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小報

國家地理小報

發布時間: 2021-01-18 04:42:38

Ⅰ 誰有以探險為主題的手抄報啊!!!急要啊!!!

劉雨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劉雨田,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上、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穆朗瑪、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物等中國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能報道了他的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余純順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余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徐福
徐福是中國有史記載的探險第一人

李樂詩
李樂詩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謂"白色力量"指南極與北極。李樂詩3次去過北極,第三次,李樂詩才如願以償到達北極點,將五星紅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樂詩登上世界最高極的喜馬拉雅山。從那以後,李樂詩的生活開始了大的轉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遊攝影轉到地球生態環境的科考上來。

金飛豹
生於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海拔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昆明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

黃效文
2002年,被《時代雜志》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專門從事中國偏遠地區之探險、研究、保護及教育工作,他曾先後六次為《國家地理雜志》率領大型之探險旅程,其中一次更發現長江的新源頭。本書為黃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費十幾年時間對中國黑頸鶴的觀察與研究。

廖佳
旅行作家,汽車旅行探險家。 廖佳從1996年開始自駕車旅行,至今已駕車走遍中國大陸所有的省市自治區,行程18萬公里。 ·2001年7月到12月,廖佳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單人、單車環繞歐亞大陸的旅行。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於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20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嘔心瀝血凝成《徐霞客游記》。他因此被譽為"千古奇人"。

馬中欣
祖籍浙江東陽,生於蘭州,長於台灣。作過工程師、當過珠寶商、環游世界20載,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歷險》、《三毛真相》、《冰裸南極》馬中欣走過127個國家和地區。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跡一路尋訪,發現三毛在當地人眼裡是個怪異的老處女,其筆下的至親愛人荷西根本是子虛烏有。馬中欣的一系列關於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載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罵他嘩眾取寵,有人則對他大加激賞。

傅慶勝
傅慶勝在6年多時間里,風餐露宿,歷盡艱辛,走遍了30個省、市、自治區,行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先後訪問了41個少數民族的500多個村寨、800多個風景名勝和建設工程;結識了幾百位當今名人;拍攝了8000多張少數民族的風情照片;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游記,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將他的游記編輯出版,定名為《中華十萬里記游》。 另外,他還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傅慶勝歷險記》的兩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的攝影集需在世界內尋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長江從上海開始逆流而上 ,現已走過8個省到達西藏。1998年春季開始長江上游萬里沖刺 。她將面臨青藏高原的沼澤雪山、野獸出沒、氣候無常,還有通天河800里無人區、沱沱河400里無人區,最後到達6720米海拔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賈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電視台、雲南省電視台、昆明市電視台已作了7集專題報道。

魏順德
他的《西部野生動物世界》專題電視片已正在拍攝完成,引起媒體極大的關注。采風團踏上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喚起了魏順德老師的興趣。豐田麵包車剛一停下,他提著三角架和兩部相機就跳下了車,健步如飛,轉瞬之間,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讓我們汗顏,一個66歲的老人

馮春
「長漂」、雅礱江漂流、雅魯藏布江漂流參加者,現年46歲,現仍從事漂流活動。

鄧廷良
主持策劃了協會的「西南絲綢之路電視片拍攝」,「炎黃子孫大型系列畫冊」、「黑竹溝科學探險」等多項主題活動。如今,58歲的他依然活躍在協會活動的最前沿

黃效文
為保護中國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奮鬥了20年

Ⅱ 探險方面的手抄報的排版【圖】

劉雨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劉雨田,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上、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穆朗瑪、三次穿越殧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物等中國五大沙漠。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能報道了他的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余純順
有「中國的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余純順是一位罕見的傳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開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銅像」在羅布泊遇難。8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成了59個探險項目,總行程已達8.4萬華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9萬余華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李樂詩
李樂詩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謂"白色力量"指南極與北極。李樂詩3次去過北極,第三次,李樂詩才如願以償到達北極點,將五星紅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1987年,李樂詩登上世界最高極的喜馬拉雅山。從那以後,李樂詩的生活開始了大的轉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遊攝影轉到地球生態環境的科考上來。

金飛豹
生於1963年11月23日
1982年首次攀登昆明最高峰祿勸縣內的轎子雪山並登頂(海拔4217米)
1985年攀登大理蒼山的馬龍峰並登頂(海拔4130米)
1987年攀登滇中最高雪嶺及馬鬃嶺(海拔4360米)
1990年橫渡滇池(約9公里)
1998年攀登昆明碧羅雪山並登頂,同年攀登昆明寮國山
1999年攀登四川眠山主峰雪寶頂並登頂(海拔5600米)
2003年攀登昆明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
2004年七月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7546米)
2005年9月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

黃效文
2002年,被《時代雜志》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專門從事中國偏遠地區之探險、研究、保護及教育工作,他曾先後六次為《國家地理雜志》率領大型之探險旅程,其中一次更發現長江的新源頭。本書為黃效文最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他花費十幾年時間對中國黑頸鶴的觀察與研究。

古代旅行家--徐霞客
徐宏祖生於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20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嘔心瀝血凝成《徐霞客游記》。他因此被譽為"千古奇人"。

傅慶勝
傅慶勝在6年多時間里,風餐露宿,歷盡艱辛,走遍了30個省、市、自治區,行程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半。先後訪問了41個少數民族的500多個村寨、800多個風景名勝和建設工程;結識了幾百位當今名人;拍攝了8000多張少數民族的風情照片;寫下了100多萬字的游記,湖北人民出版社已將他的游記編輯出版,定名為《中華十萬里記游》。 另外,他還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傅慶勝歷險記》的兩部文字著作及一本《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看中國》的攝影集需在世界內尋找出版商合作出版。

步雨青
步雨青走長江從上海開始逆流而上 ,現已走過8個省到達西藏。1998年春季開始長江上游萬里沖刺 。她將面臨青藏高原的沼澤雪山、野獸出沒、氣候無常,還有通天河800里無人區、沱沱河400里無人區,最後到達6720米海拔的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賈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電視台、雲南省電視台、昆明市電視台已作了7集專題報道。

魏順德
他的《西部野生動物世界》專題電視片已正在拍攝完成,引起媒體極大的關注。采風團踏上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喚起了魏順德老師的興趣。豐田麵包車剛一停下,他提著三角架和兩部相機就跳下了車,健步如飛,轉瞬之間,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讓我們汗顏,一個66歲的老人

