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講的安徽的古城
① 安徽有哪些古鎮
安徽古鎮
《中國古鎮游》采編組
安徽省是我國古村落最為集中、最富有特色也最具有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的省份之一。這些為數眾多、大小不一的古村落,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南部的山區里,被眾多的遊人習慣性地稱為皖南古民居村落。
一般所說的皖南古民居村落,主要指的是安徽省境內長江以南地區,在清末(公元1911年)以前形成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民居、祠堂、書院、牌坊、樓台亭閣及水口等建築相對集中的村落。這些古村落有著鮮明的地域文化背景,它們是以明清時期徽商資本為經濟基礎,以宗族觀念為社會基礎,在徽文化熏陶下造就出來的有著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由於皖南地區特有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結構和「徽文化」的獨特品格等諸多因素,使得這些古村落至今仍較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原貌格局,其文化風俗、村落里居民的傳統生活習俗也大多一並沿襲至今。
皖南古村落的中心地帶是原徽州府的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其中,黟縣是至今保留古村落最多、最完整的縣之一。
黟縣
黟縣位於「中國第一奇山」——黃山的西南麓,因黟山(黃山的古稱)而得名。境內連綿的群峰與黃山連為一體,在歷史上曾阻礙了古黟與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縣「世外桃源」般的生態環境。中國古代著名文學家陶淵明受到這一地區特定環境和風情的啟發,寫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記》,從而使黟縣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譽。由於歷史上交通閉塞,黟縣自古以來極少受到戰爭劫難,16世紀徽商鼎盛,為這里留下了四千多幢建築精巧、風格明朗的古民居,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東方文明的縮影」、「東方古建築的藝術寶庫」。
黟縣境內的古民居星羅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橋、古三雕(磚、木、石)、古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眾多,至今仍存有保護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為皖南之首,素有「明清民居博物館」之稱。其中西遞、宏村在2000年11月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黟縣又有「電影城」之譽,《小花》、《菊豆》、《風月》等著名影片都曾在這里拍攝。2001年度奧斯卡獲獎大片《卧虎藏龍》中的很多鏡頭,也大都取景於此。
西遞
西遞村是以宗教血緣關系為紐帶,以胡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據西遞《胡氏宗譜》記載,西遞胡氏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北宋皇裕年間,胡氏先祖胡士良看到這里山青水秀,景色秀美,便從家鄉婺源帶來地師(風水先生),對這里的山水做了詳細的測算。整個村落仿船形而建,寓「借水西行,得神助,取真經,從而大吉大發」。
由於西遞地處山區,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也未遭到較大的經濟沖擊,使得這個古村落的原始形態得以保存完好。村內現存的明、清古民居有124幢,祠堂3幢,道路、水系均維持原狀,正街、橫路街和40多條巷、弄以及特有的青石板路都得以保留,使得西遞堪稱徽州古村落中的典範。
胡文光牌坊俗稱西遞牌樓。建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牌坊高12.3米,寬9.95米,系三間四柱五樓單體仿木石雕牌坊,通體採用當地的「黟縣青」大理石雕築而成,整個牌坊上下用典型的具有徽派特色的浮雕、透雕、圓雕等工藝裝飾出各種圖來,而每一處圖案都蘊含有極深刻的寓意。胡文光牌坊造型莊重、典雅,石刻技藝出眾,堪稱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徽州區
得山水精氣,集天地大觀,古徽州以文風冒盛、才俊輩出而著稱於世,特別是明清之際,徽商崛起,更促進了區域文化的發展。「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尚書」、「兄弟丞相」、「同胞翰林」代相傳頌,新安書畫、新安醫學、徽派篆刻、徽派版畫、徽派建築以及徽戲、徽州文房四寶等等,無不獨樹一幟、源遠流長,形成徽州文化特有的風格和傳統,也派生出燦若繁星的人文古跡。時至今日,「徽」字,仍是安徽最大的特點,最有個性的標志。「徽學」,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三大區域文化之一,與藏學、敦煌學競相輝映。
徽州區作為古代徽州文化最發達之所在,故享有「風雅山水田園、徽派古建長廊」之盛譽。由於歷史、經濟、自然條件的特殊性,徽州遺存的古建築無論年代之久、種類之繁、數量之多、品位之高,都堪稱皖南乃至全國的傑出代表。全區保存元、明、清徽派古建築300餘處。
上庄鎮
上庄鎮坐落在安徽黃山東麓,素有「小上海」、「文化之鄉」的美譽。
上庄鎮因人文景觀豐富而被列為重點文化保護區段,慕名者紛至沓來,成為旅遊觀光的文化名鎮。境內有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適故居和太平天國壁畫,以及縣保單位魁星閣、胡開文故居和紀念館、汪裕泰故居、胡適文物收藏館、天子墓等,深刻反映了上庄鎮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上庄古鎮歷代名人輩出,其中著名學者胡適、徽墨創始人胡開文、現代著名詩人汪靜之等。
胡適故居坐落績溪上庄村西南,建於1897年。這是一座結構嚴謹、精緻典雅的徽派建築,為胡適二哥紹之經手主造。三開間,前後進,通轉樓式,共13間,石庫門樓,戲文人物,磚雕精鏤栩栩如生。屋內木雕刀筆流暢,鏤刻精緻,以清一色的無土蘭花為主題,平底浮雕,「蘭為王者,香不與眾草伍」。「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是胡適晚年所作的一首題名《希望》的詩,如今成為台灣流行歌曲《蘭花草》的歌詞,溢表著胡適先生銘心刻骨的鄉土之情。
