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教版八下地理中國的地理差異

人教版八下地理中國的地理差異

發布時間: 2021-02-17 21:17:33

⑴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1. 地理區域的主要類型: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
2. 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季風;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3.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
4.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農耕制度、傳統運輸方式、傳統民居。 5.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一月平均氣溫 低於0度 高於0度
年降水量 小 大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較小、牆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傳統運輸方式 以陸路運輸為主 以水運為主
農耕制度 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多為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一年二至三熟
第二節
1. 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2. 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3. 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徵——乾旱;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高寒。
4. 雅丹地貌的成因——風力作用
5. 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原因: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6. 西北地區的地表植被,自東向西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自東向西降水越來越少。
7. 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8. 內蒙古牧區牧場類型:溫帶草原牧場,畜種: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牧場類型——
山地牧場,畜種:細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場類型——高寒牧場,畜種:氂牛、藏綿羊。
9. 西北地區的農業類型為灌溉農業,農業區有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青藏地區農業類型為河谷農業,農業區有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10. 雅魯藏布江谷地的青稞和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日照時間長,有利於作物的光合作用;
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的積累。
第六章 省級區域
第一節
1.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2. 北京的職能: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3. 從哪些方面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高等院校集中、有眾多的體育場館、有各類博物館、有許多國家級的演出團體。
4. 北京的地勢特點:西北高、東南低。
5. 北京大致位於北緯40度、東經116度,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
6. 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①緯度位置的優越性——位於中緯度暖溫帶,氣候適宜;②海陸位置的優越性:與最近海洋渤海直線距離僅150千米;③經濟區位的優越性:從西北出居庸關可進入我國最大的牧區——內蒙古高原,西面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廣袤的大西北,南面是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向東出山海關,可進入東北地區。④戰略位置的優越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戰爭年代易守難攻。
7. 北京作為聚落中心,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稱芑,歷史上,金、元、明、清各代先後在這里建都。
8. 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明、清兩代,城內建築排列成棋盤狀,皇宮居於城市的中心,城市格局為禿字軸線形。
9. 北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有: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
10.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11.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空間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有環路和放射路組成的快速路系統,將城區各個部分及城區和郊區連在一起。
第二節
1. 香港和澳門分別位於珠江口的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
2. 香港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3. 澳門有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⑵ 中國的地理差異

因為我們國家的地理位置,它跨越了溫熱帶和偏寒的地帶,所以地理差異是非常的大的

⑶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簡答題

八下地理活動題答案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P3活動:
1、(1)山區和平原:等高線數值和疏密程度。 (2)林區和農耕區:植被特點和地形特點。
2、第1、2位編碼表示省、市、自治區。例如山東省---「25」;第3、4位編碼表示郵區及縣、市郵局。第5、6位編碼表示投遞局的代碼。
P5活動:
1、圖5.4中的界線A與圖5.5中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有相似性。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季風的影響(是否受夏季風的影響)。
2、(1)0℃等溫線。(2)800mm等降水量線。(3)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因素即氣候因素。(4)秦嶺----淮河大體一致。
3、圖5.4中的界線C與圖5.8中的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勢(海拔高低)因素。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P8活動:
2、植被類型
北方:溫帶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主要原因:氣溫
歸納共同的影響因素------氣候
河流流量 北方:小 南方:大
主要原因:降水
P10活動:
3、因為北方冬季寒冷且時間長,所以寒假時間長。南方夏季炎熱,冬季溫和,所以暑假長,而寒假時間短。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P12活動:
1、按照因果關系組合為:
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2、圖5.16中的三種景觀從東向西排列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P14活動:
1、(1)拉薩的年平均氣溫低於成都。(2)兩地的氣溫差異:拉薩冬季寒冷,氣溫在0℃以下,夏季涼爽。成都冬季溫和,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主要原因是拉薩地勢(海拔)高,成都地勢(海拔)低。
2、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因為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潔凈,太陽輻射強且日照時間長。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因為青藏地區海拔高,多山地冰川,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P16活動:
1、(1)內蒙古:廣闊、平坦的溫帶草原牧場。青藏地區:寒冷的高寒牧場。(2)主要原因—內蒙古:地形為內蒙古高原,較為平坦,降水較多,形成廣闊的溫帶草原。青藏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降水較少,形成高寒草原牧場。 2、自然條件:降水較少,多風,地形平坦,草原廣布。生活方式:牧區居民多為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所以民居多為易拆建的蒙古包(氈房)。
第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第一節 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P19活動:
1、⑴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地勢特點是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西、北、東北三面環山,東南面伸向渤海。
⑵ 北京的地理位置優點表現為:從緯度位置看北京位於400N,屬暖溫帶,氣候溫暖適宜,從海陸位置看,北京背山面海,海陸交通便利,北京周圍有豐富的物產和能源,它是我國對外聯系、對外發展的窗口。
2、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體現在:北京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有各類博物館和許多國家級藝術團體及體育場館,且數量多、密度大,這些都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文化團體。 P23活動:
1、(1)北京城城址面積逐漸擴大,城市的輪廓由矩形(或正方形)變成凸形,城址有所遷移。。(2)位置向北、向東拓展。逐漸靠近水源,無論怎麼遷移,目的都是尋找水源更為豐富的地區。
2、對於提高門票價格、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量兩種意見,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限制旅遊者的數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旅遊者的負擔,使部分旅遊者不能及時參觀旅遊,這樣會影響遊客的旅遊熱情。後兩種意見即提倡文明、環保行為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遊是很必要的,這將有利於保護文物古跡,可以給予肯定。
P26活動:
1、現代化城市應具有發達便利的交通運輸設施,便捷的信息傳輸方式,良好的生態環境及方便的購物場所、齊全的文體設施、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條件等等。
2、(1)第一種觀點和第三種觀點即拆除四合院修建樓房和完全保留四合院和胡同,不建商業樓、住宅小區和道路的觀點都是片面的,它們即不利於古建築的保護也不利於現代化城市的建設。第二種觀點比較可行。(2)正確的做法是合理進行城市規劃,使北京保留特有的古城風貌,又不影響現代化城市建設的發展。
第二節 特別行政區—— 香港和澳門

⑷ 12999網初二地理下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人教版練習題附答案

我沒有這本說,下次最好把題目打上去,這樣我才可以知道,我能否幫助你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