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陳國生中國地理物理學會天災

陳國生中國地理物理學會天災

發布時間: 2021-02-17 19:57:09

❶ 中國地球物理協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

1992年翁文波院士抄作為中國地球襲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預測學的創始人,以加強自然災害預測技術研究和減災為目標,提出了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的設想。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通過決議成立了「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
「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是全國性學術團體,以跨學科的綜合預測和學術交流為基準,匯集了各學科的預測專家,以中國重大自然災害研究和預測的學術交流為中心活動內容。對地震、洪水、乾旱、暴雨、台風等專業預報部門的工作起補充作用,著重於中長期預測新理論新方法的探索,以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為主,兼顧普及和服務工作。它的探討和預測正在形成一門大跨度、廣視野、綜合性預測大災和災害鏈的學科,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對國家和人民防災減災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地震、洪水、乾旱、暴雨、台風不斷出現。現在距離能夠准確預測天災,定性、定量還比較遠。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在提高科學水平、做好天災預測,鍛煉預測專家隊伍上仍面臨艱巨任務;還需總結經驗,不斷努力,改進工作,走多學科綜合預測的道路。

❷ 汶川大地震前有什麼預兆

汶川大地震的時候,當初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預兆,因為地震很多時候是沒有預兆的,也是無法預測的,雖然有時候一些小動物會有一些感覺,但是這也不是十分的准確。

❸ 除了鄧稼先還有哪些是「兩彈一星」

1,屠守鍔

屠守鍔(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總體設計專家,與任新民、黃緯祿、梁守槃一起尊稱為「中國航天四老」。1940年屠守鍔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系。1943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碩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吳自良

吳自良(1917年-2008年),浙江浦江人。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吳自良是上海市政協第五、六、七屆常務委員,中國金屬學會第一、二、三屆理事,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3,錢驥

錢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

1943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6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9年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4,程開甲

程開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男,漢族,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江蘇蘇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

5,楊嘉墀

楊嘉墀(1919.7.16-2006.6.11)江蘇吳江人,空間自動控制學家。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

❹ 汶川地震是由天王星引起的嗎

以下是觀測數據的前兆,不帶有動物行為等主觀推測:
1 汶川的姑咱鑽孔應變專觀測台,在屬地震前觀測到了岩石層應力的異常變化。
2 中石油在四川的石油鑽探,數次發現地下應力異常,並曾引發事故。
3 震前2個月,四川地下水觀測數據中,4個觀測點觀測到地下水流體異常。水溫觀測點中,位於川西地區的5個測點發現異常。
4 震前5月9日,在四川成都、西昌、會理等台站出現了地磁垂分量日變幅明顯減小,變幅達10-20納特的異常變化,其日變形態畸變異常十分突出。但未引起重視。

結合各類觀測信息,2008年4月26日和27日在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下屬的「天災預測委員會」經集體討論,作出「在一年內(2008.5-2009.4)仍應注意蘭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預報(文字報告已報中國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發出),而且,耿慶國根據強磁暴組合,明確提出「阿壩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5月8日(前後10天以內)」。

❺ 陳一文的簡歷

陳一文是一個母親為猶太人的英籍華人,1942年出生於英國,1950年隨父從英國倫敦定居北京內;1968年畢業於北京機械容學院後,在原一機部撫順挖掘機廠從事生產勞動、技術革新工作、技術情報研究工作;1979調回北京安排在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工作;1980年代初擔任全國青聯一機部系統特邀委員;1981年至2000年,擔任〔美國〕嘉利華公司駐北京聯絡處首席代表,後為北京市凱利華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自1990年以來開始跟蹤調查研究中國地震預測實踐研究者自主創新科技成果的發展及其遭遇的困難與阻力,2002年被聘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顧問、2004年又被聘為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現為義務扶持中國被壓制的科學新技術發明者的社會活動家和科技先鋒思想探索家。

