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縣人文地理
⑴ 山東特色文化有那些
山東特色文化有:山東方言、山東宗教、山東飲食、山東戲曲、地域文化等。
1、山東方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1)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2)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及山東臨沂、菏澤、棗庄、濟寧、曲阜等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3)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2、山東宗教
山東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3、山東飲食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
4、山東曲藝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
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
5、地域文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⑵ 山東泰安市寧陽縣
總體介紹
寧陽縣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五嶽之尊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西與水泊梁山相望,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轄3鄉9鎮,566個行政村,人口80.4萬。
寧陽縣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煤炭、機械、輕紡、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工業體系。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00多家。山東華陽農葯化工集團2萬噸/年神農丹(涕滅威)生產裝置世界第二、亞洲唯一;山東海化魁星化工公司三聚氰胺年生產規模4.2萬噸,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寧陽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油料生產大縣、平原綠化先進縣,並先後被國家和省、市列為糧食、棉花、花生、蔬菜、農作物良種、桑蠶、大棗、魯西黃牛八大商品生產基地。蔬菜總產50萬噸,蔬菜制種50多個品種,其中黃瓜制種佔全國總需求量的70%;寧陽大棗歷史悠久,馳名中外,年產量1000多萬公斤,被國家衛生部定為「保健用棗」。
寧陽縣交通發達,京滬、磁萊鐵路在境內交軌,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濟微公路縱橫南北,蒙館公路橫跨東西, 京滬高速鐵路穿過縣境東部;縣鄉公路四通八達,公路里程614.5公里。縣城和鄉鎮已全部開通光纖通訊,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到11.75萬門。全縣建有坑口電廠1處、熱電廠2處,城區供水公司2處;電網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務,可滿足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寧陽縣有耕地面積6.03萬公頃,是黃淮海平原主要的糧、棉、油集中產區;全縣初步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30多種,其中優質煤儲量5億噸以上,花崗岩儲量5000萬立方米以上,鉀長石儲量860萬噸以上,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境內磁窯鎮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
為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寧陽縣規劃建設了磁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八仙橋項目聚集區。八仙橋項目聚集地處縣城,磁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京福高速公路兩側,交通便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和商業、醫療、教育、娛樂等服務設施配套,為中外客商投資和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
伴隨著祖國前進的步伐,寧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全縣經濟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 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通過不斷加大改革和結構調整力度,全縣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寧陽縣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自然條件
(1) 地理位置:
寧陽縣位於魯中偏西,泰安市南部。地理位置東經116°36』 —117°38』 ,北緯35°40』—35°37』 ;東鄰新泰市,西連汶上縣,南與兗州市交界,東南與曲阜市、泗水縣接壤,北以大汶河為界與岱嶽區、肥城市相望,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縣城距泰山56公里 、曲阜25公里、水泊梁山40公里,處於泰山、曲阜、水泊梁山旅遊三角中心。
(2) 地勢地貌:
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多為低山、丘陵,西部多為平原。主要地貌類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境內最高峰為東部鳳仙山,海拔608米;最低處為東疏鎮胡茂南窪,海拔46米。大小山峰146座,面積138平方公里;丘陵多分布於低山周圍,海拔70—200米,面積432平方公里;較大河流15條,總長204.6公里, 流域面積1021.3平方公里,屬黃河、淮河流域水系。
(3) 氣溫降水
寧陽縣屬暖溫帶濕潤季節性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3.4°C,1月份平均氣溫-2.1°C,7月份平均氣溫26.8°C;極端最低氣溫為—19°C,極端最高氣溫為40.7°C。年日照時數2679.3小時,年無霜期199天,平均降水量689.6毫米。春、夏季多東南風,秋、冬季東南風和北風較多。
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全縣地壤普查總面積1687847.2畝,其中可利用面積1394542.5畝,占總面積的82.6%。可耕地1075735.5畝,占總面積的63.73%。
(2)水資源
全縣年平均地上、地下水資源總量為38047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6.13萬立方米(包括引汶客水),地下水2143萬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28031萬立方米。抽樣化驗,寧陽地下水礦化指標在0.4克/升以下,總硬度為10—20德度,PH值在6.7—7.3之間,絕大多數為中性水。
(3)礦藏資源
境內初步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30多種,主要有煤、鐵、金、石英石、鉀長石、水晶石、雲田、鋁土、硅石、石膏、花崗岩、石灰岩、硫磺、陶土、耐火土、砂子等。其中優質煤儲量達5億噸以上,花崗岩儲量5000萬立方米以上、鉀長石儲量860萬噸以上,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人口民族
寧陽縣有人口80.4萬人,人口性別男性高於女性。
