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縣的人文地理
㈠ 西定鄉的人文地理
西定,系傣語地名。西:拉或湊;定:胡琴。西定意為拉琴的地方。傳說釋迦專牟尼巡遊到此地,百姓熱情招待,屬並拉琴助興,釋迦牟尼便將此地命名為西定。歷史上西定錄屬於勐遮管轄。一九四七年稱舊筍鄉,一九五0年改稱為別舊區,均錄南嶠縣。一九五三年建州重劃十二版納時,設版納曼墩(後改稱版納西定),轄原南嶠縣的別舊、曼兌兩區。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二版納合並為五個縣級版納時,錄版納勐遮。一九五八年七月改設區,稱西定區,錄勐遮縣,同年十二月,勐遮,勐海兩縣合並後改錄勐海縣。一九六九年更名為向東公社,一九七三年更名為西定公社,一九八四復稱西定區。二00五一月,原西定鄉和巴達鄉撤並後組建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人民政府。
註:關於西定的名稱來歷另有一說。西:四;定:蹄。西定:四蹄。傳說從前有一僧人從境外用大象馱經書入境,至巴達章朗時大象僵死,僧人將象肉分給附近各村民,西定人聞訊趕來時,象肉已盡,只得等四支象蹄,故得名西定----四蹄。
㈡ 西藏那曲地區總共幾個縣,幫我介紹哈各個縣的人文地理環境
當雄 班戈 安多 索縣 巴青 尼瑪 申扎 安多屬於唐古拉山口地界 當雄有世界第一高原回鹹水湖答納木錯 還有一個聖湖措那湖 在安多個班戈中間 申扎有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至於你說的各個縣的人文 我不懂你概念里所謂的人文是什麼 藏民平時乾的就是養氂牛 狩獵
㈢ 什麼是人文地理,包括什麼內容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1、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2、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3)弋陽縣的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人文地理研究特點: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
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
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㈣ 陝西漢中的人文地理介紹,有哪些地理特點
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與甘肅、四川毗鄰,中部為盆地,中國古代稱為「江淮河漢」四大河流之一的漢江,流經漢中、安康和荊襄大地,匯入長江,成為長江最長、最大支流。全市轄漢台、南鄭、城固、勉縣、洋縣、西鄉、寧強、略陽、鎮巴、留壩、佛坪11個縣區,總人口373萬。市域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其中盆地佔6%,淺山丘陵佔36%,中高山區佔58%。
自古以來,就是連接西北與西南、東南的通道和輻射川陝甘鄂的主要物資、信息集散地之一。漢中景色秀麗。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4.3℃,降雨量 871.8 ,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甌玉盆」之美稱。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撤地改市。
漢中曾經是商朝的方國,秦國時的漢中郡,此後又是劉邦西漢王朝的發祥地,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的軍事要地,悠久而豐富的歷史為漢中留下了諸多名勝古跡:被譽為世界交通史,文化史上「奇跡」與「瑰寶」的褒斜棧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漢劉邦的拜將台及其為漢王時的宮殿遺址古漢台,還有眾多的歷史名人墓地,祠堂。
漢中地處北暖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帶,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水橫貫全境,形成漢中盆地。盆地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體濕潤,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均氣溫14℃,生態環境良好,生物資源極為豐富,兼我國南北方之共有;糧食生產一年兩熟,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其中水稻、油菜單產是全國最高產區之一。野生植物有3000多種,其中用途廣泛的600多種。盛產各種名貴葯材,其中天麻、杜仲、棗皮(山茱萸)、西洋參產量居全國前列。有森林面積131.2萬公頃,植被覆蓋率56%,森林覆蓋率48%,林木蓄積量6781.3萬立方米;可利用草場33萬公頃,野生動物500多種,其中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等42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藏60種,其中勉縣、略陽、寧強三縣的「金三角」地帶,是全國五大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鐵、錳、鎳、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儲量居全省之首,經濟開發潛力很大。漢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資源豐富,總量達146.25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6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87萬千瓦。
漢中自然條件和人文地理與關中差異較大,古代建築具有南北兼備的風格,民居多樣,生活習俗頗具江南風采。在這里端午節賽龍舟,在陝北和關中是看不到的,飲食習俗也與四川接近,巴山的鑼鼓草、漢中的瑞公戲、西鄉的刺綉挑花都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洋縣的黑米和香米,古為貢米,如今成為普通百姓的大眾食品。
㈤ 請大家幫忙查一點關於河北省人文地理的資料,謝謝.
