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雲貴探幽
1. 雲貴一帶的省市有哪些啊在地圖上雲貴一帶在哪裡地理盲的悲哀 。。。
雲貴高原上不就是主要是雲南和貴州么,
周圍有西藏藏南一部分,廣西西北一專角等
雲貴一帶在中屬國西南,開發大西南就是開發那一帶(主要是雅魯藏布江的水資源),
歷史上著名的西南聯大就是當年因為聚集到雲南昆明得名。
四川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間;盆底地勢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中國地勢劃分的第二級階梯上相對凹下的部分;因為地表廣泛出露侏羅紀至白堊紀的紅色岩系,又稱為紅色盆地。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遼闊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屬中國地勢劃分的第二級階梯。
四川盆地地形閉塞,氣溫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最冷月均溫5~8℃,較同緯度的上海、武漢及緯度偏南的貴陽高2~4℃。極端最低溫-6~-2℃。霜雪少見,年無霜期長280~350天,位於長江河谷中的長寧全年無霜。 各地年均溫16~18℃。四川盆地的氣候屬中亞熱帶,其東南部相當於中國南嶺以南的南亞熱帶氣候。盆地氣溫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邊緣低,等溫線分布呈現同心圓狀。盆地邊緣山地氣溫具有垂直分布特點。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盆地邊緣山地降水十分充沛。
青藏高原,中國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國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雲南的一部分。整個青藏高原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總面積250萬平方公里。境內面積24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
青藏高原周圍大山環繞,南有喜馬拉雅山,北有昆侖山和祁連山,西為喀喇昆侖山,東為橫斷山脈。高原內還有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這些山脈海拔大多超過6,000米,喜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過8,000米。高原內部被山脈分隔成許多盆地、寬谷。湖泊眾多,青海湖、納木湖等都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長江、黃河、瀾滄江(下游為湄公河)、怒江(下游稱薩爾溫江)、森格藏布河(又稱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雅魯藏布江(下游稱布拉馬普得拉河)以及塔里木河等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
由於地勢高,大部分地區熱量不足,高於4,500米的地方最熱月平均溫度不足10℃(50℉),無絕對無霜期,穀物難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犛牛、藏綿羊、藏山羊為主。4,200米以下的河谷可以種植作物,以青稞、小麥、豌豆、馬鈴薯、圓根、油菜等耐寒種類為主。雅魯藏布江河谷緯度低,冬季無嚴寒,小麥可安全越冬。
3. 地理口訣 東北三省黑吉遼 雲貴川在西南角
小學學的,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陝甘,雲貴西四北上天,內蒙台海福吉安
