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高考人文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高考人文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發布時間: 2021-02-17 19:07:26

1.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

文科類主觀題一般是滲透思想觀點的完整短文,答題時,要有概括有說明。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言之有據,無廢話,不離題;在語言使用上,要用直觀、明確、精練、科學化的語言,用詞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規范答題的宗旨。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寫。可根據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2分或3分,這樣如果是8分的題至少就得答出四個要點。答題一定要規范化、序號化、段落化,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

選擇題答題技巧……………………………

審題干,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看清題干表述。

審圖和資料,審題乾和圖的結合,找出解題的有效信息(包括顯性和隱性信息);

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題最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後續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後續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選擇題解題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高考題中這樣的選項一般不多見,只有仔細分析,逐個排除。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對選項敘述的正確性判斷是做好選擇題的核心任務。

分析選項與題乾的相關性,選項內容是否完全符合題干要求。

改動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只有當你確認另一個答案更正確時,才能改動它。

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准確定位,弄清是哪裡。首先可利用經緯網准確定位,其次可以根據特殊的形狀進行區域定位。

描述分布,注重極值與遞變。分布規律問題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特徵描述,明確方向。如果是描述地形特徵,可以從地形類型(海拔、相對高度)、地勢及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等角度回答;如果是描述氣候特徵,可以從氣溫(生長期、積溫)、降水(干濕狀況)、大氣運動(盛行風、風帶、氣壓帶)、水熱組合(同一地區時間上水熱組合狀況、不同地區空間上水熱組合狀況)、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氣候的地區差異)等角度回答;如果是描述河流特徵,水文特徵可從年徑流總量、徑流的季節與年際變化、汛期、含沙量、結冰期(凌汛)等方面來描述;水系特徵要從發源地與流向、長度與流域面積、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劃分(各段河床特徵)、流經省區、重要城市及地形區來描述;如果是描述農業生產特徵,要從地域類型、農作物種類、部門結構、生產水平等角度來描述;如果是描述工業生產特徵,可從發達程度、部門結構、技術水平、地域分布等方面來描述。

闡述成因,要熟練調動運用已有知識。

氣候分析可從以下兩方面展開:一方面氣溫高低;另一方面降水多少。

區位問題分析,工業、農業、城市、商業、交通區位問題分析從自然和人文社會兩個方面分析。還可以分為常規因素和特殊因素,常規因素包括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科技因素、環境因素。特殊因素可從三點來考慮,第一從歷史角度看問題,如在分析上海、青島發展條件時要考慮其歷史因素。第二能夠有熱點意識,如首鋼搬遷就要考慮到綠色奧運的因素。第三要有常識,如航天問題分析時大家應有投資大、風險大、技術難度大的常識。

