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地理特點的省市
㈠ 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中國有地理特點的省市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地理區域劃分首先是把全國國土作為一個整體。就是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國土區域按照其特點劃分成幾個大塊,以便進行地理、氣候、經濟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於中國疆域的寬廣,從地形、氣候、人文、經濟和政治各個角度分析,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區域,各種地理區域類型可以劃分為自然帶、亞地帶、自然大區、自然區等等亞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㈡ 中國的地理中心是哪個城市
中國陸地地理復中心標志——制國心塔近日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董家嶺鄉董家嶺落成。董家嶺位於東經103°33』19",北緯35°33』49",海拔2664米。經國內地理專家科學測算,此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地理中心。國心塔高2000厘米,象徵建塔時間;塔身上部圓球象徵地球;中部56根圓柱,象徵56個民族;下部34根圓柱承托中國版圖,象徵34個省市自治區;底部4個支柱和中心吊錐對准東西南北中,吊錐所指圓點即為中國陸地地理中心;圓形塔座面積96萬平方厘米,象徵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
㈢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是哪一個,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是哪一座為什麼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是哪一個,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是哪一座?為什麼?
我國地大物博各種自然資源都非常豐富而且有些省份經濟非常發達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很多地區的發展也非常迅速。
其實很多人都會問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個省份是哪一個?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個城市是哪一座?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相關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
㈣ 中國的省市劃分和地理劃分
省區劃分:
直轄市: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慶市
省級行政單位:
安徽(皖)
合肥市蕪湖市黃山市安慶市蚌埠市亳州市巢湖市池州市滁州市阜陽市淮北市六安市馬鞍山市宿州市銅陵市宣城市淮南市
福建(閩)
福州市莆田市南平市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三明市龍岩市寧德市
甘肅(甘)
蘭州市酒泉市嘉峪關市張掖市天水市
廣東(粵)
廣州市清遠市韶關市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門市佛山市肇慶市雲浮市陽江市茂名市湛江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南寧市桂林市百色市玉林市欽州市北海市梧州市柳州市河池市防城港市賀州市來賓市崇左市貴港市
貴州(黔)
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地區
海南(瓊)
海口市三亞市瓊海市
河北(冀)
石家莊市張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島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滄州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鄲市
河南(豫)
鄭州市三門峽市洛陽市焦作市新鄉市鶴壁市安陽市濮陽市開封市商丘市許昌市漯河市平頂山市南陽市信陽市周口市駐馬店市濟源市
黑龍江(黑)
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黑河市大慶市鶴崗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大興安嶺地區伊春市雙鴨山市雞西市七台河市綏化市
湖北(鄂)
武漢市十堰市襄樊市荊門市孝感市黃石市咸寧市荊州市宜昌市隨州市鄂州市黃岡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湘)
長沙市張家界市常德市益陽市岳陽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陽市郴州市永州市邵陽市懷化市婁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林(吉)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春市白城市松原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