❻ 中國地震今年死多少人

唐山地震據說是因為擔心國外來救援,所以不能報8。0級以上,國外測的說8。2-8。3級呢~~~~ 還有,看看這個吧,24萬亡靈欲哭無淚。。。 歷史資料:唐山大地震等的經驗教訓 資源來源:烏有之鄉,等 地震專家欲哭無淚 512強震有人預報 中科院工程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 李世煇 08.5.13 在西方現代科學技術主導下,破壞性地震(5級以上)的預報,特別是臨震預報是不可能的。這是國內外地震界主流的共識。從這個角度看,42年前的唐山地震和今天的汶川地震都是不能准確預報的。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提到:有的報紙說唐山地震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時事辯論會主持人說:如果唐山地震時不拒絕外援,不會死幾十萬人。這些是看法不符合實際。實際情況是,如果尊重中西文化優勢互補的科學家的意見,這些災難倒是可以避免的。請參閱本人博客上轉載的有關文章。 在中國,一批(1970年代)年輕的中國地震工作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包括充分利用歷史文獻記載和「取象比類」的方法等),取得遙遙領先國際的科研成果。例如,耿慶國根據歷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與地震關系的統計,發現「6級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區,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區。旱區越大,乾旱時間越長,相應的震級越高」的統計規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國大旱後2-3.5年,發生了7次7.5-8級大地震)。1972年耿慶國提出「旱震關系大地震中期預報方法」,根據這一規律,耿慶國預報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別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專著《中國旱震關系》(科學出版社)。這些成果觸犯了地震界當權者的利益,耿慶國被調出預報隊伍,去了地震報社。 今天,2008年5月12日,聽到四川汶川發生7.8級強震,中國的地震科學家耿慶國欲哭無淚,心裡在流血。2006年他根據旱震關系提出中期預報,近年阿壩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4月26日和27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下屬的「天災預測委員會」上,以委員會的名義,作出「在一年內(2008.5-2009.4)仍應注意蘭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預報(文字報告已報中國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發出),而且,根據強磁暴組合,明確提出「阿壩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5月8日(前後10天以內)」(以上地震預報三要素均已明確)。明明是國寶,卻受到當權的主流地震科學家的排斥,只能靠微薄的退休費堅持搞科研。可惜這位退休的地震科學家的話,沒有起到作用。 我的感覺是滿腔悲憤。什麼時候耿慶國、汪成民、任振球、王迪興等一批國寶才能不受排擠,放開手腳為振興中華效力呢?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耿慶國:臨震預測是可能的 2006年07月31日,搜狐聊天,全文連接: http://news.sohu.com/20060731/n244543649.shtml (已被刪除,谷歌快照: http://linboke.cn/document/08-china/yuce1.jpg ) 嘉賓已進入現場,訪談即將開始,請搜狐的各位網友稍候。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搜狐聊天室。今天是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的紀念日,這個訪談也是我們整個訪談系列的第十場,也是最後一場。我們最後一場請到的嘉賓,是中國地震局研究員、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副主審耿慶國先生。 耿慶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因為是唐山抗震30周年紀念日,可能所有的媒體,包括所有的很多網友都在關注這個事情,網友是比較年輕的,比較年輕化。他們可能沒有經歷過30年前那場災難。我們第一個問題,先回到30年前,您當時是在北京工作? 耿慶國:對。 主持人:您今年貴庚? 耿慶國:今年65歲。 主持人:那您當時是35歲。當時是在什麼單位? 耿慶國:北京市地震隊。 主持人:您是哪一年開始工作的? 耿慶國:1965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系畢業,畢業之後正好趕上1965年11月13號的烏魯木齊地震。 主持人:唐山地震之前,當時很多種方法都提出了告急意見,當時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您作為專業人士可能對業內比較了解,現在30年後替我們回憶一下。 耿慶國:我想先談一下,我們國家上一個地震活躍期是1966年到1976年。 主持人:活躍期是什麼情況? 耿慶國:地震活動總是活躍一段時間,平靜一段時間。地震活躍期是根據資料來定的。 主持人:不是說我們這十年有一個地震活躍期,下一個十年就平靜了。 耿慶國:不是這樣的,這要根據監測情況來定。 主持人:並非是簡單的按時間來算? 耿慶國:上一活躍期開始時,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在河北省邢台發生了6.8級和7.2級強震。當時周恩來總理是非常關心地震。總理在百忙當中,到災區視察,在這期間還召見地震工作者,號召搞地震預報。因此我們搞地震預報工作,一個是總理的要求,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一個是因為災區人民的呼聲,要我們震前打一聲招呼就好了。 主持人:你們作為地震工作者,你們知道這是一個新的地震周期嗎? 耿慶國:不清楚。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開展地震預報研究,1966年以前,國內地震工作者做了好多地震工作,主要是工程地震、地震監測、地震調查、地震學研究,但是並沒有真正搞地震預報。我國搞地震預報是從邢台地震開始的。在邢台地震發生的時候,周總理有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周總理說:「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價,這些代價不能白費,我們不能只留下記錄,要從中取得經驗。」所以周總理一再講,不能只留下記錄,還要留下經驗。在周總理親切關懷下,總理號召我們到現場去實踐,抓牢地震現場不放,而且還講了,「這次地震代價極大,必須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對年輕的地震工作者號召:希望在你們這一代能解決地震預報問題。」周總理提出地震工作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周總理提出,專群結合,土洋結合,多兵種聯合作戰,多路探索。 主持人:當時我們的技術,包括預防是不是我們國內自主創新? 耿慶國:對。在周總理的號召下,各個部門都有參加。有中國科學院,還有地質部、石油部、國家測繪總局,還有其它的天文台都來參加,多兵種的。 。。。。 後面還好多。。。帖不了了。。。太多了。。。 歷史悲劇不應重演!