魁星閣位於上庄鎮「棋盤村」。所謂「棋盤村」,即上庄的石家村。村中石姓居民均為北宋開國功臣石守信後裔。村內道路分為三條經線、五條緯線,錯落有致,經緯分明,道道相通,整個村莊的布局如一個棋盤,被人稱作「棋盤上的村莊」。據說是為了紀念先祖石守信與太祖皇帝對弈而設計。村中下水道明暗兼有,五尺寬石板道路,防盜賊用的上下閘門及馬頭牆均為典型的徽派建築式樣。旺山還有千年古松及山麓古井,村口魁星閣、南山橋建於清初,與上庄胡適的故居,龍川胡氏宗祠齊名,同為「績溪十景」之一。
太平天國壁畫坐落在績溪旺川的曹氏支祠(九思堂)內,這組壁畫共有七壁,內容包括攻城、進軍、神怪小說故事、俚歌、題字等。這組壁畫不但藝術價值很高,而且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一份極其珍貴可靠的資料。
胡開文故居坐落於上庄村東沿,這是績溪第一幢用水泥鋼筋材料建成的中西合璧住房。其結構與裝飾極其協調,這在當時公路尚未開通,靠人工畜力把水泥鋼筋從上海運進深山區,實在是件不易之事。故居為三開間。胡開文紀念館系胡開文的長房七世孫82歲的胡恩誥創辦。「胡開文紀念館」六個行草大字,是胡錦濤同志代轉由中國書協主席沈鵬親自題簽的。館藏極為豐富,有胡開文祖創名墨:如麗龍珠、古瑜糜、千秋光、龍翔鳳舞、御圓園六十四景、黃山三十六峰園、古湖景詩園、棉花園、十大仙、十二生肖詩園、榮獲巴拿馬萬國寶會金獎的「地球墨」,及其獎狀、獎章的復制照片等。另外,一部不可多得皖境歷孤本全集的《墨數》(即清代制墨四大家的御制墨譜)復印線裝入館、《徽墨志》、《徽州志》及各縣縣志和《明經胡氏宗譜》的有關資料,也復印陳列。
② 中國下一個世界遺產是什麼,安徽古城有希望嗎
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申遺成功,一時間,有關良渚古城的消息,幾度沖上熱搜榜,良渚古城迅速走紅!這不禁讓許多旅遊景區羨慕不已,也讓許多人紛紛猜想:中國下一個世界遺產會是誰?
基於以上兩點,所以,安徽的徽州古城,或有希望成為中國下一個世界遺產!但願,這個美好的願望,能夠實現!
③ 徽州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保存完整,為何卻總是遭人吐槽不值
主要是這個問題。徽州古城雖然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但是它是知名度最低的一個。而且從地理位置來說徽州自古出商人,商人走四方導致徽式建築其實不像其他古城那樣不容易見到。不像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那樣具有異域風情。徽州古城雖然也是國家5a級景區。但它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的發祥之地,真是利也是弊。雖然徽州被稱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但是同時它的文化傳播之廣也導致了徽州建築物的傳播。
不過因為徽州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自古以來徽商就很有名,在這個地方其實商業特色一直都很濃重。雖然他旅遊沒有那麼商業化,但是其實它的城市本身就具有商業化。所以會覺得買門票,進去古城的時候可能就會感覺有點不值得,就感覺去了一個商業街。
④ 求詳細介紹安徽的人文地理和地方特色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是華東地區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境內山河秀麗、人專文薈萃、稻香魚肥、江河密布屬。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橫卧江淮,素為長江下游、淮河兩岸的「魚米之鄉」 。靈秀而繁盛的合肥市 [1] 全省面積居華東第3位,全國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省內地形呈現多樣性,全省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長江下游平原區以及皖南山區。長江流經安徽中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安徽北部,境內全長430公里
⑤ 求安徽古鎮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安徽,建省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其地理位置優越,四季分明,是中國國家園林城市之一。安徽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鎮古村落眾多,主要有三河古鎮、西遞古鎮、宏村古鎮、呈坎古鎮、赤灘古鎮、查濟古鎮 、孔城古鎮 、柘皋古鎮、南屏古鎮、章渡古鎮、盧村、關麓古村、龍川村、唐模村、義門鎮、龍崗村、臨渙鎮以及屯溪老街等。
15、義門鎮:
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西部。這里是著名的“民舞之鄉“,是漢代孝子韓伯俞故里。原鎮上寺廟林立,至今仍有清真寺、玉皇廟等宮觀寺廟。農歷四月初八的香火會、十月初一的騰龍會,正月初八的孝道會,獨具風格的民間舞蹈如鬼會、高蹺、花鼓燈、棒鼓舞,腰鼓隊、獅子舞、大頭和尚戲柳翠等,共同構成了義門古鎮特有的風情。主要景點有七十二廟宇、伯俞泣仗、清真寺等。
16、龍崗村:
位於安徽滁州市天長市銅城鎮,座落於美麗高郵湖畔,是一座千年古鎮。鎮內民居多為明清風格,特色鮮明,古街、古閣、古樓、古廟、古井等布局合理,構成了一個原汁原味的古民居群落。龍崗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特色旅遊鎮(村),鎮內明清古民居特色鮮明,保存完好。
旅遊各有愛好,哪裡值得一去,大家自己討論著來!~
⑥ 安徽省的什麼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國青銅文明發祥地之一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清朝康熙年間,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其中,就義安區來說,人口超20萬,隸屬於銅陵市。義安區歷史悠久,義安一名始現於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是中國青銅文明發祥地之一,采冶歷史迄今已有三千年,境內擁有金牛洞古采礦遺址、木魚山古礦冶遺址。