江蘇(蘇)
南京市徐州市連雲港市鹽城市泰州市鎮江市南通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淮安市宿遷市揚州市
江西(贛)
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宜春市萍鄉市贛州市吉安市撫州市新余市
遼寧(遼)
沈陽市朝陽市阜新市鐵嶺市撫順市本溪市遼陽市鞍山市丹東市大連市營口市盤錦市錦州市葫蘆島市
內蒙古(蒙)
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
寧夏(寧)
銀川市
青海(青)
西寧市
山東(魯)
濟南市聊城市煙台市威海市青島市泰安市萊蕪市濟寧市菏澤市臨沂市德州市淄博市濰坊市日照市東營市濱州市棗庄市
山西(晉)
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忻州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呂梁市
陝西(陝或秦)
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寶雞市漢中市銅川市榆林市商洛市安康市
四川(川)
成都市廣元市綿陽市德陽市南充市廣安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自貢市瀘州市宜賓市攀枝花市巴中市達州市資陽市眉山市雅安市
西藏(藏)
拉薩市
新疆(新)
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瑪依市吐魯番地區哈密地區石河子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喀什地區
雲南(滇)
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麗江市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迪慶藏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昭通市大理白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浙江(浙)
杭州市紹興市寧波市湖州市嘉興市金華市麗水市溫州市台州市舟山市衢州市
特別行政區:
香港澳門
㈤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是哪個,城市是哪一座呢
如果一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好壞,只以氣候和山川這樣的自然環境來評判,答案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爭議。從號稱“魔都”的上海,到關中平原中部核心城市西安,以及遭遇數次人口銳減的四川省,他們在地理上都極具代表性,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自然地理形態:
所以,我們不需要去爭論哪個省、又或是哪個市的地理位置最好,位置到底好不好也要視情況而定,和平年代什麼都好說,動亂來臨的時候口糧還是關鍵。而且,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是某個省市壯大就能完成,而是需要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努力向上,與其和自己人口水之爭,不如提升自己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㈥ 中國所有省份自然地理特徵總結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08°47′~114°15′E,24°39′~30°08′N之間;面積21萬Km2。春秋戰國時屬楚國,秦分二郡,漢屬荊州。唐分歸兩道,因地居洞庭湖以南,始稱湖南。宋為兩路,元、明設湖廣行省,清置湖南省。因湘江縱貫省境,故簡稱湘。省會長沙。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北岸;地處108°21′~116°07′E,29°05′~33°20′N之間;面積18.6萬Km2。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之地。秦統一後,楚地為避秦始皇父親名「子楚」諱,遂以荊山之「荊」改稱之。後湖北多稱荊,有時合稱荊楚。漢屬荊州。北宋置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因地處洞庭湖以北,始稱湖北。元代屬湖廣行省。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間,改為湖北省,沿襲至今。因西部有鄂西山地,故簡稱鄂。省會武漢。
廣東省位於華南地區東部;地處108°13′~119°59′E,3°28′~25°31′N之間;面積18萬多Km2。戰國時為百越地,秦屬南海、象兩郡,漢屬交州,唐為嶺南道。宋置廣南東路和西路,從簡稱中得廣東政區名。元屬江西行省,明改廣東布政使司,清設廣東省。因古時為南越地(越又作粵),故簡稱粵。省會廣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華南地區西部;地處104°29′~112°13′E,20°54′~26°23′N之間;面積23.6萬Km2。戰國為百越地,秦分屬桂林、象兩郡,漢屬交州。唐屬嶺南道,宋分廣南西路、東路,由簡稱得廣西政區名。元屬湖廣行省,明改廣西布政使司,清初為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壯族自治區。因秦時為桂林郡轄地,故簡稱桂。首府南寧。
