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國家地理鑒寶
㈠ 怎麼聯系cctv2的鑒寶節目
我也很喜歡這一檔節目的,現在有時周三播出,有時周六,周日白天下午有時有重播的。
但是現在
現在的很多鑒寶欄目都有虛假的地方,小心不要太過於崇拜。不要只注重專家給的收藏價值,忽略收藏風險。
所以暫時不播放了
㈡ 中央電視台《鑒寶》《尋寶》是同一個節目嗎
不是的。
央視二套《藝術品投資》作為一個集收藏與鑒賞的專業化欄目,其定回位是答反映藝術品最新收藏動態、藉助藏品探討深厚文化底蘊、把握收藏投資理念、傳遞相關投資技巧與市場行情,節目在開播三年多的今天已形成了相當廣泛的固定收視群,並邀請了眾多鑒寶專家,如黃秀純老師等。
在《藝術品投資》30分鍾周末版《周末鑒寶》的基礎上擴大產生了《鑒寶》,該節目以百姓大眾化的收藏品為對象,採用演播室現場鑒定的形式,內容有藏品展示欣賞、收藏趣聞軼事、專家鑒定評述、觀眾競猜藏品價格等。節目通過寶物這個載體,利用收藏者與鑒定專家面對面地交流,發掘寶物所折射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使收藏鑒定內容自然有機地融為一體,使觀眾在了解收藏知識的同時,明晰投資理財的新趨勢。
《尋寶》是中央電視台一檔藝術品收藏領域大型活動節目;節目時長為每期五十分鍾;《尋寶》節目具有權威的專家資源,涵蓋陶瓷、書畫、玉器、青銅、雜項等文化收藏領域。節目的海選活動為廣大收藏愛好者現場免費鑒定,提高公眾對藝術品的鑒賞品味。
㈢ 央視鑒寶是你說去就去的i
,鑒寶欄目原先在CCTV-2財經頻道播出,現已停播。《鑒寶》該節目以百姓大眾化的收藏品為對象,採用演播室現場鑒定的形式,內容有藏品展示欣賞、收藏趣聞軼事、專家鑒定評述、觀眾競猜藏品價格等。央視還有其他類似的節目,《尋寶》 CCTV-1高清? 首播 每周五、周六18:00,重播 周日00:50次周六04:00?《我有傳家寶》 CCTV-1 首播每周一 22:35? ??《國家寶藏》CCTV-3高清 首播每周日19:30《國寶檔案》CCTV-4? 首播 周一至周五 18:45,重播 周二至周六 05:35 周二至周五 11:10《一槌定音》CCTV-2? ? ?首播 每周日 18:30
㈣ 怎麼才能參加中央電視台鑒寶節目
如果個人有藏品想要參加央視鑒寶節目,可通過兩種報名方式來參與,一是通過傳統信件報名,另一是通過鑒寶論壇報名。以下進行詳述:
一、通過傳統信件:將您的藏品拍成照片、標明尺寸、同時簡述您的收藏經歷、藏品介紹以及聯系方式,用寄信的方式寄至欄目組。 寄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6號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觀眾信箱「藏品鑒定會」收 (郵編:100038)
二、通過鑒寶論壇:將您的藏品概況和電子版照片以規定格式(詳見論壇攻略)發至《收藏鑒寶大家談》,並註明「參加鑒寶節目」,隨後請將帖子所在地址和聯系方式發短消息通知[鑒寶論壇版主],我們會記錄下相關信息,定期轉交節目組。
< 註:自2006年6月5日起報名的藏品如未通知版主將不被推薦。> 注意:沒有入選的不會得到答復,入選者會有《鑒寶》編導直接與您電話聯系。
(4)cctv國家地理鑒寶擴展閱讀:
《鑒寶》是2003年10月中央電視台製作的文化類節目,由羅晰月主持。節目以百姓大眾化的收藏品為對象,採用演播室現場鑒定的形式,內容有藏品展示欣賞、收藏趣聞軼事、專家鑒定評述、觀眾競猜藏品價格等。播出時間為央視二套每周三19:30。
㈤ 誰能告訴我央視台鑒寶欄目聯系方式啊!
