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阿拉伯地區國家地理

阿拉伯地區國家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7 18:16:20

Ⅰ 伊拉克國家地理概況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與它接壤的國家眾多,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阿拉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3%,庫爾德人約佔21%。該國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5%,其中什葉派穆斯林佔54.5%、遜尼派穆斯林佔40.5%。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北部庫爾德地區的官方語言是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居民講波斯語。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石油工業是伊拉克的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委內瑞拉、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
2015年2月5日,鑒於伊首都巴格達安全局勢好轉,決定於7日開始解除巴格達長達數年的宵禁。
位置境域
伊拉克
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國土面積約43.7萬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區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
伊拉克出海口僅在東南端位於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線長6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 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6]
地形
伊拉克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氣候
伊拉克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攝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氣溫為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伊拉克常年刮西北風,冬季涼爽、多雨,空氣潮濕,夏季炎熱乾燥,道都巴格達市夏季七、八月溫度45攝氏度左右,冬季一月溫度為4攝氏度。每年六至九月為最乾燥的季節,月平均降雨量為1毫米。最濕潤的季節在三月,平均降雨量為28毫米。[7]

6資源編輯
伊拉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工業是經濟主要支柱。2010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長稱已探明儲量1431億桶,在 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中分別佔12.0%和9.8%,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7%,居世界第十位。磷酸鹽儲量約100億噸。[8]

Ⅱ 關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首都:阿布扎比

面積:8.36萬平方千米

人口:410萬(2005年)

民族:阿拉伯人僅佔1/3,其他為外籍人,主要是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地的移民。

語言: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沿海地區使用波斯語。

貨幣:迪拉姆

國家地理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海岸線長734千米。西北與卡達為鄰,西和南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東和東北與阿曼毗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由7個酋長國組成而得名,包括阿布扎比、迪拜、阿治曼、沙迦、烏姆蓋萬、哈伊馬角和富查伊拉。7個酋長國都很小,又盛產石油,故有「油海七珍」之譽。境內除東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絕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窪地和沙漠,其間也有礫石、沙丘和綠洲。東部山地的哈賈山脈海拔3000米。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最高峰。阿聯酋由於扼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和靠近霍爾木茲海峽,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阿聯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3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9.5%,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氣儲量為6.06萬億立方米,也居世界第五位。阿聯酋屬熱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多集中於1~2月間。內陸沙漠地區乾旱少雨。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名的由來

是因由7個酋長國組成而得名。這7個酋長國分別是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

「沙漠明珠」:迪拜

迪拜是座古城,早在2200年前就是一個重要的商埠。迪拜在20世紀初時建立了港口,以出口珍珠聞名,以後相繼成為西方貨物的主要進口港。現在的迪拜是阿聯酋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聯邦的許多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在此設有辦事機構。同時迪拜還是海灣地區的轉口貿易中心。轉口的主要商品是來自日本、德國、美國和印度等國家各地區的產品。迪拜轉口貿易發達的主要原因是其交通運輸便利,擁有現代港口、機場和眾多的航空路線;另外,進出口商品在這里有許多優惠條件。港區附近設立自由貿易區。近年。迪拜在保持它沙漠明珠美名的同時,也在向電腦時代邁進。還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一切都使迪拜成為一個完全現代化的城市。位於迪拜海灘300米的人工島上。建有號稱七星級酒店的芝加哥海灘賓館,高340米,是中東地區最高的建築物。

Ⅲ 阿爾及利亞這個國家地理位置及民一族特色

阿爾及利亞,雖然地處非洲,但是地理位置在地中海沿岸和法國相望,人種也回是白人,這就看你男朋友是穆斯林答還是當地的伯伯人了,如果是前者,他可以要四個老婆,估計你也得信阿拉,感覺不是很自由,如果是後者就不用擔心這個。

結婚的話,兩個人的文化差異是個不小的跨越,還有語言差異,這邊說法語和阿拉伯語,英語不通用。

如果你們真的相愛那就爭取吧,嫁給誰不是嫁了,呵呵,不如嫁給我算了!開個玩笑,呵呵

我在阿爾及利亞的setif,有問題可以問我!