Ⅲ 地理和政治手抄報

徽州人家的生產習俗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眾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為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開秧門:農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稱為「開秧門」。歙縣這一天要設宴請「田公、田母」,朝拜時,先插先插三根香於田埂,還要虔誠跪拜。休寧、屯溪這一帶,當家人去秧田選定「門向」,然後帶泥拔出一塊秧苗,置於茶盤,捧送回家放在貢桌上,祭拜天地後,將帶泥秧苗倒甩上閣板,已全部粘上為無災無害生長良好的好兆頭。牛福會:專門為耕牛保安祈福的組織。凡願入會的農戶,每頭耕牛交一二元銀洋作為牛福會基金。會員的耕牛被盜或走失,報經值年會首(一年一任),即派人四處尋查,無償地歸還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以牛福會中領取一些救濟金作為補償。

打鑼封山:山區為保護森林形成許多條規習俗,打鑼封山就是較為流行的一種。每年冬季,村或鄉定人鳴鑼,口中呼喚所封山場的地名,串村走戶,昭示禁戒規約。此後,家家戶戶,互相告誡,不得犯戒。鳴鑼同時,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標明禁山范圍。

接財神:徽州以農歷五月五為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綵,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對開張這一天上門的顧客,象徵性的手下紅紙包(貨幣退還),同時贈送一定的貨物,如布店贈3尺紅布,百貨店贈送一件日用品等。

學藝:民國時期,學藝拜師必須經過中薦人出面,為師徒雙方商議協約。洽妥後,徒弟要辦拜師酒,向師傅行大禮。磚工學藝,一般一年出師;木工學藝,則為三年,均無工資,師傅只供給伙食。三年升為伙計,師傅給一定的生活費,藝成後才離師營生。

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發掘創下隋唐城門考古之最
據記載,丹鳳門是唐長安大明宮的南牆正門,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六六二年),是皇帝舉行改元、登基、大赦等外朝大典之處,也是宣示皇朝政令、禮儀的重要場所。唐玄宗以前,大赦、改元的敕令多在太極宮的承天門宣布,唐肅宗執政後,皇帝起居在大明宮,故而大赦、改元的詔令改在丹鳳門宣布。

丹鳳門遺址現位於西安市自強東路東段北側。從二00五年九月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對丹鳳門遺址展開了考古鑽探和發掘,發掘面積近八千平方米。結果表明,丹鳳門為城門中最高等級的五門道制。發掘出的殘存門址由墩台、門道、隔牆、馬道、城牆等部分組成,但破壞較為嚴重,除西邊的三個門道、隔牆、墩台和城牆保存較好外,其餘的門道、隔牆、墩台、馬道及城牆僅剩下最底下的夯土基礎。整個墩台東西長七十五米,南北寬三十三米(包括護基和散水部分)。保存較好的三個門道東西均寬九點四米、殘存進深二十三米,隔牆寬三米。

記者今天在現場看到,發掘出的丹鳳門門道地面較平整,中部偏南處地面較高,尚存有部分木門限的遺跡和石門砧的遺物。門道兩側的夯牆下有南北向排列的長方形排叉柱坑,個別柱坑中尚保存有未移動的石礎,其中心有長方形的卯眼。據專家介紹,丹鳳門門道比明清北京天安門門道還寬闊,門道內豎立有巨大的木柱並架以橫梁以支撐承重,這些柱坑即是立柱的支撐點。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發掘過程中,於門道地面、隔牆上發現有火燒紅土的痕跡,在門道的堆積中還出土了許多燒流的磚瓦殘塊。這些跡象表明,丹鳳門最終毀於唐晚期的一場大火。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表示,丹鳳門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為唐大明宮遺址的整體保護提供了准確的依據,而且也為中國古代都城考古、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科學資料。

消失的城市——世界著名廢都的興亡故事與探險

1.龐貝(Pompei):

繁華的哀傷

公元前10世紀,龐貝只是一個小集鎮,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後來,它演變成一座繁華的城市,約有2萬居民。它面積約1.8平方公里,環繞有4800多米長的石砌城牆,兩條筆直平坦的大街將全城分成9個城區,裡面小街小巷縱橫相連,路面用碎石鋪成。大街兩旁有人行道,街寬達10米,鋪著整塊的大石板;十字路口雕花石砌的水池裡滿是清涼的泉水。最宏偉的建築物集中在城西南,這兒是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龐貝人奔放的個性和整座城市歡愉的風情,至今仍令2000多年後的人們傾倒。

地球上有1500座活火山,維蘇威是其中最活躍者之一,它海拔1277米,位於義大利西南海岸,可以俯瞰那不勒斯海灣。它已經平靜了幾百年,人們都以為它是座死火山,但公元63年,它開始變得不安靜,其後小震不斷;至公元79年,它突然變成不眠的活火山,帶給龐貝城以滅頂之災。

8月24日中午,悶熱的天氣令人窒息。突然,一塊奇怪的雲從維蘇威山頂升起,太陽暗淡下來,接著一聲巨響,火山口揭蓋了!熔化的岩石以1000度的高溫沖出火山口,火紅色的礫石飛上7000米的高空。火山灰、浮石、火山礫構成的「陣雨」在龐貝城下了8天8夜,接著是高熱水蒸氣形成的瓢潑大雨掃盪了山頂的灰渣,混濁的泥流漿沖向山麓的平原。

火山爆發18個小時後,火山碎屑將整個龐貝城掩埋,最深處竟達19米,曾被譽為美麗花園的龐貝消失了。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人有時間逃命,至今在遺址只發掘到2000多具屍骨。後來,考古學家將石膏漿灌進已經乾枯了的屍體空殼,製成許多和真人一樣形狀的石膏像,再現了受難者當時絕望和痛苦的表情,令觀光者無不唏噓嘆息。

新的城鎮很快又矗立起來。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已忘卻了這座完整密封於佔地65公頃的火山屑中的羅馬古城,只叫它「西維塔」。

1707年,有人打井時掘出了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但只將其當作海灣沿岸古代遺址中的文物。1748年,又有人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著的人體遺骸,這才想起了那座被掩埋中的古城。1750年,一群義大利農民挖水渠時發現了金幣,接著又掘出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城開始蘇醒了,大批考古學家和尋寶者聞風而至。

龐貝最初是坎帕尼亞人的城市,在曠日持久的較量中,它於公元前89年秋被羅馬人征服。富有表現欲的龐貝人在公元前6世紀前~8世紀中,創造了空前的文明神話,濃墨重彩的肉慾享樂活動,勾畫出他們多元的世情風俗畫面。

遠古的龐貝富庶而又開放,工商業的繁榮和藝術水準的高超,令人驚嘆。商業的發達產生了不少銀行家,商業之神墨丘利清秀可人的形象隨處可見。和諧有序的社會從未有過階級斗爭,也沒有種族歧視。每年7月,市民們選舉市政官員。婦女的地位與男人一樣,城內的小酒館很多,多由女人經營,是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對維納斯極為崇拜,稱她為「龐貝女人」,她的任何錶現形式,都受到歡迎。

