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金陵中國高校地理科學展示大賽
『壹』 南京大學圖書館的服務指南
南京大學的古籍線裝書主要來源於原中央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三家的藏書,數量38 萬多冊,其中善本近3千餘種,3萬余冊。這批珍貴文獻四部皆備,尤以地方史志、明清別集的收藏更為突出,是幾代南大人歷盡劫難,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存下來的文化遺產,在南京大學一個多世紀的學術發展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南大古籍收藏的另一個來源是教授捐贈。中央大學、金陵大學都是聲名赫赫的高等學府,很多教授為教學和研究需要,都有數量可觀的私人藏書。一直以來,許多著名的教授不僅把自己的畢生心血奉獻給教育事業,還把自己的私人藏書也無私地捐贈給學校圖書館。陳鍾凡、胡小石、汪辟疆、李小緣、羅根澤、繆鳳林、倪則塤、歐陽翥、鍾泰、黃玉瑜、程千帆等先生都贈送過大批圖書,包括很多珍貴古籍,對南大圖書館的館藏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珍本一瞥:
1. 《名公增修標注南史詳節》(宋)呂祖謙撰,宋建陽書坊刻本,四冊。該書為十七 史詳節之一,是作者讀史時刪節備檢之本。
2. 《東海公年譜》(清)徐衡撰,稿本。一冊。東海公即徐乾學,清初著名經史學家。此年譜為徐乾學七世孫所作,未及刻印刊行,是研究徐氏生平學術的寶貴資料。
3. 《歷朝茶馬奏議》(明)徐彥登編纂,明萬曆年間刻本。奏議內容廣泛涉及明中葉以後茶法與馬政的各個方面,是研究明代茶馬貿易的第一手材料,對研究明代中後期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4. 《國朝典故志要》(清)錫珍輯,稿本。二冊。該書記載了清代的典章制度。1932年由北京大學歷史系著名教授鄧之誠購得,後歸圖書館收藏。
5. 《貂璫史鑒》(明)張世則撰,明萬曆刻本。貂指的是宦官。全書分五集,資料豐富,體例完備,是研究古代政治史、宦官史的重要資料。
6. 《西湖佳話古今遺跡》(清)墨浪子輯,清康熙初年彩色套印本十冊。是一部以杭州西湖風光為背景的短篇小說集,文字生動通俗,特別是在書的卷首有西湖全圖一幅,西湖佳景圖十幅,多系唐宋元明的著名畫家原作或仿作,彩色套版印刷,精美可觀。 南大古代地方誌的收藏開始得很早,1923年,金大就與美國農業部有中國農業史研究的合作項目,到1929年金大建立文、理、農三院體制,當時任農學院農業圖書研究部主任的農業史專家萬國鼎先生,爭取到美國農業部一等贊助經費,開始大力收集地方誌。因農業圖書研究部早期屬於農學院和圖書館共同管理,所以這項工作也得到了當時圖書館館長劉國鈞先生的積極支持,隨後中國文化研究所也加入了這項工作。他們四處派員到各地古舊書店去廣泛收購,很快便形成了金大圖書館的特藏。
抗戰爆發後,金大倉促內遷,大多數書籍無法運往四川,劉國鈞館長與金大中國文化研究所代所長李小緣先生協商,將館藏地方誌全部秘密運往徽州地區藏起來,後又將其中的善本由屯溪再轉運到江西婺源地區。幾名承擔此重任的職員和工人飽受顛沛流離之苦,遍歷九死一生之難,最終保全了這批寶貴的文化遺產。抗戰勝利後,地方誌也先後運回南京。52年院系調整時,將金大圖書館和文化研究所的方誌全部並入南京大學圖書館,此後,擔任南大圖書館館長的李小緣先生又努力搜求,並組織人力手抄,館藏不斷豐富。館藏地方誌約四千三百多種, 四萬多冊。 南京大學圖書館一直重視地方文獻的收藏。在其前身中央大學圖書館和金陵大學圖書館時期,就大力搜求古代地方誌,並很快形成特藏。秉承中大、金大的優良傳統,南大圖書館對新修方誌、文史資料、黨史革命史資料以及台灣同鄉會文獻的收集,亦不遺餘力。新修方誌用全新的觀點和方法記述歷史和現狀,是中國全面、系統、權威的國情、地情資料寶庫。文史資料、黨史革命史資料是各地政協和黨史辦遵從「三親」(親歷、親見、親聞)原則編纂的地方史料集刊,從不同角度記錄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情況,大大小小的事件始末和形形色色人物的活動,彌補了現有史料的缺失,提供了浩如煙海的微觀史料。台灣同鄉會文獻如同台灣的文史資料,與大陸文史資料一起,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研究的新資源。
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現當代地方文獻約三萬余冊件,涉及全國1900多個各級行政區。數字化加工文史資料近一萬冊,還收藏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語種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學、數學、東方學為特色。1949年以前的中文社會科學書刊收藏頗豐。南大圖書館還是教育部建設的全國高校的地科(地質、地理、氣象、天文、環境科學)教材中心、文科文獻中心,經多年努力,進一步擴大了館藏內容,增強了館藏特色。
