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學考試題庫
A. 《中國地理學》
西單 王府井書店有售吧!
現在最新版是 《中國自然地理》 也是趙濟趙劑出的,你看看是不是你要的
B. 求地理中考練習題
中國地理》是一門區域地理課程,它融會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各要素課程的內容,以中國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為重點,集中體現地理學區域性、綜合性的特點,是一門綜合性強、輻射面廣的專業主幹課。通過本課程要求掌握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基本特點;中國工業、農業、交通、城市、旅遊等各產業的分布、特徵;掌握中國的地域分異及由此而形成的地理區,學會區域分析的基本方法。
2、課程要求
(1)牢固掌握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等的基本特點;
(2)掌握中國工業、農業、交通、城市、旅遊、文化等各產業的分布、特徵;
(3)掌握中國的地域分異及由此而形成的華北區、長江中下游區的區域特徵;
(4)了解中國的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戰略,了解東北區、晉陝內蒙古區、東南區、西北區、西南區、青藏區;
(5)通過本課程學習,對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並形成自己的觀點,掌握區域地理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課程要點
第一章 中國的地理位置與地貌特點
〖學習要求〗
1、 掌握中國地理位置的地理意義;
2、 掌握中國的行政區劃;
3、 掌握中國的地貌特點、地貌形態的地理評價、主要地貌類型;
4、 了解中國的國情與國際地位。
〖學習重點〗
中國地貌特點、地貌形態的地理評價、主要地貌類型。
〖學習內容〗
第一節 中國的國情與國際地位
第二節 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評價
第三節 中國的行政區劃
第四節 中國地貌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
〖學習要求〗
1、 掌握中國的氣候特點與形成、幾種重要天氣及其影響、中國的氣候評價;
2、 掌握中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數量、質量、評價;
3、 掌握中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水資源的特點、水資源的開發潛力;
4、 掌握中國礦產資源的基本特徵、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與評價;
5、 掌握中國風景旅遊資源的特點、類型與結構、空間分布與評價。
〖學習重點〗
中國氣候的形成、中國土地資源的特點、中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中國礦產資源評價。
〖學習內容〗
第一節 氣候條件及其評價
第二節 土地資源結構及其評價
第三節 水資源結構及開發評價
第四節 礦產資源結構及其開發評價
第五節 風景旅遊資源結構與開發評價
第三章 中國的海域與海洋資源
〖學習要求〗
1、 掌握中國的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
2、 掌握中國的海岸格局,海灣與港口資源;
3、 了解中國的海域范圍、海洋水文特徵;
4、 了解中國的海島類型、海島資源。
〖學習重點〗
中國海洋水文、海洋生物資源。
〖學習內容〗
第一節 海域與海域環境
第二節 海洋資源及其評價
第三節 海岸
第四節 海島
第四章 中國的人口與經濟發展
〖學習要求〗
1、 掌握中國人口的基本特點;
2、 掌握中國土地利用、大農業的現狀與發展;
3、 掌握中國水利的現狀、水利面臨的主要問題;
4、 掌握中國的礦業開發與總體布局、礦業開發中的主要問題;
5、 掌握中國的原材料工業布局、機電工業布局、紡織工業布局;
6、 掌握中國的交通網分布;
7、 掌握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旅遊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解決途徑。
8、 了解中國城市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學習重點〗
中國的人口特點、大農業發展、水利面臨問題、礦業開發與總體布局、機電工業布局、交通網分布、旅遊業發展的基礎條件
〖學習內容〗
第一節 人口及其問題
第二節 土地利用與大農業開發
第三節 水利及其開發建設
第四節 礦產開發與能源工業
第五節 工業建設與布局
第六節 交通建設運輸、郵電業
第七節 旅遊業
第八節 城鄉建設
第五章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空間進程
〖學習要求〗
1、 掌握中國區域文化的形成、各主要區域文化及特徵;
2、 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點;
3、 了解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化的空間差異、中國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區;
4、 了解中國歷史時期文化發展、演變。
〖學習重點〗
中國區域文化的形成、各主要區域文化及特徵、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點