❼ 請問有誰知道地震預測的歷史

【1998年以來,孫中山秘書之孫陳一文先生曾經三次上書國家地震局,呼籲回復群測群防、專群結合的地震預報軌道上來,但都沒有結果。我們有的網友認為耿先生沒有盡責,實際上是他為首的非主流地震學家受到了地震局的壓制。】

第一次是1998年12月15日,在國家地震局地震預測專家汪成民、黃湘寧以及孫威等民間地震預測實踐研究者的支持下,陳一文向北京市長賈慶林呈交了一份《關於加強首都圈地震預測預報工作的緊急建議》的信函和建議書,強調中國有一批非主流的地震預測專家已突破了地震預測的關鍵科學技術,希望盡快採用。論證了最大限度調動群測群防的積極性是搞好首都圈地震工作的關鍵。歷史經驗一再證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的,是能預報的。不能因為專業部門因私心所堅持地震不可預測的錯誤觀點而把非專業部門地震專家們的地震預測視為「干擾」。國家地震局壟斷地震預測信息、拒絕監督的局面必須迅速改變。此信估計轉到地震局後被壓制,陳一文沒有收到任何迴音。

第二次是2003年11月12日,了解到地震領域外新調來的宋瑞祥局長對於地震預測的基本態度與前任領導明顯不同,陳一文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顧問的身份,直接給宋瑞祥局長寫信,談《張鐵錚預測地震「三要素」的「磁暴二倍法」及其「應用地磁對地殼構造運動的研究」對我們的啟發》,希望宋瑞祥局長能改變國家地震局堅持「地震不可預測論」以及手握大權的「主流專家」們對地震局堅持「地震能夠預測」非主流學者以及民間「地震預測」專家的無理壓制;此信依然「泥牛入海無消息」。

第三次是2006年8月10日,陳一文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名義又專函新一屆國家地震局領導陳建民局長,力薦因多次地震預測准確,被實踐證明是中國最傑出的民間地震預測專家孫威高級工程師,希望陳建民局長細讀孫威三十年地震預測實踐研究工作的實錄《為唐山的悲劇不再重演》書稿;由此迅速改變中國地震部門長期以來對被實踐證明已經正確的民間地震預測專家的無理壓制,盡快恢復1974年國務院69號文件確立的「預防為主、專群結合、土洋結合、群測群防」之路! 陳建民局長卻至今仍然沒有任何答復。

❽ 這次大的地震到底有沒有測出來

張雲的博文《耿國慶是真正的地震專家》等文章給我們提供了關於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預測方面的重要信息,它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
在我國的社會體制下,作為進行地震預測的科學家,其表達自由權利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作為地震發生區的居民,其知情權事實上被剝奪了;正是由於我們的社會體制存在著限制公民的表達權和知情權等基本政治權利的重大缺陷,導致地震發生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被成倍地放大了的悲劇發生。
基於此,我讀後有兩點感想。

