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文地理歷史人傑
A. 想了解更多的關於浙江的人文地理知識。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安徽接壤,並有太湖位於江、浙兩省之間。麗水龍泉市海拔1929米的黃茅尖為浙江省最高峰。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其與上海兩地高速公路距離為130多公里。錢江潮常被媒體用作比喻浙江人的「拼搏精神」。
2009年確定樟樹為省樹、蘭花為省花;金錢松(吉祥之樹)、銀杏(長壽之樹)、毛竹(
浙江省富民之竹)、榧樹(造福之樹)為浙江省特色樹;梅花(高潔之花)、荷花(清純之花)、桂花(天香之花)、山茶花(幸福之花)為浙江省特色花。
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浙江省陸域面積104141平方公里(2010年),陸域面積為全國的1.08%,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省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和海島岸線長達 6500公里,佔全國海岸線總長的20.3%,居中國第一。全省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一個省份。
浙江有會稽山、雁盪山、普陀山、雪竇山、天目山、天台山、四明山等名山;有曹娥江、錢塘江、甬江等著名大江;有杭州西湖、寧波東錢湖、紹興鏡湖、嘉興南湖等名湖;亦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湖——千島湖。京杭大運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與錢塘江匯合。
浙江擁有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湖泊類文化遺產之一的杭州西湖。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 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浙江水資源量居全國第4位。經濟林業資源豐富,毛竹產量居全國前列。名優特產多。茶業、柑橘等中外著名,核桃、香榧等乾果佔全國產量的70%以上。樹種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東南植物寶庫」之稱,「活化石」銀杏等50多種野生植物列入國家珍稀保護名錄。浙江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在探明儲量的礦產中,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居中國第1位,螢石居中國第2位。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舟山群島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
歷史上浙江經濟較為發達,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絲綢、制瓷、造紙、印刷和造船業等居當時中國領先地位。
地形位置
浙江省地理特徵非常豐富,從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到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再到浙南地區的山區,另還有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浙江地勢
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佔全省
總面積70.4%。主要山脈自北而南分。平原面積63.2%,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紹蕭平原(紹興、蕭山)、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甬東平原(寧波);浙江海岸線總長6400餘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該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佔全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海洋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
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氣候特徵
浙江氣候總的特點是: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氣溫15~18℃,極端最高氣溫40.7℃,極端最低氣溫-10.2℃;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