〖學習內容〗
第一節 中國文化的空間透視
第二節 民族與宗教
第三節 區域文化
第四節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第六章 災害與環境
〖學習要求〗
1、 掌握中國環境問題的基本狀況、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要對策;
2、 掌握中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法;
3、 了解中國的減災建設、中國可持續發展中的減災對策。
〖學習重點〗
中國環境問題的基本狀況、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要對策、中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
〖學習內容〗
第一節 自然災害與減災建設
第二節 環境保護和建設
第三節 生物多樣性和環境保護
第七章 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戰略
〖學習要求〗
1、 掌握國土整治的政策體系;
2、 掌握中國的區域發展戰略;
〖學習重點〗
中國區域發展的宏觀戰略
〖學習內容〗
第一節 國土整治
第二節 區域發展戰略
第八章 景觀與區劃
〖學習要求〗
1、 掌握國內外景觀研究的狀況;
2、 掌握地域分異規律、中國自然景觀的地域分異、中國經濟景觀的地域分異、中國人文景觀的地域分異。
〖學習重點〗
地域分異規律、中國自然景觀的地域分異、中國經濟景觀的地域分異、中國人文景觀的地域分異
〖學習內容〗
第一節 研究簡史
第二節 地域分異規律與景觀劃
第九章 華北區
〖學習要求〗
1、 掌握華北區土地利用、人口、資源與經濟特徵;
2、 掌握北京的中心地地位、環渤海地區;
3、 掌握華北地區缺水導致的環境問題、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途徑;
4、 了解京津冀地區的發展;
5、 了解黃淮海平原治理與農業開發、鹽鹼土治理的途徑。
〖學習重點〗
華北區土地利用、人口、資源與經濟特徵;華北地區缺水導致的環境問題、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途徑;環渤海地區的發展
〖學習內容〗
第一節 地理概況
第二節 首都經濟圈
第三節 水資源問題
第四節 黃淮海平原治理與農業開發
第十章 長江中下游區
〖學習要求〗
1、 掌握長江中下游區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徵和農業生產基地、綜合性工業基地特徵;
2、 掌握長三角區域優勢和驅動力、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
3、 了解長江中下游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
4、 了解長江中下游區生態環境建設。
〖學習重點〗
長江中下游區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徵和農業生產基地、綜合性工業基地特徵、長三角區域優勢和驅動力、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
〖學習內容〗
第一節 自然條件分析
第二節 經濟特徵與產業結構
第三節 生態環境建設與區域發展
第四節 長三角經濟圈
C. 中國地質大學自然地理考研真題
我有地大(武漢)的12年考題,北京的美有
D. 《中國地理》考試卷1
1.中國地理是一門集(自然 )科學與(人文/經濟)科學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
2.中國地理的研究對象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和(經濟地理)環境三部分。
3.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是(宜昌)、(湖口)。
4.人口過程包括(人口增長過程)、(人口結構變化)、(人口空間過程)三個過程。 還是填自然變動,遷移變動,社會變動好
5.旅遊業的基本特點包括(季節性)、(地區性)、(多樣性)、(大眾性)和(偏在性)。
6.太行山是(高原)地形與(平原)地形的分界線。
7.中國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第二大的沙漠地(巴丹吉林沙漠),最大的湖泊地(青海湖)。
1.中國地理的基本特徵是(對稱性)和(多樣性)。
2.中國地理的研究對象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和(經濟地理)環境三部分。
3.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是(內蒙古河口鎮)、(河南省舊孟津)。
4.人口年齡構成包括(衰退型、(穩定型)、(增長型)三個類型。
5.中國近海中,全部位於大陸架上的是(渤海)、(曾母暗沙);屬中國內海的是(渤海)、(瓊州海峽);水文特徵受大陸影響最大的是(黃海)。
6.大興安嶺是(高原)地形與(平原)地形的分界線。
7.中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第二大的盆地(吐魯番盆地),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陽湖)。
1.中國地理是一門集(自然)科學與(人文/經濟)科學;
2.中國地理位置四至點最東和最南點分別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匯合處)、(曾母暗沙);
