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最難收集
❶ 發現《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的眾多錯誤,難道沒有地方討論嗎
因為我以前高中與大學時間也挺喜歡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現在工作了沒什麼閑時與心情去看這些雜志了,但今天聽樓主你這么一說,現在我很有興趣想知道具體的明顯性錯誤,加你好友,你給我指點一下好嗎?
❷ 中國國家地理哪幾期值得購買收藏,求推薦
看你興趣。其實有地方專刊,就是西北,西南,東北,青藏,黃土高原,雲貴高原,華東,華中等幾本合訂的,窺一斑可見全貌,打折的話總共300多,很劃算的。還有十月刊,是很厚的一本特典。單買十月刊也不錯。
❸ 推薦你認為的中國國家地理中最出色的5期,不要告訴我每一期都很出色
近七年我認為的最佳:
2003年3月三峽專輯;2003年9月四川專輯;2004年7月大香格里拉專輯;2007年3月江南專輯;2009年4月福建專輯(上)。
❹ 冷門中國地理知識 不要知名度很高的
中國十大冷門地理知識:
甘肅省是中國跨越性最大的省份。甘肅省同時跨越了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三大地理區域;跨越了四個干濕度帶;歷經四個溫度帶;是我國氣候最多樣的省份。
「尼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名稱。「尼瑪」除了罵人的意思以外,還是中國的一個地方名,位於西藏自治區。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烏魯木齊市距離大海約有2500千米。
三沙市是中國海洋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三沙市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南海,有35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范圍。
陝西省是中國接壤最多的省份,陝西省一共與八個省接壤。
廣東省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連續40多年GDP總額領跑全國,廣東省GDP甚至與俄羅斯全國的GDP相當。
若蕪縣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縣。若蕪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面積2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等於朝鮮半島的大小。
江門市是中國海外華僑最多的城市。廣東省江門市被譽為「中國第一僑鄉」,江門市總人口480萬,而海外人口卻有接近400萬。海外華僑為江門市的基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江門市隨處可見以「華僑」命名的建築。
澳門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面積約32平方千米,總人口67萬,平均人口密度為20777人/平方千米。
額爾齊斯河是惟一向北流動的河。中國大部分河流都自西向東流動,但額爾齊斯河是中國惟一向北流動的河流,注入北冰洋。
❺ 為什麼我不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回章和圖片經常被中答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❻ 中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都是什麼水平
這個基本上很難!!
除去技術上的東西不說,光是體力和機遇就很不容易
能當這個攝影師的都很不簡單的
作品得不一般吧,有與眾不同的東西。
不過可以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❼ 經常看中國國家地理的達人們進來
沒有贈品啊~~~~我都看七八年了~偶爾會有些地圖之類的~
適合高版中生看!權
對高考嘛~別這么功利好不好~我理科生也在看啊,也絕對是理科里地理最好的呵!這東西~看它是個興趣,也是積累的過程~資本原始積累嘛!你要是知道的很多的話老師講啥東西你都能有印象並且能對上號,甚至會有一些自己的融會貫通的想法,用這樣一種從高處往下看的方式學地理學起來很容易的!我高中沒分文理前地理一直都是九十以上!學起來根本就不費勁,純是興趣使然一學就會~所以看看國家地理是有好處的!當然,不止這一本,還有黃色的那個美國的國家地理~以前看中文的,現在為了練英語看原版了都~這些地理類的書都很好!還有國家地理出品的《博物》也很適合高中生看!很開拓眼界的!再就是,到www.verycd.com上下載一些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和BBC拍的一些紀錄片,也很有用的!BBC最近出的一部《南太平洋》很不錯呵!
❽ 《中國國家地理》有哪些值得收藏的專輯專刊
《選美中國》特輯(2005)
這本加厚版專輯質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
封面很厚,質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險峰峻峽的圖片十分壯美。其中收錄了丹霞、雅丹等不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規,精選了中國西部眾多地方的絕美景色。
個人非常喜歡這本特輯,看了不下十遍。不論是專心看優美的文字和專業的介紹,還是休息放鬆時看看圖,都很好。
引用一下名人的評價:
2005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創辦的《地理知識》)。雜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劃專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中國」特輯,限量發行55萬冊,雜志一上市即搶購一空。後來,有人在網上把這本原價16元的雜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裝修訂第三版。
這本書是中國自然遺產和人文遺產精華的集錦,它表現了中國這塊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誇張地說,它應該是我們送給世界的禮物。
——著名作家、畫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
《中國國家地理》這本選美中國特輯讓我們把大地當作詩來讀。
——著名作家劉心武
中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雪山和冰川大國,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雪山、冰川這樣的審美范疇。《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特輯開辟了中國人欣賞雪山、冰川的新時代。
——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學探險家、國家氣象局局長秦大河
《中國國家地理》做了一件別人沒敢做的事,編輯部在圖片方面強大的策劃和組織能力讓人吃驚。本書展示了114個中國最美的地方、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著名攝影家王建軍
❾ 我一直在看中國國家地理外版的,不知道國內版怎麼樣有沒人幫忙介紹下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1929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者梅納德•威廉斯在給主編的信中說:「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能夠通過照片和文字,帶領125萬國家地理學會的會員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這段話,成了《國家地理》雜志所有記者為之驕傲的工作理由。如今在中國,《中國國家地理》的記者們也帶著類似的激情跋涉於祖國的名山大川,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是這本雜志的辦刊宗旨。
《中國國家地理》以內容為王,定位於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旅遊地理類的雜志國內肯定是中國國家地理做的最好,樓主經常看外版雜志,看來英語不錯啊。
外版的一般比較難買吧,
國內版的好買,一般在報亭都有賣,嫌麻煩就去網上買,網路「雜志鋪」,那網站就是網上賣雜志,
快遞送貨,肯定不會漏刊。
人工打字,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