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全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
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全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等。
秋季,
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全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
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浙江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全省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全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B. 孫權是浙江人還是江蘇人
浙江人
孫權的老爹孫堅是吳郡富春人,也就是現在的富陽,所以說孫權是浙江人
吳郡,郡名。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原會稽郡的浙江(錢塘江)以西部分設吳郡,治所在原會稽郡的治所吳縣(今蘇州姑蘇區),而會稽郡僅保留浙江以東部分,徙治山陰(今紹興越城區)。
吳郡所轄屬縣:吳縣(今蘇州姑蘇區),婁縣(今崑山東北),由拳(今嘉興南) ,海鹽(東漢在今平湖東南),餘杭,錢唐(今杭州),富春(今富陽),烏程(今湖州),陽羨(今宜興),無錫,毗陵(今常州),曲阿(今丹陽),丹徒(今鎮江)。按後漢書郡國志,吳郡有安縣而無錢唐,但安縣所在不明。比照漢書地理志,可能就是錢唐。
富陽市位於浙江省西部,屬杭州市轄縣級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富陽古稱富春,公元前221年置縣,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陽山清水秀、景色迤邐,天下獨絕的富春江橫貫全境,既有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境內有鍾靈毓秀的鸛山、富春勝地天鍾山、華東最大的天然淡水浴場新沙島、亞太地區第一大洞廳九霄碧雲洞、保持明清建築特色的吳帝孫權後裔集聚地龍門古鎮等自然人文名勝。
C. 浙江歷史來最有名的是誰
王羲之
謝靈運
魯迅
金庸
周恩來
蔣介石也可以算個吧,在浙江長大的。
D. 關於杭州的人文地理文化的選擇題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專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屬、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1]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截至2015年,杭州下轄9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0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901.8萬人[2],城鎮化率75.3%。[3-4]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獨特文化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E. 杭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作為副省級城市,杭州在古時候又名臨安、錢塘,自秦朝設縣以來,他便擁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有曾經被作為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歷史文化悠久,氛圍也十分濃厚,也因此出現了許多名人。
論地位最高的,那便是孫權。這可是當過皇帝的人,雖說東吳是個割據政權,但地位還是在那的。
如果非要說杭州不好的地方,那可能就是高昂的房價吧。
在這座城市,5萬、7萬甚至9萬一平的房子是比比皆是,也真不知道在杭州工作的人們,需要多久才能在杭州買上一套房子。
F. 簡述杭州歷史``
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專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屬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稱錢唐。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趙構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民國元年(1912年)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北伐軍進入杭州。同年,分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於此。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軍隊佔領,日本投降後被國民政府光復。1949年,解放軍進入杭州城,進而佔領浙江全境。