『貳』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怎麼樣
地處南京郊區,偏僻,周邊有其他學校,原本是個大學城,但是後來南大專、東大都搬去了仙屬林,所以這里就荒掉了。綠化還行,後面一座山,校內兩片湖,山後有人放羊的那種= =
宿舍環境要看情況,有舊樓和新樓的區別,分別還挺大。
然後學習氛圍還行,圖書館天天爆滿,自習室常常有人。
師資大多數是從南大弄過來的,或者南大畢業的過來的。外聘的大多數也是國內名校985之類的。
文科么,外院的話西班牙語是王牌,專業主任是國內泰山北斗,然後商學院的金融這幾年的分數很高,老師也很牛逼,新傳媒的主任因為太牛逼了所以能夠帶動整個新傳媒的就業。
考研容易這個話題么,其實全國平均來說,考研能上的比率是1:3,所以全國來說都不算難,只是你報什麼學校什麼專業的問題。但是確實金陵有很多人考南大的研,而且上的幾率比較大(這倒不是說金陵上南大研有什麼優惠政策,純粹是因為南大有老師在金陵教書,所以多多少少認識些人而已。。。頂死了算有印象分,有的還沒有)
我覺得說的挺客觀了。。。
我記得一年前的7.8月我在空間發了5.6篇新生指南的,有興趣可以去網路空間找一下。
還有問題可以網路消息問我。。。
『叄』 浙江大學好還是南京大學好
南京大學也是一個全國數一數二的名校,很多的專業都是全國排名第一的,比如說聲學專、地質學、天屬文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應用氣象學,這些專業都是影響力非常大的,這些專業的學生日後都是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的,國家也會特別重視這些學生。也許你會覺得南京大學遙不可及,但努力一定會有奇跡。
南京大學分為鼓樓和仙林、浦口三大校區。鼓樓校區,鬧中取靜,仙林校區,依山傍水。南京大學有著輝煌的校史,杜廈圖書館的書籍量在全國遙遙領先,給予了學生很多的知識。敬文學生活動中心,一個千人大劇院,兩個百人小劇場,無數的活動房間和無限的熱情。方肇周體育館,紅如火立方,那是學生的主場。學校里還有咖啡廳,無數讓你思考和激發靈感的空間。師資水平、學科實力、國際綜合排名在國內絕對領先。
學生寢室基本上為四人間,寢室里有衛浴和陽台,也有空調和熱水器,也有公共浴室,還有賣一些生活用品和小零食的商鋪,每棟宿舍樓都要刷卡才能進入,這也是對學生負責。
『肆』 南京大學的歷史
1、三江師范學校
1902年5月,張之洞和他的好朋友,當時的兩河省長劉坤一,一起到了清廷。他們請求兩江總督辦公室江寧(即南京)的一所師范學校。同年,他們開始建立三江師范學校。部分教師聘請了中國學者,另一部分聘請了日本,開設了南京第一所現代大學。
2、兩江師范學校
1905年,三江師范學校更名為兩江優秀師范學校。李瑞清擔任兩江師范學校校長(校長)
3、南京師范大學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邏隊讓韓國鈞任命蔣謙總統組建南京師范學校。 「江蘇省原來的兩江師范學校,原來由於軍隊,現在已經決定,應該由省開放。為了預備教師,兩江師范學校進行了改造,成為南京師范學校。
4、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國立東南大學在南京師范大學的基礎上建立。 「南高士」和「東大」在同一校園共存,共享資源。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的校卡被撤銷,南考正式合並為東大,後稱國立東南大學
5、國立中央大學
1928年5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張乃燕仍為校長。
6、國立南京大學
1949年5月7日,南京軍事管理協會會長劉伯承和副主任宋仁福接管了國立中央大學。 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12日,全國南京大學學校委員會成立,梁曦擔任主席。
7、南京大學
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國立」兩字而徑稱「南京大學」。2018年10月17日,QS教育集團2019金磚國家大學排名發布,南京大學位居第7位。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南京大學入選。
(4)南大金陵中國高校地理科學展示大賽擴展閱讀:
南京大學於1902年以三江師范學校為學校建設時間建校。南京大學的主要來源是中央大學,二級資源是金陵大學,於1952年合並。金陵大學成立於1888年,該系統的撤銷主體於1952年與南京大學合並。經過64年的春秋。