4. 四大高原之一的「雲貴高原」,有哪些顯著的地理特徵
在我國主要的地形單元中,高原地形區有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而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都是屬於“相對崎嶇”的高原。我國的四大高原,都是自己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徵,雲貴高原位於我國的西南部地區,大致位於東經100°至東經110°之間,北緯22°至北緯30°之間,北回歸線在雲貴高原的南部地區穿過,從熱量帶的角度來看,雲貴高原地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雲貴高原南盤江特大橋
5. 地理怎麼就學好了尤其是那種中國地形,省市的形狀,不要告我說經常看,速記的辦法
可以很明確的跟你講,學習知識就別想著走捷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絕對是正內確的,速記基本上不可容能。尤其是地理的地圖。這是個很抽象的圖形,只能靠自己多看圖。 至於怎麼看,就各有各的方法了。對於中國地形圖而言,可以用張白紙把中國的輪廓描出來,再把主要的山脈弧線畫出來。然後自己考自己各個山脈、盆地、高原的名稱。中國政區圖的話,也可以白描一個中國政區空白圖,好玩一點的方法就是去買一個中國政區拼圖,書店或者玩具店都有,海綿的或者木製的,不算很貴。網上也有中國政區圖的flash游戲,需要的話我可以給你。中國地形圖和政區圖,先記政區圖為宜,把各省的政區輪廓、簡稱和方位弄清楚,記地形就簡單多了,比如在雲南和貴州的高原地形就是取兩省的簡稱「雲」和「貴」,叫雲貴高原;比如黑吉遼三省處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所以黑吉遼三省的平原是東北平原。聯想一下,記憶效果就會比較好。
6. 中國地理的順口溜
91、中國領土范圍
西起帕米爾高原,東止太平洋西岸;
北連蒙古大戈壁,南海之南赤道邊。
面積九百六十萬,世界列位居第三。
92、中國領土四極①
東極:黑熊島上烏蘇鎮,
北極:黑龍江心主航道,
西極:蔥嶺中峰號屋脊,
南極:曾母暗沙南群島②。
①以東極為起點,逆時針方向記憶。
②南群島,南沙群島。
93、中國疆界
海疆一萬有八千,遼冀魯蘇自北連。
浙閩粵桂成一線。陸界二萬二千里,
滇藏新隴比鄰居,內蒙黑吉緊相依。
94、中國行政區劃
東北三省緯度高,自北向南黑吉遼。
華北山西和內蒙,京津兩市河北抱。
華東七省有滬市,三江魯皖閩台島①。
中南五省又一區,海南粵桂湘鄂豫。
西南三省加一區,雲貴川藏是高地。
西北兩區和三省,陝甘青寧新疆區。
①三江,指江蘇,浙江和江西。
95、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①
兩湖兩廣兩河山②,五江雲貴福吉安③;
四西二寧青甘陝④,還有內台北上天⑤。
①該篇為周恩來總理所作,題目是編者加的。注意在記憶時還應補上海南省。
②本句指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
③本句指江蘇、江西、浙江,黑龍江、新疆、(諧音)、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
④本句指四川、西藏、寧夏、遼寧、青海、甘肅、陝西。
⑤本句指內蒙、台灣、北京、上海、天津。
96、我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鄰關系①
青甘新藏川,桂粵湘黔滇;
皖浙蘇魯豫,鄂贛接西南:
內冀遼吉黑,寧陝晉相連;
還有京津滬,福建和台灣。
①本歌訣先確定青、桂、皖、內蒙古四點,然後與其相鄰省區按從正東開始,逆時針旋轉的順序排列。另外,記住京、津、滬、閩、台的位置就行了。
97、省區的簡稱①
春秋有魯晉,分界一重山。
山東魯國地,山西晉國田。
冀州位河北,蜀郡在四川。
湖南有湘水,甘肅有隴山。