觀看角斗是龐貝人一種殘酷的愛好,已有專職的角鬥士出現,他們是最令人羨慕的人。城東南角的圓形露天劇場也兼作角斗場,有灌水和防泄系統。四周層環的觀眾席,分下、中、高席,分屬不同的社會階層,可容納5000人。中心低處為舞台,可進行海戰表演。它建於公元前70年,比羅馬圓形劇場還早40年。

龐貝人對神極為崇拜,也不排斥外來的神,他們認為赫克力士是龐貝的創造者,維納斯則是龐貝的守護者。他們也熱愛藝術,戲劇、繪畫、雕刻都是他們所鍾愛的。浴場也是龐貝城的一大景觀,而且都集中在市中心,遍布的浴場滿足了人們日益高漲的享樂慾望。德國詩人歌德在游覽龐貝後說:「在世界上發生的諸多災難中,還從未有過任何災難像龐貝一樣,它帶給後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悅。」而英國文學批評家泰納則感嘆道:「它是一座灰紅色的城市。」「那時候的人,是用整個身體活著。」

2.巴比倫(Babylon):

天堂的失落

巴比倫最初不過是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沖擊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一個無名小城,後來不斷壯大和輝煌,佔地2100英畝,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成為兩河流域的明珠。古城遺址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3800年前,這里誕生過強大的巴比倫帝國,帶給人類歷史空前的輝煌,其古老的文明由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創造,史稱巴比倫文明或「巴比倫一亞述文明」。巴比倫城在《聖經》中被稱為「天堂」。

巴比倫城以其豪華壯麗著稱於世,包括王宮、神廟、大道和寺塔。其城門尤為世界之最,共有100多座,城池的8道城門用8個神的名字命名,最著名是北門,以巴比倫神話中掌管戰爭和勝利的女神伊什塔爾命名。城門高12米,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每道門有4個望樓,相互間以拱形過道相連,牆外壁及塔樓用色彩艷麗的彩釉磚和琉璃磚砌成,磚上飾有獸類浮雕,浮雕高約90公分,共有575座。由於多次戰火,此門現為該城惟一完整的建築,由柏林國家博物館復原收藏。

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也由巴比倫創立,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條內容,用阿卡德語寫成。此外,巴比倫還第一個把一天劃分為12個時辰,並實行7日一周制度。後來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都深受其影響。

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也屬於巴比倫文明,它最令人稱奇的是供水系統。空中花園實際上是一個築造在人造石林之上,具有居住、游樂功能的園林式建築體。它呈階梯型,中央矗立一座城樓,有幽靜的山間小道,上面栽滿奇花異草,下面是潺潺流水,由於花園比宮牆還高,又被稱為「懸苑」。

「楔形文字」因其形狀像楔子而命名,是蘇美爾人的一大發明,它由圖畫文字經幾百年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年中期才完成。19世紀中葉,英國人萊亞德在發掘亞述王國首都尼尼微時,將2萬多塊楔形文字碑帶回英國。這種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印證了《聖經·創世紀》上「洪水與諾亞方舟」的故事,解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爭論最激烈的上古大疑案之一:遠古初民時代,地球確曾是被一場特大洪水淹沒過,由此,全世界才會有這么普遍的關於一場大洪水的傳說。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佔領了巴比倫城,巴比倫開始失去往日的輝煌,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它逐漸勢微。公元前330年春,亞歷山大引兵北上追殺了波斯國王大流士,並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但他還不到33歲時,即因發熱生病而亡。

從亞歷山大進入巴比倫到塞琉西王朝時期,巴比倫城開始沙漠化。至公元前2世紀,古巴比倫被沙漠徹底摧毀,在歲月無情的滌盪下,滾滾黃沙掩埋了昔日輝煌無比的巴比倫城。1958年,伊拉克政府開始對城址中的遺址進行修復。

3.特佩拉(Petra):

中東玫瑰紅

被穆斯林看做「禁區」的佩特拉地處從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的貿易之路上,傳說中它是摩西「擊石出水」的地方。摩西是希伯來先知、猶太民族的立國之父、猶太教(又稱「摩西教」)的創始人。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帶領猶太人逃離埃及後重返迦南。傳說只是想像,但佩特拉卻的確有著沉重和不尋常的歷史,它是中東古代城市中的一個另類。

佩特拉在希臘語中意為「岩石」,隱藏在狹窄而陰森的西克峽谷中,建築物雕築在紅色和粉紅色岩壁上,最引人的特徵是其色彩:在陽光照耀下,粉紅、紅、橘色及深紅色層次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閃閃爍爍,神奇異常;但據考證,早先它既不是玫瑰紅也不是類似鮭魚的粉紅色,而是灰泥粉飾,與今天看到的完全不同。它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納巴泰人與貝督因人一樣,是阿拉伯游牧民族,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於此,並建立了佩特拉城,因為這兒水土肥美而又地勢險要。在其全盛期,居民多達3萬人,比早期歐洲人估計的大得多。王國由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連原來的阿拉伯文字也被納巴泰文化所替代。他們曾鑄造自己的錢幣,修建了希臘式的圓形劇場,蜚聲於古代世界。

但其後的5個多世紀,除貝督因人知道它存在於大漠與高山間,幾乎無人造訪過。公元1世紀,羅馬人攻入,它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稱作阿拉伯佩特拉,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一個省。公元4世紀,它淪為拜占庭(或稱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成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稱東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東山再起,波及西亞和北非地區,最終控制了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廣大地區,阿拉伯佩特拉又成為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石頭城在十字軍東征時再次興旺,直到12世紀後再次被遺棄。14世紀中,地處土耳其中心地帶的奧斯曼帝國強大起來,17世紀,成為地跨亞、非、歐的穆斯林軍事封建帝國。由於幾個世紀帝國與信仰基督教的歐洲各國戰火不斷,奧斯曼土耳其人及他們遍布中東和北非的臣民對歐洲人頗懷疑心,獨身途經此地的基督徒會被驅逐出境甚至殺害。1812年,一名化裝成阿拉伯商人的瑞士探險家奇跡般地通過西克峽谷,發現了佩特拉,而6年前,他的同道、德國學者卻因基督教身份被揭穿而慘遭殺害。

20世紀,佩特拉「禁區」重又被打開,但它的幾度興廢乃至最終被遺棄,始終是一個謎,因為即使它一度失去了對商道的控制權,仍然可能倖存,而它卻為什麼卻沒有倖存下來呢?這一直是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4.科潘(Copan):

馬雅切膚之痛

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橫跨大西洋,在宏都拉斯海灣碰見一群他們從未見過的「怪異」人種———瑪雅人(又譯「馬亞」、「馬雅」),繼而打開了美洲大門,使這片土地既成為天堂,又成為印第安人的地獄,人們將其視作哥倫布一生最偉大的錯誤。

瑪雅文化誕生於公元前2世紀,大約在公元前250年即進入所謂的古瑪雅時代,其中心地帶從瓜地馬拉高原、墨西哥城、薩爾瓦多、宏都拉斯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遼闊平原,身處其間的科潘古城是其前哨。

瑪雅文明至今仍留給世界許多的不解之謎!

