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圖冊初中
1. 跪求誰有七上中國地理圖冊,上海的
教育書店或者是教材書後面的出版社
2. 哪有中國歷史地理圖冊下載啊
迅雷有
3. 中國地理 地圖冊 要分地區的,比如東北、西南,不要分省的
有本圖冊叫《中國自然地理圖集》,完全符合你的要求,是高校教學用書,由中國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ISBN7-5301-1876-8/k。659
4. 求高清中國地形圖,最好像初中的地理圖冊上面的那種。多謝。
你可以去測繪部門申請。精度很高。
5. 初高中階段地圖冊在地理課堂內外的應用與評價
地圖冊是地理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是初中學生處於剛剛接觸地理的階段,地圖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確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因此,充分運用地理圖像可以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以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一、中學地圖冊以及填充圖冊的特點優勢
中學適用的《中國地圖冊》、《世界地圖冊》是專門為地理教學而設計、編繪的,作為教材的重要補充,它在題材選擇、內容取捨等方面充分考慮到教學的需要,發揮了教師教學工具、學生學習幫手的突出作用,在日常教學中體現出以下特點優勢。
一是豐富性。它以地理教材為依據,編制了大量配合地理教學的各類地圖、示意圖、景觀圖、剖面圖等,在字面理解的基礎上結合圖文示例,豐富了教材內容,擴張了教學形式。
二是直觀性。圖示有助於學習者更加直觀的理解事物的分布和相互關系,相比文字教材更具簡煉性和直觀性。如果教師聲音信號和課文中的文字系統消失,地圖冊就成為學生隨時、隨地、隨身陪伴的好老師。
三是和教材教學的高度一致性。在目的選擇、圖幅內容和編排次序方面與教材緊密配合、結構一致、互相補充,在保持相對完整性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學生接受地理知識的能力,與課文插圖分工,各有側重,統籌安排,相互配合,成為學生課堂學習、課後復習和課外自學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學生掌握讀圖方法之後,它就是「第二教科書」。
四是極強的記憶鞏固性。中學地理課配有的《地理填充圖冊》,設計的填圖題比較好,基本涵蓋了本科的知識點,而且簡單易懂,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幫助學生加強對地名及位置的記憶,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有助於理解地理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填繪地圖的能力。它是將地理知識通過教學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和知識的有效手段。
學習地理必須有圖,沒有地圖就無法學好地理,因此地圖冊仍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源泉之一。
二、中學地圖冊以及填充圖冊在當前教學中的處境
但是,作為一線的地理老師,我感覺近年來在課堂教學中,對地圖冊和填充圖冊的使用頻率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慢慢淡出講台的趨向,而成為學生課下學習時使用的工具書。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1、新教材內容和形式向圖文結合發展,壓縮了地圖冊的平面教學功能地。新教科書從實際出發,立足於學生的學習心理,改變了過去黑白兩種色調、文字占據主導的局面,取之以彩色圖文配合,不僅文字內容更加簡明扼要,而且做到了書中每頁都有圖,且各種比例尺地圖相互配合,地形圖、政區圖、氣候圖、交通圖等交替使用,並穿插大量彩色實物景觀照片,輔以簡要的文字介紹和提示、設問等。雖然每幅圖像和地圖或圖表中信息量並不大,卻充分體現出特定的設計意圖,在地理知識傳播、技能訓練的呈現方式上精彩紛呈,令人耳目一新。「讀圖學地理」這種教材編纂理念的轉變,不僅使新教材「錦上添花」,而且有助於形象、直觀地展示地圖在表現不同尺度、時空分布與演進過程方面的強大優勢。加之在設計及編排等方面大量借鑒國外教材及科普讀物,教材更加生動活潑,親切自然,令人愛不釋手,增強了與讀者間的親和力,展示了過去地圖冊才有的地理圖像的強大教育功能。相比之下,地圖冊無論是形式和內容都略顯單調,失去了應有的地位。
2、多媒體手段使地圖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大量取代了地圖冊的立體教學功能。隨著計算機、遙測、三維掃描等新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立體地圖、多維空間地圖已經成為學生日常生活能夠獲得、認知的普通技術,多媒體地圖教學已經成為普遍運用的教學方式。相比傳統的地圖冊、填充圖冊,多媒體可以創設出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通過製作圖文並茂的課件,動態直觀地將需要掌握的知識展示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比如,過去課本和地圖冊上的一些旨在讓學生理解某些結論形成的過程圖形,傳統地圖冊上所體現的內容是靜止的、枯燥的,無法展示漸進的、鏈條式的演變過程,造成有時學生很難做到充分認知、完全理解。而多媒體動態演示功能恰恰彌補了這一不足,現有的多媒體地圖教學資源,基本能夠把總體教學內容、各個知識點由因及果、有始有終的全程展示出來,比平面圖示更加易於理解、更加直觀,結論形成的過程自然而然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進入一種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動記憶的引導,克服了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呆板的紙質地圖冊的缺陷。
3、地理填充圖冊的吸引力也在降低。就筆者了解,現在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地圖填充冊的比較少。究其原因,一是內容和當地統一使用的教材配套練習冊有重復,反復使用會浪費課堂時間;二是填充圖冊題目少,內容單調,覆蓋面小,沒有新意;三是多年以來基本沒大變化,所以就失去了它在課堂上的吸引力。
三、對地圖冊和填充圖冊的改進淺見
如何使地圖冊、填充圖冊更加適應當前教學發展的需要,針對以上「兩冊」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談談本人的淺薄改建建議。
一是適當增加功能。隨著地圖形式載體的增加,今後的地圖冊應當及時的根據載體變化增加新的功能。比如,立體地圖或者三維立體空間圖應當結合教材要點及時補充進地圖冊,改過去單純的平面圖冊為平面立體有效結合。
二是及時改善形式。一方面,建議適當擴容載體,以現在的書籍紙張載體為基礎,結合計算機技術已經在中小學普及的事實,適當的補充電子信息載體;同時,及時跟隨時代步伐,更新地圖內容,使用起來才能更方便。
三是增強針對性和連貫性。應當注意改變過去地圖冊立足單一內容,與總體教學相比顯得支離破碎,連貫性、連續性不強的問題。今後的地圖冊,要想辦法將平面圖、立體圖、三維圖、視頻圖有機結合起來,知識內容要系統化,使之更直觀有效率,讓學生樂讀、樂記、樂用,才能保持和發展其功能。
四是填充圖冊要注意增加生動性,豐富內涵。地圖填充圖冊必須考慮當前地理教學的結構變化,內容設計的豐富一些,題目新穎一些,知識面廣一些,要把知識面再延伸再拓寬,把時政熱點等各種要素揉和進去。內容豐富了,形式生動了,必然增加課堂教學的使用積極性,想不用都難。
總之,地圖冊和填充圖冊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應當隨著教學目標、結構、形式的變化而不斷跟進、改善,這樣才能保持其功能作用,實現其價值意義。受水平影響,以上粗淺之見必有不足和舛誤,敬請批評指正。
6. 求人教版初中地理圖冊填充圖電子版.(中國地圖出版社)
圖書館有賣的吧
7. 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國地理圖冊七年級上 中國水系(圖)
是不來是源這個啊http://www.ks5u.com/pic_ks5u/2008-11/6/18754.shtml
8. 急~~~~有沒有中國政區圖中學生地理地圖冊上的那種
去書店看下
9. 初中地理哪本書有像中國地圖一樣的 地圖。。。最好具體點
《黃岡中學地理學習地圖冊 初中版》,會考就用這個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