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

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16 03:59:09

① 中國北方是哪裡

北方包括華北、西北、東北的三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具體省份包括: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

(1)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省份指中國的行政規劃,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

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青海、陝西、甘肅、新疆)。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港澳台地區(包括香港、澳門、台灣)。

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

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1個地區(州、盟),比上年減少了6個;660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

地級市285個(包含新設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個;縣級市374個,比上年減少7個;1642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比上年減少7個;845個市轄區,比上年增加15個。

② 中國的地理位置及氣候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約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現國家體制為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0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它的陸地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約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五區到東九區。全國統一北京時間為東8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國領土的中心位置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48°27′N,135°05′E)。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76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2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中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五十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夏季最熱地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③ 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

以中國來說,長江以南為南方,長江以北為北方。

④ 描述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

大興安嶺、賀蘭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東,秦嶺、淮河以北,即我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地區。

⑤ 中國的地理位置情況

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位於北半球。
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北緯4°附近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北回歸線
橫穿我國南部的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區。絕大部分領土在北溫帶,南部一小部分在熱帶。這樣的緯度位置
既適於人類生活,又使溫帶、亞熱帶的各種動植物在我國都能繁殖生長,給我國發展多種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
我國領土的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會合處,最西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以西的帕米爾高原上,
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這樣的海陸位置,再加上西高東低的地勢,就使我國東部和南部廣大地區深受
海洋影響,雨量豐灃,對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十分有利;同時,廣闊的海洋也為我國發展海上交通,加強同各國人民
的友好往來,以及發展各種海洋事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我國的面積及鄰國

我國的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占亞洲面積的四分之一,
在世界各國中,領土面積之大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國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跨緯度近50度,
當北方的黑龍江省還是冰天雪地的時候,南方的海南島已經是春耕時節了,而南海諸島更是一片盛夏景象。我國
東西相距5200千米,跨經度60多度,東西兩端的時差在4小時以上。當松花江上將近中午的時候,帕米爾高原還是
陽光初照的早晨。
我國有漫長的國界線,陸上疆界長達兩萬多千米,與15個國家為鄰,東鄰朝鮮,南有越南、寮國和緬甸,北
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北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
我國東面和東南面瀕臨海洋,有綿長的海岸線,隔海相望的國家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
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

行政區劃

我國全國共劃分了3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
香港已於1997年回歸祖國的懷抱,已建立特別行政區。澳門將於1999年底回歸祖國。
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簡稱是怎樣得來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有些簡稱是從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所在
的國家名稱或地名演化而來。如河北省的部分地區在歷史上有很長時間屬於冀州,所以簡稱冀。春秋時期,山西省
大部分地方是晉國的領土,故稱晉。上海境內的吳淞口下游近海一段古稱滬瀆,所以簡稱滬。(2)取該省、市的
大河、大湖名稱為簡稱。如湖南省簡稱湘,江西省簡稱贛。(3)取省、市的首字或第二字為簡稱如黑龍江、吉林、
遼寧簡稱黑、吉、遼,北京、天津、江蘇、西藏簡稱京、津、蘇、藏。(4)多數省級行政單位有一個簡稱,少數
省有兩個簡稱,如四川( 川或蜀)雲南(雲或滇)。
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於行政管理,有利於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

⑥ 我國南方北方的地理位置

秦嶺淮河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全國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三個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由於南北緯度差別較大,以秦嶺——淮河為界,又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因此全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30%,人口約佔全國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西北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⑦ 中國的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

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7)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特點:

地形多種多樣。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山區面積廣大。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

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⑧ 中國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5]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8)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島嶼岸線140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47] 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⑨ 中國北方是哪些地方,南方是什麼地方

一、從行政區劃的角度來看:

1、中國北方: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東部、江蘇中原官話區、安徽中原官話區。

2、中國南方: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東南部與河南信陽市、南陽市。

二、從地理角度來看:

1、北方地區: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

2、南方地區: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

(9)中國北方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南北方氣候條件的不同是造成人民的習俗、飲食、農業等差異的主要因素。

一、北方

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多暴雨,此時河水暴漲,河流易泛濫成災;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乾旱(春旱嚴重,夏季暴雨)。

二、南方

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台灣火燒寮為全國「雨極」,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

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受台風影響大。冬季氣溫在0度以上。雷州半島,雲南和台灣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雲南,廣東,海南,台灣受寒潮影響小。

⑩ 北方地區地理位置特點

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