是穆斯林的話比較慘,阿爾及利亞人做事比較拖拉。國家的基礎設施跟國內二線城市差不多,但是物資相對很缺乏,如果你在北京上海這種大都市生活習慣了,來這里肯定很不適應。我感覺談戀愛可以,如果真要結婚,後續文化方面和生活習慣的沖撞才是大問題!

Ⅳ 為什麼有錢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未成為地區強國

沙特可以稱為世界上的石油王國,它的石油產量和儲量都排在世界的首位,這使得沙特成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從目前的油田儲量來看,沙特的油田,加瓦爾油田剩餘石油儲量高達750億桶。為什麼有錢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未成為地區強國?

第三、地理條件不合適

沙特屬於地廣人稀的地帶,大多屬於沙漠,而且成為大國的,條件不是很好,難度很大。有錢不一定會成為大國,而有錢也不能解決沙特教育,工業科技落後的現狀。如果沙特不是通過石油資源,提升國家的實力。而沙特只能以資源型的國家,出現在這個世界的舞台上。

有人說麥加和麥地那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每年都會有很多的聖徒到沙特來朝拜,而不用擔心經濟衰退,你覺得呢?

Ⅳ [國家地理之最]

2.俄羅斯/梵蒂綱來
3.賴索托/馬爾自代夫
4.中國/馬爾地夫
5.冰島/吐瓦魯
6.摩納哥(人口密度為1萬6398人/平方公里)/南極
7.皮特凱恩群島(英)49人
8.梵蒂綱
9.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 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專題,圖庫)、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 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11.夏威夷州
12.愛德華王子島、努納武特
13.沙烏地阿拉伯
14.墨西哥、百慕大(英)
15.塔斯曼尼亞州
16.巴西、南喬治亞和南桑德維奇群島(英)
17.英國以前是,現在是丹麥(光格陵蘭島就2,166,086平方公里)

