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張掖國家地理公園作文

張掖國家地理公園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15 01:00:43

❶ 形容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句子有哪些

  1. 我走進了秋天的樹林。啊!地上落滿了樹葉,有紅的、黃的、綠的.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2. 一陣風吹來,樹上又落下了幾片樹葉。

  3. 瞧,有的像小花蝴蝶,扭動著美麗 的翅膀翩翩起舞。有的像一隻只黃鶯,展翅飛翔。還有的像舞蹈演員那樣,輕盈得旋轉、旋轉的……

  4. 樹葉紛紛落在地上,給大地披上了厚厚的「棉衣」。腳踩在枯葉 上,發出「吱吱」的響聲,奏響了深秋的「交響樂」。

  5. 公園里一圈人在吹拉彈唱。手拿麥克風領唱的,一位是女士,頭發銀白,衣著較考究,唱得字正腔圓,有美聲味,大概是退休的專業演員。一位是老頭,瘦瘦的,曬得黝黑。身上穿一件廉價的文化衫,腳下趿一雙長出腳後跟一截的塑料拖鞋,像是小巷裡的平民百姓。相比之下,歌聲略為遜色。兩人的形象,反差極大。

  6. 其他的人,也有的穿得時尚,有的穿得寒磣,但眾人皆不以為意,只一味地唱,唱得很投入,一曲接一曲,其樂無窮。這是個平等的世界,走到一起,都是一般成員,無高低貴賤之分。

  7. 一位老人在壓腿。左腿直立,右腿架在樹幹上,有齊胸高。白發飄飄,老人該有70多歲,腰腿可真軟。

  8. 旁邊有幾架單雙杠,兩位50餘歲的人吊在單杠上。

  9. 一位前後盪動,身體幾近水平;另一位雙腿蜷起,翻前翻後,反復不已。我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之餘,又自我鞭策:這兩年早上打拳,常常敷衍了事,看看人家,可不敢輕易言老。

  10. 走進太子灣里的小徑上,在感受春天芬芳的氣息的同時,還可以觀賞兩旁的櫻花樹。

  11. 櫻花,小而潔白,它們張著一張張粉撲撲的小臉,微笑著。

  12. 一陣微風吹過,櫻花的花瓣就隨風飄落下來,飄在你的頭發上,飄進你的袖管里這種感覺還真別有一番詩意呢!

  13. 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太陽那紅紅的光束射過來,溫柔地撫摸你,像年輕的母親的手。

  14. 隨著春姑娘輕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在公園里,到處都可以看見這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15. 各種 小花似乎睡著了,個個低著腦袋,耷拉著兩片早已經失去光彩的「雙手」,默默地,一聲不吭地等待著遙遠的春天的到來。

❷ 張掖丹霞地貌公園和貴德地質公園有什麼區別

張掖丹霞地貌公園和貴德地質公園的區別在於:
1、張掖丹霞地貌公園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丹霞地質構造是岩石堆積形成的,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2、貴德地質公園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是以自然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為主要特徵,輔以多樣生態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一個綜合性地質公園。景區內丹霞地貌悠久奇特,山峰突兀林立,地質造型古怪神奇,山體色彩呈七種顏色,故又稱七彩峰叢軒轅後土。

簡介張掖丹霞地貌公園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
中國丹霞地貌總數達790處,集中分布在東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乾旱區的26個省區。其中,張掖丹霞地貌面積達536平方公里以上,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簡介貴德地質公園
貴德國家地質公園是以自然地貌景觀和地質遺跡為主要特徵,輔以多樣生態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一個綜合性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境內,包括阿什貢園區、黃河河谷園區、麻吾峽園區三個主園區,面積55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13.6平方公里。公園內阿什貢七彩峰叢地貌多姿多彩,秀麗壯美;麻吾峽風蝕地貌鬼斧神工,變幻無窮;黃河景觀美輪美奐,如花似錦;龍羊峽谷陡峭險峻,氣勢磅礴。多種多樣的地質遺跡反映了地質歷史時期青藏高原的演化過程,也記錄了黃河的發育史和貴德自然環境的變遷。

