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好垃圾
Ⅰ 中國十大垃圾城市
河北石家莊
四川南充
四川內江
四川資陽
河南安陽
河南鄭州
湖南邵陽
廣西南寧
廣東東莞
安徽淮南
Ⅱ 《自然地理》中國垃圾分類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你這個太什抄么了吧,一下子貼40道題。若有哪題有疑問,你再追問吧,這么多題目,我看得都有些暈了,可能會寫錯選項。
1,C
2,D
3,B
4、5,無圖
6,B
7,C
8,D
9,A
10,B
11,D
12,A
13,D
14,無圖
15,C
16,B
17,D
18,D
19,D
20,A
21,A
22,D
23,無圖
24,A
25,B
26,A
27,B
29,無圖
30,B
31,B
32,無圖
33,A
34,B
35,A
36,B
37,D
38,A
39,C
40,A
Ⅲ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缺點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點:
1、緯度位置好,位於溫帶亞熱帶之間。
2、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好,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向最大的大洋,倚靠最高的高原。從而有了溫暖濕潤雨水充沛的氣候,青藏高原還有的水塔和屏障等重大戰略作用。
3、地形和水文優勢,擁有多塊世界最大的平原之一,西高東低的地形+河流資源豐富=豐富的水資源、航運資源和水能資源。
4、資源豐富,耕地、水、煤炭油氣、各種礦產、生物等等資源眾多,地大物博,應有盡有。
5、陸地面積大,海岸線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為數不多的海陸兼備的國家,而且是擁有全地形地貌的國家,戰略縱深大,海岸線狹長,大陸架寬廣,良港、島嶼眾多。
中國地理位置的缺點:
1、地形復雜崎嶇,山地太多。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導致基建成本高,交通始終是中國西部山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2、地形氣候差異過大, 西北部氣候乾旱,青藏高原嚴寒且生態脆弱不適宜發展,導致東西部資源、人口的分布和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3、自然災害多,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洪災、旱災、地震、台風、冰雹、沙塵暴、山體滑坡等。
4、中國石油資源不夠豐富。
5、海權短板明顯,中國既是海洋大國,也不是海洋大國。中國近海被過多的群島、島嶼包圍(即所謂島鏈的封鎖),活動受限於狹小的近海空間里。
(3)地理中國好垃圾擴展閱讀
1、外交情況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
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准。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許多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2、音樂情況
中國在世界當代音樂文化中保持著它的獨特體系、獨特思維和獨特風格,因而對世界音樂是具有獨特貢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音樂的歷史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階段,並揭開了新的、更加燦爛篇章。在聲樂、器樂、大型音樂體裁,以及歌劇、舞劇、電影音樂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和成就。中國當代音樂有一些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樂的經典寶庫。
Ⅳ 〔人文地理〕洋垃圾為什麼喜歡來中國
從2017年12月底開始,中國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垃圾在內的24種洋垃圾。然而很多西方國家已經習慣了把生產生活環節中產生的垃圾打包裝船,運往中國,禁令一出讓全世界垃圾回收產業都感到一場巨大的地震:垃圾沒地方去了?!
1 中國垃圾回收的作用
中國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家,這早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洋垃圾的進口熱潮開始於二十世紀末。1990年代正是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很多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野蠻擴張的階段。洋垃圾就是這個時候悄悄進入中國的。
從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間,中國的年垃圾進口量翻了十倍,從450萬噸增長到4500萬噸,已經成為了一項大宗交易品。在全國各地,都開設有專門的洋垃圾回收機構和場地,為西方人民改善生存環境做出了「卓越貢獻」。
根據商業咨詢機構China Briefing的數據,2016年,美國廢紙出口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直接送到了中國,總價值超過22億美元。歐盟27國同樣依賴中國接收廢棄物,把87%的再生塑料直接或間接地運往中國。而根據英國《衛報》的統計,英國每年有270萬噸廢塑料流向中國,佔到該國塑料垃圾產量的2/3。
這倒不是因為中國的垃圾回收產業多麼成熟,而是因為中國享譽全球的製造業對垃圾回收有著很高的需求。中國收納的洋垃圾,主要是塑料、廢紙、金屬材料等,都是還有一定回收利用價值的材料。從廢塑料當中回收的新塑料,原料成本比從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新塑料稍顯便宜,一旦使用量足夠大,就能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
想像來自美國的一個飲料空瓶,隨著其他垃圾一起在天津口岸登陸,運往中國河北某處小工廠內被熔化再造成塑料顆粒,隨後運往浙江某個注塑廠製成打火機殼子,再在江蘇的一家小打火機廠里和回收金屬製作的打火機關一起組裝成打火機,最後裝船從上海送往歐洲零售。
洋垃圾對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不夠完全的分揀。雖然發達國家有穩定而高效的垃圾分類系統(比如日本,垃圾分類根據各個縣市的規定不同可以多達幾十種之多,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道德負擔),但這種分揀水平對於垃圾的高效利用仍然沒有起到足夠的作用。
Ⅳ 中國在國內天天說自己天下第一!美國天天說中國是垃圾!這是為什麼!
中國什麼時候說是天下第一的,怎麼這么會造謠,你哪只耳朵聽到的,而且美國不了解真正情況就在那說我們是垃圾是什麼意思,有一些美國人能不能搞清楚再說,不行嗎?
Ⅵ 中國本身地理的利弊
1、地域廣闊,地貌多樣性,東西南北的跨度都很大,氣候也呈現多樣性;
2、中國東南瀕臨最浩瀚的大洋──太平洋,有漫長的海岸線,北部、西北部則深居歐亞大陸的中心,陸海兼備。
3、總體上處於亞熱帶和溫帶,部分地區處於熱帶(例如曾母暗沙、南沙群島)。
4、大部分地區都適宜人類生存居住,尤其是東部、南部、中部都是溫暖濕潤的氣候,不僅有利於人類的生存居住,還有利於農業、種植業的發展。
5、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的各種礦物資源基本上中國都有。
6、疆域廣大,腹里縱深,迴旋天地開闊,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繁復多樣,形成一種恢弘的地理環境。
不利之處
1、東西南北之間地貌地貌差別大,特別是西北部有著大面積的沙漠,不利於人類的居住生存,更加不利於開發利用。
2、各地區之間的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3、黃河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黃河下游一代會發生斷流現象,甚至河面比地面還高。
4、東部、南部降水充沛,西部則多是乾旱,各地區之間的氣候差別明顯。
5、很多人都會忽視一個問題,就是我國雖有漫長的海岸線,但由於大部分的海岸線均處於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之內,且部分海域和島嶼和鄰國有爭議,對我國的海洋發展造成了影響。尤其是現在我國正積極發展海洋力量,謀求遠洋海權,進一步的拓張海洋勢力,這樣的地理環境勢必會造成不小的影響。要解決這樣的地理環境問題,要麼就是用外交和軍事手段來奪取控制重要島嶼和出海口,要麼就是奪取海外據點建立海外的基地。
Ⅶ 中國的垃圾都去哪了
一般都是焚燒,或者化學處理!!要不就是回收利用!循環利用!
Ⅷ 中國的垃圾是怎麼處理的
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多採用衛生填埋、堆肥焚燒與資源化處理,也有簡易填內埋的方式,容雖是盡量的無公害處理方式,但仍佔用上萬畝土地,存在垃圾嚴重污染環境的問題。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我國不同城市推行的垃圾處理方法不同:北京市推行垃圾分類試點社區、上海推行用回收物換禮品的獎勵機制、深圳明確了分類技術標准、杭州垃圾分類實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