在分析社會經濟因素時,考生經常答不全,可重點考慮一下幾點:交通、市場、農業基礎、勞動力、政策、地價、社會的協作條件等。

資源環境問題分析,要綜合全面,多從「天、地、人」三角度綜合採點分析,解決措施,要注重區域

2. 高三文綜地理的答題技巧

一.判斷晝夜長短
1.計算晝夜長短必須具備的知識:
①熟悉、經緯線的基本性質。在同一緯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時相同;在同一條經線上,各地的地方時相同,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即經度每隔l°,地方時相差4分鍾。②能正確識別晨線和昏線。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兩部分組成,順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稱為昏線;相反,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稱為晨線。位於晨線上的點正值日出,位於昏線上的點正值日落。③理解晝夜長短的分布規律。太陽直射點直射哪一半球,該半球的晝就均長於夜,並且晝長由低緯向高緯遞增,另一半球則晝均短於夜,晝長由低緯向高緯遞減。④牢記幾種特殊情況。二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極圈內極晝期晝長為24小時,極夜期夜長為24小時。
2.計算晝夜長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鄰兩條經線間的經度差計算。在光照圖上,一般只均勻地給出幾條經線,用360°除以圖中經線間隔數,即可得到相鄰兩條經線間的經度差;再根據晝弧所跨越的經線間隔,計算出晝弧所跨越的經度數,用該經度數乘以1/15就是該地的晝長。②利用晝弧與夜弧的比值計算。晝弧與夜弧的比值可由晝弧與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若求出:晝弧/夜弧=a,則晝長=24/(1+1/a)。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時計算。計算地方時,一般不考慮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橢圓形狀以及大氣散射作用對晝長的影響,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時間間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時為A,則該地的晝長=2×|12-A|。或: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晝長。④利用對稱緯度計算。不同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兩條緯線,晝夜長短恰好互補。即某緯度的晝長(夜長)等於與之緯度數相同的另一條緯線的夜長(晝長)。
例題1,讀圖1,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過P地(圖中左上角)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現,洗印出的照片上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據此判斷拍攝照片的當天,漠河的夜長約為
A.16小時B.14小時
C.10小時D.12小時
據題意分析推斷:54°S以北的P地20時才日落,說明該地晝長夜短,晝長大約有16個小時,即此時為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半年,中國漠河(緯度在53°N多)應該是晝短夜長,夜長大約也在16小時左右。這里要注意的原理是,南北半球緯度度數相同的兩個地區,北半球地區的晝長一定等於南半球地區的夜長。
例題2,一天,我國某城市於北京時間4時30分日出,18時30分日落。據此回答10~12題。
10.該城市的經度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
11.該城市應位於天津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D.東北方向
12.該日,太陽直射在
A.北回歸線B.南回歸線
C.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
D.赤道到北回歸線之間
在解決地球運動類型的考題時更多地運用畫示意圖、做輔助線等方法,此題的正確解法應該是:根據題干提供的已知條件:
①畫橫線標出日出、日落時間;
②計算晝長時間為14小時;推導出該地太陽高度最大時的北京時間為11:30;
③明確問題;
④根據計算推導出該地為127.5°E一定在東北地區,由此可判斷該地位於天津東北方向。該城市於北京時間4時30分日出,18時30分日落,可計算出此地該日晝長為14小時,且當北京時間11時30分時為當地正午12時(地方時)。而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則該地與120°E相差7.5°,根據東加西減規律可算出該地為127.5°E。
天津經度不到120°E,而該地位於127.5°E,故應位於天津的東方。根據中國輪廓及經緯度位置可知,天津的南方此經度已離開我國大陸,只有在天津的北方有符合此條件的陸地,那裡的城市位於天津的東北方向。
此日,該城市晝長大於12小時,故太陽直射點應在北半球;且此日晝長為14小時,又在我國東北,根據生活常識判斷,此時還不是北半球晝最長的時間,故此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
答案:10.C11.D12.D
二.地方時的計算
1.規律:東早西晚,每差15°相差一小時,每差1°差4分鍾。
2.方法
(1)從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入手,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為18:00.
(2)從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入手。過切點且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晝半球的中心線)地方時為12:00,過切點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即夜半球的中心線)地方時為0:00。
(3)日期變更類型的題目,地球上兩天的分界由180°和該圖中24點(即0點)的經線構成。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舊的日期到新的日期的線為該圖24點經線,另一條為180°。因此首先確定0:00經線及1800經線非常重要

3. 高考做地理選擇題時,有什麼訣竅嗎

高考地理 選擇題相對來說比較難的,是文綜三科當中難度最高的。最好的解答地理題的方法有圖解法、因果聯系法、排除法、代入法和優選法。

4. (高考)文綜地理選擇題和大題怎樣復習啊

選擇題看的就是你的基礎能力如何,所以基礎知識要過關。要復習的話就回看你以前不會做的而老答師講評過或有詳細答案的。大題你也是要多看多做一些題目,掌握答題技巧了就容易了,還要熟悉地圖,要不然有圖出來你都不懂圖上是哪裡就沒法答咯。總的說來還是要掌握基礎的東西。

5.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有哪些

高考的地理選擇題建議一下幾點:

  1. 注意審題,因為高考的地理題不會很容易,邏輯思版維比較強。

  2. 要熟悉河流權水文,水溫,等高線,等等。

  3. 地理題目是非常貼近材料的問題,與實際學的還是有差別,要結合知識來做題目。

  4. 實際操作方面可以用排除法,或者是直接帶入法來做。

6.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有什麼技巧

(一)、選擇題的命題規律

  1. 選擇題的命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2.多為單項選擇題(如全國卷、天津卷等)