最後,元朝時期,銅陵縣屬池州路,該地區屬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池州路為池州府,銅陵縣屬之。清朝取代明朝後,今義安區一帶仍屬池州府銅陵縣。到了1914年,銅陵縣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年,銅陵縣直屬於安徽省。1974年3月,銅陵縣屬銅陵市。2015年12月,撤銷銅陵縣,設立銅陵市義安區。截至2018年底,義安區總面積達84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約為29萬人,常住人口約為26萬人。
⑦ 歙縣古城的地理座標
徽州來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自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徽州古城分內城、外廓,有東西南北4個門。此外還保留著瓮城、城門、古街、古巷等。
⑧ 安徽風土人情 地理介紹
一、風土人情
安徽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徽商、徽墨、徽菜、徽戲的發祥地。
徽菜是中國八大地方菜系之一,隨著徽商崛起而享譽大江南北,同時亦隨著徽商的衰落而沉寂。
徽人經商源遠流長,早在東晉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但形成商幫集團則在明成化、弘治年間,明嘉靖以後至清乾隆、嘉慶時期,徽商達於極盛。
歷史上,徽商不是一個單純的以經商營利為唯一目的的商業集團,他們與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從而形成了這個商業集團的獨特風格,贏得了「儒商」 的美名。
產生了木雕、磚雕、石雕藝術和以民居、祠堂、牌坊為特徵的徽派建築,產生了合「五 方之音」、唱念做打並重的徽戲徽班;徽商後裔、一代宗師程大位發明了算盤 ……可謂群星璀璨,異彩紛呈。安徽人愛唱黃梅戲。其特點是載歌載舞,長於行情,接近生活,唱腔優美,表演朴實細膩,韻味醇厚雋永,常以載歌載舞的形式、淳樸健康的格調表現人物。
二、地理環境
安徽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瀕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地勢由平原、丘陵、山地構成;地跨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水系。
安徽省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南北兼容。
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際、黃山和九華山,三大山脈之間為新安江、水陽江、青弋江谷地,地勢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漸次下降,分別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組成層狀地貌格局。
山地多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為黃山蓮花峰海拔1873米。山間大小盆地鑲嵌其間,其中以休歙盆地為最大。
安徽省在氣候上屬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濕潤季風氣候。
其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
(8)地理中國講的安徽的古城擴展閱讀:
安徽建省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沖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經濟、文化和長江三角洲其他地區有著歷史和天然的聯系。
安徽文化發展源遠流長,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四個文化圈組成。截至2019年12月,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9個縣級市,52個縣,44個市轄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安徽⑨ 《地理中國》磧口古鎮成為古代重要碼頭的原因以問答形式作答
《地理中國》磧口古鎮成為古代重要碼頭的原因以問答形式作答?
⑩ 安徽省有哪三大古鎮
1 、南屏
南屏位於安徽省黟縣西南,是一座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龍》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攝,被稱為中國影視村。南屏山水秀美,古風依舊,民風純朴,粉牆黛瓦幽處青山綠水中,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風景美如畫,這里有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至今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10)地理中國講的安徽的古城擴展閱讀:
安徽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優美江南景色的省份。由於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的部分城市還跟浙江、上海以及江蘇組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安徽和江蘇之間也有許多親密的關系,為此安徽的不少景區或者城市,古鎮都一種跟江蘇蘇州類似的情調,真不愧為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也因此有人稱,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孔城古鎮,也是安徽省的一個古鎮,作為一座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鎮,事實上孔城古鎮是國內眾多古鎮里為數不多的沒有濃厚商業化氣息的古鎮。
不是很商業化。古鎮的韻味基本屬於那種大家閨秀般散發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它周圍全是山峰,將其環抱在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