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大拉薩pdf
❶ 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第四期pdf版本
張江將是浦東新區經濟發展引擎
❷ 《中國國家地理》電子版
中國國家地理http://www.zcom.com/mag/lvyou/zhongguoguojiadili
佐羅網
http://www.zcom.com/mag
這個網站很好,有很多雜志的免費下載。電專子版的做得很精屬美。
❸ 中國國家地理全套電子書下載
這里是中國國家地理網的網站http://www.cng.com.cn/
下載1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shen329907&category_id=54&keyword=%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9c%b0%e7%90%86
下載2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646490837&category_id=133&keyword=%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9c%b0%e7%90%86
下載3
http://58.61.39.221/down?cid=&t=13&fmt=-
❹ 求《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月、2005年2月、2005年9月專輯PDF下載
《中國國抄家地理》2005年合集共12本+ 1本 東風日產增刊 PDF電子版雜志網路雲盤下載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9
《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合集共12本 PDF電子版雜志網路雲盤下載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4
❺ 急!!!!!!!!!求《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10年的PDF或者電子雜志版!!!!!!!!
中國國家地理http://www.zcom.com/mag/lvyou/zhongguoguojiadili
佐羅網
http://www.zcom.com/mag
這個網站很好,有很多雜志的免費下載。電子版回的做答得很精美。
❻ 求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電子版),不勝感激
在他們網站上有的,是用iebook軟體來製作的。
❼ 誰有《中國國家地理——2005年增刊 選美中國》的電子版(PDF版)
ft,這個回答的真。。。
http://www.verycd.com/topics/61216/#theCon
太大了,就內電騾吧容
❽ 哪個大佬有2019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電子版,分享一下,跪求,謝謝
全年的???
❾ 求2005年09期《中國國家地理》西藏專篇
尼洋河下游:發源於米拉山的尼洋河一路向東流淌,經過八一鎮之後轉向南,匯入雅魯藏布江。在尼洋河的下游,一處處露出水面的沙洲將平靜的河水分成辮狀的河道,水流忽分忽合,滋潤著沙洲上的樹木青草,更是灌溉兩岸農田的淡水來源。河谷中溫暖濕潤,這裏海拔不過2000餘米,與西藏北部和西部寒冷乾旱的高原形成強烈的反差。攝影/謝罡
西藏的溫暖地帶在河谷
凡屬創作,大都追求一種出人意外的效果。一天,四川一位攝影師對我說:「我要去拍西藏的溫暖地帶。」我想:他這句話的潛台詞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西藏是又高又寒的地方,他要拍的溫暖地帶是出人意料的。但我想西藏如此之大,溫暖地帶怎樣把握呢?
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我大約忘記了。忽然有一天,吉林一位攝影師拿來了許多圖片,這是他十幾次去西藏拍攝的。他給這些圖片起了一個總標題:喜馬拉雅五條溝。
看了這些圖片,忽然想起那位要拍「西藏的溫暖地帶」的攝影師。我想告訴他:現在擺在我面前的這些圖片拍攝的就是「西藏的溫暖地帶」。因為西藏的溫暖地帶都在「溝里」,也就是在河谷里。
不僅西藏的「溫暖地帶」在河谷里,西藏的人文精華也都在河谷里。比如西藏的第一大城拉薩在拉薩河谷中,第二大城日喀則在年楚河與雅魯藏布江交匯處的河谷中,昌都在瀾滄江河谷,林芝在尼洋河谷。排在前面的城鎮無一不在河谷中,西藏那些古老的縣城、安寧的小鎮又何嘗不是在河谷中。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這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什麼叫高原呢?一個大面積的抬升起來,周邊陡峭的區域叫高原。高原之上並不是沒有河谷高山,而是平緩的地方占據較大的比例。在西藏,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表佔46%,海拔3500—5000米的地表佔46%,海拔3500米以下的地表佔8%(數據來源於《西藏農業地理》)。這是一組很有意思的數據,一是你在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確實太高了;還有一個現象:海拔越高的地方占的地方越大,海拔低的地方占據的地方很小,其實這正是高原應該有的特徵,平原和山區則與此相反。海拔3500米以下的區域雖然很少,僅佔8%,但這些區域基本是河谷地帶,西藏的富庶繁華都在這8%的河谷當中。