3.中國近海海岸類型主要有(侵蝕海岸) 、(峽灣式海岸)、(三角洲型海岸);
4.地下水資源按埋藏分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
5.人口過程的結果是使人口數量發生(結構)和(空間)的變化;
6.中國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小的海域(渤海);
7.中國地理中的三條走廊分別是(河西走廊)、(海上走廊)、(遼西走廊);
8.土地資源包括(自然)和(社會)兩大屬性
1. 中國地理的研究對象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和(經濟地理環境)三個組成部分。
2.屬中國內海的海域分別是(渤海)和(瓊州海峽)。
3.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直轄市(重慶)。
4.靈渠溝通(漓)江與(湘)江,又稱(興安運河或湘桂運河)。
5.中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馬干沙漠) ,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就是貝加爾湖))、 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6.中國地理中的「三三」是指(三個氣候帶)、(三個溫度帶)和三個經濟帶。
7.中國地理位置中四至點的最西和最南點分別是(新疆帕米爾高原)、(曾母暗沙)。
8.人口年齡構成一般分為(衰退型)、(穩定型)和增長型三種。
9.黃河上、中、下游分界點分別是(內蒙古河口鎮)、(河南省舊孟津)。
1.地理學的基本特徵突出表現為(對稱性)、(多樣性)。
2.中國疆域最北、最南點所處的熱量帶分別是(北寒帶)、(熱帶)。
3.中國近海中,海水水文特徵受陸地影響最大的海區分別是(黃海) 、(台灣海峽)。 這個題目還是不會
4.人口過程包括(自然變動)、(遷移變動)和社會變動三種過程。
5.影響中國氣候形成夏季主要氣壓中心分別是(亞洲低壓)、(北太平洋高壓)。
6.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分別是(宜昌)、(湖口)。
7.土地資源具有(自然)和(社會)兩種屬性。
8.我國主要成煤時期包括(侏羅紀)、二疊紀、(白堊紀)和第三紀。
9.「靈渠」溝通的河流是(湘江)、(灕江)。
10.地下水資源按其埋藏條件分為(上層滯水) 、潛水和(承壓水)。
E.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自然地理學 真題
1.學校網站看看。
2.考研論壇。
3.淘寶網、卓越網等應該有網上出售的。
F. 有關《中國旅遊地理學》的3個題!幫忙一下,謝謝
1.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括康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旅遊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旅遊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 旅遊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動規律; 旅遊資源的分類、評價、保護和開發利用論證; 旅遊區(點)布局和建設規劃; 旅遊區劃和旅遊線路設計; 旅遊業發展對地域經濟綜合體形成的影響; 旅遊業對區內環境的影響等。 2.東北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華北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華東區: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 華中區: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華南區:廣東,廣西,海南。 西南區: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西北區: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港澳台:香港,澳門,台灣。 3.伏羲太昊與東王公壽終正寢之後都晉升為天神青帝,輔佐泰山神化生萬物;西王母與九天玄女娘娘則輔佐黃帝擊敗了蚩尤而統一中原,這都是具有珍貴價值的旅遊資源。近10年以來,我的研究成果證明,中國最有影響的原始神祗盤古開天闢地、麻姑觀東海三變桑田、女媧捏泥造人、西王母坐鎮昆侖山、黃帝與老子建黃老之道以及天老爺、地奶奶、月亮神、泰山神、碧霞元君等均發祥在泰山,他們所派生的眾多神仙也大都源於泰山。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頂更有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實乃一處名冠世界的文物寶庫和游覽勝地。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已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第三題 僅供參考
G. 中國地理的學習方法(高中文科)
高中文科學習,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H. 有考過學科教學(地理)的學哥學姐么。考915中國地理需要看哪些書啊
我是考上了這個,但是我是調劑到這個專業的啊!這個是教育碩士,你確定你考的是教育碩士不是學術碩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