①省區的簡稱多為古國、古城、山河的名稱 98、我國人口和民族
人口世最多,十三億突破;
計劃生育是,我國基本策。
民族五十六,平等團結歌;
少數民族中,百萬十五個。
華僑港澳胞,廣東福建多;
世界各地有,心心懷祖國。
99、我國地勢
西高東部低,地勢呈階梯;
階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
大太巫雪山,東三西二級。
海風入內陸,東流河源西。
100、我國地形
地形五大種,分布交錯綜;
山地高平原,盆地和丘陵。
西部多山地,山盆兩相間。
山有世界最,盆高世界奇。
中部高原多,南北連一體。
東部平原廣,線丘分界域。
101、我國主要山脈
主要山脈攏,三大撇與橫。
東西三大橫,天陰山北聳;
昆侖山秦嶺,南邊是南嶺,
三撇西首稱,大太巫雪峰;
長白武夷中,台灣山脈東。
賀蘭橫斷縱,祁阿屬捺形;
喜橫相連接,弧形山系成。
喜馬拉雅山,基本屬西東;
珠穆朗瑪屬。世界第一峰。
①本節選自王成功主編的《最新中學歷史地理快速記憶》。
102、我國四大高原特徵
(1)青藏高原
巍巍蒼蒼,冰峰千丈,
百里懸河;山川相間,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2)蒙古高原
坦盪盪,平沙無際;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黃羊成幫。
(3)黃土高原
禿山黃丘,川梁相間;
溝谷縱橫,地表破殘;
黃土深厚,世界罕見。
(4)雲貴高原
窪地羅列,山川相間;
溶岩地表,結構奇巧。
103、我國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述,周圍高山矗;
成都平原闊,一把扇斜鋪。
西北盆地三:塔准柴達木,
沙漠成大片,綠州均分布。
104、我國三大平原
我國平原三,東北首堪贊,
「沃野千里」平,稍高在中間;
華北第二川,開闊又平坦;
長江中下游,「水鄉」河湖繁。
105、我國南北溫差
領土面積廣,南北跨度大;
冬季溫差顯,北棉南穿夾;
夏季普高溫,南北差不大;
青藏東秦淮,零度等溫劃。
最寒在一月,高溫七月夏。
106、我國降水和干濕地區
夏季多雨天,春季易乾旱;
東南至兩北,降水呈遞減。
年降水量變,南小西北顯;
八百等降線,秦淮藏東南①。
干濕地區言,降水蒸發聯;
濕潤八百南,二百西乾旱;
半濕與半干,四百分界線;
長白小興安②,亦屬濕潤焉。
①秦淮藏東南,秦嶺一淮河至西藏東南邊緣一線。
②長白小興安,長白山、小興安嶺地區。
107、大陸風向與溫度、濕度的關系
東風多濕西風干,南風吹暖北風寒;
東南風吹濕多溫,西北風來干又寒。
108、我國四季氣候特點
(1)春季
風和日暖,少雨天干;
飛沙揚塵,氣象萬千。
(2)夏季
烈日當頭,風雲多變;
高溫重濕,陰雨連綿。
(3)秋季
秋風送爽,天高雲淡;
雨過天涼,霜霧多見。
(4)冬季
朔風怒號,萬里雪飄;
寒海滾滾,地凍堅牢。
109、我國氣候主要特徵
大陸季風強,影響區域廣;
年際變化大,雨熱同期旺。
第二特徵有,復雜又多樣。
地形千百態,氣候受影響。
110、災難性天氣對農業的影響
春季最害倒春寒,各種秧苗難保全。
北方春旱難播種,南方伏旱摘秧難。
夏季台風多成災,房倒屋塌糧減產。
若遇寒潮霜凍早,莊稼未熟已枯乾。
111、我國主要河流①
河流眾多豐水量,水能巨大世界響。
外流江河分三路,大多東入太平洋。
黃河含沙世界首,綜合治理日加強;
華北海河短而廣,五大水系扇形張;
淮河皖蘇流域廣,東入黃海南入江。
亞洲第一長江長,「黃金水道」多河港;
東北邊境黑龍江,支流松花江通航;
華南珠江大流量,主幹西江船來往;
橫斷山區巨能藏,最大河流瀾滄江。
西藏雅魯藏布江,水豐南入印度洋。
京杭運河南通航,世界人工河最長。
西北額爾齊斯河,唯一注入北冰洋。
此外閩江與錢塘,位於福建和浙江
112、我國河流的一般特徵
河流主特徵,眾多水量豐;
水能蘊藏大,世界第一稱;
內外流域分,大陰賀祁東。
水文變化南北同,枯水期為春與冬。
夏秋兩季是汛期,天氣多雨需防洪。
南水常流北水凍,北水渾濁南水清。
西北河流多內陸,斷流季節是春冬。
113、長江概況
滔滔入東海,涓涓青藏源;
全長六千三,流域百八萬;