Ⅵ 國家地理位置如何劃分

常用國家地理位置劃分

歐洲:政治上的東西歐是按冷戰時,受美國控制的是西歐,受蘇聯控制的是東歐。南歐是按多瑙河和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脈劃分。北歐是按波羅的海分的。 現在地理上的劃分是這樣的: 北歐國家:冰島、挪威、丹麥、瑞典、芬蘭。 西歐國家:英國、法國、愛爾蘭、比利時、荷蘭、盧森堡。 中歐國家:瑞士、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列支敦斯登。 南歐國家: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門特內哥羅Montenegro)、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希臘、保加利亞、匈牙利是南歐國家。 其中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門特內哥羅Montenegro)、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希臘、保加利亞、匈牙利這些巴爾干國家往往又被稱作東南歐國家。 剩下的是東歐國家,其實也就是所有由前蘇聯獨立的歐洲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者在地理位置上應該在亞洲,但和在經濟、文化、政治上亞洲關系不密切,所以往往還算在歐洲)。美洲:北美洲:格陵蘭(丹)、加拿大、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法)、美利堅合眾國、百慕大群島(英) 中美洲:墨西哥合眾國、瓜地馬拉共和國、貝里斯、薩爾瓦多共和國、宏都拉斯共和國、尼加拉瓜共和國、哥斯大黎加共和國、巴拿馬共和國、巴哈馬國、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古巴共和國、開曼群島(英)、牙買加、海地共和國、多明尼加、波多黎各自由邦(美)、美屬維爾京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安圭拉(英)、安地卡及巴布達、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多米尼克國、馬提尼克(法)、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巴貝多、格瑞那達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荷屬安的列所、阿魯巴(荷) 南美洲:哥倫比亞共和國、委內瑞拉共和國、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蘇利南共和國、法屬蓋亞那、厄瓜多共和、秘魯共和國、巴西聯邦共和國、玻利維亞共和國、智利共和國、阿根廷共和國、巴拉圭共和國、烏拉圭東岸共和國、馬爾維納斯群島(英)東南亞: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其中東帝汶是經全民公決後,於2002年5月20日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總面積4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3億,大部分為黃種人,包括有屬於漢藏語系、印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的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緬族、老族、高棉族、蘇祿族等。華僑、華人約3000萬人,是世界華僑、華人最集中,人數也最多的地區之一。新加坡的華人比例占 70%以上,其次是馬來西亞,約佔30%。東南亞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於沿海平原、大河兩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區和島嶼,雨林地帶則人口稀少。 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尼,其面積約有19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2億,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東西南北的寬度和長度都只有約三十公里,駕車一天可以跑遍全國。新加坡雖然面積是最小的,但人口卻有401萬,比擁有5767平方公裡面積的汶萊要多得多。汶萊只有30多萬人,是東南亞人口最少的國家。拉丁美洲(拉美)(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總稱為拉丁語.美洲所有說拉丁語和附近幾個國家組成拉丁美洲,也就是南美和北美除美國\加拿大\格零蘭的國家 委內瑞拉 宏都拉斯 哥斯大黎加 巴西 阿根廷 牙買加 蘇利南 薩爾瓦多 聖露西亞 安地卡及巴布達 智利 巴哈馬 巴拿馬 玻利維亞 厄瓜多 尼加拉瓜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古巴 貝里斯 烏拉圭 巴貝多 格瑞那達 多米尼加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海地 蓋亞那 巴拉圭 哥倫比亞 瓜地馬拉 多米尼克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非洲國家
非洲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其中埃及、蘇丹和利比亞有時稱為東北非。其餘國家和地區稱為西北非。北非的面積8 2 0 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 2 0 0 0 萬,阿拉伯人佔7 0 %左右。西北部為阿特拉斯山地,東南部為蘇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狹窄的平原,其餘地區大多為撒哈拉沙漠。本區不少農礦產品佔世界重要地位,原油佔世界總產量5 %,磷酸鹽佔2 2 %,棉花約佔5 %,阿拉伯樹膠佔8 0 %以上,其它還有栓皮、油橄欖、柑橘、葡萄、椰棗、無花果等。
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有時也把蘇丹作為東非的一部分。東非面積約3 7 0 萬平方千米,人口1 3 0 0 0 萬,主要是班圖語系黑人,分布在南部;其次是阿姆哈拉族,蓋拉族和索馬里人,分布在北部。北部是非洲屋脊---衣索比亞高原,南部是東非高原,印度洋沿岸有狹窄的原,東非大裂谷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西部,本區所產咖啡約佔世界總產量1 4 %,劍麻約佔2 5 %以上,丁香供應量佔世界丁香供應量的8 0 %以上。茶葉、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
西非: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面積約6 5 6 萬多平方千米。人口1 5 0 0 0 多萬,其中黑人約占總人口的8 5 %,其餘多為阿拉伯人。本區北部屬撒哈拉沙漠,中部屬蘇丹草原,南部為上幾內亞高原,沿海有狹窄的平原。本區所產金剛石約佔世界總產量1 2 %,鋁土礦約占非洲總產量9 0 %以上,可可和棕櫚仁均佔世界總產量5 0 %以上,棕櫚油約佔3 8 %,花生約佔1 1 %,咖啡、天然橡膠在世界上也佔有一定地位。
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布)、剛果(金)、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時也把尚比亞、辛巴威和馬拉維作為中非的一部分。面積5 3 6 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5 6 0 0 多萬,其中班圖系黑人約佔8 0 %,分布在南部。其餘為蘇丹語系黑人,分布在北部。本區北部屬撒哈拉沙漠,中部屬蘇丹草原,南部屬剛果盆地,西南部屬下幾內亞高原。剛果盆地面積約3 3 7 萬平方千米,中心部分最低處海拔僅2 0 0 米,四周的高原、山地一般高達海拔1 0 0 0 米以上。所產金剛石佔世界總產量3 0 %左右,錳礦石佔1 2 %,銅、鈷、鈾、錫、鐳、鈮、鉭等礦物產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櫚油、棕櫚仁、天然橡膠、可可也很重要。
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島、聖赫勒拿島和阿森松島等。面積6 6 1 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為一億,其中班圖語系黑人佔8 5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的馬達加斯加人佔9 %,歐洲白種人佔5 %以上:南非高原為本區地形的主體,高原中部地勢低窪為卡拉哈迪盆地,四周隆起為高原和山地,本區所產金約佔世界總產量71.83%,金剛石、鉻礦石約佔28.17 %,銅、釩、鋰、鈹、鈹、鈷,石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亞太地區: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泛指太平洋沿岸的大國。
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中國、墨西哥、智利、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台灣、香港兩個地區。