公元前1100年,瑪雅先民出於一種對離奇世界的幻覺,開始在各地修建大型城市,並像其他古代民族一樣修建了一座座巨大建築;不同的是,瑪雅建築散布在高山叢林中,也未修建連接都市與密林的道路。他們的金字塔與埃及不同,前者是空心的,內部為帝王陵寢;後者是實心的,塔頂供教士們辦公、居住或觀察天象之用,塔前廣場是民眾參加祭典的場所。在熱帶雨林中建造世界最大的超文明金字塔,所需巨石必須從10公里外運來,再切成塊狀。瑪雅人始終不曾使用過金屬,這些巨石從何而來,如何搬運,至今仍是一個謎。瑪雅人修建巨大建築不僅是為了居住,其中包含了深奧的科學道理,如金字塔型神廟有12個平台和365階,每一平台代表一月,每一階代表一天,計算了一年的時間;有的建築指出金星或月球的運行;有的則表示出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瑪雅人的歷法可維持到4億年以後,計算的太陽年與金星年的誤差可精確到小數點後4位。他們把一年分為18個月,測算的地球年為365.2420天,現代人測算為365.2422天,誤差僅0.0002天;他們測算的金星年為584天,與現代人50年內的測算僅差7秒。幾千年前的瑪雅人就能有這么精確的計算,簡直不可思議。他們還保持著一種特殊的宗教紀年法,一年分13個月,每月29天,稱「佐爾金年」,此種歷法從何而來,也是一個謎。

瑪雅人還有著無與倫比的數學造詣和獨特的謎一樣的文字。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公元前3世紀,是用800個符號和圖形組成的象形文字,詞彙量多達3萬個;主要是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及神只的名稱;大多記載在石碑、木板、陶器和書籍上;至今只破譯出其中數字和歷法的記號,某種人名、城市名,及少量有限名詞和某些表示動物的繪畫文字。他們曾留下過幾千本書或手抄本,但只有4本倖免於西班牙傳教士和時間的蹂躪。瑪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紀就掌握了「0」這個數字概念,比中國和歐洲人早了800年~1000年。此外,瑪雅人精美絕倫的雕刻、繪畫和青銅藝術也令人咋舌。

16世紀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陸時,瑪雅人還巢居樹穴,以採集為生,過著原始部落生活,但公元前8世紀的他們,怎麼會產生如此高度的文明?實在是匪夷所思。

在殖民者入侵之前,大多數瑪雅城市早已荒廢幾百年,瑪雅人似約好了一般,各自放棄了城中的一切,帶上他們民族文化中最為神聖的東西,到達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瑪雅異常璀璨的文化就如此突然地中斷了,這給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

其他著名的廢都

特洛伊(Troy):神諭指引的黃金城———公元前8世紀,希臘盲詩人荷馬圍繞著一座城市特洛伊與一個美女海倫,寫下了兩部偉大的史詩《伊里亞特》與《奧德塞》。多少年來,人們只把它們看作為神話。天才的考古學家亨利·謝里曼卻對特洛伊城深信不疑。他帶著他惟一的向導《伊里亞特》直奔土耳其的西沙里克小山而去,以手中發掘的寶藏向世界證明了一個童話的存在。這個發現的價值和意義,並不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遜色。

統萬(Tongwan):惟一遺存的匈奴都城———中國陝西和內蒙古交界的毛烏素沙漠深處,有一座湮埋地下千餘年的匈奴故城統萬。它建於5世紀初,正是史稱「西晉十六國」大亂的時代。這里曾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匯點,在建成後的5個多世紀里,統萬一直是鄂爾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絲綢之路」的東西方交通重鎮之一。統萬依地勢而築,構思精巧,雖是土城,卻有石頭一樣堅硬的質地和抗毀性,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設的最完整、雄偉、堅固的都城。它直到清朝後期才被發現。它是營建之初就在沙漠中,還是後來陷入沙漠中的,已成為一個懸案。

克諾塞斯(Knossos):歐羅巴最初的榮華———謝里曼發現特洛伊和邁錫尼遺址後,把視線轉移到地中海東部的克里特島,這是另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神秘之地,相關故事人物在希臘神話中有詳細記載。謝里曼未竟的事業由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完成,克諾塞斯精美絕倫的豪華宮殿得以重見天日。伊文思發現的不僅是一座廢墟,而是一個全新的文明,它將歐洲文明從希臘的古典時代上推到傳說中的「荷馬時代」,又進而追溯到史前時代。

樓蘭(Loulan):羅布泊的美麗幽靈———19世紀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發現了被風沙湮沒了1600餘年的古城樓蘭,世界驚呼:「中國再現了龐貝城!」樓蘭是一西域小國,2000年前,因位處羅布泊和孔雀河故道的「絲綢之路」而盛絕一時。東西方文明尤其是漢文明的沖擊,使手工業、建築、宗教、民間藝術等成為樓蘭文明的傑出代表。但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只在歷史舞台上活躍了五六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史不記載,傳不列名。它的傳奇消失,使其成為古絲綢路上的最大之謎。

高昌(Gaochang):城頭變幻大王旗———赫定從樓蘭帶走的大批900年前的佛教古物,引發了一場國際考古熱,古城高昌的神秘面紗在此尋寶賽中被悄然揭開。高昌是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其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和西域五大名城之一。它城郭高聳,街衢縱橫,防禦工事固若金湯。漢人主政高昌,出現了儒、道、佛並存的多元文化,並在此發現了早已滅絕的波斯摩尼教遺跡。察合台汗國建立後,首領鐵木爾汗成為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王。落入「聖戰」者手中的高昌城,在戰火洗禮中變成一座廢城。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消失在雲霧中的古城———印加、瑪雅、阿茲特克並稱為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是最成熟的。印加的國教是太陽神崇拜,主神是太陽神因蒂。印加人的生活充滿了神秘色彩,以日月盈虧規律來安排宗教活動,是印加人的首創。馬丘·比丘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而是一個宗教活動遺址的中心。這兒居住著擔任太陽貞女的王室少女「紐斯塔」,她們經層層選拔,百里挑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像天主教的修女一般。隨著美洲大陸的被發現,強盛的印加帝國迅速瓦解。

