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烏魯木齊市
①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環境
新疆地理環境:
1、地形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
2、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
新疆地理位置: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3.158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
(1)中國地理烏魯木齊市擴展閱讀:
新疆的自然資源:
1、水源資源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
2、森林資源
新疆為中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布於山區、平原,面積佔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郁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
3、生物資源
新疆的野生動物豐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動物。全省野生動物共500多種,北疆的獸類有雪豹、紫貂、棕熊、河狸、水獺、旱獺、松鼠、雪兔、北山羊、猞猁等,鳥類有天鵝、雷鳥、雪雞、啄木鳥等,爬行類有花蛇,草原蝰,游蛇等。
4、礦產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疆
② 烏魯木齊的經緯度是多少
烏魯木齊地處東經86°37'33"-88°58'24",北緯42°45'32"-45°00'00"。
烏魯木齊,通稱「烏市」,舊稱迪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全市面積為14216.3平方公里,轄7區1縣。2017年末常住人口350.4萬人。
烏魯木齊地處中國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亞歐大陸腹地,毗鄰中亞各國,有「亞心之都」的稱呼。烏魯木齊市現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2)中國地理烏魯木齊市擴展閱讀:
烏魯木齊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烏魯木齊市境最北點在頭屯河下游距五家渠市3.5公里處,最南點抵阿拉溝以南夏格澤山脊,南北最寬處約153公里;市境最東點在高崖子牧場東邊石窯子艾肯溝內,最西點在勝利達坂以西的天格爾山脊,東西最長約190公里。海拔580米-920米。自然坡度12‰-15‰。
2、氣候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最熱的是7、8月,平均氣溫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氣溫-15.2℃。烏魯木齊春天來得遲,北郊一帶3月26日步入春天;市區要晚兩個星期,到4月8日春天來臨;南郊還要遲十幾天,4月20日左右山前才見綠波。每年從6月上旬起,烏魯木齊之春自北而南相繼結束。
3、水文
烏魯木齊地表水水質較好,河流均系內陸河,河道短而分散,源於山區,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水位季節變化大,散失於綠洲或平原水庫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魯木齊
③ 烏魯木齊的特點及位置
烏魯木齊的位置在中國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Urumqi)簡稱「烏市」,舊稱迪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點城市,也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全市轄七區一縣,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12.26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3萬人,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錫伯等52個民族。
烏魯木齊是中國大陸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新興城市,高度集中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資源地位,交通樞紐地位,超廣的地域輻射面積,這些都促使烏魯木齊擁有強大綜合實力,成為西部核心城市。烏魯木齊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天山山脈中段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西部和東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鄰,東南部與吐魯番地區交界,是歐亞大陸中部重要城市。
烏魯木齊為古准噶爾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烏魯木齊東有吐哈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地下煤炭儲量在百億噸以上,可採煤層總厚度80米,素有「油海上的煤城」之稱。市區有著名的紅山,市郊有南山風景區等旅遊勝地。
新疆古稱西域,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作為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伊斯蘭文化體系、歐美文化體系的匯集之地,十幾個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廣融博匯,造就了具有世界性的燦爛輝煌的文化,維吾爾音樂之母——十二木卡姆、蒙古民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像世界上其他英雄史詩一樣,在東方文化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④ 中國地理的新疆什麼最出名
新疆環境抄問題:土地荒漠化
新疆夾兩盆地天山,昆侖山,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西北內陸陸地生物群中的三山:青藏高原南部的緯度黃土高原,植被水平不完全性表現,表現(天山社會):北部的准噶爾盆地,天山溫帶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南天山的幾個梯梯暖溫帶荒漠
新疆新疆溫帶荒漠
新疆宗教:伊斯蘭教
特色農業在新疆綠洲農業立體農業在中國的新疆內陸,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雨水少,陽光明媚,和一個大的晝夜溫差晚上,你可以大力種植哈密瓜,葡萄,棉花等需水少,耐旱植物。新疆4周高山更高山植物垂直分布格局更加明顯,從而可以將各種植物生長在山上此功能。
⑤ 中國新疆地理
新疆,抄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襲少雨,冬季乾燥,夏季炎熱,全年溫差大,年降水量最少5.9mm(托克遜),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天山西部,一月均溫在-12~-20之間,七月均溫在12~24之間。北疆是中溫帶,其餘是暖溫帶,新疆位於非季風區,無霜期長。人口密度小,少數民族多有維吾爾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錫伯族、塔塔爾族、滿族、哈薩克族、傣族。
北疆靠阿爾泰山脈,中部有天山山脈,南疆南靠昆侖山脈和阿爾金山脈,其中准噶爾盆地在阿爾泰山脈和天山山脈之間,塔里木盆地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天山山脈下還有一個全國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海拔以下154.31米)
⑥ 烏魯木齊地處中國哪裡
