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34個省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中國34個省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16 01:18:45

『壹』 中國34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簡短些)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5%90%84%E7%9C%81%E4%BB%8B%E7%BB%8D
每個省都有,第一段都挺內簡短容的

『貳』 用簡短的幾句話進行概括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我國自東向西按地勢高低可分為三個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以東屬版第一階梯,昆侖山權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以北以東為第二階梯,剩下的為第三階梯。我國的溫度帶自南向北可分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青藏高寒區。植被為熱帶雨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針葉林,草甸區,高寒區荒漠,冰原區等。人口以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騰沖一線為界。呈東西分布,東部占人口的94%,面積佔43%,西部人口佔6%,面積佔57%。

『叄』 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的輪廓並描述其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中國地理概念上的六大區劃分如下:

東北大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華北大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

西北大區: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東南大區:安徽、江蘇、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台灣

華南大區: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

西南大區:四川、重慶、雲南、貴州、西藏

『肆』 用幾句話介紹一下中國三十四個省得人文地理







地理位置

自然人文特徵






位於華北平原西
北部

是中國的首都,
也是全國的對外交往中心,
中國最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
和航空交通樞紐之一。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位於中國的西北


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
約有
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


西



位於中國內陸的
腹地,
屬於黃河中
游和長江上游

春秋戰國秦國的所在地,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
絲綢之路起點,

界歷史名城,
鍾馗劉海故里,華夏精神故鄉之一。古長安,古代中國的
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陝西臨潼是秦
兵馬俑的故鄉。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西



西臨黃河,
東臨太
行山脈,
位處黃土
高原

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有著「煤海」之稱,
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
得名,
因在戰國時代為晉國領地,
故簡稱「晉」,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
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
山西文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位於黃河北邊

在戰國時期,
河北的南部屬於趙國,
北邊屬於燕國,
所以河北又成為燕
趙之地,
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
故簡稱「冀」,
人民政府所在
地是石家莊市,
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
唐山是新興的中國優秀旅
游城市。
河北省是中國非常重要的農業大省、資源大省、交通樞紐、

業大省。






大部分地區位於
黃河南邊

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
故簡稱「豫」,
因居於天下之中,
又稱「中州」和「中原」。河南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逐鹿中原」,
方可「鼎立天下」。
洛陽市、
開封市、
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
中的四個。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又是一個前進
中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新興的工業大省、經濟大省。












橫貫我國東北、

北、西北

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
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發源
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稀土偖量世界第一。






位於中國東北地
區,
南頻渤海與黃


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
簡稱「遼」,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
另有
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位於東北平原的
中心

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也是中國的「光學之
都」。







是中國最北和最
東的省份

有著「北大倉」
(糧倉)
之稱。
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
又稱「冰城」,
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地處黃河上游,

接陝西,南控巴
蜀、
青海,
西倚新
疆,北扼內蒙古、
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
古所
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
,是故甘肅。

寧夏











位於中國的西北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






位於我國西北地


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
青海湖古代叫「西海」,
是我國最大的內陸
湖和鹹水湖,
蒙古語稱「庫庫諾爾」,
意思是「青色的湖」。
也是中國
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西







位於中國的西南
邊疆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
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
政治、
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
流與發展。
簡稱「藏」。
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
在藏語中是「聖地」
或「佛地」的意思。
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
日照時間長,
人們把
它叫做「日光城」。






位於中國的西南
邊疆

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
「雲」。
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
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
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也是聞名中外
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位於中國西南的
東南部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
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
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自治縣。
仁懷市出產
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位於中國西南腹
地,
地處長江上游

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
簡稱「蜀」或「川」,
人民政府所
在地是成都市。






地處洞庭湖以北

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
「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位於洞庭湖以南

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
故簡稱「湘」,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
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西



地處長江中下游
南岸

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
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
故簡
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南昌是「四大火爐」之一。


德鎮是中外聞名的瓷都。
上饒的三清山、
圭峰則是世界自然遺產,
九江
有舉世聞名的廬山即世界文化遺產。






位於華東地區

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
墨、
硯,
簡稱「皖」,
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
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位於太行山以東

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
故簡稱「魯」。
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
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位於中國華東地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現南京)
、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
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
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也是副省級城市。


蘇的經濟,建築和服務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位於中國東南部
沿海的中段

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
「浙」諧音,
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
是我
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位於中國東南沿
海的南段

