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新疆人文地理教案

新疆人文地理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2-16 04:24:43

『壹』 新疆人文地理作業幫

新疆位於中亞東北部,深處亞洲內陸;面積16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省會在烏魯木齊;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爾)、印度(印控克什米爾)八國接壤,國界線長達5600多公里。人種以中亞圖蘭人種(黃白混血人種)為主,民族主要有突厥人[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諸民族,含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即吉爾吉斯人)、裕固族等],還包括印歐語系的一些歐羅巴人種民族(俄羅斯族屬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塔吉克族屬伊朗語族東伊朗語支)。截至2015年年末,新疆總人口為2360萬人。
新疆歷史上稱為「西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是中國內地通向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和東北非的交通要道。公元前60年,漢宣帝設西域都護,塔里木盆地第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此後,新疆地區有些時候屬於中原王朝,有些時候屬於北方游牧民族政權,有些時候屬於今中國境內的中亞政權(吐蕃、喀喇汗王朝、西遼、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准噶爾汗國),有些時候屬於中國境外政權(白匈奴、塞爾柱帝國、帖木兒帝國、晚清阿古柏入侵時期)。1884年,清朝設新疆省,加強了中國對新疆的主權。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中國時期,新疆各方面取得明顯進步。現在新疆陸上對外開放口岸有喀什經濟特區和伊犁州伊寧市,第二亞歐大陸橋從新疆境內經過,直達荷蘭鹿特丹。

新疆以天山為界,分為北疆(吐魯番盆地、准噶爾盆地)和南疆(塔里木盆地)。過去北疆以游牧業為主,南疆以沙漠綠洲農業為主。現代新疆製造業和服務員有了飛速發展,但與全國相比,新疆產業結構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第一產業比重偏高,第二產業比重較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後。2015年,新疆GDP達到9324.8億,全區人均GDP為40569.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8%。其中,新疆支柱產業是石油加工工業和其他高耗能、高污染工業,現在旅遊業、IT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也有較快發展。

『貳』 新疆人文地理特徵

新疆人文地理特徵是民族眾多,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經濟發展相對較好,對外交流比較頻繁

『叄』 關於新疆地區人文地理

你好,以下是新疆的人文地理概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
新疆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又成為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為196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佔60.5%。截至2010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22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縣。有6個縣級市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管的「師市合一」的縣級市,包括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爾市、圖木舒克市、北屯市、鐵門關市。
交通方面,1985年新疆航空公司成立,2002年新疆航空公司並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目前已擁有22個機場(含新建、遷建),即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喀什國際機場、和田機場、莎車機場(新建)、圖木舒克機場(新建)、且末機場(遷建)、樓蘭(若羌)機場(新建)、塔中機場(新建)、阿克蘇機場、庫車機場、庫爾勒機場、吐魯番機場、哈密機場、石河子機場(遷建)、克拉瑪依機場、伊寧機場、那拉提機場、博樂機場、塔城機場、阿勒泰機場、喀納斯機場、富蘊機場(新建),為國內擁有機場數量最多的省份。其中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已成為中國第四大國際航空港。新疆烏魯木齊已與內地51個城市和6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已開辟了55條國內航線。又開辟了烏魯木齊至阿拉木圖、新西伯利亞、莫斯科、伊斯蘭堡、比什凱克、葉卡捷琳堡6條國際航線。航線總長14萬公里,使新疆成為我國「民用機場最多、航線最長的省區。
新疆是多宗教地區。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喇嘛教(藏傳佛教)、佛教、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薩滿教,其中伊斯蘭教為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東鄉、保安等10多個民族所信奉。伊斯蘭教在新疆社會生活中有著較大的影響。新疆宗教組織主要有伊斯蘭教協會、伊斯蘭經學院和佛教協會等。
新疆原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滿族、達斡爾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等13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現在還有其餘東鄉族、壯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等47個民族。
新疆是舉世聞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新疆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民俗奇異。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全國旅遊資源共有68種,而新疆就有56種,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餘處,居全國首位,高原山水景觀蘊含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著眾多的雪域冰川、疊嶂雄峰、飛泉瀑布、珍奇異獸。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於海平面154米的中國最低窪地,既有河流、草原,又有戈壁幻境, 沙漠奇觀。保存完好的原始動植物種群,更顯出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文化方面,民族話劇《蘊倩姆》、 維吾爾劇《艾里甫與賽乃姆》、雜技《達瓦孜》、哈薩克族阿肯彈唱《薩里哈與薩曼》、《阿爾卡勒克》,柯爾克孜族"瑪納斯奇"彈唱《瑪納斯》等都是優秀劇目。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如維吾爾族"麥西來甫"、哈 薩克族"阿肯彈唱會"、柯爾克孜族"庫姆孜彈唱會"、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錫伯族"西遷節"、漢族的"元霄燈會 "等久傳不衰,極具民族特色,為廣大各族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為新疆民族文化亮麗的景觀。
比較完整的資料是以上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肆』 新疆人文地理特徵與自然地理特徵

人文地理特徵為抄:1.民族: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世居民族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錫伯族、滿族、烏茲別克族、土克曼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13個 2.宗教: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等 3.新疆有著瓜果之鄉的美譽
自然地理特徵為:1.氣候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氣溫夏季較高,冬季氣溫低,年溫差很大.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但是因為新疆有很多山地,山地的植被隨海拔的變化而變化,垂直自然帶明顯.2.地形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即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塔里木盆地,准葛爾盆地.3.河流以內流河為主,由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河流流量季節變化比較大,夏季徑流量大,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冬季凈流量小.