Ⅶ 阿聯西國家地理位於哪個地區

西亞地區,阿拉伯國家

Ⅷ 阿聯酋在哪個國家地理

LZ您好
阿聯酋本身就是一個完全獨立國家,不隸屬於任何國家!
全名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由阿布扎比,迪拜等7個酋長國組合而成.各酋長國有各自的行政權,約相當於我國的自治區.

Ⅸ 請教沙特國家地理介紹

第一章 沙特國情介紹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於1932年9月23日建國,面積225萬平方千米。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公元8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公元16世紀,阿拉伯帝國被奧斯曼帝國統治。公元19世紀,英國入侵,並把這片土地分為漢志和內志兩部分。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兼並漢志,隨後逐漸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並於1932年9月宣告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1、 地理位置
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海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沙烏地阿拉伯」一詞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幸福的沙漠」。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希賈茲-阿西爾高原,其南段的希賈茲山脈,海拔3000米以上。中部為納季德高原。東部為平原。紅海沿岸地區是寬約70公里的紅海低地。沙漠約佔全國面積的一半。無常年流水的河流、湖泊。
2、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3個地區:利雅得地區、麥加地區、麥地那地區、東部地區、卡西姆地區、哈伊勒地區、阿西爾地區、巴哈地區、塔布克地區、北部邊疆地區、季贊地區、納季蘭地區、朱夫地區。地區下設一級縣和二級縣,縣下設一級鄉和二級鄉。

3、 自然資源
沙烏地阿拉伯以豐富的石油資源聞名世界,有「石油王國」、「沙漠超級富國」之稱,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極為豐富。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此外,還有金、銅、鐵、錫、鋁、鋅等礦藏,是世界第四大黃金市場。
水資源以地下水為主。地下水總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計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目前沙特共有30個海水淡化廠,日產300萬立方米淡化水,佔全國飲用水的46%。沙特共有184個蓄水池,蓄水能力6.4億立方米。
4、 工業
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特的經濟命脈,石化產品外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石油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總額的90%以上。近年來,沙特政府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非石油產業,依賴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