3、多為連題型選擇題(一個材料包括多個選擇題)

4、選擇題內容更加關注社會熱點

(二)應試策略

1、沉著冷靜,相信自己判斷

2、認真審題

3、先易後難,跳過難題或自己認為沒有把握的題目,回頭再做

4、認真檢查,但不要輕易改動答案

(三)應試技巧

1、做到:「三審」,即一審材料(加以引申)、二審題干(畫出關鍵詞)、三審選項(找出合理、正確並與材料和題干有關的選項)。

2、讀完題組內每一個小題,注意各小題之間的前後提示語,然後再從容做題。

3、仔細分析題干,明確解題條件

例如:北極地區寒風凜冽,考慮到當地所處風帶的盛行風向,中國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營地建築的門窗應該避開的朝向是: A、東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東北方向

答案:D 點撥:題干條件是北極附近盛行風向、門窗避開的朝向。北極附近風帶為極地東風帶,具體風向為東北風,故門窗應避開東北方向。

4、選項錯誤的幾種情況: (1)因果顛倒(2)前後矛盾(3)表述絕對化(4)概念混淆(5)表述錯誤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點帶面(7)與題干無關

(四)解題方法介紹

1、直選法:運用學過的知識可以直接選出來,多考察記憶性知識,注意必須看完所有選項再選擇。

2、排除法:如果選項羅列地理事物或現象比較多,可以先將選項與題干對照,排除掉明顯錯誤的選項,重點分析剩餘選項。

例如:(2005年江蘇卷)長期以來,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邊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關鍵是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區利用絕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補給 C.下游地區利用絕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區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點撥:既然全流域要綜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應該利用絕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來補給河水,不現實,又可以排除B,正確答案為D。

3、優選法:如果選項中有多項合理,但題干中有「最」、「主導」、「第一」等字樣時,要選擇最合理選項。

例如:美國「矽谷」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A、環境優美B、交通便利C、知識技術D、市場廣闊

答案:C 點撥:形成高技術工業區的區位因素包括知識技術、快捷交通、優美的環境,但主導因素是科技發達。

4、轉換法:即將條件換成另外一種相同的說法,該說法與選項更直接,利於選擇。 例如:一年中太陽直射兩次的地區,不會有: A、熱帶沙漠氣候B、寒流C、冷鋒活動D、從極地漂來的浮冰

答案:D 點撥:將條件轉化為「一年中有兩次直射的地區」屬於熱帶地區,不會存在從極地漂來的浮冰。

5、圖示法:將比較抽象的內容用直觀示意圖表示出來,利於選擇,如太陽直射點移動、晝夜長短變化等題目。

例如:10月1日,太陽直射點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動B、南半球,向南移動C、北半球,向南移動D、南半球,向北移動

答案:B 點撥:可以用下圖幫助理解選擇。

6、邏輯推理法:根據題干提供的條件,判斷某種事物是否具有某種性質或結果,需要進行邏輯推理或運算逐步得出正確的結論,即為邏輯推理法。

例如:(2005年江蘇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徑流量一般出現在(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答案:C 點撥:首先明確塔里木河為內流河,河水主要來自天山、昆侖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變化與氣溫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其次雖然7月氣溫最高,但冰雪融水補給河流還需一段過程,最大徑流量一般出現在8月。

(五)選擇題類型:

1、正誤選擇題:可以用排除法、直選法來選擇,但必須將所有選項都看完再決定對錯。

2、最佳選擇題:可以用比較法、優選法、直選法來選擇。

3、因果選擇題: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選法、推理法、逆向思維法。

4、組合型選擇題:由多項選擇轉化為單項選擇題,方法是排除法,先確定明顯正確或錯誤選項,最後分析剩下的選項。

5、時間和空間順序排列選擇題:解題關鍵是根據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點,確定一個或多個即可選擇正確順序。