感想一:地震是」天災」,社會體制缺陷「人禍」,社會體制」人禍」往往能夠成倍放大地震「天災」的危害。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曾被中國科學家張國民、耿國慶等人准確預測,但是由於我國社會體制的缺陷,這一準確預報並沒有引起國家執政者重視,也沒有引起唐山市領導人的重視,只是引起了唐山地區青龍縣領導人的重視。只有青龍縣領導人在唐山7.8級大地震發生前,向全縣人民作出了地震「短臨預報」,並採取了有效地防範措施。
最終的結果是:
青龍縣在唐山大地震時損壞房屋十八萬多間(其中倒塌七千三百多間),全縣47萬人,卻沒有一人因地震而死亡。
與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沒有向人民作出地震預報並採取防範措施的唐山市其它區縣,在地震中的直接遇難者超過20萬人。
這一案例說明l四個問題:
第一,在存在著重大缺陷的社會制度條件下,自然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將被成倍、成10倍、成百倍地放大。
第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人類不能控制的,而社會制度的缺陷則是人類可以通過社會改革創新消除的,所以地震等自然災害是「天災」,而社會制度的缺陷就是所謂的「人禍」。
第三,由於「人禍」能夠成倍、成10倍地放大自然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所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社會制度缺陷這種「人禍」猛於地震災難等「天災」。
第四,在社會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的條件下,唐山市青龍縣人民得以在唐山大震中逃生只是罕見的例外,而唐山市其它區縣數十萬人遇難受傷則是必然的、普遍的現象。


感想二:要避免地震等自然「天災「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自然災難被成倍放大的悲劇重演,最好的辦法就是執政黨、政府與全國人民一起,以抗擊地震災難的勇氣和決心推動和實施消除社會體制缺陷「人禍「的改革。
張雲先生等人在《耿國慶是真正的地震專家》等文中披露了以下事實:
1. 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前,張國民、耿國慶等科學家就有準確預測,並於當年「7月21日直接給主管華北震情的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副主任梅世蓉打了電話,請求立即聽取匯報,但梅世蓉把匯報時間推遲到了26日。」
「26日那天,國家局來了15個人,梅世蓉沒到。國家局的同志聽取了整整一天的匯報後,傳達了梅世蓉的意見。」「當時梅世蓉的意見是:四川北部為搞防震已經鬧得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區再亂一下可怎麼得了?北京是首都,預報要慎重!」
結果,在當時那種「統治者的政治需求高於公民知情權和生命權利」的重大缺陷的社會體制下,除青龍縣人民避免了生命損失之外,唐山市其它區縣數十萬人遇難,社會體制缺陷的「人禍」成10倍地放大了唐山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災難和損失。

2.對這次汶川大地震,科學家事前也有比較准確的預測。
(1)耿國慶等科學家在2006年「提出中期預報,近年阿壩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
(2)2008年4月26日和27日在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下屬的「天災預測委員會」經集體討論,作出「在一年內(2008.5-2009.4)仍應注意蘭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預報(文字報告已報中國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發出)「。
(3)耿國慶「根據強磁暴組合,明確提出「阿壩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5月8日(前後10天以內)」(以上地震預報三要素:震級、地點、時間均已明確)。」
但是,由於我們國家公民基本政治權利(包括表達權和知情權)失缺的重大社會體制缺陷,導致關繫到千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這些汶川地震預報信息被封鎖,一方面作為科學家的公民無法自由表達,另一方面作為震區居民的千百萬公民不能及時獲知,最後是各級政府沒有能夠像32年前青龍縣領導人那樣組織人民實施防震抗震方案,終於導致汶川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再次被成倍地放大了的悲劇發生!


基於此,我認為汶川大地震給我們古老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啟示是:
地震等自然災害是「天災」,社會制度缺陷是「人禍」;
「人禍」能夠成倍地放大「天災」給人類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所以「人禍」猛於「天災」。
人類不能避免天災發生,人類可以通社會過改革消除社會制度的缺陷,以達到避免人禍放大天災危害的目的。
我們必須以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表現出來的抗擊汶川地震災難的勇氣和決心,推動中國社會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只有通過改革,消除現存社會制度的缺陷,使中國公民真正獲得包括充分的表達權、知情權在內的基本政治權利,才能在下一次類似汶川地震這樣的天災發生時,避免其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成倍放大的悲劇重演!
我希望執政黨、政府能夠與全國人民一起,共同完成這樣一個比抗禦地震天災更為艱巨而神聖的消除人禍的社會改革的歷史使命!

