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
① 中國地理地圖
我國地圖,如圖所示
② 中國地理
樓上的建議就是不錯的,王樹生的地理圖冊都挺不錯,很多高中學生都在使專用。鑒於你的情況,我推薦一屬本地理圖冊——《中學地理 圖文詳解 指導地圖冊》 是山東地圖出版社的,這本地圖冊既有很多地圖:降水圖、地形圖、自然帶圖、行政區劃圖、、、都有,而且有很多文字講述,比較簡單易懂,又絕非一般常識。難易適當,很容易入手,很好用的。相信我,我高中就用這一本圖冊,高考地理全市前三名。
以上這一本是既有中國地理,又有世界地理。但缺陷在於,它是一本從地理課本中提煉出來的,如果你沒有對課本的熟悉度,那麼在人文地理上你肯定會覺得書上的太少了,你學不到什麼。所以我建議,看看初中的地理課本——人文地理的部分。地理書的種類很多,而且名字不是很好記,所以我只能推薦以上一本地圖冊,初中地理書和以下幾個出版社了:
中國地圖出版社、山東地圖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你去你們學校的圖書館看看,應該有很多書的。選那些上面寫、、、地理簡介,、、、地理常識,、、、地理通識之類的。記得好像有一本書叫做《中國地理》,是一本很小但蠻厚的一本書,很好的,地理知識很多的。
③ 中國地圖高清版大圖
中國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地圖如下:
(3)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行政規劃:
1、東北三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2、北部邊疆一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3、黃河中下游六省、直轄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
4、長江中下游七省、直轄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
5、南部沿海七省、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福建省、台灣省;
6、西北五省、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西南五省、直轄市: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④ 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地理區域劃分首先是把全國國土作為一個整體。就是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國土區域按照其特點劃分成幾個大塊,以便進行地理、氣候、經濟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於中國疆域的寬廣,從地形、氣候、人文、經濟和政治各個角度分析,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區域,各種地理區域類型可以劃分為自然帶、亞地帶、自然大區、自然區等等亞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⑤ 地理 中國地圖
地圖比例尺=圖上長度/相應實地水平距離。如1:2000(或1/2000)地形圖,表明圖專上1mm相當於實地2000mm。即2米。所謂大屬比例尺與小比例尺是根據比例尺的分母的數值大小劃分,分母數值大則表示實地距離大,稱作小比例尺,反之為大比例尺。一般對於城市地形圖,1:500~1:2000為大比例尺,1:1萬以上為小比例尺。
⑥ 新版中國地圖和舊版中國地圖有什麼不同
1、新版右下角南海諸島比例尺放大:
在原來的橫版地圖中,右下角南海諸島僅作為插圖,只有主圖比例尺的1/2,只能標注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永興島、黃岩島、曾母暗沙等大的島嶼島礁,很大一部分島嶼島礁被忽略。而在此次推出的豎版地圖中,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
2、新版增加放大的釣魚島插圖:
在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左下角還有一幅放大的釣魚島插圖,
3、新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台灣島的位置關系。
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較詳細地表示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與祖國大陸及台灣島的位置關系。
(6)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的分類:
1、中國政區圖
中國政區圖:表示中國的行政區劃的地圖,一般用境界線加質底法表示。屬於下文中的人文地理專題地圖,但因太過常見且數量眾多而單獨分為一類。最常見的中國政區圖為分省政區圖,偶爾可見劃分至地級或縣級行政區劃的中國政區圖。
2、中國地形圖
中國地形(地勢)圖:表示中國地形的地圖。一般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也有使用暈渲法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的。屬於下文中的自然地理專題地圖,但因地形要素在所有地圖要素中重要程度極高而單獨分為一類。
3、中國自然地理專題地圖
中國自然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地質圖、中國氣候帶分布圖、中國地貌區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等等。
4、中國人文地理專題地圖
中國人文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交通圖、中國各省經濟構成圖、中國各省人口密度圖、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等等。
5、中國衛星影像地圖
中國衛星影像地圖:以中國全境的衛星影像(真彩色影像、假彩色合成影像等)為地理底圖,並配以適當的地圖符號和注記對中國疆域內的地理要素進行表示的地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版中國地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圖
⑦ 中國省級地圖
中國省級行政單位是指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專市,以及2個特別行政屬區。
省自治區有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灣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
中國地圖,是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7)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擴展閱讀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對中國地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就連普通人製作和傳播(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⑧ 中國地理地形分布圖和各地的海拔高度
各地海拔:
拉薩3658.0m、西寧2261.2m、昆明1891.4m、銀川1111.5m、貴陽1071.2m、呼和浩特.0m、烏魯木齊917.9m、太原777.9m、成都505.9m、西安396.9m、重慶259.1m、長春236.8m、鄭州110.4m、大連92.8m、福州84.0m、石家莊80.5m。
青島76.0m、南寧72.2m、廈門63.2m、濟南51.6m、南昌46.7m、長沙44.9m、杭州41.7m、沈陽41.6m、香港32.0m、北京31.2m、合肥29.8m、武漢23.3m、海口14.1m、台北9.0m、南京8.9m、廣州6.6m、上海4.5m、寧波4.2m、天津3.3m。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並且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這種地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加強了沿海與內地的聯系;還使許多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水能。
(8)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擴展閱讀:
地形特徵
地形多種多樣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山區面積廣大
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中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
從中國陸地的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淺海大陸架,這是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較緩,海洋資源豐富。
⑨ 中國新版地理地圖
中國在線
地圖
⑩ 中國地圖和8個方位(圖)
中國地圖的方位和定向一般和其他的地圖一樣,都是上北下南做西右東的標法。偶爾會有一些情況,比如說受到一些地圖投影變形的影響或者是製作不同方位的鳥瞰圖之類的地圖,這類的中國地圖其正北方向就可能不在圖面的上方了。
地圖上沿經線的是南北方向,沿緯線的是東西方向,根據地圖上圖標箭頭的指示,一般箭頭所示方向為北方。在極點上所有方向都一樣,若在南極點上,則所有方向都是北方;若在北極點上,則所有方向都是南方,根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以及物體的影子也可以判定方向,根據地球運動方向,從北極點上空看,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
(10)最新中國地理及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可以按照表示的內容進行分類,通常可以分為幾大類型:
中國政區圖:表示中國的行政區劃的地圖,一般用境界線加質底法表示。最常見的上中國政區圖為分省政區圖,偶爾可見劃分至地級或縣級行政區劃的中國政區圖。
中國地形圖:表示中國地形的地圖。一般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也有使用暈渲法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的。
中國自然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地質圖、中國氣候帶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等。
中國人文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交通圖、中國各省經濟構成圖、中國各省人口密度圖、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等。
中國衛星影像地圖:以中國全境的衛星影像為地理底圖,並配以適當的地圖符號和注記對中國疆域內的地理要素進行表示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