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展廳
Ⅰ 展廳展館設計優化方法
展廳展館設計優化方法?從這點去設計展示效果更佳 大黃蜂展覽
一、色彩和風格的搭配要點
風格上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這個比較關鍵!色彩和風格的搭配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即使風格不同,顏色也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審美規律,否則就是一堆雜物了,沒有美感。
可以純度為依據的色彩搭配。純度越高,色彩也就越鮮艷、活潑,相對的視覺沖擊感越強;純度越低,色彩越典雅,通常在展廳設計作品中多用純度高的來表現主題,用純度較低的來表現次要部分,為了突出展廳設計作品的主題,就應該著重設計作品的顏色純度。
2、展廳的裝修材料選擇
為了彰顯出展廳的高端性、尤其是呈現出有藝術感的視覺效果,建議在選擇材料時根據展廳的風格去著手,才能帶來更好的融合效果,而且除了要保證材料的質量足夠好之外,還需具有藝術風格。
3、展廳面積的設計標准
如果想要展廳呈現出更高端的效果,可以盡量去擴大展廳的面積。如果展廳的面積限制比較嚴格,那麼就要通過合適的風格設計展廳,例如現代主義的風格,這種風格的實用性高,可以將空間進行充分的利用。這樣自然可以突破小面積格局的限制,呈現出更高端、更美觀的視覺效果,充分展示展廳的功能。
4、空間規劃
空間規劃依然是跟著主題風格走,而且不管展廳的面積大小,盡量預留足夠大的參觀者活動空間,這樣才能避免給人一種擁擠的感覺,讓參觀者能有更好的參觀體驗,才是符合高端展廳的設計。
Ⅱ 中國館超簡介
中國館一般指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裝點國家館的「中國紅」版,是從足足上百種紅權色材料色樣中逐一挑選而出的,由7種紅色組合而成。館體顏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淺,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一的具有沉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
此外,中國館紅板選用金屬材料,採用燈芯絨狀肌理方案,不僅為中國館穿上了更具質感的「外衣」,也為原本張揚、跳躍的紅色賦予了穩重、大氣的印象。在白天就是吸引目光的焦點所在,到了夜晚,絕妙的燈光效果將讓「中國紅」更加鮮亮。中國館的7種紅色,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一的,具有沉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中國國家館的四個核心筒則採用另一種紅色;建築內側則由另外三種紅色組成。
Ⅲ 介紹一下深圳,北京都有哪些能看展覽的地方
深圳:
1、深圳美術館:深圳美術館位於風景秀麗的東湖公園內,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以及簡潔文雅的建築物成為了園中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2、關山月美術館:
關山月美術館是一個公益性國家文化事業機構,以收藏、研究、陳列、推廣關山月先生及其同時代的優秀美術作品為主
3、何香凝美術館 :
是中國第一座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也是繼中國美術館之後的第二個國家級現代博物館。館內以收藏、陳列、研究何香凝書畫作品為主,並主辦海內外高品位的美術展覽。全館面積5000餘平方米,共分三層。
4、客家民俗博物館:
即「鶴湖新居」,坐落在龍崗鎮羅瑞合村,是全國佔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共歷三代、數十年建成。佔地面積24816平方米,建築面積14530平方米,南北寬166米,東西長109米,共有179個居住單元房,每單元由數間屋構成,共有房屋數百間。整座建築群由內外兩圍相套而形成,布局錯落有致,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
5、深圳歷史文物博物館:
主要介紹深圳的有關歷史
6、高交會館:
即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會館,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展館建築面積達49000平方米,擁有完善的網上交易系統,設備先進的現代化交易大廳設有海外展館、留學生展區、生物區和醫葯展區。1999年,在這里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7、深圳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位於市中心,與荔枝公園、新聞文化中心毗鄰,是一座現代綜合性、多功能博物館。佔地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館內有8000多平方米的展覽大樓,2500平方米的辦公樓,1500平方米的文物庫存及320平方米。