年楚河上游:懸崖峭壁之上的宗山抗英古堡,讓我們不再懷疑這里就是西藏南部海拔4000餘米的江孜古城。江孜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的北岸,每年7月,江孜會因為油菜花的盛開而變得熱鬧起來。年楚河流域是西藏又一片富饒、繁華之所,本性耐寒的油菜花在充足的日光下生長旺盛,油菜籽榨出的油品質極高。攝影/趙春江
西藏的河谷都是迷人的河谷
西藏的河谷都是一些迷人的河谷,它們是中國境內僅存的沒有被工業文明所污染的一些河谷。西藏最大的河流雅魯藏布江上還沒有出現攔河的大壩,河水還是清亮亮地流淌,它的一些支流更是魚翔淺底,沙鷗群集,不似內地的河流,人喧馬鬧,禽鳥不孵。有一年我從拉薩去機場,一段路在拉薩河畔行駛,我看到岸邊、水中、沙灘上到處是飛來的水鳥:赤麻鴨、鳳頭潛鴨、斑頭雁、棕頭鷗、紅腳鷸成雙結對,追逐嬉戲。
4—5月份的尼洋河谷,滿山滿谷的桃花綻放,若紅雲粉霧,點亮整個山谷。如此說來,似乎西藏的河谷景色優美,滿是田園的安謐,可是你抬起頭來,或者遠望,你就會看到優美的田園之上是雪峰。這時你才明白,用優美的田園來形容西藏河谷的景色是不夠的,田園之上是壯美,是崇高。在米林縣一個叫「派」的小鎮,你站在雅魯藏布江畔,可以看到海拔7000多米的兩座雪峰南迦巴瓦與加拉白壘在江兩岸對峙。那些登山的人就是從這些河谷中桃花掩映的村莊出發,去接近那些冰雪閃耀的高峰。
雅魯藏布江中游:米林一帶的桃花,是藏東南春季不可錯過的風景。在雅魯藏布江的中游,寬闊的河谷孕育了沃土良田,這里村莊田壟掩映於桃林之中。有人把這里比作蘇杭,殊不知雅魯藏布江畔的桃樹並非人工培育的觀賞品種,它們花色秀美,枝幹偉岸,一棵桃樹要幾人才能合抱。桃花盛開的河谷兩側,是海拔5000甚至6000米以上的極高山,雲霧間雪峰閃耀。富饒的高山河谷,景色壯美撼人。攝影/楊樺
溫暖之地是河流製造出來的
在西藏,河流對於人們的意義不僅僅是解決了飲水和灌田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交通和溝通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河流在高原上製造出了溫暖之地。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知道氣溫隨著海拔上升而下降,有專家測出在西藏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58℃,反之亦然,地勢每降百米,氣溫升高0.58℃。
青藏高原南部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高度達6000多米,高原內部東西橫亘的岡底斯山平均海拔高度也在5500米以上但是被這兩列山脈夾持的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海拔卻在3000—4000米之間,相對高差在1500—2500米之間;藏東南的橫斷山與其間的河谷平均高差1000—2000米。如此高差,使得河谷比高山和高原的年均溫高出5℃以上,夏季河谷的氣溫就更高了。
河流在高高舉起的寒冷高原上流淌,河流的侵蝕和搬運輸送之功,把高原切開了一道道豁口(在冰期也有冰川的侵蝕挖掘作用)。在高原不斷抬升的過程中,河流用切割拒絕上升,大地在上升,河流要下降,二者較著勁,較勁的結果是周圍在抬升,河谷則不斷加深或抬升較慢。終於河谷變得又寬又深,海拔越來越低,隨之河谷也越來越溫暖了,最終遠離了高原上的寒冷。
西藏的「胡線」:從巴青到吉隆畫一條線
西藏的地勢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基本是高原,東南多河谷;西北的阿里和羌塘高原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到了東南的墨脫、察隅一帶則降至2500米以下,直至雅魯藏布江的出境口——巴昔卡,海拔才100多米。從巴昔卡到阿里,你看到的景色有如從赤道到南極或北極。
藏西北高原的河大多是內流河,河短水弱,流向高原內的湖泊;東南地區的河流就不同了,大多是外流河,多發源於西北,但流到東南,已是河闊水豐的大河。這些大河的河谷地帶才是農業生產和人類聚集的地方,才是西藏的富裕之地。西藏的人口分布很像整個中國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具體說就是西北人稀地廣,東南人稠地狹。在西藏也可以畫出一條「胡煥庸線」,從東北部的巴青縣到西南的吉隆縣畫一條線,此線以西,土地面積佔西藏60%,人口只佔15%;此線以東,地佔40%,人口卻佔85%。此線以東,是農區、林區、半農半牧區;此線以西,是牧區,僅有極少的農區;此線以東,是較溫暖較濕潤的高山河谷區;此線以西,是很寒冷很乾燥的高原極高山區。