全縣有漢族、回族、藏族、苗族、壯族、滿族、水族、朝鮮族等8個民族,以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
社會經濟
三中全會以來,寧陽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矢志不渝地推動經濟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科技教育、開展招商引資,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全縣經濟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2007年,200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21.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5億元,可用財力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6%、24.9%、20.3%,分別是2002年的2.2倍、2.9倍、3.5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46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46元,分別增長27.6%、12.3%,分別是2002年的2.1倍、1.5倍;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0.8:51.3:27.9發展為19.3:50.5:30.2,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發展。以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為目標,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為主要形式的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企業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邁出實質性的步伐;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監管體制和運營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隨著國有資本和集體資本逐步從難以發揮優勢的競爭性領域退出,個體私營民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較大發展,所有制經濟結構進一步趨於合理。
展望未來,寧陽縣將緊緊抓住西部開發和我國加入WTO的機遇,開拓創新,努力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跨越。今年全縣經濟工作總的任務目標是:繼續堅持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市平均兩個百分點以上。具體為: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7.5%,三次產業比例達到16.2:51.9:3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萬元GDP能耗、取水量分別下降5.2%和8.6%;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招商引資國內到位資金、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5%。
行政區劃
寧陽縣是山東省泰安市市轄縣,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下轄3鄉9鎮,即寧陽鎮、泗店鎮、東疏鎮、合山鄉、伏山鎮、罡城鎮、蔣集鎮、磁窯鎮、華豐鎮、東庄鄉、葛石鎮、鄉飲鄉。
⑶ 德州有哪些名勝
德州的旅遊景點有
【東方寓樂園】
東方寓樂園位於山東省德州經濟開發區黃金地段,北門緊鄰104國道,與開發區管委會隔路相望,距市中心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出口僅200米,交通十分便利。該項目是山東省重點旅遊建設項目,由德州市委、市政府、山東德州大壯集團聯合開發建設。該項目佔地面積2000畝,一期佔地1200畝,投資2.26億元RMB;二期佔地800畝,投資3億元RMB。 這里是一座集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經濟性為一體、國內唯一以健身、養生、綠色消遣為主旨的主題公園。園區建設以中華地理版圖為基本建設輪廓線,濃縮、匯集中華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山川河流、人文景觀於園內,開成一方立體版圖,使遊人在園內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飽覽如畫風光的同時,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啟迪。倘佯園區,恍如飽覽祖國大好河山之幸福感、滿足感。
【紅壇寺森林公園】
紅壇寺森林公園位於臨邑縣城以北8公里處,是在利用黃河古道濕地歷經100年時間相繼建成的綜合性生態農業觀光園。公園內有著名的紅壇寺址,也是明朝初期著名的戰場遺址。 公園主要分為6個景區:旅遊服務區;愉湖游樂區;紅壇度假區;林海攬翠區;觀光生態園區。林地以刺槐為主,佔80%,另外還有楊、柳、榆、桐、椿、桑、杜仲、芙蓉等樹種。林內有30多種鳥類氣息繁衍。地表植被豐富,野花草達70多個品種。林區西部還有歷史古跡「鳳落堰」。每年五月在這里舉辦的槐花節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游覽。是一處功能完善,景色優美,文化深厚的旅遊勝地。
【錦綉川風景區】
錦綉川風景區位於城區與河東新城結合處,全長 10公里,水面寬200米,一期工程於2003年完成。主要有木棧橋、卵石灘、博弈平台、觀光走廊等景點,白天五橋飛架東西,氣勢恢弘;夜晚,萬盞燈火競相輝映,橋梁、綠樹、燈光、碧水渾然一體,是賞夜景的理想去處。
⑷ 德州市慶雲縣旅遊景點有那些
慶雲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北靠京津,南依濟南,毗鄰天津、黃驊、濱州三大海港,面積502平方千米(2013年)。人口31萬(2013年)。轄9個鄉鎮。
慶雲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夏屬兗州,秦屬齊郡,隋開皇六年置縣。著名景點有海島金山寺、香海禪林、唐棗、慶雲宮、李之儀公園、吉祥園等。
海島金山寺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城北部,由一寺一街一園三部分組成,即千年古剎海島金山寺、仿古商業街和吉祥園,是中國北方著名的祈福旅遊勝地,以其神奇的傳說與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吸引著八方賓朋。海島金山寺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凈土宗寺院。古海島金山寺建在古汾水河與鬲津古河交匯處的一座孤島之上,故得名海島金山寺。寺院始建於隋朝,唐宋時期最為興盛,《金史·地理志》記載了當時的勝景:「地連千畝,建築鱗次櫛比,香火旺盛」,而民間更流傳有「騎著毛驢關山門」之說。相傳,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就在古海島金山寺成長、學佛。寺院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貴賓樓等建築氣勢恢宏,為仿古建築中的珍品。宏偉的建築、大氣庄嚴的佛像雕塑、縈繞耳畔的經聲佛號會將您帶入超凡脫俗的美妙境界。
香海禪林古棗生態園由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以景觀化、生態化、人文化、休閑化為主基調,以傳統文化為底蘊,以自然棗林為載體,以山水為背景,巧妙地將自然生態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並融入了西遊記中的部分故事傳說,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唐棗,位於慶雲縣城西北11.5公里處,周尹村東北一里許,北傍漳衛新河。相傳為隋末唐初所植,其綠蔭紅果惠及人間歷千餘載而不衰,實乃世之奇珍。據八十年代初期全國樹論文集所載資料,唐棗為中華棗樹之最,當受之無愧。
