斷發,說誅戮,血不見痕。」試之果然。吳王為使天下無此第二劍,殺干將。十六年後,莫邪、干將之子莫干成人。莫邪詳告家史。莫干問寶劍何在。莫邪道:「日日空中懸,夜夜澗邊眠。竹青是我 鞘,黃金遮霜妍。」莫干機敏,在竹林中黃槿(金)樹洞孔內得到干將雄劍。於是別母親,持劍赴吳國京城,欲刺殺吳王。途遇干將好友之光老人。老人說:吳王禁衛如林,謀刺難成。若能借得莫干二寶,老人定能謀取吳王之頭。莫干問中哪二寶?老人說:「干將之劍,莫干之頭。」莫干即以劍自割其頭,一手獻劍,一手獻頭。之光老人至吳宮階下,言獻「稀世之寶」。吳王召見,之光以油鼎煮莫干頭,頭歌唱,之光邀吳王近看。吳王至,之光拔劍斬吳王之首,兩頭相搏於油鼎中。王頭奸凶,之光亦自殺其頭,兩頭共斗王頭,得勝。時二劍化作兩巨龍騰空而飛。後人為紀念莫邪、干將,將其鑄劍、磨劍處叫劍池,將劍池所在之山名為莫干山。
這個神話傳說,說明莫干山歷史悠久。莫干山隸於武康,而武康「昔在夏為防風,在周為吳越,在七國為春申封屬之菰城。」漢朝吳王濞,就在這里的銅官山煉銅鑄錢。至今銅山寺、銅官廟、銅官橋等名稱還留在山南鄉村裡。塔山發現的殘磚證明,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銅山建寺。可見其民富物阜之一斑。地靈人傑,莫干山歷史上出現過的名人,不勝枚舉。
近幾年來,為適應旅遊和避暑,休養的需要,又興建了公路和不少旅館、餐廳、休養所,加強了園林建築和修飾。莫干山日新月異,變得更加清新美麗了。
泰岱雄,華山險,嵩山峻,黃山雅,峨嵋秀,雁盪奇,名山各有特色。被譽為「清涼世界、翠綠仙境」的莫干山、與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 勝地;而在地理位置上又靠近寧、滬、杭經濟文化昌盛之區域,交通便利,得天獨厚。
在全國名山中,莫干山的綠化程度名列前茅。蔭山周圍的毛竹不但茂密,而且特別粗大,高可三四丈,圍沿10寸以上。「毛竹王」的胸徑竟有14.8寸,四季常綠的毛竹,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綠清涼的巨傘。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紅殼竹、孵雞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鳳尾竹、象牙竹、烏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順竹等等,說莫干山是個百竹陳列館,也可當之無愧。除了竹,品種繁多的樹木,如松、柏、杉、香樟、苦梓、銀杏、冬青、石楠、木筆、楓、桐、檀、櫟等處處可見。其中尤其珍貴的樹種是冷杉。至於芸芸灌木叢,攀緣植物和千態萬狀的花花草草,也紛列雜陳。這樣,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闊葉、針葉,高高低低,造成了名副其實的「翠綠仙境」。
莫干山有句地方諺語:「三勝竹雲泉,三寶綠凈靜」。「三勝」指竹勝、雲勝、泉勝;「三寶」指綠寶、凈寶、靜寶。
莫干山上多雲霧,多風雨。年平均降水量達1640毫米,比寧、滬、杭都多。有時雷鳴腳底,雲起瓮中;有時日照明霞,虹跨峰巒;忽兒陣雲帶雨,傾盤潑瓢;忽兒雲開天晴,處處朗麗,瞬息千變,都以風雲為轉移。陳毅形容莫干山雲霧有詩:「莫干好,大霧常彌天。時晴時雨渾難定,迷失樓台咫尺間。夜來喜睡酣。莫干好,雨後看堆雲。片片層層鋪白絮,有天無地剩空靈。數峰長短亭。」 「雲勝」如此。「泉勝」又如何?莫干山山高林密多清泉。劍池、龍潭是大泉。其餘中泉、小泉、微泉,遍山皆是。無須「山中一夜雨」,也堪「樹梢百重泉」。淙淙潺潺,丁丁冬冬,嘀嘀嗒嗒,到處是泉水的歌聲。至於莫干山的「綠寶」,則是菁密林茂,是個綠色的海洋。「凈寶」是講水凈和空氣潔凈。「靜寶」是指環境一片幽靜。
1994年1月10日,莫干山以浙江省莫干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H. 莫干山屬於什麼地形

丘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