亞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
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斷。
十大政區過,青蜀藏與滇;
中游鄂湘贛,下游蘇滬皖,
金沙經橫斷①,虎跳峽雲南;
上游落差大,龔嘴站四川;
瞿巫西三峽②,電站正在建。
葛洲壩樞紐,長江水橫攔。
中游江面寬,「九曲回腸」彎;
洞庭鄱陽湖,沅湘漢江贛;
支流南北布,汛期易排險。
下游闊又深,江口與海連。
自古航運重,「黃金水道」贊。
①金沙,金沙江。橫斷,橫斷山區。
②瞿巫西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114、黃河概況
源於巴顏喀拉山,東流注入渤海灣;
流經青蜀隴和寧,內蒙晉陝豫東山①。
第二長河五千五,河口孟津分段三;
上游一二階梯過,龍羊青銅峽水電;
中遊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門峽;
下游「懸河」遇洪險,引黃淤灌措施佳。
①東山,山東省的倒稱。
115、黃河治理辦法
自古黃河稱三「善」,善淤善決善搬遷。
如果要把黃河治,三遊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庫調水量,中保水土是關鍵
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奪高產。
116、東北三省
(1)地理概況
東北三大省,黑吉遼簡稱。
黑北漠河鎮,「極村」「不夜城」。
地形之特徵,外山平原中。
大小興安嶺,西北「人字形。
東部長白山,天池綺麗景。
東北大平原,松遼三組成①。
肥厚耕地闊,「沃野千里」平。
(2)氣候與農業
氣候之特徵,冬長又寒冷;
河冰堅且厚,航運半年通。
積雪和凍土,水豐好墒情。
夏季短且暖,七八月為盛。
農作物玉米,大豆最著名;
春小麥甜菜,蘋果產遼東。
一年一熟主,農業基地重。
(3)自然資源
木材基地重,長白興安嶺;
紅松木優質,落葉松有名。
貂皮鹿茸參,東北「三寶」稱。
東北之水庫,最大松花湖。
河流流量大,水能亦豐富;
白山水電站,豐滿須記住。
本區礦產多種,石油煤鐵為重。
遼河吉林油田,最重須記大慶;
鞍山本溪鐵礦,阜雞鶴煤著名②;
露天採煤撫順,礦產綜合利用。
(4)城市、工業、交通
東北三大省,工業類型重。
哈爾濱機電,長春「汽車城」;
沈陽屬機械,鞍鋼最著名。
鐵路稠密網,骨架「丁」字形;
哈爾濱沈陽,南北樞紐重。
大連不凍港,航線八方通。
①松遼,松遼平原。三,三江平原。
②阜,阜新。雞,雞西。鶴,鶴崗
117、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地理概況
黃河中下游,文明發祥地;
陝晉豫和魯,京津二市冀。
地形之特徵,太行分東西:
平原丘陵東,西高原山地,
高原黃土厚,廣布世第一;
秦嶺大斷崖,西嶽華山立。
華北平原闊,黃海淮沖積;
半島丘陵廣,東岳泰山屹。
(2)氣候與農業
位居暖溫帶,農業生產利。
夏季長高溫,棉花豫魯冀;
渭原和汾谷,①二地棉區亦。
糧食冬小麥,高梁谷玉米;
陝南亞熱帶,水稻種植宜。
春季和初夏,乾旱是問題;
農業需灌溉,節用要合理。
(3)礦產和工業
本區煤礦贊,山西首先談:
大同與陽泉,太原並西山;
平朔露天礦,神府正興建。
開灤位河北,河南平頂山;
棗庄兗州魯,京西亦堪贊。
油田亦重要,南陽在河南;
勝利山東省,中原豫魯兼;
華北分兩片,任丘大港焉。
靠近產棉區,棉紡工業繁:
京津和青島,石鄭洛西咸②。
(4)城市和交通
鐵路通全國,北京中心站;
京包哈滬廣,四大主幹線;
石太德膠濟,隴海同蒲連;
山西煤外走,大秦運輸繁。
首都北京位,永定沖積扇③;
文化享盛名,工業高精尖。
天津直轄市,港津塘新三;
海鹽化工重,引灤入津贊。
西安開封洛,古都添新顏。
①渭原,渭河平原。汾谷,汾河谷地。
②石鄭洛西咸,石家莊、鄭州、洛陽、西安和咸陽。
③永定,永定河。
118、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地理概況