5、氣候
沙特西部高原屬地中海式氣侯,高溫期少雨,低溫期多雨;其他廣大地區屬亞熱帶沙漠氣侯,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6、人口
約2748萬,其中外籍人口約佔30%,絕大部分為阿拉伯人。人口年增長率:2.4%。男女比例:男性50.9%,女性49.1%。
7、語言
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8、宗教
伊斯蘭教為國教、遜尼派約佔85%,什葉派約佔15%。
麥加朝覲——天房是伊斯蘭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蘭教歷1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的穆斯林到麥加朝覲時,都要逆時針方向圍著天房游轉。
9、政治制度
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國,無憲法,禁止政黨活動。國王是國家元首,又是教長,沙特王室掌握著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內閣決議,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和協議均需國王最後批准。《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聖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國王亦稱「兩個聖地(麥加和麥地那)的僕人」,並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大臣會議主席(即內閣首相)等職務。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副首相、大臣、副大臣、省長、副省長、駐外使節和其他高級行政官員以及軍隊上校以上軍官均由國王任命,有權解散或改組內閣,各部大臣直接向首相負責。國王有權批准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議。內閣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國務大臣和國王顧問組成,任期4年。國王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沙特王國由其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赫曼•費薩爾•沙特國王的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國王。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國王決定成立協商會議,它是國家政治咨詢機構,負責向國王提出改革建議,委員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可連任。
10、習俗
沙烏地阿拉伯人打招呼的禮儀很講究,見面時首先互相問候,說:「撒拉姆,阿拉庫姆」(你好),然後握手並說「凱伊夫–哈拉克」(身體好)。有的沙特人會伸出左手放在你的右肩上並吻你的雙頰。
在沙烏地阿拉伯做好工程和貿易工作,必須了解該國嚴格實行政教合一,尤須知道伊斯蘭教的一些習俗與規定,否則就可能給工作帶來許多不便,甚至使貿易活動失敗。
沙烏地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純潔)、綠色(生命)。國王身著土黃色長袍,象徵神聖和尊貴。一般人不能「皇袍加身」。沙特國旗的顏色和圖案,突出地表明這個國家的宗教信仰。綠色對穆斯林國家來說是吉祥的顏色,旗面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書寫伊斯蘭教的一句格言:「世界除真主外,別無神祗,穆罕默德是先知、真主的使者」。在阿拉伯文句下面有一寶劍的圖案,象徵著聖戰和武力,各種設計忌用豬、十字架、六角星等作圖案。
按照沙特人的商務禮俗,冬日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會見須先預約,但像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樣,會見鬆散不守時。因此,即使是約定的時間去拜會,最好仍需在日程上留一點餘地,對方晚到15~30分鍾是常有的事。依公司類別而定,上班時間千差萬別,夜間上班的公司也很多。在洽談業務時,沙特人員常被來往人員打斷,阿拉伯人認為這是「家庭」的延伸,不認為是失禮。遇到這種情況,一是耐心等待,二是預約到外面單獨洽談。當地商人多通曉英文,名片和說明宜用阿文和英文兩種文字。來往信件人名前冠以職銜,如果來函用阿文,回函也亦以阿文為宜。一般人在外多以握手問候為禮,如果雙方(指男子)信仰一致或比較友好,雙方左右貼面三次。有時候主人為表示親切,會用左手拉著對方右手邊走邊說。交換物品時,用右手或用雙手,忌用左手。按穆斯林的習俗,該國以牛、羊為上品,忌食豬肉和豬肉製品。忌食有貝殼的海鮮和無鱗魚,肉食不帶血。阿拉伯人熱情好客,應邀去主人家做客時可以帶些小禮品,如糖果、工藝品等。禁酒最為嚴格,別送酒類禮品,不能單獨給女主人送禮,也別送什麼東西給已婚女子,忌送婦女圖片及婦女形象的雕塑品。與阿拉伯人初次見面就送禮,可能被認為是行賄,切勿把用舊的東西送給他們。
沙特人不相信談判代表,總要求與製造商直接談判,法律限定該國商業必須由本國商人經營。沙特商人總是身兼進出口業務,零售商經營商品種類奇雜,且善於討價還價,談生意需要細心又耐心。
在沙特,無酒、無電影、無夜總會,市面雖有香煙出售,但不能在主人宴會上抽煙,當地沒有抽煙的習慣。到主人家時要脫鞋,除非主人提出不用脫鞋。不要隨便進入清真寺,入寺必先脫鞋。忌諱用鞋底後跟面對人,忌用腳踩桌椅板凳,因為這被認為是污辱人的表示。
一般會見和宴請的場合,往往只有男性,女性毫無社會地位。沙特婦女外出戴面紗,外面拋頭露面的婦女多為外籍人。事實上,你在沙特可能看到的女性,八成是鄰國來的勞工。不要在沙特拍攝宗教過程的照片。更不要給婦女拍照,可能會給你帶來殺身之禍。
沙特戒律很嚴,小偷砍手,女性通姦則用亂石砸死。詢問他們太太近況、嗜好,都在嚴禁之列。在沙特慶祝聖誕節、做聖誕樹,都是禁忌。汽車司機超速行駛,監禁一月,鞭打80,因此,沙特幾乎無犯罪。
沙烏地阿拉伯禁郵一切偶像,如工藝品中的人物雕像、兒童玩具娃娃等。因為崇拜偶像與伊斯蘭教戒律背道而馳.在海關,對進出人員的物品檢查很嚴,禁止攜帶黃色淫穢音響和印刷品出入境。酒和麻醉品販賣者最高可判死刑,連婦女帶的香水也要嗅之再三,唯恐是酒。齋月期間白天禁止在公共場合抽煙、飲水和進食。
11、節假日
獨立日:9月23日(1932年)
國慶日:9月23日(1932年)
開齋節:回歷10月第一天
宰牲節:回歷12月10日
公休日:每周星期四、五為公休日