G. 杭州為什麼被稱為歷史名城
杭州發現的良渚遺跡說明很早有人類文明,春秋就是吳越領地,在南宋時期是南宋的都城
H. 紹興的人文地理
紹興 是個好地方
就近現代文人而言 最出名的莫過於魯迅先生啦
而且紹興自古是富饒之地
下面是我看到的一則紹興簡介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
紹興人傑地靈,歷史上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
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
紹興的風土人情,以烏蓬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紹興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紹興出名人,是、陸游、蔡元培、秋瑾、魯迅、周恩來、竺可楨、馬寅初等名人的故鄉,毛澤東主席稱紹興為「鑒湖越台名士鄉」(《七絕兩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游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I. 寫歷史名城杭州的名片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際風景旅遊城市,杭州的名片可謂之多。每一張名片都在全國甚至世界上產生過一些影響。從老杭州到新杭州,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從"大氣開放、精緻和諧"的人文精神中演繹出來的"和諧創業";從古時的"天堂福地"到今天的"東方休閑之都"、"幸福之都"……杭州在城市名片的建設中,以"不溫不火"的態度和"風風火火"的速度走出了自己的一條金光大道。 我們不妨來列舉一些城市名片:
(一)老杭州名片
1.西湖。對於杭州,是風花月,是千年潮汐,是浩瀚歷史……西湖對於杭州,還是900年前蘇東坡的那句話---如人之眉目。
2.南宋古都。古代杭州最鼎盛時期,坊巷間已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民謠傳唱,這一美譽令杭州人沾沾自喜了800年。
3.西湖十景。"西湖十景"最初是南宋畫院的題名山水畫。西湖十景是用詩情畫意蘊養起來的,春曉與夕照,秋月與殘,聞鶯與觀魚,荷風與晚鍾,春夏秋冬,晨風暮露,只需將十景景名拍節誦來,就能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蘊。
4.錢塘江大橋。1934年11月11日,秋風吹過錢塘江寬闊的江面時,見證了一個歷史場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鐵路大橋的開工典禮。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建成通車。然而,它的通車隊伍竟是向北的軍車和向南的難民。同年12月23日下午5時,為阻止日本侵略軍,通車僅89天的大橋被炸毀。這年除夕,它的設計者和建設者茅以升憤然寫下:"橋雖被炸,然抗戰必勝,此橋必獲重修。"
5.河坊街。河坊街的家常日子,用白牆黑瓦勾邊,用雨巷杏花點綴,再加柴米油鹽的渲染,便生出些許閑適---這正是杭州的主題。"哪怕它十分喧闐,悠悠然的閑適總歸消除不了。"曾在杭州住過幾年的俞平伯這樣寫道。
6.龍井茶。龍井茶很淡,要慢慢地品,方能品出其中的散淡和雋永。龍井茶又很濃郁,春天裡漫山漫坡的綠,是它生生不息的魂魄,是春天成就了這一天下絕品。
7.都錦生。"都錦生"是一個人的名字,也是上個世紀杭州絲綢的一個符號。歷史面目古老,而絲綢卻永遠鮮亮。絲綢的輕柔靈動,豐滿了我們這座城市的氣質。
8.張小泉剪刀。"青山映碧湖,小泉滿街巷"。聽說,1929年西博會那年就賣了160萬把剪刀。還聽說,那時杭州48家剪刀店,有45家都掛了張小泉的招牌。
9.王星記扇子。還有幾個人記得,100年前,王星記扇庄的櫥窗里那把碩大無朋的摺扇?但很多老杭州人是靠王星記的一把扇子度夏的。今天,一把扇子的開合之間,扇出的是讓人懷想的古典情懷。
10.胡慶余堂。堂前依然是高大的紅木櫃台,傳遞著古老中醫的誠信和尊嚴。100多年過去了,胡慶余堂的葯局裡依然氤氳著不敗的葯香。
11.西泠印社。一個小小月門里藏著千般錦綉,一道粉牆將它與俗世的喧囂隔離---一個以金石篆刻獨步天下的地方。
12.知味觀。老杭州人喜歡小吃,幾碟精美點心,一杯清香龍井,便可閑度漫漫人生,於是,"欲知我味,觀料便知"的"知味觀",便久演不衰。
13.奎元館。從1867年到2004年,奎元館已經做了137年的面條。一碗片兒川,靈感居然起自蘇東坡的"無肉令人瘦,無筍令人俗"---這就是杭州人。
14.桂花。杭州人從來就喜歡桂花的浪漫傳說,1983年更是將桂花選為杭州市花。桂花季節,數不清究竟有多少人坐在那萬株桂樹之下,看桂花落入杯中,將清香攬於懷中。此為西湖盛事。
15.杭鐵頭。江南雨巷裡長大的杭州人卻有一種豪爽,也會路見不平一聲吼,自稱"杭鐵頭",偏不買賬,老子有啥好怕?就是這種脾氣。
(二)新杭州名片
16.大杭州。一個"大"字,已說明城市決策者的目光已經不再拘泥於舊格局,而是開始謀劃大篇章。城市之大,當不僅在於版圖之大,更在於大思路、大志向、大氣魄。