慶雲宮是在原泰山行宮的基礎上恢復擴建的道家文化旅遊勝地。原泰山行宮始建於明朝,在明清鼎盛一時,相傳是碧霞元君暨泰山娘娘成仙得道之地。為了更好地弘揚歷史文化,河北佰盛企業集團所屬慶雲縣慶雲宮項目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2009年正式施工,2015年9月正式開園。
李之儀公園位於慶雲縣城西北部,南鄰渤海路,西接青年路。公園佔地面積4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約為18萬平方米,綠化景觀面積28萬平方米。依據北宋詞人李之儀的愛情詩詞,慶雲人建起了以愛情文化為主題的李之儀公園,亦被稱為北海公園。「平湖盪波升秋月,漁舟唱晚映祥雲」。在風光旖旎的公園北側,依山傍水而建的「愛情長廊」,100個古今中外的經典愛情故事以浮雕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每年農歷七夕節都在這里舉辦鵲橋相會和大型集體婚禮活動,演繹「日日思君不見君」的愛情文化。
吉祥園位於海島金山寺北臨,佔地18.6萬平方米,2008年2月動工建設,規劃建設萬佛殿、圓通殿、海島湖、東西客堂、羅漢堂、假山等景點。圓通殿為雙檐歇山式建築,高27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殿內正面供奉著觀音卧佛像,長17.3米,香樟木雕刻,外部貼金,表情生動,紋飾逼真,造型完美,為國內罕見。背面為泥塑海島觀音圖,人物眾多,場面壯闊,蔚為壯觀。大殿東西兩側供奉觀音32應身塑像,均為香樟木雕刻,外部貼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萬佛殿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其外觀參照北京天壇祈年殿,圓形三重檐攢尖頂式風格,高57米,外部全部用銅片包瓦,金碧輝煌,華麗壯美。萬佛殿內供萬尊小金佛和萬氏宗祠牌位。
⑸ 山東省最新行政區域劃分
山東省在行政區域上現轄17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具體如下:
1、濟南市: 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2、青島市: 市南區 | 市北區 | 城陽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黃島區 | 嶗山區 | 膠南市 | 膠州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 即墨市
3、淄博市: 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4、棗庄市: 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庄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5、東營市: 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6、煙台市: 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7、濰坊市: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8、濟寧市: 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9、泰安市: 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10、威海市: 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11、日照市: 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12、萊蕪市: 萊城區 | 鋼城區
13、臨沂市: 蘭山區 | 羅庄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14、德州市: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15、聊城市: 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谷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16、濱州市: 濱城區 | 鄒平縣 | 沾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17、菏澤市: 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5)臨邑縣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於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佔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
⑹ 誰知道山東省所有的地名
截至2014年1月,山東省有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以下分為137個縣級行政區,包括51個市轄區、28個縣級市和58個縣;以下再分為1869個鄉級行政區,包括478個街道辦事處、1113個鎮、271個鄉和7個其它鄉級行政區。
(6)臨邑縣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
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為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毗鄰,南及東南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相望;中部為魯中山區,地勢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於今山東。姜太公在臨淄建立齊國,成就了齊桓公、管仲、晏嬰、鮑叔牙、孫武、孫臏、鄒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齊國還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齊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大量貢獻及深遠影響。生於魯都曲阜的孔夫子在這里開創了儒家思想,成為後來中國社會框架與價值觀的基石。蚩尤(中華先祖之一)、孔子、孟子等都是齊魯兩國對中華文明多方面貢獻的傑出代表。
山東境內還有其他許多小一些的諸侯國,僅見於《左傳》的就有55國之多,其中疆域及影響較大的有萊、莒、鄒、滕、曹等國,他們後來多被齊、魯兩國並吞。進入戰國時代,齊國成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由齊、魯兩國擁有。及至公元前221年,齊國成為最後被秦國吞並的諸侯國。
山東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譽,早期就有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秦漢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山東的糧食不斷沿黃河西溯,供應關中。是漢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臨淄、定陶、亢父是全國的三大紡織中心,大量精緻的紡織品自此源源不斷地輸往西域。
秦並天下,分天下為36郡,其中在山東地區設置了齊郡、東郡、薛郡、琅邪郡。
漢武帝劃分天下為十三州,其中在山東地區設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兗州。及至東漢、曹魏、西晉。
南北朝時期,爭戰頻仍,經濟破壞。劉宋時,增置冀州治歷城。其後入於北魏,改冀州置齊州。北魏亡,屬北齊,不久為北周所並。
山東恢復發展。當時主要屬於河南道(河濟以南屬河南道,以北屬河北道)。開元天寶年間,每年都有幾百萬石的粟米運至關中,而青、齊等地的物價仍遠低於中國其他地方。唐代兗州的鏡花綾、青州的仙紋綾,都是馳名全國的精美織品。至唐後期,戰亂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