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省級行政區簡稱圖
『壹』 中國行政地圖的省名、簡稱、省會
截至2019年共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行政區劃具體信息如下(簡稱、省會見括弧內容):
華北地區:北京市(京、北京)、天津市(津、天津)、河北省(冀、石家莊)、山西省(晉、太原)、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呼和浩特)
東北地區:遼寧省(遼、沈陽)、吉林省(吉、長春)、黑龍江省(黑、哈爾濱)
華東地區:上海市(滬、上海)、江蘇省(蘇、南京)、浙江省(浙、杭州)、安徽省(皖、合肥)、福建省(閩、福州)、江西省(贛、南昌)、山東省(魯、濟南)、台灣省(台、台北)
華中地區:河南省(豫、鄭州)、湖北省(鄂、武漢)、湖南省(湘、長沙)
華南地區:廣東省(粵、廣州)、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南寧)、海南省(瓊、海口)、香港特別行政區(港、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澳門)
西南地區:重慶市(渝、重慶)、四川省(川、成都)、貴州省(貴、貴陽)、雲南省(雲、昆明)、西藏自治區(藏、拉薩)
西北地區:陝西省(陝、西安)、甘肅省(甘、蘭州)、青海省(青、西寧)、寧夏回族自治區(寧、銀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烏魯木齊)
(1)中國地理省級行政區簡稱圖擴展閱讀:
行政劃分原則:
國家都是按地域劃分行政區。各國的行政區劃有不同的劃分和名稱。不論何種類型的國家,行政區劃的劃分總要符合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並考慮政治、經濟、民族、人口、國防、歷史傳統等各方面的因素。社會主義國家行政區域的劃分通常根據以下原則:
1、政治原則:促使國家機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便利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
2、經濟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特點進行劃分,使之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
3、民族原則:根據少數民族的居住狀況和其他特點進行劃分,使之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鞏固各民族的團結。這些原則是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的。此外,也顧及歷史傳統、人口分布、地理條件和國防需要等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區劃
『貳』 中國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3個省:河北省(冀 石家莊)、山西省(晉 太原)、吉林省(吉 長春)、遼寧省(遼 沈陽)、黑龍江省(黑 哈爾濱)、陝西省(陝或秦 西安)。
甘肅省(甘或隴 蘭州)、青海省(青)、山東省(魯 濟南)、福建省(閩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灣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鄭州)。
湖北省(鄂 武漢)、湖南省(湘 長沙)、江西省(贛 南昌)、江蘇省(蘇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廣東省(粵 廣州)、海南省(瓊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貴州省(貴或黔 貴陽)、雲南省(雲或滇 昆明)。
4個直轄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烏魯木齊)、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銀川)、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南寧)、西藏自治區(藏 拉薩)。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2)中國地理省級行政區簡稱圖擴展閱讀:
省份簡稱,指中國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的簡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為止,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
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一級行政區,之後數量一直穩定不變。
①當省份有兩個或多個簡稱時,車牌簡稱取與省份全稱有同字的。
如:四川簡稱「川」或「蜀」,車牌簡稱取「川」字。
②內蒙古自治區簡稱為「內蒙古」,不簡稱「蒙」,但在車牌號中,只能使用一個字,所以用「蒙」字代替。
③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入內地車牌代碼分別為「粵Z 港」「粵Z 澳」
『叄』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截至2006年8月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 特別行政區,現列表綜述如下:
說明 :「/」為 或,或者的意思
名稱 簡(別)稱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3)中國地理省級行政區簡稱圖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曾一度是大行政區,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目前全國共設有34個省級行政區 。
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地方最高行政區域名。源於古代省制。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宮禁。唐有三省六部,「尚書省」為其一。最初是金國在重要的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中央行政機關叫「中書省」,又於各路(各行政區)設「行中書省」(中書省派出的機關),簡稱「行省」,最後簡稱為「省」。「省」由此發展而來。
截至2011年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肆』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地圖上的形狀怎樣好記
沒有特別好來的辦法,可以從形狀源大小等方面入手,比如,山西就好像平行四邊形、江蘇(浙江、福建)都是沿海的,東邊一般比較曲折、河北中間是空的等等,簡稱就需要你多知道些別的東西。比如,廣東省簡稱粵,你可以記粵菜、山西是晉,你可以記晉文公、福建是閩,你可以記閩南語、湖南是湘,就記湘菜等等,反正就是把與他相關的東西記住,不清楚對你有沒有效果。
『伍』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名稱,位置,省會和簡稱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滬 上海 重慶市 渝 重慶 河北省 冀 石家莊版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權 湖南省 湘 長沙 江蘇省 蘇 南京 江西省 贛 南昌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陝西省 陝/秦 西安 山西省 晉 太原
山東省 魯 濟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寧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瓊 海口
廣東省 粵 廣州 貴州省 貴/黔 貴陽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閩 福州 台灣省 台 台北
甘肅省 甘/隴 蘭州 雲南省 雲/滇 昆明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內蒙古自治區 [蒙] 內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