簡稱冀,省會石家莊市。面積19萬多平方千米,人口6744萬
河北
河北省簡稱冀(省會石家莊),位於東經113°04'至119°53',北緯36°01'至42°37',地處華北,黃河下游以北,東臨渤海北京周邊,西為太行山地,北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其餘為河北平原,面積為18.77萬平方千米。全省最高峰小五台 (海拔2870米), 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
河北位於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門戶,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為清代皇室的「郊遊」場所,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是我國最早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清代皇家游獵的場所——木蘭圍場,以及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帝王墓葬群之一——清東陵。河北是中國的文物大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名列全國首位,著名的還有滄州鐵獅子、定州塔、趙州石橋、正定府大菩薩等。
在悠悠歷史古跡的背後,河北省也不乏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北戴河、南戴河的天然海濱風光,遼闊壯美的壩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淶水野三坡,險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種景緻相映相成,為「燕趙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下游以北而得名,部分地區古屬冀州,故簡稱冀。河北地處華北、渤海之濱,首都北京周圍,近郊天津。春秋戰國時為燕、趙之地,漢、晉時置冀、幽二州,唐屬河北道,元屬中書省,明屬京師,清為直隸,1928年始稱河北省。現轄11地級市、23縣級市、109縣、6自治縣。60多個市縣對外開放。全省面積19萬平方公里。有漢、回、滿、朝鮮等族。省會石家莊。
河北氣候
河北屬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熱多雨;春多風沙,秋高氣爽。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13攝氏度之間,一月—14———2攝氏度,七月20——27攝氏度,大體東南高西北低,各地的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較大,全年無霜期11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年變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側迎風坡,形成兩個多雨區,張北高原偏處內陸,降水一般不足400毫米。夏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現,1966年7月29日遵化降雨327.9毫米,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季降水少,春旱、夏澇對農業生產威脅較大。
㈥ 耿車的人文地理
【沿革】1912年屬埠子市。
建國後為耿車鄉。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改鄉。
1987年建鎮。
1996年,位於宿豫縣西部,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耿車、新華、紅衛、湖稍、新劉、葉萇、徐揚、花廳、梨園、徐張、雙趙、渠東、趙庄、韋庄、五星、三義、付圩、黃店、大眾19個行政村。
2003年,轄耿車、新華2個居委會,紅衛、湖稍、趙庄、五星、三義、大眾、梨園、劉圩、徐圩、大同10個行政村。
2004年,將原宿豫縣的耿車鎮劃歸宿城區管轄,現轄耿車居委會、新華居委會、紅衛村、湖稍村、五星村、三義村、大眾村、劉圩村等9個行政村。 王煥民 王煥民,男,中共黨員,1928年10月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紅衛村,1944年5月參加革命,194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少將軍銜,原寧夏軍區政治委員。歷任營部文書、營部宣傳員、團政治處幹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師政治部幹部科科長、團副政委、團政委、師副政委、師政委、寧夏軍區副政委、寧夏軍區政委,1990年6月離休。1947年立三等功一次;195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獨立獎章和解放獎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同年當選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0年被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獎章。
王煥新 王煥新,男,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48年1月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紅衛村,1964年參加社教運動,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6月參軍,歷任班長、排長、宣傳幹事、軍政治部秘書、軍組織處副處長、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現任蘭州軍區聯勤部政委。199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曾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11篇在全國或軍區獲獎,並被多加報刊轉載。曾4次榮立三等獎,2次受表彰。