Ⅹ 關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

首都:利雅得

面積:225萬平方千米

人口:2460萬(2005年)

民族:人口絕大部分為阿拉伯人。外國移民525萬人,在各國移民數中居第八位。

語言: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貨幣:沙特里亞爾

國家地理

沙烏地阿拉伯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卡達、阿聯酋、阿曼、葉門等國接壤。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賈茲一阿西爾高原。東部為平原,中部為納季德高原,紅海沿岸地區為紅海低地,沙漠佔全國土地的1/2,無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東南部的魯卜哈利沙漠為全國最大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千米,故有阿拉伯半島的沙漠王國之稱。沙烏地阿拉伯的疆域包括阿拉伯半島上最重要的地區——納季德(內志)、希賈茲(漢志)、傑貝勒沙馬爾、阿西爾、哈薩。沙烏地阿拉伯物產以石油資源最為豐富,有「石油王國」之稱,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627.90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1/4以上,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也是銷量和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世界上三個超級大油田中,有兩個在沙烏地阿拉伯,位於中部胡富夫附近的蓋瓦爾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東北部的塞法尼耶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天然氣儲量佔世界天然氣總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此外。還有金、銅、鐵、鋁、鋅等礦藏。地下水總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估計可使用320多年。沙烏地阿拉伯西部高原屬地中海式氣候,其他廣大地區屬亞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夏季沿海氣溫38~39℃,內地氣溫有時高達54℃;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水量100亳米以下。

沙烏地阿拉伯國名的由來

國名源於王國創始人伊本·沙特這個名字。在阿拉伯語中為「幸福」之意,即「吉祥的阿拉伯王國」。

「沙漠花園」:利雅得

利雅得是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中部。周圍是一片綠洲。面積1650平方千米。是政府機關所在地,也是沙特的政治、經濟、金融、商貿、教育、衛生、文化中心,有100多個國家在此設大使館。市內有著名的王宮、庄嚴的大清真寺,還有利雅得大學和具有現代化設備的沙特一世國王醫院。為供給居民飲水,造型各異的供水塔隨處可見。利雅得很早以來就是紅海一波斯灣之間的中轉站,從伊朗、伊拉克到麥加、麥地那,陸路交通都要從利雅得經過,市郊建有豪華大型機場——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與東部的達曼由鐵路線連接。

「宗教之都」:麥加

聖城麥加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的賽拉特山地內,它是伊斯蘭教第一聖地。沙烏地阿拉伯第三大城。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出生地,他在此創立並傳播伊斯蘭教。後伊斯蘭宗教中心遷往麥地那,但麥加卻從此成為伊斯蘭教的朝拜地,世界各國穆斯林做禮拜時都朝向麥加。聞名世界的麥加大清真寺,坐落在麥加城的中心位置,面積16萬平方米,寺內可容納30萬穆斯林做禮拜。今天,麥加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宗教之都,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穆斯林來此朝覲。

麥地那

麥地那是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地。位於國土西北部的希賈茲(漢志)境內。原名耶斯里卜,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徒「遷徙」至此後改稱麥地那。這里有伊斯蘭創始人穆罕默德的陵墓。

麥加大清真寺

世界最著名的伊斯蘭教聖寺。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萬教徒雲集於麥加。朝拜大清真寺中的「克爾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