6、選擇題組:先給定材料,圖表或文字,然後從幾個角度命制幾道選擇題。

做題時注意以下方面:(1)分析材料,畫出文字中的關鍵詞,圖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規律、變化趨勢、分布等,並將各個信息進行聯系或匯總。(2)統覽給出的幾道選擇題,看一下它們之間是否具有條件繼承關系、後面題目對前面題目有無啟示、每道題用哪個條件,所有條件是否都用到了。

7. 急!高考地理選擇答題技巧

1.運用排除法。在雙選題中運用排除法比在單選題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選項中兩個明顯錯誤的答案,正確的選項就「水落石出」。

2.對選項進行分類組合。將四個選項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分別分成兩組,再對照題意確定一組最佳的選項。

3.對於難以取捨的選項,適當運用「量化法」「提高標准法」和「降低標准法」來確定最終的答案。「量化法」就是對選項的准確率作綜合的評估,「提高標准法」和「降低標准法」需要考生根據對題意的符合程度設立一個較高或較低的指標,最終篩選出所需要的答案。

三、學科內綜合題

無論是文綜卷,還是地理單科卷,綜合題的分值高,綜合性強,對學生的知識靈活應用和能力要求高,因此答好綜合題是地理取得高分的關鍵。解答綜合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細審題。從高考閱卷的反饋信息看,學生審題不清導致失分的現象非常嚴重。在急於答題的心理影響下,考生匆匆審題,結果答非所問,事倍功半。如2007年海南地理卷第21題,這道題要求考生應用統計資料來分析問題,但考生的能力十分有限,部分考生在答題中只羅列統計數字,沒有結論,或者用統計數字把結論說錯造成失分。細審題,就是要改變以往那種答題時間多,思考時間少的狀況,在審題時看清關鍵字,明確所問的問題,思考解題的思路和答題的方向。

二是查信息。在解答綜合題時,往往需要應用材料及圖表中提供的信息。善於利用材料和圖表的信息,可以在答題時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善於在圖表和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這是學生能力的一種體現,也是高考命題所關注的。相反,在答題中若沒有用到材料和圖表中提供的大量信息,可以推知答案是有漏洞的。在地圖中查信息,一要研究圖名,二要研究圖例,三要研究圖中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若是統計圖表,則既要研究總體特徵和總體趨勢,也要研究差異性。在曲線圖中特別要注意曲線的節點和折點。

三是勤遷移。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地理學科考查的核心是考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具體背景材料的能力。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應用舊的知識點進行解答,這需要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不僅需要在平時加強訓練和反思,也要求學生有很好的地理知識基礎。若地理原理掌握不扎實,則應用原理會缺乏靈活性,考生必然會出現思維混亂,隨意回答的現象。如2007年全國文綜卷Ⅰ40(3)小題,由於對有利於城市區位選擇的自然因素掌握得不扎實,考生全答對的較少。另外,由於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學生在答題時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這些都要求考生在夯實基礎方面下苦功夫,同時將相近、相鄰的地理概念、原理弄清楚。

四是善表達。許多考生在考試結束後自我感覺良好,但成績不佳,原因在於文字表述不當。主要表現在答題不完整、答題缺乏邏輯性、地理術語使用不當、出現錯別字等。培養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需要在平時復習中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一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誘導他們在答題時「點化」,注意不同的角度;二要培養考生的邏輯思維,並將思維過程用文字表述。如問水資源缺乏的原因,若只答降水少,一方面是缺乏完整性,因為水資源缺乏還有用水量增大、水污染等因素,另一方面是缺少邏輯性,因為降水不屬於水資源,水資源指陸地的徑流。對學生的地理術語使用不當及大量的錯別字,需要在平時養成一種嚴謹、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

四、跨學科綜合題

跨學科綜合試題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要解答此類試題,學生首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和區分每一小題所屬的學科;其次,學生要調動儲存的本學科知識進行遷移作答。在跨學科綜合題中,往往以某一地理或政治熱點事件為背景,在復習中應充分關注這方面的熱點,並對相應的所涉及的學科知識進行整理。從難度系數看,跨學科綜合題要低於單科綜合題,但也要注意答題的完整與嚴謹,注意文字表述的恰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