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
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
位於福建省東南
沿海。
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
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位於中國南部沿


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
有「羊城」之稱,
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
改革
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
人、
客家人、
潮汕人,
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
廣東集中了深圳,
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
GDP
一直
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西








南臨北部灣,
面向
東南亞,
西南與越
南毗鄰,東鄰粵、
港、
澳,
北連華中,
背靠大西南,
周邊
與廣東、
湖南、

州、
雲南等省接壤

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
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由南寧、
北海、
欽州、
防城港四市轄區組成的北部灣經濟區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
橋頭堡。






位於中國最南端

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
簡稱「瓊」,
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與福建省隔海相


是中國的寶島,
簡稱「台」,
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
他們的祖先大部
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
通用普通話、
閩南話和客家話,
風俗習
慣和閩南差不多。
最大城市為台北市,
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
口。






地處珠江口以東,
與廣東省深圳市
相接

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
服務業及航運中心,
是繼紐約、
倫敦之後世界
第三大金融中心,
香港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系。
經濟自由度指數
居世界首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為全球最安全、
富裕、

榮和生活高水平城市之一。
香港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
為一,
以廉潔的政府、
良好的治安、
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
於世。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位於環渤海經濟
圈的中心

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
近代北方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
一。天津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天津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
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北鄰珠海,
西與珠
海市的灣仔和橫
琴對望,
東與香港
相距
60
公里,
中間
以珠江口相隔

澳門是一個自由港,
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
1999

12

20
日澳門回歸
中國之後,
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

著名的輕工業、
美食、旅遊業、酒店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
澳門成
為亞洲最發達、最富裕的地區。澳門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位於中國大陸海
岸線中部長江口,
隔海與日本九州
島相望,
南瀕杭州
灣,西部與江蘇、
浙江兩省相接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上海是一座新興的旅遊
城市,
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
舉辦過世博會。
江南
的傳統與移民帶入的文化融合,
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
上海早已
成為國際大都市,並致力於在
2020
年建設成為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

『伍』 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簡短概括 然後最好有表格

1、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也是全國的對外交往中心,中國最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和航空交通樞紐之一。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陝西省,春秋戰國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絲綢之路起點,世界歷史名城,鍾馗劉海故里,華夏精神故鄉之一。古長安,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陝西臨潼是秦兵馬俑的故鄉。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4、山西省,西臨黃河,東臨太行山脈,位處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戰國時代為晉國領地,故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山西文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5、河北省因位於黃河北邊而得名,在戰國時期,河北的南部屬於趙國,北邊屬於燕國,所以河北又成為燕趙之地,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唐山是新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北省是中國非常重要的農業大省、資源大省、交通樞紐、工業大省。
6、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南邊,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因居於天下之中,又稱「中州」和「中原」。河南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又是一個前進中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新興的工業大省、經濟大省。
7、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是蒙古族的發源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稀土偖量世界第一。
8、遼寧省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9、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也是中國的「光學之都」。
10、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11、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是故甘肅。
12、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簡稱「寧」。
13、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14、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簡稱「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15、雲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雲」。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16、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仁懷市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17、四川省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18、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19、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20、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南昌是「四大火爐」之一。 景德鎮是中外聞名的瓷都。上饒的三清山、圭峰則是世界自然遺產,九江有舉世聞名的廬山即世界文化遺產。
21、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22、山東省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23、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現南京)、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的經濟,建築和服務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24、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Zhè),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諧音,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25、福建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26、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27、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轄區組成的北部灣經濟區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橋頭堡。
28、海南省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29、台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台」,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最大城市為台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省級行政區名稱由來及簡稱
1、北京市初稱薊,春秋戰國時為燕都,遼時為陪都,稱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期為都城。1928年設市,簡稱京。 2、天津市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間稱天津並設衛,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設市,簡稱津。 3、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省名。元屬中書省,清為直隸,1928年始稱河北省,簡稱冀。 4、山西省位於太行山以西,春秋時為晉國,元屬中書省山西道,清為山西省,簡稱晉。 5、內蒙古自治區 清為內蒙古地區,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 6、遼寧省因境內有遼河而得名,清初為盛京,後改奉天省,1929年改遼寧省,簡稱遼。 7、吉林省因境內吉林城得省名,唐為渤海地,明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簡稱吉。 8、黑龍江省因邊境大河黑龍江得省名,清初為黑龍江將軍轄區,清末置黑龍江省,簡稱黑。 9、上海市相傳吳淞江近海一段古稱滬瀆,宋設鎮,始稱上海,1920年設市,簡稱滬或申。 10、江蘇省清初屬江南省,後取江寧(南京)和蘇州各一字,置江蘇省,簡稱蘇。 11、浙江省境內有大河錢塘江(舊稱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東西兩道,始稱浙江,清為浙江省,簡稱浙。 12、安徽省西周時皖山(今桂山)附近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慶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簡稱皖。 13、福建省唐代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福建經略使」,南宋置1府5州2軍,故稱八閩,因境內最大水系閩江,故稱閩。 14、江西省唐屬江南西道,宋屬江南東西兩路,元置江西行省,清為江西省,因其境內有大河贛江,故簡稱贛。 15、山東省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明字置山東布政使司,清為山東省,簡稱魯。 16、河南省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古屬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簡稱豫。 17、湖北省位居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區屬鄂州,故簡稱鄂。 18、湖南省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清置湖南省,因境內有大河湘江,故簡稱湘。 19、廣東省春秋戰國時為百越(粵)地,宋為廣南東路,明清為廣東省,簡稱粵。 20、廣西壯族自治區秦置桂林郡,宋為廣南西路,清為廣西省,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 21、海南省三國時始稱海南,明設瓊州府,清為瓊崖道,1988年由廣東省分出獨立建立海南省,簡稱瓊。 22、四川省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北宋置川峽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簡稱川或蜀。 23、重慶市隋唐屬渝州,1997年從四川省分出後,設中央直轄市,簡稱渝。 24、貴州省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貴州布政使司,清為貴州省,簡稱貴或黔。 25、雲南省舊以雲嶺以南得省名,戰國楚時為滇國地,元代置省,簡稱雲或滇。 26、西藏自治區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27、陝西省清為陝西省,簡稱陝或秦。 28、甘肅省秦置隴西郡,清置甘肅省,簡稱甘或隴。 29、青海省因境內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30、寧夏回族自治區1928年置寧夏省,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2、台灣省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置台灣省,簡稱台。 33、香港舊以運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屬廣東省新安縣(今深圳市)。1842年後被英國佔領,1997年7月1日歸還中國,並設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 34、澳門舊屬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16世紀被葡萄牙佔領,於1999年12月20日歸還中國,並設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

