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
中國四大區域: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形區域。
四大地理分區依據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1)中國分區南方地區地理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❷ 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之間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______,西
(1)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之間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可見確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因素,西北地區、青藏地區之間界線是青藏高原的邊緣線,可見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北方地區、西北地區之間界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可見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季風因素.
(2)我的學校位於四大地理分區中的南方地區,由於受到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屬於季風區.本區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
(3)氂牛是青藏地區代表性的畜種,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於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氂牛肉質好,是本區居民的重要肉食來源.
(4)西北地區表現為典型的荒漠景觀,地表植被稀疏,或為荒涼的戈壁,或為浩瀚的沙漠.樹木以耐旱的胡楊為主,牲畜也以耐渴的駱駝為代表.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
(5)我國各地區土地資源的質量差別很大.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高,集中了全國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
故答案為:(1)氣候因素;地形因素;季風因素;(2)南方;多;季風區;水稻;(3)青藏;世界屋脊;(4)西北;(5)南方;北方.
❸ 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 &nb...
(1)秦嶺-淮河 (2分) (2)乾旱(2分)  ④降水少氣候乾旱(分 (3)C (4)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地勢青藏(6分) (5)自然:海拔高,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羊毛氈做的氈房可防寒保溫 白天日照強烈,氈房可阻擋紫外線 (答對任意一條得1分) 人文:當地牧民過游牧生活,氈房便於拆卸和安裝。(1分)
❹ 地理位置中國哪些地方屬於南方
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東臨東海,南臨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多居住在西南和中南地區。 中國地理分區示意圖 以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南方」的北界是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1908年,原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等角度出發,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學》中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當時,與南嶺相對應的北嶺,即是秦嶺。當代學者多認為,「秦嶺—淮河」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簡稱「中國南北分界帶」)。 (2)在中國,人文意義上的南方地區常指中國的南部沿海地區,如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中南部、海南、雲南最南部、香港、澳門、台灣和劃歸上述省區管轄的臨近海島。南方南麵包括遼闊的南海和南海諸島,與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國相望;西南界線是中國與越南、寮國、緬甸等國家的界線。 具體大致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福建省、海南省四省三區,及國家劃歸上述省區管轄的臨近海島,如中沙群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瓊)、東沙群島(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台)、白龍尾島(桂)等。這使福建省和台灣省成為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兩個概念的交迭區。雖然在某些時候,福建省、台灣省名義上被列入華東地區,但閩台兩省在文化上,風俗上,血緣和人員移動等方面,傾向於華南板塊。尤其是福建省閩中南地區的華僑文化,跟廣東省西江流域(廣肇)、東江流域(惠嘉)、東翼沿海(潮州)的華僑文化,有著共同的歷史淵源和表現特徵;國家一般將福建、廣東兩省共同視為重點僑鄉。 (3)行政區劃概念中的南方,大致包括西南、東南、中南與港澳台地區,即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與台灣。 (4)按南北方位二分法的中國南方:按南北二分法中國可以從大體上分為中國南方地區(含青藏地區)和中國北方地區(含西北地區)兩部分,一般以昆侖山-秦嶺-淮河為界。 --------------------------------------摘自 網路 南方
❺ 中國地理分區南方地區的山脈,河湖,礦產有哪些
讀圖可知,(1)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是:①天山、②大興安嶺、③金昌鎳礦、④回霍林答河煤礦、⑤烏魯木齊、⑥呼和浩特.(2)從a到b、c,干濕狀況和植被類型分別為:a:半濕潤、森林草原;b:半乾旱、草原;c:乾旱、荒漠.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天山;大興安嶺;金昌鎳礦;霍林河煤礦;烏魯木齊;呼和浩特; (2)半濕潤、森林草原;半乾旱、草原;乾旱、荒漠.
❻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地理知識點
中國區域地理
1、我國的北方大地常被稱為「黃土地」,主要有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兩大地形區,東北平原主要為黑土地。 2、北方地區的交通主要以鐵路為主。 3、東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國春小麥、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產區 。 4、北方地區為濕潤、半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 5、北方地區煤、石油、鐵資源豐富。山西是全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慶、勝利、遼河、中原和華北等油田,是全國主要的石油工業中心。 7、北方地區的交通運輸,陸上以鐵路、公路為主。 8、被譽為「神州第一線」的是大秦線;被稱為「北大倉」的是東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麵食,以小米為主食的地區是黃土高原。 10、北方地區蘋果產量最大的地區是山東半島、遼東半島。 11、我國冬小麥、棉花、花生的主要產區是華北平原。 12、環渤海工業帶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1/4。
13、南方地區面積約佔全國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少數民族有30多個,人口500多萬。 14、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屬於 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 15、南方地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區主要的糧食作物。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 16、南方地區出產多種亞熱帶和熱帶水果,其中產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南方水鄉,船舶是農村的重要運輸工具。 18、被稱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區有「三大火爐」之稱的城市是重慶、武漢、南京。 21、號稱「華南大動脈」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鄉」之稱的地區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區大體上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面積佔全國30%,人口約佔全國4%。 