大辛巴威(Zimbabwe):石頭城的秘密———大辛巴威城的牆和塔,由切割得非常精確的石板天衣無縫地壘砌而成,石板間找不到任何泥漿之類的黏合物。它曾是一個強大的非洲國家的中心。傳說這就是《聖經》中的黃金和寶石城———俄斐。遺址龐大巍峨的建築及出土文物所體現的高度非洲文明,曾使歐洲人不相信這是「低人一等」的黑人所建。1980年,羅得西亞獨立,一切權力歸占絕大多數的黑人,這個國家自豪地取名辛巴威,這是馬紹那語的英語形式,意思是「望族。(
參考資料: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Ⅳ 20分追加~以「中國地理」為主題的地理手抄報名字。

「中華圖騰」亂有氣勢的吧~~

Ⅳ 一份小報,內容是有關地理,故事和人物。

有關地理的文本要插入很多圖片才能更加生動和有趣,所以一般都是以雜志的形式存在的,比如《中國國家地理》《寰球地理》之類的,小報相對來說不多。

Ⅵ 關於國外風土人情,歷史典故的英語小報

小報倒是不知道,不過你可以看看美國國家地理,講的就是人文地理的東西

Ⅶ 探索自然手抄報

法布爾《昆蟲記》: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網路。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 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等。
《中葯鑒定學》 孫火玉主編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9月 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更厚)。
《常見雜草與栽培植物識別手冊》傅承新 黃愛軍編著99年3月 很不錯的一本,內容針對的是雜草92科,516種,但後面還有一章城鎮常見栽培植物名錄147科749種,附錄還有植物形態屬於圖解等。
《圖解植物學詞典》01年9月 [美]……哈里斯著 王宇飛等譯 科學出版社。此書不錯,中英文都有,闡述植物的基礎知識。還有可以配合《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也不錯。
《中國植物志》 相信喜歡植物的人都想擁有一套。《浙江植物志》 一套8本,其中一本是總論。
《浙江種子植物檢索鑒定手冊》 鄭朝宗主編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收錄最新的省內常見種子植物,是浙江植物志里的檢索表的綜合更新,需結合浙江植物志閱讀。
《上海植物志》 分上冊的區系植物和下冊的經濟植物。
《安徽植物志》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86年5月。
《山東植物精要》 李法曾編著 科學出版社 04年6月很好的書,可謂是中國植物志關於山東植物的濃縮版,不過這只是中國高等植物精要的第一本。
《中國蘭花全書》 陳心啟 吉占和編著 中國林業出版社 03年1月裡面有個蘭科檢索表不錯的。
《熱帶蘭花》 胡松華 編著 中國林業出版社 02年3月彩圖還可以,文字上對於園藝品種介紹了很多。
《中國土農葯志》 1959年 科學出版社 建國初期大生產的產物,也許多年後在現今追求環保的時代這書還能有作用。書里主要有220種植物。
《觀賞蕨類植物》 石雷李東編著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03年2月出版 一本園藝類的圖鑒小冊子,有47種蕨類植物,書也便宜才10元,算是入門好書。
《園林綠化樹種手冊》 蔣永明翁智林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02年9月1版此書收錄700餘種植物,大部分有彩圖,而且對於園藝品種有較好的描述,不久前在新華書店見到此書的新版,增加了一些新種。
ps:針對華東地區。有彩圖,直接明了,是樹木鑒別類書籍里好書。
《觀葉植物原色圖譜》 林僑生編著中國農業出版社 02年10月全彩的書籍。
《植物世界》 陳佐忠 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00年1月也是一本全彩的書籍。照片質量不是很好,但植物種類倒還不錯,算是全國性的,內容按高山植物山地森林與常見野生植物 草原植物 熱帶亞熱帶植物及珍奇植物 栽培作物 花卉與園林綠化植物 供6篇編排。
《新潮觀賞植物600種》 張穆舒編著 中國林業出版社 01年3月第二次印刷 關於花卉養殖,此書按觀葉植物、仙人掌類植物、觀花植物和觀果植物4部分,然後裡面又按科分。
《家庭養花全典》 王大鈞 上海文化出版社 91年5月1版 99年11月第七次印刷了。也是按科屬分花卉的,沒圖。
《家庭園藝綠化妙招100招》 張育森著汕頭大學出版社 03年8月此出版社關於此類書籍很多,很多是從台灣版權引進在大陸發現的,那就比買台版書便宜了。
《月季栽培彩色圖說》 陳素梅 徐正龍譯中國農業出版社 02年1月是一本薄的書,類似的還有本厚的。雖然薄但內容夠了。很多月季品種。
《桂花譜》 杭州綠地種業有限公司杭州一家不錯的園藝公司的宣傳冊。原來桂花不只是丹桂、銀桂、四季桂,此書介紹了30多種園藝品種,微距圖片,不錯。而另外書店還有本《中國桂花》,介紹的應該更詳細。
《露地觀賞花卉》 王大鈞 撰文方永熙攝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99年11月1版00年8月第2次印刷 全彩的,150餘種植物,圖很精彩。
《香草栽種真簡單》 尤次雄著 廖家威攝影 汕頭大學出版社 06年3月 香草書,作為圖鑒和引用內容都不錯。
《談花說木》 柏原 著 百花文藝出版社 04年1月 介紹了29中中國傳統花木,談古論今,對於花卉的文化知識增加不少。
《百草葯用趣話》 馬文飛等主編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93年12月介紹了100種中葯,有許多典故。
《中國養植文化》 鄧雲鄉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01年6月 內容不算多吧,但配了點圖。
另外一些雜志也不錯,比如<<自然>><<中國國家地理>>等

Ⅷ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急需!!

地球自轉、公轉
環境保護
中國的地形
都可以的

Ⅸ 如何參加國家地理知識及手抄報競賽

需要包括什麼內容 七年級下冊有什麼知識點啊?