『陸』 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只用簡短幾句話

八下地理書裡面好象有.隨便抄啦

『柒』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1、黑龍江:1、發展兩個大港口:總體上說最佳的發展方向就是走入俄羅斯,現在政治上已經沒有問題,關鍵是資金短缺。哈爾濱原來就是松花江上的港口城市,但是現在的松花江內河上不適合建大港口,應該重點發展松花江和黑龍江交界處的同江港或者是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交界處的撫遠港。這兩個地方在非封凍期時候江面非常開闊,通行萬噸級以上貨輪完全沒問題,可直達廟街入日本海到太平洋。
2、發展兩河特區:黑河應該是一個重點,這里過去就是海蘭泡,可是現在連鐵路都沒通過去。這里可以向中央要更加優惠的政策建特區。綏芬河是另一個重點,但面積太小,最好能從牡丹江劃出來直屬省政府管理,再把東寧劃給綏芬河,面向海參崴建立邊境經濟貿易新區。
3、哈爾濱是個大城市,但相比沈陽市,最近幾年發展偏慢。建議首先從城市建設和綠化開始。其次,應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和軍火產業。黑龍江企業的所有制和企業資本結構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政府幹預太多,官員思想落後及腐敗,可以說是全國最黑。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引進外資和民資。個人感覺可以重點考慮引進溫州資本。讓溫州人的思想去沖擊當地人民和官員的老思想,這是最好的思想解放。

4、齊齊哈爾本來是省會,後來降為地級市,發展偏慢,最近搞了全冬會,建設好些了。但根本問題在於設省。黑龍江西部的齊齊哈爾、大慶、黑河、大興安嶺四地市,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和興安盟,應該合並起來建立興安省,省會在齊齊哈爾。同時把大興安嶺地區改為大興安嶺市,這樣一來也可順便解決大興安嶺地區的多頭管理問題。還有,把興安盟改為烏蘭浩特市,為地級市;把滿洲里升格為地級市和邊境特區。這樣一來,新設立的興安省管轄七個地級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市、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烏蘭浩特市。齊齊哈爾變成省會後,會成為東北經濟的新增長極!