學脈可追溯在孫吳永安元年的第一年可以追溯到南京太學。現代學校的歷史始於三江師范學校,始建於1902年。之後,它經歷過兩江師范學校,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等。在歷史時期,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大學「是中華民國最高學府,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1950年,它被稱為「南京大學」,至今仍在使用。
校訓:
「誠朴雄偉,勵學敦行」八字校訓,不僅言簡意賅,琅琅上口,易於傳記,而且端莊大氣,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伍』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與金陵學院有什麼區別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與金陵學院的區別: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是公辦大學,發985的文憑。
金陵學院,正式名稱: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是民辦獨立學院,學費比較貴。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南京大學重點學科和優勢專業
1、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
地質學
數學
生物學
物理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
化學
天文學
2、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
社會學
氣象學
世界史
情報學
自然地理學
政治經濟學
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外科學(普外)
企業管理
環境科學
英語語言文學
材料物理與化學
3、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經濟法學
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
中國近現代史
世界經濟
環境工程
水文與水資源
4、國家級特色專業
地質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軟體工程(軟體學院)
物理學(物理學院)
大氣科學(大氣科學學院)
化學(化學化工學院)
生物科學(生命科學學院)
環境科學(環境學院)
臨床醫學(醫學院)
漢語言文學(文學院)
歷史學(歷史學系)
哲學(哲學系)
新聞學(新聞傳播學院)
經濟學(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學院)
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系)
天文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英國語言文學、法語(外國語學院)
『陸』 南京大學里有多少個系,分別是什麼
南京大學,來簡稱南大,源 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古為源自三國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院系有:文學院哲學系(宗教學系)歷史學系物理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氣科學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商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學院醫學院軟體學院工程管理學院匡亞明學院(基礎學科教育學院)大學外語部體育部文化藝術教育中心模式動物研究所
『柒』 南京大學的歷史學怎麼樣
南京大學的歷史學很好,本碩博一直到博士後!在全國可以排在前五名專。我們學校有屬兩個老師是南京大學的博士後,還有一個南京大學世界史專業的博士。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方面,陳謙平、李良玉、高華等都是名家。不過,歷史學在當今社會屬於冷門學科,因此分數線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