烏魯木齊市位於新疆中部,地處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轄區東以恰克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線與吐魯番市接壤;西以頭屯河與昌吉市、五家渠市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礦區,突出部分折向東南,沿未日洛克-阿拉溝以東與托克遜縣相連。在夏澤格山脊線3以南與和碩毗連;西南與和靜為鄰;北部沿博格達山脊與吉木薩爾縣、阜康市、福海縣分界。烏魯木齊市境最北點在頭屯河下游距五家渠鎮3. 5公里處,最南點抵阿拉溝以南夏格澤山脊,南北最寬處約153公里;市境最東點在高崖子牧場東邊石窯子艾肯溝內,最西點在勝利達坂以西的天格爾山脊,東西最長約190公里。地理座標:東經86°37'33"- 88°58'24",北緯42°45'32"- 44°08'00"。總面積14216.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控制面積1600平方公里。1997年,城市建成區面積82. 5平方公里。 以下由烏魯木齊18信息網為您提供:烏魯木齊地處中國西北邊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北方,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城市,是一座有300萬人生活的繁華城市。作為全世界離海最遠城市的吉尼斯記錄者,烏魯木齊氣溫乾燥,適合有類風濕的患者長期居住調養。烏魯木齊有七個區: 市轄區: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頭屯河區、水磨溝區、新市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縣:烏魯木齊縣。國家統計局年鑒數據顯示,烏魯木齊2007年經濟總量達820億元,第 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佔2%、38.6%、59.4%。旅遊:新疆國際大巴扎為烏魯木齊市以至新疆的一熱門旅遊點;其他旅遊點有:人民廣場、南湖廣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絲綢之路博物館、烏魯木齊博物館,位於南湖南路123號。紅山、一號冰川、水磨溝溫泉,位於市東北5公里。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市區西南30公里,還有動物園,不過現在動物園外遷了,離烏魯木齊有點遠哦,去的時候最好自備食物。
⑦ 新疆烏魯木齊的自然地理環境如何新疆烏魯木齊的自然地理環境如何
烏魯木齊地處天山中段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是溝通新疆南北疆,連接中國內地與中亞、歐洲的咽喉,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的橋頭堡,向西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其地理坐標為:東經86°37′33〃—88°58′24〃,北緯42°45′32〃—44°08′00〃。
烏魯木齊市轄7區1縣,及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12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規劃控制面積160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7.1平方公里。
氣候情況
烏魯木齊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市區平均氣溫8.1℃,年降水量342.9毫米。年日照時數2500—3000小時,無霜期約150—190天。市區全年以西北風向為主。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烏魯木齊全市總人口為208.2萬人。其中居住在鄉村的人口佔16.5%,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50個少數民族人口佔24.6%。
烏魯木齊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有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積雪面積164平方公里、耕地98萬畝、草場963萬畝、天然森林135萬畝、水域8萬畝。有冰川壁立、險峻雄偉的博格達雪峰;有「冰川活化石之譽」的一號冰川;有數平方公里連綿一體的原始森林、野菊花、天然草場,高山峽谷瀑布,有天然硫化氫溫泉。地下煤炭儲量在100億噸以上,有「煤田上的城市」之稱,鹽、芒硝、石膏、油頁岩、銅等礦產儲量及待開發的光、熱、風能資源也很豐富。
⑧ 在中國地圖上找到新疆了解新疆的地理特點氣候和環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位置
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
~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6萬平方千米),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
(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縣。
地形
三山夾兩盆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9]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9]
氣候
阿克蘇市
(4張)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在號稱「火洲」的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9]
水文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
主要湖泊
博斯騰湖、喀納斯湖、賽里木湖、艾比湖、艾丁湖
⑨ 新疆地理地圖
新疆地理地圖如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位於中國版西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44.67萬人(2017年末)。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9)中國地理烏魯木齊市擴展閱讀:
新疆的地理環境:
位置:新權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
地形: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
氣候: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水文: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主要湖泊博斯騰湖、喀納斯湖、賽里木湖、艾比湖、艾丁湖。
⑩ 烏魯木齊在什麼地方
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是全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中心。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天山中段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西北部和東北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鄰,東南部與吐魯番地區交界。總面積10900.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33.2萬人(2005年底)。
郵編:830000
代碼:650100
區號:0991
拼音:Wulumuqi Shi
英文:Urumqi
烏魯木齊城市介紹:
新疆擁有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烏魯木齊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新歐亞大陸橋中國西段的橋頭堡,地處亞洲大陸地理中心。行政區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235.9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235萬,其中城市人口就佔90%以上。現轄七區一縣,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4億元,增長14%,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47.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2.54億元,增長12.2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8.36億元,增長9.6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67億元,增長16.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萬元,增長8.6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651元,比上年增加402元。烏魯木齊市在全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它各項經濟指標中佔在四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在中國西部12個首府、省會城市中,綜合競爭實力位居前列,被譽為「中國西部明珠」。