河南省位於古時傳說中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稱「中州」、「中原」;地處110°22′~116°38′E,31°23′~36°22′N之間;面積16.7萬Km2。夏、商時期即以此為生息地。戰國為東周、韓、魏地,秦設河南縣,漢置郡,唐正式建河南(黃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屬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創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簡稱豫。省會鄭州。
河北省位於北京周邊;地處113°04′~119°53′E,36°01′~42°37′N之間;面積18.77萬Km2。古時為中國傳說中的九州之一。春秋戰國時,北部屬燕國,南部屬晉國,故有「燕趙」之稱。秦時設多郡。漢設幽冀二州。三國歸魏轄。晉仍設二州。唐為河北道,因地處黃河以北而得名。宋為東、西路。元為中書省所轄。明改北直隸省。清稱直隸省。1928年始稱河北省。因漢設幽冀二州,故簡稱為冀。省會石家莊。
山東省位於渤海和黃海之濱;地處114°36′~112°43′E,34°25′~38°23′N之間;面積15.3萬Km2。春秋為齊魯之地,秦分多郡,漢分屬青、兗、徐等3州,唐歸河南、河北道,宋、金分兩路,後改為山東東路、西路,創始政區名稱。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布政使司,清為山東省。省會濟南。
山西省位於太行山西側,故稱山西;地處110°15′~114°32′E,34°35′~40°45′N之間;面積15.63萬Km2。古時屬並州,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為晉。戰國為趙地。秦置多郡,漢仍稱並州,唐為河東道,宋置河東路,金被分屬。元屬中書省。明設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會太原。
江蘇省位於長江下游,東瀕黃海;地處116°21′~121°54′E,30°46′~35°08′N之間;面積10萬多Km2。春秋為吳、宋屬地,戰國歸楚,秦劃多郡,漢屬徐、揚二州。三國蘇南為吳,蘇北為魏。唐宋為三道,元歸江北、江浙兩行省,明直隸南京。清取江寧府、蘇州府合稱,置江蘇省,始得「江蘇」政區名。省會南京。
江西省位於長江中游南岸;地處113°34′~118°28′E,24°29′~30°05′N之間;面積16萬多Km2。春秋戰國為楚國地,秦屬九江郡,漢為揚州地。唐屬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為政區原始名。宋為江南西、江南東兩路,元為江西行省。明置江西布政使司,清為江西省。因境內大河以贛江為最,故簡稱贛。省會南昌。
浙江省位於東海的近鄰;地處118°01′~123°08′E,27°01′~31°10′N之間;面積10.18萬Km2。春秋為越國地,戰國為楚國地。漢置多郡,唐始置浙江西、東道(因錢塘江流向曲折——因折與浙同音,又稱浙江,漸成地名),宋置兩路,元屬江浙行省,明為浙江布政司,清設浙江省。省會杭州。
黑龍江省位於東北北部;地處121°13′~135°06′E,43°26′~53°34′N之間;面積46.9萬Km2。 古時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夫餘地。唐屬渤海國,遼金為東京、上京二道(路),元歸遼陽行省,明屬女真奴兒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龍江岸築城,名黑龍江城,後置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邊陲;地處 34°22′~ 49°33′E, 73°41′~ 96°18′N之間;面積160萬Km2,佔全國1/6,是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古稱西域,漢置西域都護府,唐置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宋為西遼地,元設兩行省。清屬伊犁將軍府,被稱新疆,1884年建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
遼寧省位於東北南部;地處118°53′~125°46′E,38°43′~43°26′N之間;面積14.59萬Km2。戰國屬燕國,秦歸遼東、遼西兩郡,漢為幽州,唐置安東都護府及河北道,遼金分屬三道(路),元置中書省,明設都指揮使司,清初建都稱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取"遼河流域永久安寧之意",改稱遼寧省。省會沈陽。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104°17′~107°40′E,35°14′~39°22′N之間;面積6.6萬Km2。春秋戰國為羌戎、匈奴族散居地,秦屬北地郡,漢、魏分屬郡州。唐、宋分歸兩道(路)。元稱寧夏行省(取"夏地安寧"義得省名),明設寧夏衛,屬陝西布政使司,清屬甘肅省。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首府銀川。
青海省位於西北中部;地處89°35′~103°03′E,31°4′~39°19′N之間;面積72.4萬Km2。古為西羌居地,漢設郡,隋設二郡,唐、宋屬吐蕃。元多屬,明為西番地,清多屬。1928年置青海省,因境內青海湖得名,簡稱青。省會西寧。
陝西省位於位於黃河中游,西北地區東部;105°29′~111°15′E,31°42′~39°35′N;20.5萬Km2。陝西在西周初得名。當時周、召二公以陝原(同「塬」,黃土高原地區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地貌,特點為:四邊陡,頂上平)為界分而治之。陝原以東由周公治理,稱「陝東」;陝原以西由召公治理稱「陝西」;又因陝西在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治地,故又簡稱「秦」。 秦代為內史及漢中郡、上郡,漢屬司隸和並、益州,唐屬關內、山南等道,宋初置陝西路。元設陝西行省,自清朝始設陝西省制至今。省會西安。