『伍』 求一部關於新疆人文地理的紀錄片

新疆抄人文地理風景名勝旅行指南襲教程-紀錄片《行者》新疆是世界人民嚮往的旅遊勝地,在新疆,站在最高處放佛就能伸手觸摸到天空,因此是被稱作最臨近天堂的地方,每年都會吸收大量的遊客前來旅行遊玩,沒有被破壞過的自然環境感覺讓人如臨仙境,《新疆人文地理風景名勝旅行指南教程》為你提供旅行寶典。

『陸』 新疆人文地理的內容形式

《新疆人文地理》無論是板塊設置還是出版形式,都與時下流行的《中國國家地理》、《華夏地理》、《國家人文地理》以及美國的《國家地理》接近,但內容重點突出的是新疆獨特的人文地理及新疆的地域文化,甚至連封面上框的顏色也是有講究的。如美國《國家地理》幾十年來一直是黃框;《中國國家地理》是紅框,體現中國風格;《西藏人文地理》是紫金色框,體現的是藏傳佛教的顏色;而《新疆人文地理》的邊框是藍色,這是穆斯林群眾喜愛的顏色,體現的是當地的民族文化特色。
《新疆人文地理》確定的內容板塊包含12個方面: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發現、自然奇觀、科學考察、考古探險、生態環境保護、攝影活動、旅遊景點推介、珍稀動物保護、民俗風情展示、戶外活動推廣及中亞旅遊等。讀者定位基本確定為熱愛新疆、熱愛自然、關注環境、具有人文情懷的旅遊者,從事科學研究考察的專業人員,政府公職人員,攝影愛好者,戶外愛好者及有一定收入的白領階層。
為了辦好《新疆人文地理》,雜志社特別邀請了10多位歷史、文化、地理方面的專家,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綠洲文化研究和新疆探險方面的專家揚鐮,地理專家夏訓誠,新聞專家黃元才,考古專家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生態學專家胡文康,歷史學專家苗普生和旅遊專家畢亞丁等,共同商討策劃有特色的欄目,最終確定了《特別策劃》、《絲路密碼》、《西地影像》、《科考發現》、《人與自然》、《生態視覺》、《考古探險》、《地理景觀》、《戶外天堂》、《中國和田玉》等10多個欄目。

『柒』 新疆人文地理的雜志選題

《新疆人文地理》要成為精品期刊,做好選題策劃、選擇文章作者及攝影師都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在雜志的創刊號上,雜志社即策劃了兩篇重頭文章《新疆:天地大美》和《新疆人文地理關鍵詞》。2009年第一期,雜志社策劃了重頭稿件《守望天山》,這篇文章的核心是維護新疆的安寧與和平。這一期還刊發了著名攝影師李學亮的《阿爾金:天邊的秘境》和作家劉湘晨的《勒斯卡木村:帕米爾高原上的人文縮影》,這是劉湘晨用10年工夫才完成的對一個塔吉克小村落人文地理的理解和挖掘。第二期策劃的重頭稿件是《石頭河子》,作者是兵團著名作家豐收,主題是對綠洲新城石河子崛起的描寫,展示屯墾戍邊的豐功偉業和軍墾文化。另一篇是《羅布泊:謎底還在揭開》,影響也很大,尤其是科考價值重大。第三期策劃的重頭稿是《走西天絕域,覓玄奘聖跡》,文字作者是中國著名國學大師馮其庸,攝影者是著名的上海攝影師丁和。第四期主要對吐魯番的人文地理進行集中展示。第五期是特意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而製作出版的特輯。除了《航拍新疆》、《新疆大考古》兩篇全面展示新疆山川風貌和考古的重大成果,另有兩篇非常值得關註:一篇是新疆社科院副院長苗普生寫的《新疆:各民族共同的家園》,文章站在新疆歷史的角度,用事實闡述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捌』 新疆的人文地理

字太抄多 我給網襲你去看把http://ke..com/view/49769.htm 說的很清楚謝謝

『玖』 新疆人文地理的介紹

《新疆人文地理》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暑批准公開發行的一份全彩印製專的綜合文化類雜志,屬由自治區新聞出版局主管、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和新疆書報刊發展規中心主辦。雙月刊,16開160頁,全銅板紙彩色印刷。雜志以精美的圖片、豐富的內容和獨到的見解,全面展示新疆豐厚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美。其辦刊宗旨為:展示邊地原色,觀感多元文化,攬勝西域地理,揭秘人文新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