西藏的富饒之地主要集中在「一江兩河」,也就是雅魯藏布江中游,還有拉薩河與年楚河的中下游,這兩條河也是雅魯藏布江的支流。雅魯藏布江中游基本上在高原面上流淌,坡降不大,流速緩慢,河谷寬闊,有些地方寬2—3公里,在支流匯入的地方有時寬達10公里左右。這些地方良田沃土,人煙稠密,西藏80%以上的人口聚集在這里。
除了「一江兩河」,西藏還有一個區域很富饒,那就是「三江地區」,這三江就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這里指的是三江的上游地區。這些地方是深切的河谷,但西藏一些重要的城鎮卻坐落在河谷中,如怒江的邊壩、洛隆;瀾滄江河谷中的昌都、芒康等地;金沙江畔的江達。三江的河谷地帶,熱量頗高,降水較豐,是西藏的田園樂土。
西藏還有一個富饒的區域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從印度平原上崛起,阻擋了北上的來自印度洋的雲團水汽,這些洶涌的雲團水汽在爬升過程中,變成了豐沛的降水。這些豐沛的降水匯成奔騰的河流,在喜馬拉雅山脈崛起的過程中,把喜馬拉雅山脈切割得支離破碎。這其中有的河谷又深又長,順著這些曲曲折折的河谷,可以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從山之北到山之南。這些河谷並不僅僅是通道,它們本身就是生存的富饒之地。
喜馬拉雅山脈南部這些河谷從西向東數來:普蘭河谷、吉隆河谷、樟木河谷、亞東河谷、錯那河谷、隆子河谷,一直到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即墨脫所在的河谷。還有一些較小的河谷,如嘎瑪溝、陳塘溝等,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氣候之溫暖,景緻之美麗並不遜色。這里不能不說的是,喜馬拉雅山脈東南部還有很大一個區域在我們的國境線內,卻被印度非法佔領,即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區域,這個區域大約接近於一個浙江省的面積,是西藏最溫暖的一個區域,也是西藏可以種植水稻的地方。這個區域有許多河谷,重要的有察隅河谷、丹巴河谷、西巴霞河谷、卡門河谷等,這些河谷無疑都是富饒美麗的河谷。
還應該說一下的是西北部阿里高原上的幾條河谷。雖然阿里高原上河流稀少,但是僅有的幾條河谷恰恰是這一地區的富饒之地。較著名的一條是象泉河,一條是獅泉河。因為去古格王朝遺址,我曾在象泉河畔的一個小村莊逗留,一天早晨,我站在一處山坡上,看著霧氣在河面上飄浮,田野滿是收獲的青稞,村莊在晨霧中醒來,牛羊從一家家湧出,匯合成一群,由牧人趕到河邊的草地。一時間,牛鈴聲聲,炊煙裊裊,我忽然理解了為什麼這里能出現一個古格文明,過去關於阿里高原寒冷貧困的印象煙消雲散了。
西藏河谷的神奇之處
人們為什麼生活在這些河谷中呢?除了因為它們溫暖,還因為它們富饒。
這些河谷有著別處沒有的神奇。有一年我去珠穆朗瑪峰,曾經沿著雅魯藏布江河谷前行,藍天麗日下的油菜花海,黃得耀眼。從珠峰迴來時,我們走的另一條路,進入了年楚河谷。年楚河是雅魯藏布江的一條支流,年楚河谷是西藏的主要農業地區,也是西藏的富裕之地。在這條河谷,我們又與油菜花海遭遇。原來油菜是西藏分布最廣、種植最多的作物之一。西藏人為什麼願意種油菜呢?原來西藏的油菜品質之優,是內地的油菜無法相比的。我看到一本書中是這樣說西藏油菜的:「西藏油菜具有籽粒大、產量高、品質好的特性。千粒重達4.5—6.7克,比內地平原地區高一倍。目前全國三個含油率達50%以上的品種,都分布在西藏。」
不僅是油菜,一些農作物只要是西藏生產的,一定是產量高、個頭大、品質好。比如甜菜,西藏的甜菜比我國北方的甜菜平均單根重20—30%。西藏的蔬菜也一樣出色,蘿卜重20多斤,甘藍直徑可達50厘米,4頭干蒜就是一斤
甚至西藏的森林也比別處有許多特殊之處。西藏東南林芝、波密一帶的雲杉、冷杉林,其林木之高大,木材蓄積量之高,世界罕見。波密一帶的幾塊林地,200年樹齡的雲杉,平均直徑92厘米,高57米,每公頃木材蓄積量達2000立方米。
為什麼西藏的河谷地帶有這些神奇之處呢?
凡是去西藏旅行過的人,都會對西藏的藍天留下深刻印象。其實西藏的藍天就是獨有的優勢,也是西藏農作物和森林生長優於別處的原因。
雖然西藏的這些地方比同緯度的內地平原溫度還是低,但青藏高原上空氣稀薄,塵埃少,透明度高,再加上雨季短,晴天多,因此高原上光照充足,輻射強烈,內地人去西藏,稍不留神,就會被曬得色黑皮爆,這是輻射較內地強烈的緣故。而這些正是農作物和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夏溫偏低,生長期長,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質積累高,這些都是西藏農作物和植物生長的極特殊的條件,這是上帝對高原寒冷的補償吧
❿ 求中國國家地理雜志pdf版,按照量給財富
抱歉復,東西內存太大,我給制您把網址發過去吧,您需要哪一期您可以自己下http://www.pdfzj.com/tag/%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5%9C%B0%E7%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