北京:
1、故宮博物院: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明朝有十四個皇帝,清朝有十個皇帝曾在這里居住,他們統治中國的時間長達四百九十一年。故宮博物院是以明清皇宮和宮廷珍藏文物為主體的國家博物館。
2、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建於1958年,到1959年完工。大廈的建築面積為69000平方米,中央部分高4層,其餘皆為3層。西向正門有氣勢雄偉的11孔方柱門廊和兩個高達39米的大門墩。
3、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展覽館
該館的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主要為遺址的考古發現成果。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考古發掘始於1921年,到1929年,中國考古學家斐文中在這里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該化石的年代距今約70到50萬年前。這是一項震驚中外的重大考古發現。此後又對這處遺址進行了多次挖掘,發現了相當數量的 "北京人"化石和石製品,以及用火遺跡。之後又在龍骨山山頂洞里發現了"山頂洞人"的化石、遺物和其他脊椎動物化石。
4、中國美術館
位於五四大街1號,為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建於1959年,館舍的造型與色彩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為北京五十年代"十大建築"之一。美術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展廳面積6千平方米。該館現有藏品數萬件,包括不同歷史時期的具有時代特色和獨特藝術風格的繪畫作品。館內分為14個展覽廳,陳列館藏的美術作品,和內容為國內外各種優秀的藝術作品的短期美展。
5、首都博物館
位於安定門內成賢街路北的北京孔廟中,是北京市屬最大的綜合類地誌博物館。館址所在的孔廟,三進院落,佔地約22000平方米,是僅次山東曲阜孔廟的第二大先師廟。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學的創始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孔子一直被視為聖人。〈論語〉一書系其門人記錄他談話的文集。孔廟建成於元代大德十年(1306年),依照"左廟右學"的建築禮制,孔廟的位置西鄰國子監。明清兩代屢次大修孔廟。明代修建了修大殿及兩廡,增建了啟聖祠。清代將啟聖祠改名為崇聖祠。大門稱先師門,二門稱大成門。改換了琉璃瓦頂,除了崇聖祠為綠色之外,其它建築物均為黃色琉璃瓦。光緒年間開始大規模修繕並擴建大成殿,工程持續到民國五年。竣工後的孔廟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和布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80年代將孔廟殿宇修飾一新,大成殿和東西兩廡作為首都博物館對公眾開放。1988年孔廟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都博物館珍藏的文物有21個類別,86000餘件文物。其中,瓷器收藏量較大,精品較多;考古發掘品亦獨具特色;歷代錢幣也有一定的數量和質量。總之,該館的文物藏品相當豐富。首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北京簡史陳列",以圖、文和實物並茂的形式展示了北京的歷史發展脈絡。該陳列從遠古的居民聚落始到北京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共分為七個部分。首都博物館在保有基本陳列的同時,還經常舉辦專題展覽。
6、北京藝術博物館
位於海淀區萬壽寺,是綜合性藝術博物館。
館址萬壽寺始建於明代,清代加以修葺,原為明清兩朝的皇家廟宇,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其建築風格是集皇家寺廟、行宮和園林特色為一體,布局疏密有致。該館的館藏文物達5萬余件,藏書有20萬冊。主要收藏品為青銅器、瓷器、木器傢具、木製造像、牙角雕漆、書法和繪畫作品、刺綉和佛教藝術品。這里舉辦的基本陳列為:"萬壽寺歷史沿革展覽"、"佛教藝術展"、"中國篆刻藝術展"和"明清瓷器藝術展"。
我的答案希望能得到您的滿意!