❾ 真正的智慧(孔慶東)

什麼是真正的智慧?

12月16日星期四,早上坐視天下,評論了全國下雪唯獨北京不下的反革命局勢。四川朋友肖立萃說:杭州、成都,甚至珠江流域,格老子都下雪嘍,就北京穩起,墮落得不是一點點哦。天寒地凍夜,何人不念君?改天我請你去川辦去吃烏龜擔擔面,只要你有時間,南下成都也可。孔和尚是蠻喜歡成都的,但是沒有雪的北京,恐怕更需要孔和尚穩起在這里啊。作打油詩一首雲:「燕京暮色合,蜀國尚余暉。老衲一聲吼,珠江盡死龜。」
肖立萃還說,贊同孔和尚對東來順的批評,她上周也帶朋友去吃了,確實服務和味道都不如海底撈,這是為神馬捏?孔和尚解曰:「東若不來,萬事不順。」
司馬平邦簡訊曰,北京律師張凱前天在長安街被追殺。孔和尚想問,這是為神馬捏?讀了張鳴《何處覓一個書桌前安靜讀書的人》,文章說:「在大學里,給本科生上課的人都知道,大四的課是沒法上的,人人都在忙著找工作,考研,即使強拘了來,按在椅子上,也坐不住。現在,這種情形居然蔓延到了大三,大三的學生分成兩派,積極的一派開始張羅考證,找地方實習,為就業做准備;消極的一派乾脆什麼都不做,上課也不來,在他們眼裡,反正就業無望,學什麼都沒有用,乾脆在宿舍打游戲。真正能坐在教室,而且安下心來聽課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張鳴教授說的可能是人大,其實北大也開始有這種情況了。以前外地中文系的學生都跑來聽孔和尚的課,現在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們只在球場上深情地呼喚:「孔——慶——東!」球場迴音:「他在北京!他在北京!」孔和尚氣憤地揮斥方遒道:「你們這他奶奶的不是叫魂嗎?」朋友答曰:「老孔不必慮之!重要的是神交,神交!」
午飯前讀了一些雜志。《讀書文摘》2010年12期登載孔慶東《為什麼我們的詩不如古人》。《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發表孔慶東《人道的庄嚴》。同期劉方喜論消費主義、李國論新左派、廖四平論王安憶《長恨歌》的論文,都很有分量。
《綠葉》2010年第10期,王立德《環境信息公開:我們向美國學習什麼》指出,我們應該學習美國的信息監管制度,鼓勵廣大公眾參與污染排放的登記和監督。另有一個轉基因專輯,從政治視角深入剖析了轉基因背後的鬼魅身影,破除轉基因主糧的神話。第11期王諾的《生態視角下的西方古典文學反思》,讀後很有啟發。
北大中國與世界交流中心《觀察與交流》65期是Mogens Herman Hansen的《混合政體與分權:現代民主制中的君主制和貴族制因素》,指出現在西方各國並非是人們想像中的「民主」制,政治領袖的獨裁和寡頭統治傾向非常嚴重,布希和布萊爾跟當年的路易十四沒什麼區別。現代的代議自由民主制其實是混合政體,分權體制早已不存在了。66期是Stephen Baker的《Google及其雲智慧》,裡面論述的雲智慧,對我很有啟發。文章講的是計算機技術,我卻聯想到,我們知識分子,就是人民上空的雲,我們來自人民,最後還要回歸人民。知識分子長期脫離人民,人民就會乾旱,自己也會被太陽曬干;知識分子粗暴地欺壓人民,人民就會受災,自己也會成為人民公敵。
近日連續收到劉小玲簡訊,這天早晨先說農行已經從我賬戶劃出1200元,要我跟客服中心80926364聯系。中午又直接告訴我:「錢你匯農行,卡號是6228481710875682611」。孔和尚回復曰:「玲,剛剛匯過去,寶貝兒省著點花,啊!」不久劉小玲又來信:「大騙子王八蛋臭流氓!」孔和尚一笑:現在這人咋都跟南霸天似的,只許她騙人,不許人反抗捏?
午睡後讀幾本書。 嚴家炎老師送我他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中下三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版。該書整體態度嚴肅,框架博大,線條清晰,嚴老師親自操刀的幾章非常扎實厚重。惜乎出自多人之手,雖然都是名家,各有各的精彩,但亦難免顧此失彼,參差不齊,特別是有些部分,意識形態偏見掩蓋了藝術真知也。翻了一個多小時,放到新書類。下學期我講現代文學史,正好給學生開做參考書也。
收到杜冰冰的號稱「新先鋒」的長篇小說《她世紀》,孟繁華、何鎮邦等名家推薦,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10月版。文筆和結構都很怪異,但如果說這就開創了一個文學新時代,未免是一種思維的太怪異了。
濟南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了趙承鳳、王新明主編的《孫子兵法在世界的傳播與應用》,裡面收錄了孔慶東《孫子兵法與當代文化》。
收到王吉鵬的學生寫的兩本魯迅研究著作,都是香港窗口出版社2010年11月版。一本是柏朝霞的《兩地書論稿》,一本是李梓、李楠的《魯迅詩論稿》。這似乎是王吉鵬的一個系列工程,合起來看,不失為魯迅研究的一大貢獻也。
12月17日星期五,非常忙碌的一天。早上坐視天下後,到北大辦事。先去報銷今年的兩千元獎金,然後列印一份協議書並簽字。請學生送出兩份材料。在中文系約見一位革命戰友。中午應龍協濤老師之邀,與五位河北朋友在未名樓吃飯。非常巧合的是,晚上我就跟隨另一位朋友到了河北。
在動車上讀了幾本隨身攜帶的雜志。書慧齋送我《夢園學刊》第一期,裡面的《新世紀魯迅研究述評》寫得很下功夫,材料豐實,評述客觀。叢新送我他改編的劇本《羅生門》,採用最現代的4D戲劇手法,探索人性的奧秘,並且蘊含著道德的光輝,非常具有創新意識。《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21期四川文理學院王紹林《語文新課標與高考改革》提出了很好的意見。