甘肅省位於河西走廊周圍;地處93°28′~108°44′E,32°36′~42°48′N之間;面積45.1萬Km2。春秋戰國為秦、西戎地。秦置二郡,漢屬涼州。唐分三道,宋分兩路,西夏時合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兩州首字得甘肅政區名。元置甘肅行省,始作省名。明屬陝西省,清為甘肅省。因境內有隴山,故簡稱隴。省會蘭州。
雲南省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地處97°32′~106°12′E,21°08′~29°15′N之間;面積39.4萬Km2。因省內東部地區古屬滇國疆域,故簡稱滇。省會昆明。春秋楚國開滇,漢屬益州。三國屬蜀,唐歸劍南道,五代、宋為大理國,元設雲南行省(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明置雲南布政使司,清設雲南省。省會昆明。
貴州省位於中國西南部雲貴高原東部;地處103°37′~109°32′E,24°37′~29°13′N之間;面積17萬Km2。春秋戰國為楚、蜀、夜郎等7小國地,秦分多郡。漢屬荊、益二州,隋、唐置黔中道。宋名貴州,元分屬湖廣、雲南、四川三個行省,明設貴州布政使司。清為貴州省。因元時為黔州,故簡稱黔。省會貴陽。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南部;地處78°25′~99°06′E,26°44′~36°32′N之間;面積120萬Km2。周為西戎,漢為西羌地,唐後屬吐蕃,元設烏思藏宣尉司都元帥府。明設二都指揮使司,清先分治,後定名西藏(藏為聖潔義,因藏在中國西,康熙帝定名西藏),劃為行政區。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首府拉薩。
四川省位於長江上游;地處97°22′~110°10′E,26°03′~34°20′N之間;面積56.7萬Km2。春秋戰國時為巴、蜀國,秦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分兩道。宋置4路,元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行省,始有初稱。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設四川省。故簡稱蜀(或川)。省會成都。
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北端;地處115°25′~117°30′E,39°26′N;面積16807 Km2。春秋戰國為燕國都城,稱薊。遼為陪都,稱南京,又名燕京。金建都於此,號中都。此後800年,元稱大都,明、清稱京師,曾改稱為北平、北京,及民國初年,稱為首都。
上海市地處中國海岸帶的中部,面臨太平洋,背靠長江流域;位於30′41′~31′53′E,120′51′~122′12′N之間;面積6341 Km2。唐宋時期,上海舊城廂一帶是個漁村,在它的東面有兩條河注入東北方的高橋、長江口一帶。東面一條叫下海浦,西面靠近漁村的一條叫上海浦,漁村即以此為名,叫「上海」。新石器時代吳淞口下游一帶的居民,以漁獵為生,並創造了一種叫「滬」的捕魚的工具。這種工具適合於上海一帶潮水漲落時進行捕魚。後來就把這一帶地方叫「滬」,簡寫為「滬」。
天津市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地處116°44′~118°01′E,38°33′~44°15′N之間;面積1.13萬Km2。戰國時有民散居。漢、隋在此開鑿運河,漸成重地。宋、遼時此為前線,金、元稱直沽。明置海津鎮,後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紀念明成祖朱棣奪權勝利,改稱「天津」,再築城置天津衛。清為直隸州、天津府。
重慶市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跨105°11′~110°11′E,28°10′~32°13′N之間;面積8.2萬Km2。多丘陵,少數盆地。
㈦ 中國地理各區域的特徵
中國地理各區域的特徵
降水條件: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熱量條件:積溫由南向北遞減;
地貌條件:分為三級階梯,西高東低,地形多為山地,地形地貌復雜多樣!
㈧ 中國地理分布 比如說像什麼 華東地區 華北地區等 這些地區是怎麼劃分的、包括哪些省市最好帶圖。謝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華南地區(包括版廣東、廣權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台港澳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澳門)。
主要還是從地理位置上來劃分的,一般這種歸類區域的圖比較難找,你可以按照地區所在的名稱到網路地圖上看一下,網路地圖還是很詳細的
㈨ 中國各城市地理環境的特點
水資源較豐富的地方。地形一般是平原,沿河修建,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等,例如石家莊是因為鐵路興起的城市,大慶是石油,攀枝花是鐵資源。高中的地理書介紹過啊!
求採納
㈩ 中國各省市等我自然地理特徵
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區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