23、西北區 要的自然特徵是乾旱,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西部新疆境內,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西北地區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體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氣東送」是將新疆塔北油氣田天然氣通過管道送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25、河套平原、寧夏平原,自古以來被譽為「塞外江南」。甘肅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塊塊綠洲,是西北的糧棉瓜果之鄉。 26、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煤、石油、稀土的儲量大,前景廣闊。 27、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礦主要分布在白雲鄂博。 29、我國地勢最低窪的部分位於吐魯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該區重要的農業區有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東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又有可供開發利用的地熱資源。拉薩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國目前最大的地熱蒸氣田。 32、高原上第一條鐵路— 從西寧到格爾木的青藏鐵路(北段)通車,加速了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開發和建設。 33、有「日光城」之稱的城市是拉薩。 34、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徵是高寒。 35、我國正在建設的我國最大的水電站是羊卓雍湖。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達木盆地,被稱為「聚寶盆」的是盆地是柴達木盆地。 36、我國藏族的主要聚居區在青藏地區。 37、台灣省最長的河流是濁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38、台灣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的寶島」。 39、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部,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 40、台灣是我國重要的林區,也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樟樹最為著名,樟腦的產量居世界首位。 41、台灣已形成「進口— 加工— 出口」型的經濟。出口商品中以工業製成品為主。 42、台灣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43、台灣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4、台灣享有「祖國東南鹽倉」美稱的地方是台灣西海岸。 45、台灣產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是樟腦。 46、大陸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47、香港位於廣東省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的200多個島嶼組成。 48、香港人多地狹,工業多屬加工工業,以出口外銷為主,對外貿易是本區經濟的重要支柱。 49、香港的旅遊業很發達,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明珠」。 50、澳門位於珠江口西岸,毗鄰廣東省珠海市,東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 51、澳門現在成為以賭場收入維持其經濟的旅遊城市。70年代後,加工工業興起,產品主要出口美國、香港和西歐。 52、我國北方「黃土地」的主要農作物是冬小麥、棉花、花生和穀子。 53、我國天然橡膠的生產基地是海南島、雷州半島、雲南南部。 54、我國四大區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廣布的是西北地區。 55、我國最大的鉀肥廠分布在察爾汗鹽湖附近。 56、我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 57、位於黃河下游的兩大油田是勝利油田和華北油田。 58、在香港和澳門的中國血統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廣東。
❼ 中國地理4大分區比較列表
四大地理區: 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南方和北方以秦嶺--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依據是氣候; 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以賀蘭山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為界,依據:夏季風的影響 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一、二階梯分界線) 南方與北方的差異:自然差異:南方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北方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南方是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方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 南方河流流量大,沒有結冰期,北方河流流量小,有結冰期 南方的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方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人文差異:南方房屋方頂尖,牆體高,北方房屋方頂平,牆體厚 南方運輸方式以水運為主,交通工具是船,北方運輸方式已陸運為主,交通工具為馬車 南方傳統體育運動是游泳、劃船,北方為滑雪 西北地區顯著的特徵是乾旱,青藏地區是高寒 我國南方地區以水稻土、紅壤、黃壤為主,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甘蔗,耕作制度為一年三熟或一年二熟;我國北方地區以棕壤、黑土、鈣質土為主,部分地區有鹽鹼土,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耕作制度為二年三熟或二年二熟;
❽ 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1)請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名
(1)A是南方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青藏地區,D是西北地區; (2)A地區與B地區的分界線專大致是屬秦嶺-淮河一線,這條線是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半濕潤地區與濕潤地區分界線. 故答案為: (1)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2)秦嶺;淮河;0;800;亞熱;濕潤.
❾ 中國地理分區
南方主要地形區: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雲貴高原
2.山脈、河流、湖泊
⑴山脈:大巴山、大別山、橫斷山脈、雪峰山、南嶺、武夷山、台灣山脈;衡山、廬山、普陀山、峨眉山
⑵河流: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怒江等
① 重要河流沖積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長三角、閩三角、珠三角等
② 回顧長江南北支流分布,提示南北對稱水系與水患的關聯;
⑶湖泊:五大淡水湖(熟悉各湖位置)
3.氣候、植被、土壤
⑴氣候與植被: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伏旱、台風
⑵土壤:紫色土、水稻土、紅壤(紅壤的改良)
4.資源、能源
⑴多磷、有色金屬、水能
〖思考〗有色金屬冶煉業屬什麼指向型工業?(動力指向型)
對環境會產生什麼影響?(大量使用火電會導致酸雨嚴重)
我國三大重酸雨區的形成各有哪些特色原因?
我國三大重酸雨區分別是四川盆地和雲貴一帶(地形閉塞,氣流不暢)、湘贛兩廣一帶(有色金屬冶煉業發達)、杭州灣地區(人口和工業過分集中)
⑵西電東送的中部通道:將三峽、葛洲壩的水電送往華東地區
西電東送的南部通道:將北盤江、南盤江和紅水河的水能開發出來輸往珠三角地區
5.農業、工業
⑴農業
① 魚米之鄉:盛產稻米和淡水魚
〖相關問題〗
我國東南季風區發展水產業的有利條件?
我國近海發展海洋水產業的有利條件?
② 亞熱帶和熱帶的經濟林木和水果
種桑養蠶(蠶絲產區):長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
甘蔗產區:台、閩、粵、桂、滇、川
天然橡膠:海南島、雷洲半島、雲南南部
主要果林:柑橘、香蕉、荔枝、龍眼、菠蘿、椰子
主要經濟林:茶、油茶、油桐、漆樹、毛竹、杉樹、樟樹
⑵工業
三大工業帶:
① 長江中下游工業帶:
②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
③ 西南地區:水能、礦產、農林牧資源優勢(攀枝花、成都)
6.交通、城市
⑴交通:重要鐵路線
⑵城市:鐵路樞紐城市、重要工業城市等。
7.旅遊
台:日月潭、阿里山
閩:武夷山
桂:桂林灕江
瓊:天涯海角
雲:西雙版納、路南石林、滇池、三江並流
貴:黃果樹瀑布、遵義
贛:廬山、井岡山、騰王閣
湘:張家界、武陵源、毛劉故居、岳陽樓、衡山
川:峨眉山、九寨溝、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
鄂:黃鶴樓、葛洲壩、三峽
皖:九華山、黃山
蘇:蘇州園林、太湖
滬:東方明珠電視塔
浙:西湖、普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