香港傳真2010年第51期,是社科院李慎明副院長的《應該釐清國際關系理論中「國際社會」、「全球治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等一些話語的本質內涵》,文章指出,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實質上就是放大了的恐怖主義。美國及其走狗所說的「國際社會」,指的是服從美國命令的國家,全球應該是「一球多治」,而不應該是由強權國家進行所謂「全球治理」。第52期是高戈里《中國天然氣安全屏障難堪一擊之危局及政策緣由》。中國當前危機重重,幸好還有一些富有良知而思想成熟的正義學者,在為人民艱辛地奮斗著。第53期是王小強的《無厘頭<大話西遊>?》是專門針對秦暉的論戰文章,氣勢與學理俱佳。
晚上跟一桌當地的朋友喝酒。一位粉絲告訴我,某書店把我的書跟安妮寶貝的偎依在一起,粉絲表示氣憤,說這是孔和尚的書,怎麼能跟風花雪月放在一起捏?書店後來便給放到宗教類去了。一房產商問我,可否在月映長灘購房,孔和尚說,離機場太遠,離朋友太近,不能考慮也。
酒後去游泳400米,據說是河北最好的泳池,可以開奧運會的。但酒後游不動了,暈暈乎乎地回到房間,倒頭便睡。睡了一會牙疼,起來給一個壞人打電話,請壞人說兩句能夠止疼的甜言蜜語。壞人想了想說:「唉,聽到你的聲音也會心跳加速,活活想死個人哪!」孔和尚頓時牙口好了,吃了一枚橙子一條香蕉,又上網處理了一堆郵件。半夜穿上雪白的睡衣,對著大鏡子模仿狗熊一分鍾,然後躺下正式睡了。
12月18日,早飯後去巡視工作現場,孔和尚對各方面均很滿意。然後去西柏坡,參觀什麼大家都知道。盡管那些內容我早就倒背如流,比講解員熟悉十倍,盡管這里已經不是西柏坡村的原址,但孔和尚仍然心潮澎湃,感謝革命前輩給我們奠定了幸福生活的根基。中午,孔和尚給西柏坡展覽館提了幾個建議,都是著眼於更好地對下一代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寓教於樂,有吃有喝。
下午,去參觀了正定隆興寺,即大佛寺。裡面的千手觀音、倒座觀音、千年古槐,都是國寶。孔和尚看得非常出神。旁邊就是著名的中國兵乓球訓練基地,據說每次出征前都要來隆興寺拜一拜。有人說這是迷信,但孔和尚認為,沒有信仰的球員,永遠只是個球。在人們都已經不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年頭,信個佛爺信個道祖,也是應該贊許的,總比信金錢信美國信缺德要強吧。
晚上喝了少量的67度的衡水老白乾,然後去游泳700米。回來整理資料。牙又疼,忍了一會,還是打電話請壞人醫治。壞人說:「當時廟堂承恩,而今長門冷落。我才不管你哩。」孔和尚說:「當年貧僧牙堅齒壯,橫眉對犬吠,軟語媚阿嬌,何其雄姿英發。今日牙疼竟沒個人管,也罷,貧僧就活活疼死在此吧。」放下電話,吃了一粒芬必得。忽然壞人發來簡訊,乃是五言一首:「貧尼力雖衰,請從僧夜歸。急應雪崩摧,猶得抱日眠。」一看就是從杜甫《石壕吏》上扒下來的,孔和尚一樂,牙也就不疼了。
讀到《鏡報》一篇《兩岸發展之前瞻性思維》,說北京可能會在2013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讓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擔任國家副主席。而台灣時事評論員南方朔認為,國民黨和馬英九即使能贏得2012年的總統大選,也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國民黨則拒絕評論。孔和尚認為,如果只設一名國家副主席,不會考慮台灣的人選,如果兩名,尚有餘地。
讀到陳一文《進口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成為危害人民健康最大災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hcx.html文章指出:中國近年大宗進口用孟山都轉基因種子種植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已成為對中華民族持續安全生存、繁衍與發展造成實實在在最大危害的人為「廣域持續性災害」!不能等到轉基因作物大規模推廣導致像在阿根廷發生的那樣「兒童癌症十年增兩倍生育缺陷增三倍」、「不育流產死胎生育缺陷癌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草甘膦與生育缺陷癌症問題相關」再認識其惡果!現在就必須採取緊急行動阻止大規模推廣轉基因作物,並且立即禁止危害中國人民健康的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轉基因玉米的進口!如果需要進口應當進口有益中國人健康的非轉基因大豆、玉米!
陳一文([email protected])先生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研究專業委員會顧問。希望朋友們重視陳老師的這番泣血之言。漢奸們,也請為你們的親戚朋友、子孫後代,冷靜地想上一想。
讀罷這些擾人心扉的東西,一看也沒時間寫博客了,於是躺下睡覺。剛剛夢見指揮百團大戰,告誡將士們陣地戰、運動戰、游擊戰、麻雀戰相結合,每戰集中兵力,斷其一指。忽然王青皮打來電話,活活破壞了俺的作息時間,只好起來又寫博客也。