劉振璜 劉振璜,男,出生年月不詳。抗日英雄、歷史名將。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五星村。年輕時體格健壯、英勇善戰、足智多謀,曾帶領農民積極抗日,組織了敵後武工隊和大刀隊,有「刀槍不入」之美稱,是有名的抗日英雄。
季德勝 季德勝,男,出生年月不詳。從小隨父浪跡江湖,靠耍蛇賣藝為生,為保護祖傳葯方,斷然拒絕外國人重金收買。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一名蛇醫專家,「季德勝蛇葯片」已成為非洲、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人們的常備救命良葯,葯方被國務院列為國家一級機密。季德勝事跡曾被拍攝成新聞記錄片,他的經歷被寫成小說,拍成電影。如今,耿車人為紀念他,在他出生的耿車鎮興建一條寬敞漂亮的商業步行街,取名「德勝街」。
黃莉新 黃莉新,女,196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工學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現任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祖籍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劉圩村。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參加工作,江蘇省十屆省委委員,十一屆、十二屆省委委員、常委,江蘇省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
㈦ 妙皇鄉的人文地理
妙皇鄉地處亞熱帶、氣候宜人,是典型的農業鄉鎮,自然條件優越,盛產糧、蔗、桑,茶,土特產古琶茶是妙皇鄉一大特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古琶茶茶色青,味甘,泡成茶後濃香四溢,又因具有提神醒目,健胃消食,強身健體之功效,清朝時期曾被當做貢品,進獻皇帝。民國28年,古琶茶曾遠銷香港,為品茶名家所愛。
妙皇鄉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國際著名畫家廖冰兄的家鄉,他堅持用漫畫來抨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用漫畫來鼓舞人們的鬥志,他的漫畫形象地記錄了中國半個多世紀的苦難歷程,被稱為濃縮的百年中國史。
妙皇鄉境內有眾多的山嶺、岩洞、泉水,這里不僅有象州八景之一的天蓋晴嵐,還有那宜風光、甘娥仙洞,更有美麗的大梭生態峽谷群,天然的氧吧、壯觀的瀑布、宜人的風景是消暑休閑的好去處。 大梭生態峽谷群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妙皇鄉大梭村。從縣城至景區有三、四級公路相通。距柳州市約94公里。該景區處於大瑤山余脈西麓,是以峽谷風光、生態原始林為核心的自然風景區。該峽谷群由三條長2~3公里、寬20~50米的峽谷組成,具有俊、幽、奇、秀、雅、長等特點,集石、林、禽、獸、泉、潭、瀑等自然景觀於一體,風光秀麗,景觀獨特,風景如畫,步移景異,景象萬千,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主要景點有渡槽飛跨、山花映霞、彩葉綴谷、百碧連潭、彩石漫瀑、天女散花、飛瀑溢彩、野果坡、幽蘭谷、一線天、鴛鴦潭、仙人床等。峽谷內有穿山甲、猿猴、蛤蚧、娃娃魚、桫欏、白椎、紅椎、米椎等珍稀動、植物。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氣溫18~20℃,降雨量1306.8毫米。春季山花爛漫,嫩葉初發,奼紫嫣紅,生機勃勃,適於踏青游;夏季空氣濕潤,峽谷綠蔭環抱,溫度不超過28℃,涼爽宜人,適於納涼避暑。是以自然原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多姿多彩的峽谷景觀為特色,以峽谷游賞、峽谷體驗和農家樂為主要功能的旅遊度假區。
㈧ 款庄鄉的人文地理
作為革命復老區,款庄制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沉澱深厚,是富民辦學最早的地方,紫虛觀、白龍寺歷史上較為知名和興盛。極負盛名的「白龍禪韻、紫虛道觀、魁閣古樓、宜格石柱、V形太華、熱水溫情、接天茭園和紅谷絕景」等「款庄八景」更凝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款庄匠人的精妙工藝。
款庄鄉民族風情濃厚,每逢重大節日,各民族都自發組織開展舞獅、耍龍、鬥牛、對山歌、摔跤等一些建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藉此歌頌黨的富民政策,活躍群眾文化生活。
㈨ 求詳細介紹安徽的人文地理和地方特色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是華東地區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境內山河秀麗、人專文薈萃、稻香魚肥、江河密布屬。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橫卧江淮,素為長江下游、淮河兩岸的「魚米之鄉」 。靈秀而繁盛的合肥市 [1] 全省面積居華東第3位,全國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省內地形呈現多樣性,全省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長江下游平原區以及皖南山區。長江流經安徽中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安徽北部,境內全長430公里
㈩ 江西和安徽的人文地理詳細點謝謝
江西的人文
