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作業本七上

人文地理作業本七上

發布時間: 2021-02-17 12:07:50

❶ 作業本(七上)女媧造人閱讀答案

第28課 女媧造人

一、(一)1.女媧wā 摻chān 合澄chénɡ 澈綿延yán 莽莽mǎnɡ 榛子zhēn róu 揉團 niē 捏泥 jué掘起 yōu幽光 疲憊不 kān堪

(二)1.C(A.模múB.枯kūD.攪jiǎo)

2.(A)(漠)改為(寞)(B)(涯)改為(崖)(C)(慨)改為(概)

3.(1)草木叢生的樣子。(2)形容人的興致和情緒極好。(3)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4)形容本領十分高強或解決問題的途徑多。

4.創世神話 袁珂 《風俗通》5.D (其它三句都是疑問句。)

(三)1.女媧造人的原因是:希望在天地之間添點東西,讓它生機蓬勃起來;也希望這樣東西能陪伴自己,讓自己不再孤獨。造人的靈感來自於她映在池水中的面容和身影以及喜怒之形。

2.寫作目的是表現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

3.B(神話是想像的故事,無法科學地解釋人類的起源。)

二、(一)1.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及小人造出之後歡欣喜悅的場面。

2.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神通廣大、智慧、偉大的特點。

3.例:這真是太好了!我有孩子了!他是那麼聰明美麗、活潑可愛,大地馬上有了生機。有了他的陪伴,我再也不會孤獨寂寞了。(要扣住女媧造人的兩個目的,表現出她當時喜悅的心情。)

(二) 1.⑤ ③ ② ④ ①

2.景物表現出女媧造人工作的辛苦。

3.不好,「絕妙」表示方法巧妙到了極點,而「奇妙」表示方法新奇,給人新穎的感覺,在文中,女媧想出了用枯藤一次做出許多人兒的辦法,簡單省事,用「絕妙」更恰當。

4.「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媽媽』『媽媽』的喊聲,震響在周圍」這句話就能體現出。

三、1.水神共工;他和火神祝融打仗,被打敗了,覺得再也沒有臉面活在世上,就一頭撞斷了撐著天的不周山,天塌了下來。

2.情景:半邊天空崩塌下來,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縱一道橫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燒起了熊熊大火,洪水從地底噴涌而來,波浪滔天。後果:大地成了海洋。從燃著大火的山林里又竄出各種惡鳥猛獸,到處害人,人們已經無法生存下去了。

3.①補好天上的窟窿;②用烏龜腿代替天柱,使天不會再塌;③殺死黑龍,趕走惡鳥猛獸;④燒草灰塞住洪水。

4.她先在大江大河裡挑選了許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這些石子熔煉成膠糊狀的液體,再拿這些膠糊狀的液體去把天上一個個窟窿都填補好。

5.同:神通廣大;智慧。(選文可從補天及用烏龜腿代替天柱,使天不會再塌的情節看出。)異:選文中的女媧還具有勇敢、善良的品質和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從女媧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殺龍的情節可以看出。)

❷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給我題呀,語文作業本我有的是。

❸ 七上輕松作業本答案(英語)(零五網)

什麼版本的,人教?

❹ 科學作業本七年級上A本

1 梳頭發的時候,當梳子離開頭發的時候,頭發會像梳子靠近。 想知道,這個回為什麼發生。
家裡答刷洗玻璃,當兩塊玻璃中間沾了水後就很難分開。想知道,原因
2 一定的水能溶解的食鹽是有限度的。就是說食鹽在水中是有最大溶解點
3 我們在利用資源進行發家致富的時候,要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不能因為一點的小利益而致環境等因素於不顧。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❺ 誰有七上歷史與社會作業本答案

2.讀《世界上區域的劃分圖》,回答問題。
問題一:1.東亞
2.東南亞
3.南亞
4.中亞
5.西亞
6.北亞
7.撒哈拉以南專的非洲
8.歐洲西屬部
9.歐洲東部和北亞
10.北美
11.拉丁美洲
12.大洋洲
13.南極洲
問題二:便於對比和研究,了解各區域的地理特徵,更好地認識世界。
問題三: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來劃分的,把這些因素相近的劃分在一個區域里。
絕對正確,因為我也是初一的。

❻ 七年級上語文作業本全部答案 要新的 人教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速度啊

最好的方法是再去書店買一本……裡面會有答案的……也不貴啊……

❼ 2016年作業本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江西教育出版社答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思考 收獲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
學習答題的基礎,掌握了才是看答案不是好的出路

❽ 七年級上冊的地理,生物,歷史,政治需要准備作業本嗎如果需要,准備什麼樣的作業本呢語文本可以嗎

推薦全部用藍色數學本。應該數學本適合用來抄筆記。做題也適合。

❾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參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作業本參考答案: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項為之強 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 2、徐噴以煙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鶴唳雲端 果:果真,果然。唳:鳥鳴 4、以從草為林 林:樹林
5、興正濃 興:興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數十,驅之別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驅:趕 8、必細察其紋理
細:仔細。察,觀察
9、昂首觀之 昂:抬。 首:頭。之:它,代蚊子 10、為之怡然稱快 怡然:愉快的樣子
二、譯句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於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聲一
樣,我把它們比作鶴群在空中飛舞。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2、仰起頭來觀察這種景象,脖頸因此
都僵硬。
3、神定,捉嚇蟆,鞭數下,驅之別院 3、心神安定下來,捉
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三、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1、寫了觀蚊如鶴、神
游山林、鞭打蝦蟆三件事
2、「余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麼? 2、見藐小之物必察其

紋理。
3、本文有哪些詞語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3、明察秋毫、
怡然稱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開篇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
5、「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指癩蛤蟆是否恰當,為什麼?
5、恰當。這時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聯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實物
已經被放大千倍萬倍,與蚊蟲相比,癩蛤蟆自然成了「龐然大物」。它的突如其來,即被形容為「拔山倒樹而來」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級上冊:《論語》十則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 案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1、同「悅」,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進行自我檢查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齊:相同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這。知,通「智」,聰明。 6、溫故而知新
6、故,舊的知識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寬廣,剛毅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寫出這課至今還用的成語。
溫故而知新、任重道遠、死而
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填空。

1、子曰:「學而時習之, 。」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
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3、子曰:「見賢思齊焉, 。」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沒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
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著他們有的缺點時,就應該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 。」 孔子說:碰上寒
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7、子曰:「其恕乎,
, 。
孔子
說: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子曰:「由,誨女知乎!

❿ 人教版 歷史與社會 七年級上冊 作業本 題目

亞寒帶針葉林帶大體分布在北緯50—70°的大陸內部,之所以南半球沒有,是因為南半專球在南緯50—70°幾乎屬沒有陸地了,僅僅有南美洲南端伸入這段,但是面積很小,且受西風和雨影效應影響,氣候一個非常濕潤一個非常乾燥,且溫度相對較高,針葉樹無法形成優勢群落(即成林),因此南半球缺失亞寒帶針葉林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