沒有電話報名的方式,網上所有的電話都是假的,目前大眾參與方式只有回以下兩種:
通過答傳統信件:將您的藏品拍成照片、標明尺寸、同時簡述您的收藏經歷、藏品介紹以及聯系方式,用寄信的方式寄至欄目組。寄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6號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觀眾信箱「藏品鑒定會」收(郵編:100038)。
通過鑒寶論壇:將您的藏品概況和電子版照片以規定格式(詳見論壇攻略)發至《收藏鑒寶大家談》,並註明「參加鑒寶節目」,隨後請將帖子所在地址和聯系方式發短消息通知[鑒寶論壇版主],論壇管理員會記錄下相關信息,定期轉交節目組。
㈥ 中央電視台鑒寶欄目在幾台播出
你好,鑒寶欄目原先在CCTV-2財經頻道播出,現已停播。
㈦ 中央台那個鑒寶節目叫什麼
就是叫鑒寶,
中央電視台2套播出的
是一些人拿自己收藏的東西出來
讓大家分辨真假,有真有假
還有3個嘉賓
㈧ 中央電視台「鑒寶欄目」在什麼頻道播出
欄目標題:鑒寶(已停播)
首播頻道:CCTV-2財經
㈨ cctv-2鑒寶。為什麼停播
真奇怪,一檔錯誤明顯的《鑒寶》節目竟熱播了幾年。
兩年前剛開始看央視二套的《鑒寶》節目時還覺得新鮮,可後來越看越覺得不是滋味。台上那些鑒寶的所謂專家們,雖然他們都是「某某博物院」或「某某部某某所」的國家公職人員,卻儼然一幅古玩販子僱傭的「托兒」或當鋪的帳房先生派頭,一絲不苟地往他們所見到的,甚至是來歷不明的所有物件上貼價格標簽,台下更多的小「托兒」們更是嘈雜著
為那些物件十萬八萬地往上抬價,而所謂的「持寶人」再怎麼故作鎮定也難掩飾其貪婪的目光,再加上主持人的煽情鼓動……,整個演播廳活脫脫是一個浮躁的大「錢場」。如果哪位諷刺漫畫家在場,一幅生動的「錢場」眾生相便會出現在人們眼前。
就在這喧鬧的「錢場」內外,有多少來歷不明的國家文物被「合法」的推向了交易市場。
其實,合法的民間收藏如同人們的生活一樣,是個性化極強的事,它的許許多多的內容盡管都離不開錢,但又似乎與錢並無太大關系,當我們硬要把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標上價簽的時候,生活還有意義嗎,收藏還有樂趣嗎。
即便是個人進行「藝術品」投資,也應當堅持第一要合法,第二要取之有道,這是我們的民族傳統。當我從節目看到那些持寶人述說如何從別人(包括朋友)手裡購到便宜物件時那份得意,讓人十分難過,不厚道。
我以前也喜歡收藏一些自己中意的一些小玩藝,如石頭書畫碑貼之類,是純粹的愛好,與錢並無關系。一次我在四川理縣畢棚溝的山溪里撿到一塊方形鵝卵石,如獲至寶,置於案頭時時把玩,可它在「專家」眼裡肯定卻一文不值。看過這檔節目後我曾自問:難道我真的就是個傻冒不成。
我的朋友中有的喜歡鉛筆刀,有的喜歡打火機。這些東西在那些專家們眼裡又算什麼呢。但它帶給我的朋友卻是歡樂,是錢買不到的東西。
多年前我駕車路過河北清西陵附近的一個村子,村子叫什麼名記不住了,宿老鄉家時,見房東大爺從放在炕頭上的一摞古書中,撕下紙頁用來卷旱煙抽,甚覺可惜,便在村小賣店買了一條當地人抽的普通卷煙和一包點心,換下了完整的一套四冊宣統版《芥子園畫譜》。後來一位做古玩生意的朋友來我家,看見這套畫譜時十分稱贊,並開出一個不算低的價碼。如果按該節目倡導的邏輯,我就應當高興得趕緊扳著指頭去計算增值的倍數,然而當時,我卻高興不起來,心中從此便留下了對北方那位老房東無盡的愧疚:我雖非故意,但我客觀上似乎騙了他,可我又到那裡去償還這份欠意呢,只能寄希望於今後。
由此看來,這檔節目除去給文物販子當「托兒」外毫無價值。它是否合法也值得研究。作為一個國家級電視台不能為了錢為了收視率什麼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