長江中下游,秦淮南嶺間。
六省一市記,湘鄂贛和皖,
江蘇浙江滬,沿江多平原;
河汊縱橫錯,湖盪星羅繁。
江口崇明島,第三大島焉。
丘陵和山地,廣布長江南;
江南丘嶺著,井廬黃衡山①。
淮河綜合治,災域產糧棉。
(2)氣候與農業等
氣候亞熱帶,溫潤地區屬;
冬溫零度上,一年二、三熟。
梅雨春夏間,伏旱七月八。
紅壤宜茶園,油茶和杉木。
平原面積闊,河網又密布;
水田種水稻,小麥亦兼顧。
棉花與油菜,太湖「絲綢府」。
淡水魚產區,湖北和江蘇。
(3)礦產
礦產有多種,有色金屬豐:
大冶與銅陵,德興盛產銅;
大余錫礦山,鎢銻各聞名;
兩淮徐州煤②,鄂磷湖南錳;
馬鞍山大冶,武馬鐵礦供③。
(4)工業、交通和城市
長江三角洲,工業區最重;
滬寧蘇無常④,南通工業城;
秦山核電站,蘇綉杭錦名。
中游分三區,鄂西武湘中⑤。
「黃金水道」贊,長江幹流稱;
支流湘贛漢,運河南北通。
鐵路交通網,干線須記清。
東西有三條;漢丹和海隴⑥;
上海至貴陽,杭株樞紐中。
京滬廣焦柳⑦,南北干線縱。
江蘇連雲港,寧波浙江省。
南京金陵寧,歷史稱名城;
革命烈士墓,紫金中山陵。
武漢鄂省府,鋼鐵享盛名;
鐵路樞紐地,「九省通衢」稱。
上海長江口,全國最大城;
陸海江航運,交通工業重。
蘇州園林美,杭州山水勝。
①井廬黃衡山,井岡山、廬山、黃山、衡山。
②兩淮,淮南和淮北。
③武馬,武漢和馬鞍山鋼鐵工業。
④蘇無常,蘇州、無錫和常州。
⑤武,武漢。
⑥海隴,隴海線的倒稱。
⑦京滬廣,京滬線和京廣線
119、南部沿海地區
(1)地理概況
南部沿海省,閩台粵和瓊;
壯族自治區,廣西府南寧。
曾母暗沙島,南疆為國境,
香港和澳門,世紀末還中。
地形丘陵山,陵低分布廣;
武雲五和台①,東北西南向。
越都萌騎庾②,南嶺分水忙。
平原台灣西,三角洲珠江。
桂林甲天下,山水好風光。
南島交通重③,資源在海洋。
(2)氣候與河流
高溫多雨地,台風常侵襲;
雨多流量大,河流長汛期。
珠閩兩水系,珠江分三友;
東江新豐江,大化水電「西」④。
3)物產
主要農作物,水稻多兩熟。
「基塘」三角洲,甘蔗最突出。
水果種類多,荔枝名最著;
香蕉和柑橘,菠蘿三大屬。
(4)台灣
大陸之東南,台灣稱寶島。
日月潭景美,雨極火燒寮。
濁水溪最長,玉山峰最高。
山地樟腦著,平原種水稻;
「水果之鄉」稱,菠蘿和香蕉。
金銅煤石油,礦產最富饒。
台北最大城,基隆高雄港。
居民兩千萬,我骨肉同胞;
兩岸盼統一,分裂不能搞。(5)海南島
第二島海南,五指山最高;
作物屬熱帶,經濟是橡膠。
石油天然氣,鐵礦品位高。
海口為省會,經濟特區搞。
旅遊避寒地,三亞遊客招
7. 雲貴高原在4大地理區域的哪一個區域
四大地理區域分為
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
南方地區
顯然
雲貴屬於南方地區
8. 用聯系的觀點分析雲貴高原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氣候:緯度低,氣溫高,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有明顯的干濕季
地形:高原版,地表崎嶇,西高東低。也是權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也導致容易有地質災害,滑坡和泥石流(地形,氣候),水土流失嚴重。
地貌:喀斯特地貌(石灰岩,高溫多雨的氣候更容易發生化學溶蝕),多石林,溶洞。因為岩石溶於水,所以地表水缺,有地下暗河。
9. 雲貴高原的地理環境
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哀牢山以東和中國東南丘陵以西,包括雲南省東部、貴州省全境,廣西西北部和渝、川、湘、鄂邊境,其相關延伸部份更包括寮國北部(例:豐沙里省)、緬甸東北部的撣邦高原和泰國北部(例:清邁和清萊)。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崎嶇不平,高原中多山間盆地(當地人稱「壩子」或水壩)。