5、大興安嶺地區不讓砍樹後,經濟發展偏慢,應爭取設立國家級的冰雪旅遊區!大興安嶺地區最大的優勢不是砍樹,而是這里的林海、雪原、原始、還有寒冷的氣候,尤其是塔河、漠河、呼瑪三縣。可惜這里的本地人和加格達奇的官員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大興安嶺地區一年中有半年都可以滑雪,請問全中國哪裡有這種資源;還有,現在中國各地在冬季的氣溫都變暖,哈爾濱市最冷也就零下三十度,但是大興安嶺地區現在最冷還可以到零下五十度,並且持續幾個月,這就是旅遊經濟的優勢。我是南方人,知道冰雪運動對南方人的魅力,我敢肯定,幾乎所有的長江以南的南方人都沒體驗過零下五十度的嚴寒,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都有一種想去體驗的慾望。現在是你們要迎合:首先建好加格達奇的機場,再把全地區內的運送木材的鐵路和火車全部改造成旅遊專列、把森工企業改成旅遊公司、把大興安嶺林區深處的伐木廠改為小旅館,可以大賺一筆錢。砍樹應該全面禁止!國家要成立植樹公司,僱傭這里的下崗工人,每天去種樹,種樹越多工資越高。
6、伊春市的發展方式和大興安嶺地區基本一樣。由於北靠俄羅斯,還多一個發展邊境貿易的路子。這里的禁止砍樹和鼓勵植樹,也比大興安嶺做得好。
7、雞西鶴崗雙鴨山三個地級市,應該往東邊的俄羅斯移民,不然沒有發展空間,資源遲早會弄完的。佳木斯綏化兩地級市最不好發展,哪裡都不靠,我也想不出辦法。
8、大慶除了油,要利用現在有錢的時候,多想想退路。

2、遼寧:1、沈陽最近發展很快,中央振興東北確實給了不少錢。但缺點是不沿海,最近的出海口就是營口的鮁魚圈區。可以把鮁魚圈區並入沈陽市,作為沈陽市在沿海的一塊飛地。再建一條高鐵連接沈陽市渾南新區和鮁魚圈港即可。
3樓

3、廣東人有很多優點:務實、樸素、低調、勤勞。尤其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確實是很正宗的中華文化傳承人。我很佩服他們那種勤勞創業的精神。但廣東人的缺點在於考慮事情過於偏重經濟利益,大局觀稍有欠缺。比如上交國稅問題,如果按國稅佔全部稅收的比重,過去的上海,現在的江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廣東。還有,現在廣東上交的稅收並未投入到長三角,而是東北和西部。並且這也是必須的。關於深圳的稅收問題,確實很特殊,但廣東暫時少提為好,因為效果會適得其反。以後深圳的稅制會有個有利於廣東的改變。
4、廣東未來發展不在珠三角的服裝玩具工廠,而在文化教育。嶺南文化是中國很獨特的一支,廣東很多方言中,所蘊涵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也遠遠超過普通話;甚至有些廣東方言的詞彙就是古漢語,完全可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另一方面,推廣應用普通話又很必要,希望廣東的兄弟姐妹能夠理解。在廣東,考慮很多事情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就可以,但在北京的層面,卻要復雜很多。我在廣州曁南大學小住過半年,感受到粵文化的獨特性,粵語更有漢唐之音啊!我很喜歡!呵呵。。。總之,方言要保留,普通話也必須學好。粵語和國語都說得好,才是真正合格的排頭兵。呵呵。
5、湛江的未來一個是鋼鐵,一個是造船。茂名和陽江的港口也可以建大造船廠。個人感覺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方式應該是整合海岸線資源,走和廣深不同的路子。並且,這里的人崇尚讀書,這在廣東本地人中很例外,另一個例外是梅州,但是梅州又不沿海。所以未來廣東省應該將發展重點轉到這三市。汕潮揭三市不屬於珠三角,雖政治上歸廣東,但經濟上應該入閩台。汕潮揭三市應趕緊融入海西經濟區,現在中央馬上要拿大筆錢砸到海西經濟區,你們快去北京找中央政府反映情況,爭取加入海西經濟區,這才是關鍵。還有,到北京後,別光說為了發展經濟,一定要讓中央知道你們加入海西經濟區對統一台灣有多麼重要!
6、深圳的問題,一言難盡,去過十次,感覺說深圳的問題太復雜。深圳的問題不是被誰拋棄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拋棄掉一些東西,比如低端產業和過多的低素質民工。在政治上要低調,不要再講升直轄市的事情,避免被香港猜疑,被廣州打壓。不要再想著去中央要政策,除非你想要的這個政策能有利於統一台灣,否則肯定要不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說多做,最好能人均GDP超過香港。
7、在廣東考慮問題和在北京考慮問題,差別非常大!簡直就是兩種方式,就好象本港明珠翡翠和CCTV的差別一樣大。我年輕時在這兩地都生活過,出國多年後再回頭看此事,平心而論,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很重要,一個人如果兼備這兩種方式,那才是最好的思維。