江西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贛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奧義為:「文、章、節、義」。可以說自古以來文章與節義並重,不僅是對贛文化主體精神的評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條和追求目標。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並不突出,除陶淵明之外幾乎舉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後期迅速崛起並完全取代了河南作為文化中心的位置(單就詩家而言,唐時「唐詩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時,則轉而為「宋詩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韓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歐王蘇黃」,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並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況且宋朝是華夏文化的造極之世,宋明時期又是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第二個諸子百家時代,江西文化人無疑是其中的主角。兩宋時期,眾多文化巨子從江右噴薄而出,叱吒風雲,開宗立派,引領潮流,晏殊、晏幾道、歐陽修、李覯、曾鞏、王安石、黃庭堅、陸九淵、楊萬里、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這一時期也無疑是江西人文輝煌燦爛、如日中天的極盛之期,並且為華夏文化之登峰造極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而對中華文化的進程作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餘烈,在正統的文化領域里,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後也在比較高的水平上運行。元代以來江西所產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馬端臨、虞集、揭傒斯、劉時中、吳澄、羅欽順、解縉、魏良輔、湯顯祖、宋應星、王猷定、魏禧、朱耷、蔣士銓、陳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陳寅恪、蕭公權、傅抱石、梅汝璈、程懋筠、胡先驌、黃秋園、古龍、公劉等等,亦可稱得上超超玄箸矣!這樣一個在中國文化極盛之期取得最高成就的省份應該占據其中之一席。
贛派學術與文化:
江西產生,並直接以江西或其古稱江右、豫章命名的文化流派:
【江西心學】,是由南宋理學家陸九淵創始,因其為江西人,故稱為江西心學,它是我國思想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這個哲學體系,後來被王守仁加以擴充和發揮,便推向了高峰。它對中國的學術思想和政治思想發生過重大作用。至明代又有「王門七派」,七派里有三大派的影響最大,江右派,王畿派,王艮的泰州學派,而江右派,恪守師說,保持王學的基本觀點,故也稱王學正統派 。
【江西詩派】,呂本中於崇寧元年(1102)至二年之間,作《江西詩社宗派圖》,選入黃庭堅、陳師道等25人之詩,因「其源流皆出豫章」,稱江西詩派。元初方回以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一祖三宗。詩派中人論詩反對西昆體,師法唐杜甫、韓愈、孟郊,強調效法活脫,崇尚工力,注重琢磨,但要求「無一字無來歷」,提倡「點鐵成金」和「脫胎換骨」之法。至清末同光體又分三大支派,贛派即其中之一派,以陳三立為魁首,學韓愈、黃庭堅,直接繼承宋代江西派,後繼者夏敬觀、華焯、胡朝梁、王瀣、王易、王浩等,或出入於梅堯臣、陳師道諸家。
【江西詞派】,五代南唐馮延巳、宋初晏殊、歐陽修的詞打破了從晚唐到五代前期以花間派為代表的香艷熟軟、無深意寄託的詞風,賦詞以較深邃的思想蘊含和更誠摯的情感寄託;在藝術上引入詩歌的比興手法,並從民歌中汲取養料,對宋詞日後的繁榮昌盛起到開先河的作用,從而形成了詞壇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流派,這就是以二晏一歐為骨乾的北宋江西詞派 另有:宋末元初以劉辰翁為翹楚的江西詞派,厲鶚絕句言:送春苦語劉須溪,吟到壺秋句絕奇,不讀鳳林書院體,豈知詞派有江西?
【江右詩派】,明初江西派,代表人物為劉崧(江西泰和人),標榜唐音,實際對他影響最深是鄉先賢虞集、范德機,揭傒斯等。而後來的台閣體又是江西派的直接產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劉崧「大底以清和婉約之音,提導後進,迨楊士奇等嗣起,復變為台閣博大之體。」作為台閣體創始者的楊士奇歷任四朝內閣大臣,為太平時期宰相。江西平易自然的詩風正宜於奉敕頌聖、歌詠昇平之作。因此錢謙益說:「江西之派,中降而歸東里,步趨台閣,其流世界冗卑而不振。」
【豫章社】,「明之末年,中原雲擾,而江以南文社乃極盛.其最著者:艾南英倡豫章社,衍歸有光等之說而暢其流」(見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他們反對前、後「七子」,推崇「唐宋派」歸有光。豫章社中有陳、艾、章、羅四大家之說,他們還致力於八股文的寫作,與繼起江蘇金壇周鍾、太倉張溥之"金沙派"、"婁東派",相互爭奪海內制義範式的領導權。
【江西畫派】簡稱「江西派」,又稱「西江派」。中國畫流派之一。以清初畫家羅牧為代表。羅牧系寧都(今屬江西)人,居南昌(今屬江西),畫山水初得魏石床傳授,後學黃公望,筆意空靈,在江淮地區頗有學之者。
【贛劇】
贛劇是江西的一個兼唱高腔、亂彈、崑腔及其它曲調的多聲腔劇種。它有俗稱饒河班、信河班兩大流派,這兩派於1950年相合,隨後進入省會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贛劇團。改名為贛劇。贛劇起源於明代的弋陽腔。
贛劇的腔調計有〔高腔〕、〔二凡〕、〔西皮〕、〔文南詞〕、〔秦腔〕、〔老撥子〕、〔浙調〕、〔浦江調〕、〔崑曲〕、〔梆子〕等。
解放後整理改編的弋陽腔劇目有《珍珠記》、《尉遲恭》、《張三借靴》、《送衣哭城》等;青陽腔戲《雙拜月》、《百花贈劍》;彈腔戲《梁祝姻緣》、《借女沖喜》、《白蛇傳》、《裝瘋罵殿》、《孟姜女》等;崑腔戲《悟空借扇》、《相梁刺梁》等。弋陽腔戲尚有根據史籍改編的《西域行》,根據湯顯祖《牡丹亭》改編的《還魂記》;青陽腔戲有改編的《西廂記》上、下集等等。創作的現代戲有《一群穆桂英》、《紅色宣傳員》、《奇襲邊平》、《盜種》、《鐵肩紅心》、《祭碑出征》等等。其中《珍珠記》、《還魂記》拍成舞台藝術片;《借女沖喜》攝為連環畫。石凌鶴董解元、王實甫改編的《西廂記》被譽為「石西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