Ⅹ 有關地理的手抄報文章

徽州人家的生產習俗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眾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為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開秧門:農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稱為「開秧門」。歙縣這一天要設宴請「田公、田母」,朝拜時,先插先插三根香於田埂,還要虔誠跪拜。休寧、屯溪這一帶,當家人去秧田選定「門向」,然後帶泥拔出一塊秧苗,置於茶盤,捧送回家放在貢桌上,祭拜天地後,將帶泥秧苗倒甩上閣板,已全部粘上為無災無害生長良好的好兆頭。牛福會:專門為耕牛保安祈福的組織。凡願入會的農戶,每頭耕牛交一二元銀洋作為牛福會基金。會員的耕牛被盜或走失,報經值年會首(一年一任),即派人四處尋查,無償地歸還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以牛福會中領取一些救濟金作為補償。

打鑼封山:山區為保護森林形成許多條規習俗,打鑼封山就是較為流行的一種。每年冬季,村或鄉定人鳴鑼,口中呼喚所封山場的地名,串村走戶,昭示禁戒規約。此後,家家戶戶,互相告誡,不得犯戒。鳴鑼同時,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標明禁山范圍。

接財神:徽州以農歷五月五為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綵,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對開張這一天上門的顧客,象徵性的手下紅紙包(貨幣退還),同時贈送一定的貨物,如布店贈3尺紅布,百貨店贈送一件日用品等。

學藝:民國時期,學藝拜師必須經過中薦人出面,為師徒雙方商議協約。洽妥後,徒弟要辦拜師酒,向師傅行大禮。磚工學藝,一般一年出師;木工學藝,則為三年,均無工資,師傅只供給伙食。三年升為伙計,師傅給一定的生活費,藝成後才離師營生。

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發掘創下隋唐城門考古之最
據記載,丹鳳門是唐長安大明宮的南牆正門,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六六二年),是皇帝舉行改元、登基、大赦等外朝大典之處,也是宣示皇朝政令、禮儀的重要場所。唐玄宗以前,大赦、改元的敕令多在太極宮的承天門宣布,唐肅宗執政後,皇帝起居在大明宮,故而大赦、改元的詔令改在丹鳳門宣布。

丹鳳門遺址現位於西安市自強東路東段北側。從二00五年九月開始,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隊對丹鳳門遺址展開了考古鑽探和發掘,發掘面積近八千平方米。結果表明,丹鳳門為城門中最高等級的五門道制。發掘出的殘存門址由墩台、門道、隔牆、馬道、城牆等部分組成,但破壞較為嚴重,除西邊的三個門道、隔牆、墩台和城牆保存較好外,其餘的門道、隔牆、墩台、馬道及城牆僅剩下最底下的夯土基礎。整個墩台東西長七十五米,南北寬三十三米(包括護基和散水部分)。保存較好的三個門道東西均寬九點四米、殘存進深二十三米,隔牆寬三米。

記者今天在現場看到,發掘出的丹鳳門門道地面較平整,中部偏南處地面較高,尚存有部分木門限的遺跡和石門砧的遺物。門道兩側的夯牆下有南北向排列的長方形排叉柱坑,個別柱坑中尚保存有未移動的石礎,其中心有長方形的卯眼。據專家介紹,丹鳳門門道比明清北京天安門門道還寬闊,門道內豎立有巨大的木柱並架以橫梁以支撐承重,這些柱坑即是立柱的支撐點。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發掘過程中,於門道地面、隔牆上發現有火燒紅土的痕跡,在門道的堆積中還出土了許多燒流的磚瓦殘塊。這些跡象表明,丹鳳門最終毀於唐晚期的一場大火。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家瑤表示,丹鳳門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為唐大明宮遺址的整體保護提供了准確的依據,而且也為中國古代都城考古、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科學資料。

消失的城市——世界著名廢都的興亡故事與探險

1.龐貝(Pompei):

繁華的哀傷

公元前10世紀,龐貝只是一個小集鎮,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後來,它演變成一座繁華的城市,約有2萬居民。它面積約1.8平方公里,環繞有4800多米長的石砌城牆,兩條筆直平坦的大街將全城分成9個城區,裡面小街小巷縱橫相連,路面用碎石鋪成。大街兩旁有人行道,街寬達10米,鋪著整塊的大石板;十字路口雕花石砌的水池裡滿是清涼的泉水。最宏偉的建築物集中在城西南,這兒是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龐貝人奔放的個性和整座城市歡愉的風情,至今仍令2000多年後的人們傾倒。

地球上有1500座活火山,維蘇威是其中最活躍者之一,它海拔1277米,位於義大利西南海岸,可以俯瞰那不勒斯海灣。它已經平靜了幾百年,人們都以為它是座死火山,但公元63年,它開始變得不安靜,其後小震不斷;至公元79年,它突然變成不眠的活火山,帶給龐貝城以滅頂之災。

8月24日中午,悶熱的天氣令人窒息。突然,一塊奇怪的雲從維蘇威山頂升起,太陽暗淡下來,接著一聲巨響,火山口揭蓋了!熔化的岩石以1000度的高溫沖出火山口,火紅色的礫石飛上7000米的高空。火山灰、浮石、火山礫構成的「陣雨」在龐貝城下了8天8夜,接著是高熱水蒸氣形成的瓢潑大雨掃盪了山頂的灰渣,混濁的泥流漿沖向山麓的平原。

火山爆發18個小時後,火山碎屑將整個龐貝城掩埋,最深處竟達19米,曾被譽為美麗花園的龐貝消失了。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人有時間逃命,至今在遺址只發掘到2000多具屍骨。後來,考古學家將石膏漿灌進已經乾枯了的屍體空殼,製成許多和真人一樣形狀的石膏像,再現了受難者當時絕望和痛苦的表情,令觀光者無不唏噓嘆息。

新的城鎮很快又矗立起來。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已忘卻了這座完整密封於佔地65公頃的火山屑中的羅馬古城,只叫它「西維塔」。

1707年,有人打井時掘出了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但只將其當作海灣沿岸古代遺址中的文物。1748年,又有人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著的人體遺骸,這才想起了那座被掩埋中的古城。1750年,一群義大利農民挖水渠時發現了金幣,接著又掘出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沉睡了1600多年的古城開始蘇醒了,大批考古學家和尋寶者聞風而至。

龐貝最初是坎帕尼亞人的城市,在曠日持久的較量中,它於公元前89年秋被羅馬人征服。富有表現欲的龐貝人在公元前6世紀前~8世紀中,創造了空前的文明神話,濃墨重彩的肉慾享樂活動,勾畫出他們多元的世情風俗畫面。

遠古的龐貝富庶而又開放,工商業的繁榮和藝術水準的高超,令人驚嘆。商業的發達產生了不少銀行家,商業之神墨丘利清秀可人的形象隨處可見。和諧有序的社會從未有過階級斗爭,也沒有種族歧視。每年7月,市民們選舉市政官員。婦女的地位與男人一樣,城內的小酒館很多,多由女人經營,是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對維納斯極為崇拜,稱她為「龐貝女人」,她的任何錶現形式,都受到歡迎。

觀看角斗是龐貝人一種殘酷的愛好,已有專職的角鬥士出現,他們是最令人羨慕的人。城東南角的圓形露天劇場也兼作角斗場,有灌水和防泄系統。四周層環的觀眾席,分下、中、高席,分屬不同的社會階層,可容納5000人。中心低處為舞台,可進行海戰表演。它建於公元前70年,比羅馬圓形劇場還早40年。