文化獨具特色。新疆古稱西域,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烏魯木齊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獨特的服飾和賽馬、叼羊、姑娘追、達瓦孜表演、阿爾肯彈唱等民族文化活動以及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對異國他鄉的遊客頗具吸引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烏魯木齊市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東有吐哈油田,且地處准噶爾儲煤帶的中部,市轄區內煤炭儲量就達100億噸以上,被稱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還蘊藏豐富的各種有色、稀有的礦產資源。境內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積雪被稱為「天然固體水庫」。山區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場,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餘種。光、熱和風能資源也極為豐富,有亞洲最大風力發電廠。這些自然資源,為烏魯木齊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區位優勢明顯。烏魯木齊是中國連接中亞地區乃至歐洲的陸路交通樞紐,現已成為中國擴大向西開放、開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世界商貿發達城市所佔有的沿海、沿邊、沿河、沿線四大地理要素中,烏魯木齊即占沿邊之利,又得沿線之益,這是新疆、也是烏魯木齊在西部大開發中最大的地理優勢。特別是隨著新亞歐大陸橋的全線貫通,烏魯木齊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短的西橋頭堡,在中國西部乃至中亞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烏魯木齊機場為中國五大門戶機場之一,已開通國際、國內、區內航線100多條。烏魯木齊火車站是新疆鐵路的總樞紐,也是中國與中亞地區重要的客貨集散地,直通國際、國內列車20多對。公路、城市道路四通八達,形成了連接內外、橫貫南北的交通網路。烏魯木齊擁有國際水平的現代通訊手段。所有這些,構築起了一條現代化的立體「絲綢之路」,為烏魯木齊走向世界架起了金橋。
市場潛力較大。烏魯木齊毗鄰中亞各國,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東西商貿的重要樞紐。如果,我們以烏魯木齊為圓心,半徑1500公里,在大約700多萬平方公里范圍內,烏魯木齊是規模最大、人口最多、市場潛力最強、環境最好的城市,對中亞地區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新疆與周邊8個國家陸路接壤,擁有17個沿邊一類口岸和10個二級口岸,烏魯木齊不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已成為世界投資者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平台。目前,烏魯木齊依託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了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32個,超10億元的有10個,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中亞地區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網路,躋身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2006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5億美元,增長15%。
旅遊業發達。烏魯木齊自然風光優美,天山山脈分布著高山冰雪景觀、山地森林景觀、草原景觀,為遊客觀光、探險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新疆國際大巴扎、新疆民街、二道橋民族風情一條街等帶有濃郁新疆民俗風情的景區景點,享譽國內外。絲綢之路冰雪風情游,絲綢之路服裝服飾節等帶有絲綢之路文化特色的節慶會展活動,已成為烏魯木齊特有的城市名片。近年來,數以千萬的中外遊客到烏魯木齊旅遊觀光。2006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780萬人次,增長11.75%;實現旅遊及購物總收入76.18億元,增長12.86%,烏魯木齊已成為新疆重要的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產業結構比較合理。烏魯木齊第三產業(流通服務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為61.5%。烏魯木齊擁有百餘家星級酒店,三星以上達到60餘家,其中五星級酒店8家,擁有完善的服務業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世界各地的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合作環境;擁有健全的商貿流通體系,進出口貿易較為發達,佔新疆進出口額的50%以上;中小學、高等院校、醫院、科研機構等較為集中,人才隊伍較為健全。目前,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高新技術、建材、制葯、食品、傢具、服裝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7%。第一產業在全市GDP中所佔的比重很小,只有1.5%,但是,現代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有政策優勢。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針對新疆的開發建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國家給予新疆經濟發展的支持,不亞於20世紀80年代初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烏魯木齊加快發展。同時,我們始終致力於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建設,有著多年的園區建設經驗,相繼建成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承接外向型產業的重要工業園區),並且正在建設頭屯河工業園、水磨溝創業園和烏魯木齊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米東工業園區。烏昌經濟一體化建設是我們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一次新的嘗試,對於烏昌地區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不斷增強地區整體實力具有深遠影響。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烏魯木齊市和我們的鄰居昌吉州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必將會使烏魯木齊成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我們還將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大市場,著力打造新疆最大的、面向周邊各國的出口加工貿易基地和中亞國際物流港,努力為中亞地區經濟共同發展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發揮好中亞地區的橋梁紐帶作用。
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將烏魯木齊建成面向中亞地區的現代國際化商貿城市。為此,我們將在建設面向中亞地區的五大物流中心、建設一批對中亞地區具有輻射作用的商貿市場等方面不懈努力,不斷完善金融、中介、信息咨詢等服務業。在新的世紀里,烏魯木齊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把烏魯木齊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及中亞地區的區域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倉儲中心和現代化信息服務咨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