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廣布, 溶洞、石鍾乳、石筍、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眾多 。 雲貴高原由於地勢較高,平均氣溫也比較起相同緯度的地區為低,但也因為雲貴高原緯度低的關系,故冬季時也不比中國溫帶地區那麼寒冷,在夏天也不會有酷熱難當的天氣,(以雲南省昆明市為例,全年平均最低大約只有2度,相比起中國的上海反更顯得和暖,但在夏天平均最高溫度卻只有不足25度)所以雲貴高原有「四季如春」的美名。
海拔1,000~2,000米;土層薄,尚有大面積宜林荒山;降水較多,宜發展杉木、馬尾松、油桐、油茶等經濟林木,礦產資源豐富;總面積30萬平方公里。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就在於雲貴高原上,景色怡人,少數民族熱情好客,物產豐富,資源廣闊,喜歡酸辣食物。 太陽輻射年總量經向分布差異大,西部大於東部,東部為3 400~3 800兆焦耳/㎡,西部為5 000~6 000兆焦耳/㎡。由於地處雲貴高原,海拔高,熱量差異大,紫外線強烈,給農作物的生長帶來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給雲貴高原的居民帶來了物質上的滿足,讓人們在這塊土地上延續。
中國雲貴地區主要包括雲南和貴州兩省。本區地處低緯度,海拔高,又受季風氣候制約的綜合影響,形成四季溫差小、干濕分明、氣候資源垂直變化顯著的低緯高原季風氣候。氣候特點較多,如西雙版納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昆明等地是熱帶季風氣候,貴州氣候較為寒冷年溫差較雲南大。 熱量垂直分布差異明顯,從河谷至山頂分別出現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的熱量條件。熱量資源的地區分布南多北少,≥10℃的積溫,元江、河口地區在8 000℃以上,滇西北、滇東北的高海拔地區在1 400℃以下,金沙江乾熱河谷出現南亞熱帶的「飛地」,為7000~8000℃。熱量資源年內各月分配相對均勻,冬季溫暖,夏無酷暑。
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冬干夏濕、干濕季節分明的水分資源特徵。夏半年暖濕氣流沿著山間河谷地吹向內陸,滇西南、滇南邊境、怒江河谷以及南北盤江、都柳江上游的部分地區,全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間,高黎貢山西南迎風坡的盈江達到4000毫米以上,但楚雄、大理僅為500~700毫米。4~10月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5%~95%。雨季常出現山洪暴發,發生洪澇災害。而旱季時間長,季節性乾旱,特別是春旱十分嚴重。貴州東部因受東南季風影響,各季較濕潤。
10. 雲貴川三江地區的地理、地質簡況
本研究區位於東經98°~106°,北緯22°~30°,即范圍為8°×8°(圖3-1)。研究區在總體專上屬屬雲貴高原主體,即除三江地區外包括雲南省大部分、貴州省西部和四川省西南部分。雲貴川三江地區是中國西南部的一個重要的、有特色的大地構造地區。它是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擠壓作用下,高原深部物質向東,轉而向南東和南南東方向流展與揚子板塊西向運移共同作用下的一個活動構造域。
在研究區西部為近南北走向的橫斷山系,北部為大雪山、大涼山等川西南山地和康攀山地,東部為烏蒙山系、黔西山地,東南部為桂西山地,西南為滇西南山地,中部有昆明盆地、楚雄盆地等。研究區內有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大江和元江、南盤江、紅河等江河穿流於各高山峻嶺之間,形成反差極大的高山與低谷,呈高原與盆地相間排列的特殊景貌。
圖3-1 雲貴川三江地理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