龐貝人對神極為崇拜,也不排斥外來的神,他們認為赫克力士是龐貝的創造者,維納斯則是龐貝的守護者。他們也熱愛藝術,戲劇、繪畫、雕刻都是他們所鍾愛的。浴場也是龐貝城的一大景觀,而且都集中在市中心,遍布的浴場滿足了人們日益高漲的享樂慾望。德國詩人歌德在游覽龐貝後說:「在世界上發生的諸多災難中,還從未有過任何災難像龐貝一樣,它帶給後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悅。」而英國文學批評家泰納則感嘆道:「它是一座灰紅色的城市。」「那時候的人,是用整個身體活著。」

2.巴比倫(Babylon):

天堂的失落

巴比倫最初不過是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沖擊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一個無名小城,後來不斷壯大和輝煌,佔地2100英畝,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成為兩河流域的明珠。古城遺址在現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3800年前,這里誕生過強大的巴比倫帝國,帶給人類歷史空前的輝煌,其古老的文明由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創造,史稱巴比倫文明或「巴比倫一亞述文明」。巴比倫城在《聖經》中被稱為「天堂」。

巴比倫城以其豪華壯麗著稱於世,包括王宮、神廟、大道和寺塔。其城門尤為世界之最,共有100多座,城池的8道城門用8個神的名字命名,最著名是北門,以巴比倫神話中掌管戰爭和勝利的女神伊什塔爾命名。城門高12米,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每道門有4個望樓,相互間以拱形過道相連,牆外壁及塔樓用色彩艷麗的彩釉磚和琉璃磚砌成,磚上飾有獸類浮雕,浮雕高約90公分,共有575座。由於多次戰火,此門現為該城惟一完整的建築,由柏林國家博物館復原收藏。

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也由巴比倫創立,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條內容,用阿卡德語寫成。此外,巴比倫還第一個把一天劃分為12個時辰,並實行7日一周制度。後來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都深受其影響。

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也屬於巴比倫文明,它最令人稱奇的是供水系統。空中花園實際上是一個築造在人造石林之上,具有居住、游樂功能的園林式建築體。它呈階梯型,中央矗立一座城樓,有幽靜的山間小道,上面栽滿奇花異草,下面是潺潺流水,由於花園比宮牆還高,又被稱為「懸苑」。

「楔形文字」因其形狀像楔子而命名,是蘇美爾人的一大發明,它由圖畫文字經幾百年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年中期才完成。19世紀中葉,英國人萊亞德在發掘亞述王國首都尼尼微時,將2萬多塊楔形文字碑帶回英國。這種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印證了《聖經·創世紀》上「洪水與諾亞方舟」的故事,解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爭論最激烈的上古大疑案之一:遠古初民時代,地球確曾是被一場特大洪水淹沒過,由此,全世界才會有這么普遍的關於一場大洪水的傳說。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佔領了巴比倫城,巴比倫開始失去往日的輝煌,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它逐漸勢微。公元前330年春,亞歷山大引兵北上追殺了波斯國王大流士,並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但他還不到33歲時,即因發熱生病而亡。

從亞歷山大進入巴比倫到塞琉西王朝時期,巴比倫城開始沙漠化。至公元前2世紀,古巴比倫被沙漠徹底摧毀,在歲月無情的滌盪下,滾滾黃沙掩埋了昔日輝煌無比的巴比倫城。1958年,伊拉克政府開始對城址中的遺址進行修復。

3.特佩拉(Petra):

中東玫瑰紅

被穆斯林看做「禁區」的佩特拉地處從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的貿易之路上,傳說中它是摩西「擊石出水」的地方。摩西是希伯來先知、猶太民族的立國之父、猶太教(又稱「摩西教」)的創始人。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帶領猶太人逃離埃及後重返迦南。傳說只是想像,但佩特拉卻的確有著沉重和不尋常的歷史,它是中東古代城市中的一個另類。

佩特拉在希臘語中意為「岩石」,隱藏在狹窄而陰森的西克峽谷中,建築物雕築在紅色和粉紅色岩壁上,最引人的特徵是其色彩:在陽光照耀下,粉紅、紅、橘色及深紅色層次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閃閃爍爍,神奇異常;但據考證,早先它既不是玫瑰紅也不是類似鮭魚的粉紅色,而是灰泥粉飾,與今天看到的完全不同。它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納巴泰人與貝督因人一樣,是阿拉伯游牧民族,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於此,並建立了佩特拉城,因為這兒水土肥美而又地勢險要。在其全盛期,居民多達3萬人,比早期歐洲人估計的大得多。王國由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連原來的阿拉伯文字也被納巴泰文化所替代。他們曾鑄造自己的錢幣,修建了希臘式的圓形劇場,蜚聲於古代世界。

但其後的5個多世紀,除貝督因人知道它存在於大漠與高山間,幾乎無人造訪過。公元1世紀,羅馬人攻入,它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稱作阿拉伯佩特拉,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一個省。公元4世紀,它淪為拜占庭(或稱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成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稱東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東山再起,波及西亞和北非地區,最終控制了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廣大地區,阿拉伯佩特拉又成為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石頭城在十字軍東征時再次興旺,直到12世紀後再次被遺棄。14世紀中,地處土耳其中心地帶的奧斯曼帝國強大起來,17世紀,成為地跨亞、非、歐的穆斯林軍事封建帝國。由於幾個世紀帝國與信仰基督教的歐洲各國戰火不斷,奧斯曼土耳其人及他們遍布中東和北非的臣民對歐洲人頗懷疑心,獨身途經此地的基督徒會被驅逐出境甚至殺害。1812年,一名化裝成阿拉伯商人的瑞士探險家奇跡般地通過西克峽谷,發現了佩特拉,而6年前,他的同道、德國學者卻因基督教身份被揭穿而慘遭殺害。

20世紀,佩特拉「禁區」重又被打開,但它的幾度興廢乃至最終被遺棄,始終是一個謎,因為即使它一度失去了對商道的控制權,仍然可能倖存,而它卻為什麼卻沒有倖存下來呢?這一直是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4.科潘(Copan):

馬雅切膚之痛

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橫跨大西洋,在宏都拉斯海灣碰見一群他們從未見過的「怪異」人種———瑪雅人(又譯「馬亞」、「馬雅」),繼而打開了美洲大門,使這片土地既成為天堂,又成為印第安人的地獄,人們將其視作哥倫布一生最偉大的錯誤。

瑪雅文化誕生於公元前2世紀,大約在公元前250年即進入所謂的古瑪雅時代,其中心地帶從瓜地馬拉高原、墨西哥城、薩爾瓦多、宏都拉斯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遼闊平原,身處其間的科潘古城是其前哨。

瑪雅文明至今仍留給世界許多的不解之謎!