17.12345。"12345,有事找政府",這句話在杭州婦孺皆知,這種政府和市民相互溝通的形式為國內首創。杭州人遇到什麼難事,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撥打市長熱線12345。
18.錢塘江時代。錢塘自古繁華,杭州已在"三面雲山一面城"的西湖時代豐饒千年,而今邁步從頭越,走進了錢塘江時代。一江春水向東流,錢塘江是要奔向大海的,杭州也將變成一個更加大氣開放之城。
19.西博會。1929年的第一屆西博會,已成時光深處一張泛黃的舊照片。從2000年秋天開始,這張舊照片又上了鮮亮的新底色,從此一年一屆並且遠勝從前,已然成了杭州的一張新名片,讓人驚嘆倡議重新舉辦者的點化之妙。
20.新西湖。南線改造、雷峰塔重現、楊公堤重修、水面擴大、北山路改造……近年來一系列西湖保護改造工程,堪稱大手筆、高起點。20年前評選的西湖十景,已經無法涵蓋西湖的美麗,一個"新"字,道盡了面對現在西湖的美麗不知如何形容。
21.風情南山路。這是一條位於西湖風景區與城區的連接處,北起湖濱路口,南至玉皇山路口,全長1900米的特色街。有中國美院,也有市民公園;有西湖天地,也有錢王祠,它連接精英文化與民俗表情,融貫傳統人文與現代海派,風景和建築互相輝映,歷史與現代各自尊重。它開朗但不排除私密,精緻休閑卻不乏大氣隨性,在這條路的兩端停留著金色的秋和浪漫的春。南山路對環湖其他路而言,是給予更大多數人幸福的地方,因為它給了你選擇的自由,讓你自由地穿梭於你想要的風格中。整合後的南山路是西湖風景區中環境容量最大,歷史積淀最深厚,景點類型最完整的地區。南山路以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條件,引進了世界知名連鎖餐飲店、酒吧、商務會所、菜館,人們可以在南山路品茶、飲酒、泡吧、賞畫、觀景……步履經過廣福里一帶的青磚小樓,經過西湖天地的修篁曲徑,經過澄廬恆廬,經過動與靜,恍然覺得邁進了一段風情旖旎的異時空。
22.人居天堂。"美麗的西湖,破爛的城市"這句國外元首的評價,曾令杭州人尷尬無語。時光流傳,2001年9月,杭州獲聯合國人居獎,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榜單上,終於留下了杭州的名字。
23.國際花園城市。2002年10月,杭州獲得了"國際花園城市"稱號,評選者是國際非營利性組織"國際公園協會"。該獎有"綠色奧斯卡"之稱,和聯合國人居獎一樣,讓杭州人一洗"破爛的城市"之尷尬。
24.下沙新城。精英雲集地。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和正在崛起中的大學城,堪稱知識和經濟結合最緊密的地方。
25.杭幫菜。杭幫菜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南宋,作為繁華京都的杭州,南北名廚濟濟一堂,"西湖醋魚"、"東坡肉"、"宋嫂魚羹"聞名遐邇。而杭幫菜真正名頭大振,則從上世紀末最後兩年開始,一批杭幫菜館走出杭州,攻城略地,所到之處火爆異常,堪稱一時風頭無二。從"杭幫菜"佔領上海的速度,就能說明杭州美味甲天下。而且,杭州還容納著包括廣東的金華玉樹、西米露,昆明的過橋米線,北京的烤鴨,四川的火鍋,西安的水餃,還有法式大餐、義大利餐館、日本料理、韓國燒烤等在內的國際、國內名吃。河坊街、高銀街、信義坊的餐飲集中而各具特色,真可謂"天下酒官之盛未有如杭城也"。
26.杭派女裝。杭州被稱為是女性化的城市,那麼也應該天生就是做女裝的城市。"杭派女裝"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據說是1996年。以清新婉約自成一派,杭派女裝富有女人味、江南味、書卷氣。一條武林路女裝街,滿足了多少杭州女人的夢想。位於新華路的中國絲綢城,更是國內外遊客的必訪之地。
27.杭州大廈。這個在長三角地區名氣巨大的商廈,在領軍人物樓金炎的率領之下,高舉"生活·購物·享受"理念,把主要消費群鎖定在年薪4萬元以上者,從1999年起,每年的銷售額、利潤額均比前一年遞增30%左右。是全國品牌最多、最全,經濟效益全國第一的商場。 2004年9月3日,《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2004年度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杭州名列北京、上海、寧波、大連等城市之前而列第一位。
28.新浙大。1998年9月,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四校合並而成新浙大,一舉成為中國學科門類最齊全、辦學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與下沙、小和山、濱江等高教園區合縱連橫,"學在杭州"隱然已成聲勢。