原來王青皮日前被夫人抽打後,懷恨在心,悶悶不樂。恰好單位新來一位碩士美女,年方三八,頗仰慕青皮之才學,頻頻秋波送媚,青皮遂動心焉。二人日夜簡訊網聊,互訴衷情。青皮夫人發覺,以電話問計於郁保四。保四道:「這有何難哉?嫂子你跟青皮講,他要是娶了那位小妖精,你就嫁給小妖精他爹爹。這樣,小妖精就是你的女兒,你現在的兒子以後就管青皮叫姐夫,而青皮應該管你叫媽!」王嫂依計而吼於青皮,青皮聞言,幾昏厥焉,遂打電話傾訴於孔和尚也。

❿ 中國地震局,怎麼樣的一個官府衙門

如果地震來這么容易預報的話,那麼源海地地震,印尼地震怎麼還會死那麼多人呢,既然聯合國可以預報地震,那麼各個國家都不需要地震局和氣象局下屬的地震局了,只要有聯合國就可以了。 中國科學院工程質量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李世輝這個人預報出地震了嗎,他成功預報了什麼地震?有些人只會在災難發生以後報怨,而沒有想到如何更好的幫助受難的人。而且做了地震預報也不是報給地震局的,是報給當地政府的,還專家呢,法律都不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