公元前1100年,瑪雅先民出於一種對離奇世界的幻覺,開始在各地修建大型城市,並像其他古代民族一樣修建了一座座巨大建築;不同的是,瑪雅建築散布在高山叢林中,也未修建連接都市與密林的道路。他們的金字塔與埃及不同,前者是空心的,內部為帝王陵寢;後者是實心的,塔頂供教士們辦公、居住或觀察天象之用,塔前廣場是民眾參加祭典的場所。在熱帶雨林中建造世界最大的超文明金字塔,所需巨石必須從10公里外運來,再切成塊狀。瑪雅人始終不曾使用過金屬,這些巨石從何而來,如何搬運,至今仍是一個謎。瑪雅人修建巨大建築不僅是為了居住,其中包含了深奧的科學道理,如金字塔型神廟有12個平台和365階,每一平台代表一月,每一階代表一天,計算了一年的時間;有的建築指出金星或月球的運行;有的則表示出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瑪雅人的歷法可維持到4億年以後,計算的太陽年與金星年的誤差可精確到小數點後4位。他們把一年分為18個月,測算的地球年為365.2420天,現代人測算為365.2422天,誤差僅0.0002天;他們測算的金星年為584天,與現代人50年內的測算僅差7秒。幾千年前的瑪雅人就能有這么精確的計算,簡直不可思議。他們還保持著一種特殊的宗教紀年法,一年分13個月,每月29天,稱「佐爾金年」,此種歷法從何而來,也是一個謎。

瑪雅人還有著無與倫比的數學造詣和獨特的謎一樣的文字。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公元前3世紀,是用800個符號和圖形組成的象形文字,詞彙量多達3萬個;主要是代表一周各天和月份的名稱、數目字、方位、顏色及神只的名稱;大多記載在石碑、木板、陶器和書籍上;至今只破譯出其中數字和歷法的記號,某種人名、城市名,及少量有限名詞和某些表示動物的繪畫文字。他們曾留下過幾千本書或手抄本,但只有4本倖免於西班牙傳教士和時間的蹂躪。瑪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紀就掌握了「0」這個數字概念,比中國和歐洲人早了800年~1000年。此外,瑪雅人精美絕倫的雕刻、繪畫和青銅藝術也令人咋舌。

16世紀西班牙人登上美洲大陸時,瑪雅人還巢居樹穴,以採集為生,過著原始部落生活,但公元前8世紀的他們,怎麼會產生如此高度的文明?實在是匪夷所思。

在殖民者入侵之前,大多數瑪雅城市早已荒廢幾百年,瑪雅人似約好了一般,各自放棄了城中的一切,帶上他們民族文化中最為神聖的東西,到達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瑪雅異常璀璨的文化就如此突然地中斷了,這給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

其他著名的廢都

特洛伊(Troy):神諭指引的黃金城———公元前8世紀,希臘盲詩人荷馬圍繞著一座城市特洛伊與一個美女海倫,寫下了兩部偉大的史詩《伊里亞特》與《奧德塞》。多少年來,人們只把它們看作為神話。天才的考古學家亨利·謝里曼卻對特洛伊城深信不疑。他帶著他惟一的向導《伊里亞特》直奔土耳其的西沙里克小山而去,以手中發掘的寶藏向世界證明了一個童話的存在。這個發現的價值和意義,並不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遜色。

統萬(Tongwan):惟一遺存的匈奴都城———中國陝西和內蒙古交界的毛烏素沙漠深處,有一座湮埋地下千餘年的匈奴故城統萬。它建於5世紀初,正是史稱「西晉十六國」大亂的時代。這里曾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匯點,在建成後的5個多世紀里,統萬一直是鄂爾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絲綢之路」的東西方交通重鎮之一。統萬依地勢而築,構思精巧,雖是土城,卻有石頭一樣堅硬的質地和抗毀性,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設的最完整、雄偉、堅固的都城。它直到清朝後期才被發現。它是營建之初就在沙漠中,還是後來陷入沙漠中的,已成為一個懸案。

克諾塞斯(Knossos):歐羅巴最初的榮華———謝里曼發現特洛伊和邁錫尼遺址後,把視線轉移到地中海東部的克里特島,這是另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神秘之地,相關故事人物在希臘神話中有詳細記載。謝里曼未竟的事業由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完成,克諾塞斯精美絕倫的豪華宮殿得以重見天日。伊文思發現的不僅是一座廢墟,而是一個全新的文明,它將歐洲文明從希臘的古典時代上推到傳說中的「荷馬時代」,又進而追溯到史前時代。

樓蘭(Loulan):羅布泊的美麗幽靈———19世紀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發現了被風沙湮沒了1600餘年的古城樓蘭,世界驚呼:「中國再現了龐貝城!」樓蘭是一西域小國,2000年前,因位處羅布泊和孔雀河故道的「絲綢之路」而盛絕一時。東西方文明尤其是漢文明的沖擊,使手工業、建築、宗教、民間藝術等成為樓蘭文明的傑出代表。但作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只在歷史舞台上活躍了五六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史不記載,傳不列名。它的傳奇消失,使其成為古絲綢路上的最大之謎。

高昌(Gaochang):城頭變幻大王旗———赫定從樓蘭帶走的大批900年前的佛教古物,引發了一場國際考古熱,古城高昌的神秘面紗在此尋寶賽中被悄然揭開。高昌是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使其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和西域五大名城之一。它城郭高聳,街衢縱橫,防禦工事固若金湯。漢人主政高昌,出現了儒、道、佛並存的多元文化,並在此發現了早已滅絕的波斯摩尼教遺跡。察合台汗國建立後,首領鐵木爾汗成為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王。落入「聖戰」者手中的高昌城,在戰火洗禮中變成一座廢城。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消失在雲霧中的古城———印加、瑪雅、阿茲特克並稱為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是最成熟的。印加的國教是太陽神崇拜,主神是太陽神因蒂。印加人的生活充滿了神秘色彩,以日月盈虧規律來安排宗教活動,是印加人的首創。馬丘·比丘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而是一個宗教活動遺址的中心。這兒居住著擔任太陽貞女的王室少女「紐斯塔」,她們經層層選拔,百里挑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像天主教的修女一般。隨著美洲大陸的被發現,強盛的印加帝國迅速瓦解。

大辛巴威(Zimbabwe):石頭城的秘密———大辛巴威城的牆和塔,由切割得非常精確的石板天衣無縫地壘砌而成,石板間找不到任何泥漿之類的黏合物。它曾是一個強大的非洲國家的中心。傳說這就是《聖經》中的黃金和寶石城———俄斐。遺址龐大巍峨的建築及出土文物所體現的高度非洲文明,曾使歐洲人不相信這是「低人一等」的黑人所建。1980年,羅得西亞獨立,一切權力歸占絕大多數的黑人,這個國家自豪地取名辛巴威,這是馬紹那語的英語形式,意思是「望族。(

參考資料: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