Ⅳ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被稱為「東方之冠」,主體造型凝聚著諸多中國元素,請你舉例加以說明(不少於2個)
精心挑出的「中國紅」
裝點國家館的「中國紅」,是從足足上百種紅色材料色樣中逐一挑選而出的,由7種紅色組合而成。館體顏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淺,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一的具有沉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此外,中國館紅板選用金屬材料,採用燈芯絨狀肌理方案,不僅為中國館穿上了更具質感的「外衣」,也為原本張揚、跳躍的紅色賦予了穩重、大氣的印象。在白天就是吸引目光的焦點所在,到了夜晚,絕妙的燈光效果將讓「中國紅」更加鮮亮。中國館的7種紅色,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一的,具有沉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中國國家館的四個核心筒則採用另一種紅色;建築內側則由另外三種紅色組成。
百米牆面重現《清明上河圖》
在中國國家館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層展區北面,100多米長的整面牆都將被放大了數百倍的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覆蓋。而國寶《清明上河圖》原件,也將出現在世博期間的中國館。
展廳「春天的故事」上演的電影《和諧中國》
這是一個三面都是巨大屏幕的電影院。
整個影片時間元素貫穿全片、生活流徜徉其中。
影片的結構由發展變化的昨天、和諧溫馨的今天、樸素暢想的明天構成,分別用孔子《論語》中的三段警句統領。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中國30多年的城市化進程,通過一個家庭30年3個典型場景的演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3個場景展開的同時,一組組經過精心選擇的印刻著年代印記的照片從左右兩屏悄然流過,勾起了人們對往事的集體記憶和集體情感。試映中,觀眾的這種情緒表現得尤為突出。
「君子和而不同」,以當今城市的1天,融合了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各個城市各種生活的溫馨和睦。在每一個時刻所展開的生活場景中,人們體驗到了中國城市生活的豐富、和美與人間真情。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樸素想像,始終貫穿著可持續發展、善待地球、關愛自然的主題。水治理創造了城市濕地,荷花競放的河邊,螃蟹、小鴨自由自在;減排帶來城市空氣的凈化,小鳥在城市上空自由飛舞;家庭的陽台上長滿了瓜果蔬菜,主婦心花怒放;在120米綠意盎然的未來城市長卷上,生態建築與城市綠化渾然一體,風力發電車成了環保大使,白鷺暢鳴著劃過城市天際線,翱翔在自由的天空里。
尾聲,一路歡歌的白鷺飛向穹頂,變成了晶瑩剔透的水晶鳥,在星空里顯得格外閃亮奪目;頃刻間,群鳥撲閃著掠過觀眾席,在出口處與觀眾交匯。人們在驚訝中得到了想像與視覺觀賞的滿足,以掌聲表達了對《和諧中國》的贊譽。
45分鍾體驗五千年文明精華
參觀者將首先看到一個巨大的環幕影院,通過觀看一段8分鍾的電影,感悟中國城市發展的智慧。之後,人們將回溯歷史,從中國最早的模塊狀城市發展規劃遺跡開始,再到放大了數百倍的《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繁華,最終來到以白色為基調,營造充滿未來感的舒展空間,給出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國式答案。 從現代、到古代、再到未來,中國館將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濃縮呈現,整個參觀過程約需45分鍾。
「新九洲清晏」 靈感源於圓明園
在中國館的地區館屋頂平台上, 2.7萬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園「新九洲清晏」,將為中國館承擔起人員疏散、公共休閑等多項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濃縮著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造景技術,更蘊藏著中華智慧和東方神韻。每一個小洲上都會有代表中華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觀布置。遊客們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縮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們所展現的悠久文化和豐富景觀,也是中國館「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示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篆書作牆組成二十四節氣
除國家館的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鑒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在地區館的外牆,設計者採用中國古老的文字——篆書來作為裝飾。「疊篆文字」裝飾的地區館建築表面,傳遞著二十四節氣的人文地理信息。
瀕臨失傳三斬斧