29.愛情之都。斷橋和雷峰塔留下了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萬松書院印證著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經典愛情,西泠松柏下流傳的是蘇小小的故事。杭州的山水特別適合愛情滋長,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甜蜜、浪漫、迷人的氣息,以"愛情之都"來定義和推銷今日的杭州,可謂正得其所。 無獨有偶。早在1998年8月,喜歡造榜的廣州《新周刊》發布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杭州被評為"最女性化的城市"。該刊認為,說到杭州,人們就想到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幾乎所有的人對杭州的想像都跟風姿綽約、嫵媚動人的美女有關。但是,就是這個很具個性化的特徵定位,在杭州的市民中引起極大爭議,杭州的男士們特別是成功男士對此更是反感,他們搬出岳飛、於謙、"杭鐵頭"之類的老話來證明杭州"剛烈"的一面。其實,女性化的城市並不等於女性化的男人。遊客把一個城市想像成二八佳人,期望與這個城市有一次親密接觸並不見得就是壞事。"最女性化的城市"也並不等於這個城市不"大氣",當然,溫馨、浪漫、纏綿,不等於"小氣"。
30.休閑之都。成都和杭州都在爭奪休閑之都的名號,但杭州顯然更加勝券在握。因為杭州不僅是一個優美閑適之城,還有一本名叫《休閑》的雜志,杭州更是已經拿到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會的主辦權。
31.中國茶都。憑借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的龍井茶,700多家富有杭州特色的茶館,八家國家級茶文化研究機構,占據中國半壁江山的娃哈哈、康師傅茶飲料,每年一度、以"茶為國飲、杭為茶都"為主題的"中國(杭州)西湖國際茶文化博覽會",以及杭州人對茶的酷愛,中國茶文化之都的桂冠非杭州莫屬。杭州的茶館已經形成了流派,有以茶藝為主的,比如太極茶館;有以茶點著稱、場面宏大的,比如青藤茶館;有專門講究茶館生態環境的,比如門耳茶坊;也有集博物、欣賞、品茶於一體的文化性茶館,比如和記茶館、紫藝閣茶館。如此多樣性的風格取向使杭州茶館業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機制,作為一種流派代表的茶館往往能將自己的特長發揮到極致。杭州的茶館分布是"一個中心,一枝橫斜"。它們以西湖為中心,環沿西湖的南山路、湖濱路、北山路,又旁逸斜出沿曙光路、龍井路、梅靈路、茅家埠迤邐而去。風景和茶相看兩不厭。據說,杭州已經成為全國公認的茶館業做得最好的城市。每年在杭州召開的全國茶博覽交易會和西湖國際茶會上,匯聚而來的各地茶人對杭州的茶館都有最高的評價。
32.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2004年,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推出的"城市中國系列活動",終於在11月6日揭曉了。在全國2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十大城市脫穎而出,杭州位列其中。試看一下杭州的頒獎辭:一個將天然優勢與現代產業巧妙結合,引領休閑經濟潮流的城市;一個生活就像在旅遊,懂得將安寧幸福的感受轉化為活力和財富的城市;一個以不溫不火的態度和風風火火的速度,走出了自己節奏的城市。從 "西湖論劍"到"錢江弄潮",這座城市在水到渠成之後,正一步步海闊天空。
33.和諧創業。這是21世紀初期開始的對杭州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模式的總結。按照專家的研究,和諧創業包含文化價值與經濟運行的和諧、個人創業與整體發展的和諧、政府與民間的和諧、外部開放與內生創新的和諧。近十年來,杭州的經濟總量一直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三位;財政收入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工業經濟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4年杭州工業銷售產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以"信息港"、"新葯港"、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江東工業區、臨平工業區和高教園區(下沙、濱江、小和山高教園區、浙大新校區和江東、倉前高教新區)的"兩港五區"為重點的"天堂矽谷"建設快速推進。杭州依託獨特的區位特色和資源優勢,立足自身文化沉澱和城市特色,以自己獨特的"精緻和諧、大氣開放"人文精神,兼容了蘇南、溫州兩大模式的優勢,逐步形成了杭州"和諧創業"的創業模式。和諧創業是立足生活、以人為本的創業,是創造力、融合力和競爭力相統一的創業。其主要特點是:人性化創業、協調創業、可持續創業和知識創業。杭州的城市特色是"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天堂矽谷",這四個方面表達著同一個意思:杭州是一座休閑、文化、創業協調互動、和諧創新的城市,是一座"天堂矽谷"和"東方休閑之都"有機統一的城市,是一座富有生氣和活力的城市、生活品質較高的城市。生活與創業的和諧。生活的根本涵義就是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活力,是一種生氣和活力,是一種生命力和創造力,也是一種和諧創新、和諧創業。
J. 紹興人和寧波人的差異小,還是紹興人和杭州人的差異小
相比較都差不多。最近幾年紹興和杭州走的比較近。但是從歷史地理上來說,紹興和寧波比較近,因為兩地同屬寧紹偏遠,同屬越文化,清時同屬寧紹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