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的人文地理和旅遊資源
A. 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是哪裡
去一些古城鎮什麼的。 比如說我們雲南的麗江古城。 或者西雙版納自助游,感受多個少數民族的人文地理。
B. 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都包括哪些因素
人文環境: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回 聚落,政治,社答團, 經濟, 交通, 軍事, 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 智慧圈, 技術圈·.人文地理環境是 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自然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貌、大氣、水圈、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組成。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並不斷進行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推動地理環境的發展變化。
C.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什麼區別啊
自然地理偏理論,比如太陽系,地球自轉公轉,氣候,地質等方面,人文地理包括那些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等,是在自然地理基礎上的
D. 河北保定的人文地理以及旅遊景點有那些~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非常版豐富。
距離北京較權近的淶水野三坡山清水美,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而白洋淀里飄飄揚揚的蘆葦絮,又給這個「華北明珠」增添了幾許捉摸不透的浪漫氣息。
1
河北易縣清西陵
2
河北白洋淀
3
保定天生橋
4
河北淶水野三坡
5
保定大午溫泉
6
保定大慈閣
7
保定滿城漢墓
8
淶源白石山
9
保定易縣狼牙山
10
保定直隸總督署
2011年10月外地人關注保定景點1
河北易縣清西陵
2
河北白洋淀
3
河北淶水野三坡
4
保定天生橋
5
保定直隸總督署
6
涿州三義宮
7
淶源白石山
8
白洋淀溫泉城
9
保定唐縣西勝溝
10
保定滿城漢墓
E. 介紹保山的旅遊和人文地理
保山市,古稱永昌,是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外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67.78公里,內與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鄰,國土面積19,637平方公里。轄隆陽區、騰沖市、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一區一市三縣,總人口246.8萬人。
保山有世居少數民族13種,有華僑、僑眷、歸僑28.9萬人,是雲南省主要的僑鄉。
保山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漢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滿族、傈僳族、景頗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種世居民族在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具有濃郁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山的能源資源豐富,主要有水能、煤炭、地熱能、天然氣、太陽能五大資源,開發前景極為廣闊。
水能資源:保山市跨三大水系(瀾滄江、怒江、龍川江),境內段的支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89萬千瓦,開發潛力較大。
瀾滄江
煤炭資源:主要是低質褐煤,儲量超過1億噸的有龍陵鎮安煤礦,超過54萬噸的有昌寧紅星煤礦和保山羊邑煤礦。
地熱資源:全市有各種熱泉170餘處,圈定熱田10處,年流出熱水約1.6億立方米,熱水、熱氣年攜出熱量約23019億千卡,相當於燃燒33萬噸標煤,騰沖地熱受到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關注,有5個較大的高溫地熱田。
天然氣:保山盆地兩類有效烴源岩分布面積為73平方公里,計算遠景資源量為259億立方米,已鑽三口井,保1#、保2#探明儲量為9.6億立方米,已開發民用。
太陽能:保山空氣清凈、光質好、日照時間長,太陽年均輻射量為5553.7——5959.8兆焦耳/平方米,相當於每平方米189.74——203.61千克標准煤燃燒的發熱量。
F. 中國旅遊資源形成的地理環境
自然環境:我國南北 東西跨度都比較大,氣候差異很大,水文條件也不一樣,這專樣各地就形成了獨特的屬風光,比如東北的黑土地 沼澤地,內蒙的草原 西北的荒漠,雲南貴州等地的自然山水美景 及喀斯特地貌 石林能,形成了各地的獨特代名詞 西北荒涼空曠 ,東部婉約溫柔, 西南的秀麗與多彩,這些都是很好的旅遊資源。人文地理: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也造就不同的生存條件和獨特的衣食住行文化。西北地區人口少 交通不便,就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沒有太多的漢化色彩。草原的開闊賦予草原人的豁達熱情,民族服飾和飲食的獨特。西南地區更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很多地方幾乎與世隔絕,這也是這里的少數民族保持了比較多的自己的特色的一個很大原因,比如貴州的苗族 雲南的傣族等。另外很多少數民族都是依靠當地的自然環境生存發展的 ,形成了很多與自然環境相關的節日,還有自己獨特的民族信仰。現在很多人想去更多的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比如挑花刺綉之類的都回去貴州和雲南。還有東南地區天氣潮濕多雨 ,多季雨,他們的住房和飲食都與這有關。
G. 中國地理環境與旅遊資源的特色
地理環境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版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權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歷史上的地理環境不同於今天的地理環境,.因此我們在考察中國的傳統文化時,必須將它們放在當時的地理環境條件下,注意研究地理環境對文化發展的影響,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及其形成和發展的原因。
H. 誰要解釋一下,人文地理角度,介紹河北省的旅遊資源,至少一個城市,兩處名聲,兩種特產。 人文地理的角
滄州鐵獅子,吳橋雜技
I. 試論述我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如何造就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
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名勝古跡很多
J. 什麼是人文地理,包括什麼內容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1、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2、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10)張掖的人文地理和旅遊資源擴展閱讀:
人文地理研究特點: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
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
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