瀕臨失傳「三斬斧」 平均每1厘米寬度要斬7刀,看似簡潔的中國館台階蘊藏無數奧妙,其共有76級踏步,質量、工藝堪比人民大會堂的大台階。同時重拾瀕臨失傳的民間絕藝「三斬斧」,一塊1米見方的石頭上,斬斧要達上萬刀,整個中國館大台階加起來達5400多萬刀。中國館大台階全部採用花崗石「華夏灰」製作而成,突出了黑白相間的視覺效果。
Ⅳ 西山地質博物館 館長是誰
蘇州太湖西山地質博物館是省內首家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內設有地球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和多功能影像廳等多個展廳,全方位、多尺度展示了太湖流域特有的構造、地層、古生物、岩溶、湖蝕等自然景觀資源,充分展示了西山的自然、人文、地理風貌。是一個集展覽、收藏、研究和教育於一體,兼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的科學旅遊景點和科普教育基地。西山地質博物館內景
為了保護地質遺跡資源,挖掘其科學內涵,提高地質遺跡觀賞性及科普性,提升整個區域的旅遊品味,促進經濟、文化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004年1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設立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於2005年10月29日正式開園揭碑。
西山地質博物館於2010年5月4日正式開館,部、省及市、區有關領導參加了開館儀式。本館是省內首家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是地質公園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整個地質公園最具標志性的科普場館。被命名為"國土資源部科普基地"、"蘇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吳中區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等稱號。
Ⅵ 企業為什麼要建設企業文化展廳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版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權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進行交流、普遍認可、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作為一個企業,要求從業者能夠盡心盡力為企業生存發展貢獻力量,並產生其歸屬感;要讓從業者將貢獻與自身的發展緊緊相連,達到同舟共濟。企業文化的建設,在這里就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從業者與企業、從業者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達到融為一體的效果。隨著時間的延續,企業的凝聚力就會越來越強,生產效率也會逐漸提高,企業的發展也會更加順利。
Ⅶ 展廳展館設計環境要注意哪些細節
展廳場館的空間環境,目的是了解展廳展館設計是否因地制宜地利用了現有的條件,是否做到既利用環境又提升環境。那麼專業展廳設計計環境要注意哪些細節?小編給大家以下建議
1、展廳場館所在的國家、城市區塊,展廳場館與城市的關系和在城市中的作用。
2、展廳場館周圍以及內部的自然環境因素,包括水文地質、植物動物狀況、特殊的地形地貌(山洞、山峰、河道、叢林),哪些是值得尊重和利用的環境條件(如百年古樹)、哪些是不利的需要重點注意或者被改造的(如山體過於陡峭、日照嚴重不足等)。
3、專業展廳設計的周圍和內部的人文環境因素。包括曾經的人文痕跡(如已經消失的遺址、雕塑),已有的人工構築物(包括道路、建築、雕塑或者人為留下的歷史遺存)。
4、展館場館周圍曾經發生的歷史典故以及重要的人文精神遺存。
空間環境分析的方法主要通過繪制總平面圖,對展廳場館周圍以及內部環境進行簡要圖示分析。展館設計公司專業人員介紹展廳場館的環境根據所處地理位置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市中心型,另一類是市郊型。市中心型的展館一般都處於某個歷史街區,著重分析展館周邊的歷史沿革、人文思想、政治影響等要素;市郊型展館多處於城市近郊或遠郊,或依山或鄰水,著重分析樹木、地形、水流、古跡等,並利用箭頭、文字等分析各種環境特徵要素對建築設計帶來的影響。總平面圖的繪制應有一定的范圍,一般可以以展館為中心向外輻射50米左右。
望採納,謝謝
Ⅷ 景區語音講解有什麼用
景區語音講解能夠為你之路額,在你停留的景點,為你詳細的講解。
Ⅸ 2019年11月 上海歷史博物館九個展館分別為什麼名稱
上海歷史博物館分為「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和「尾廳」四大部內分,通過9個單容元,綜合反映上海社會發展歷程和人文歷史特徵。
底樓序廳,綜合介紹上海歷史發展脈絡和歷史地理信息。二樓是「古代上海」展廳,以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拉開序幕,崧澤文化、福泉山文化、良渚文化一一展現,著重介紹上海地域范圍內從遠古到清朝中期的社會發展。
三樓、四樓展示「近代上海」,下設7個單元,「上海開埠,國中之國」、「中西交匯,城市轉型」、「辛亥革命,上海光復」、「中共創建,開天闢地」、「經濟中心,遠東都會」、「同心戮力,抗戰風雲」和「爭取民主,都市新生」。
尾廳部分,則通過短片選取1949年上海解放以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餘個精彩瞬間,通過視覺展項表現了上海取得的偉大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