5、浙江:1、中國最富裕的省份,發展最平衡的省份,毫無疑問是除直轄市外中國能最早實現現代化的省份。該省總體實力肯定不是中國最高,但發展水平肯定是最高,並且未來十年肯定還是第一。廣東要超新加坡,有點吹,但浙江超韓國,卻太有可能了,最快2015年。
2、韓國9.9萬平方公里,浙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韓國人口4500萬左右,浙江人口4600萬左右。都是沿海的地區,都有較長的海岸線,都有較多的沿海島嶼。由此可見,浙江韓國很相似,非常適合對比。我曾經去韓國旅遊,總體感覺比浙江發達,但發展速度低於浙江。個人認為浙江10年內完全可以超過韓國,浙江超韓國肯定比廣東超新加坡更加容易。2007年浙江人均GDP官方公布的數據按07年匯率折算為6500美元,韓國為22000美元。浙江最近的發展速度是人均GDP每四年就翻一番,未來速度會慢些,2015年大概為20000美元。考慮到2015年的人民幣匯率,折算過來至少有3萬美元。韓國2015年的人均GDP大概也在3萬美元左右。
3、杭州GDP超過首爾大概要八年,但寧波GDP超釜山五年後就可能實現,寧波港吞吐量超釜山港三年後就可實現。除GDP和人均GDP外,浙江的森林覆蓋率、地表水質量、高校知名度、研發能力、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事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港吞吐量、空港吞吐量等指標,都有可能超過韓國。浙江的缺陷在於中小企業過多而大企業不足,尤其是知名國際大型企業,浙江的重工業水平也偏低。
4、溫州太怪異,我一直在觀察這種現象,覺得溫州的發展模式在國內少數地區可以推廣應用,但是大規模推廣卻不行。溫州未來的發展應該是繼續面向海外,成為中國與世界融合的節點。還有,溫州的交通發展還應該再快些,這么多人在外面,回去一趟都不方便。
5、金衢麗三市相對落後,但比廣東的粵東粵西粵北都發達,比蘇北也發達。我很佩服浙江人這種全面發展的思想,在中國,各地市能整體協調發展的省份真的很少。
6、浙江人的視野很國際化,對全國各地的了解也很廣泛,對商機的把握很快。就算是普通的浙江農民,他們也知道中國的什麼地方好賺錢,浙江農民在這一點上和廣東農民只知道坐在家裡收租金很不同。所以我看好浙江。
7、說了這么多優點,最後必須要說缺點,浙江的富人有的喜歡擺闊氣,有的喜歡攀比財產、有的喜歡吹牛、有的浙江富人的孩子們已經丟失了父輩的勤勞踏實的作風了、有的浙江富人有點暴發戶的味道了。要注意啊!在低調這一點上,多學學廣東人,富貴不過三代啊!
8、在全國各省上報中央的經濟數據中,浙江省政府和廣東省政府都少報了,其他的都是多報。因為這兩個省都有藏富於民的傳統。但是廣東省內經濟發展的差距太大,簡直是歐洲和非洲的差距,因此我認為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為全國各省最高。

6、山東:1、從長遠規劃、發展潛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實力、科教水平、文化影響力等深層次因素上說,山東到2020年的時候,許多人均指標肯定還不是全國第一,但絕大多數總量指標都將會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總值。到那時候,山東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山東是中華第一省

太多了 你說個郵箱 我發給你

『捌』 我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有何

北方地抄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盛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

『玖』 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簡短)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5%90%84%E7%9C%81%E4%BB%8B%E7%BB%8D
這個網站有,,,同學你是福安一中的吧,,話說我去年剛做過這專作業,,,老師不會屬認真檢查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