❸ 形容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句子

天上彩虹,鋪灑在西北的大地上,幸運的凝固在張掖

❹ 張掖的旅遊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著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濕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亞洲最大的萬匹軍馬馳騁,獨特裕固族風情, 祁連山曠野風光,戈壁灘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礫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張掖是一座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濕地上的城市,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學的「濕地之城」,明凈、清新、亮麗的「清涼之都」,文明、和諧、繁榮的「戈壁水鄉」.張掖最大的蘆葦面積達2萬多畝。黑河濕地常見的挺水植物有:蘆葦、菖蒲、荻、水蠟燭、水芹、水蔥、澤瀉、燈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張掖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國家濕地保護區、潤泉湖公園、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古跡享譽中外。市中心鎮遠樓造型雄偉、比例協調,可與西安鍾樓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層木塔,結構精巧、蔚偉壯觀,歷來被視為古城之象徵。 西夏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大佛寺卧佛身長35米,為中國室內卧佛之最,為歷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三萬余平方米。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於高台縣城東南角,座東向西,是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是紀念紅西路軍21800多名將士為中國革命勝利而浴血奮戰、頑強不屈精神的重要場所。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馬蹄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傳藏傳佛教勝地。距張掖市62公里,坐落在臨山薤谷馬蹄河的西北岸。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年的歷史。「三十三天」以7層21窟呈寶塔型開鑿於懸崖峭壁,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焉支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丹縣境內城南40公里處,是以自然風光為依託的游覽區,景區佔地面積10215畝。焉支山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平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距縣城最近的原始森林。
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61622畝,其中有濕地25995畝,地處張掖城區北郊,是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的復合體,分布的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有常見動物116種,是一片天然的生態園區,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濕器」和「加氧器」。
文殊寺:坐落於祁連山主峰素珠鏈腳下的文殊山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北涼時期,石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寺廟建於唐貞觀盛世之際,距今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計有大小寺院廟觀360多處,石窟70餘座,自古即被列為肅州八景之一,素有「小西天」之稱。
山丹大佛寺:位於山丹縣城西5公里的嘹高山下,又名土佛寺,始建於公元425年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明英宗朱祁鎮曾為該寺題寫「土佛」二字,制匾額懸掛山門。每年農歷四月初四,為山丹大佛寺廟會,時適春夏之交,風和景明,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
山丹軍馬場:山丹馬場位於山丹縣南55公里處的焉支山下大馬營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養馬的好牧場。每年7月一8月間,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間。微風吹來,使人產生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如入夢境的感覺。《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是全國重要的影視基地和旅遊勝地。
除此以外,張掖還有其他著名景點:丹霞地貌、肅南馬蹄寺、張掖木塔寺、山丹焉支山 、 山丹新河驛、張掖河西學院、肅南康隆寺獵場、張掖森林公園、張掖東大山 、龍首山、道巷廟、諸葛樓、東山寺和西武當、許三灣城及墓群、牘侯堡、民勤會館。
(圖冊部分圖片來源 ) 黃酒:張掖黃酒在張掖是祭祀、婚喪的必備之物,如民間兒女結婚,父母給他(她)釀酒一罐,到時候用來待客。 張掖的黃酒歷史悠久,很早以前當地先民就開始采葯曲。後以高梁青棵大麥為酒基,糯米為引料,選用當歸、桅甘、陳皮、紅花等數十種名貴中葯,加大麥制曲,精工釀造而成,是低糖分、營養豐富的飲料,人體必不可少的十七種氨基酸含量豐富。
烏江大米:張掖黑河沿岸自古以來溪流密布、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著得天獨厚的水稻生長條件,尤其是張掖烏江堡一帶所產稻米以其個大體長,外形獨特、晶瑩剔透、品質優良、米香濃郁、入口精柔而名聞遐邇,歷史上曾列為貢品供應皇家御膳房。
金花寨小米:「金花寨」小米產於祁連山北麓,平均海拔2200米,晝夜溫差大,生長期平均日照時間達14小時,是種植小米的最佳區域。據中科院考古證明產區已有5000年種植穀子的歷史,「金花寨」小米平均生長期在180天左右比同類多長50多天,各種成份都普遍高於同類。這里沒有任何污染,空氣清晰、陽光充足,採用祁連山冰雪水和山泉水灌溉,所產小米營養豐富,口感極佳,可謂天然綠色佳品。2010年獲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11榮獲「甘肅省農產品金獎」。經清華大學分析中心檢測「金花寨」小米中含的硒是分別是同類小米的兩倍,一般小米中檢測不出的鍶達到了人體必需的標准。
臨澤小棗:甘肅種植棗樹歷史悠久,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臨澤,房前屋後、路旁田埂,曠野荒灘種的都是棗樹,臨澤棗雖然不大,但其色澤、肉細、含糖量高、無蟲蛀而聞名遐爾,紅棗營養豐富,據測定:鮮棗含糖24%,蛋白質1。2%,脂肪0。2%,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紅棗除鮮食外,還可曬制干棗,加工製成蜜棗、熏棗,脆棗、酒棗等,紅棗還是重要的中葯。此外,棗花清香撲鼻,是優良的蜜源,棗木質地堅硬,紋理緻密,是製作傢具和工藝品的好材料。臨澤小棗被評為「甘肅省優質農產品」,獲「甘肅省名、優、特、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全國名、優、特、新特產品博覽會銀獎」,九五年被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紅棗枸杞汁、棗蜜獲「96香港國際名優特新產品技術博覽會最高金獎」和「中國科技精品博覽會金獎」,紅棗保健醋被衛生部命名為「綠色保健食品」。
祁連玉:祁連玉是對祁連山、阿爾金山山脈加里東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種玉石的總稱,因產於祁連山而得名。其色彩典雅、造型獨特、質地細膩、意境無窮,是玉中佳品,深受玉石愛好者的青睞,被稱為中國五大玉種之一,自古就有「祁連美玉甲天下」之說。
(圖冊圖片來源 ) 張掖的小吃較有名,比如搓魚子、拉條子、臊面、釀皮、炒炮、揪面片、魚兒粉、牛肉小飯等本地小吃,諸如蘭州拉麵、,燜羊肉、羊肉燜卷子、雞肉燜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燙、陝西肉夾饃到處是,且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張掖特色,回味無窮。

除此之外,張掖的豆腐腦、灰豆湯、醪糟、馬場酸奶等特色飲品,也是張掖人民的最愛。在張掖,只要是席宴,都會上一道特別的名為「西北大菜」的菜餚,香香的扣肉下是一個個象徵吉祥意義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邊點綴著嫩香的炒雞蛋和木耳以及翠綠的青菜,美味無比。還有張掖的鹵肉,鹵雞爪等各種鹵味,張掖的涼粉,魚兒粉等小吃,都會讓人在這個城市流連忘返。由於地處西北,光照充足,使得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兩季整車的瓜果被運往外地,為張掖人增加了收入。
張掖如今有濱河集團、國風葡萄酒公司的干紅葡萄酒已經成為國宴紅酒,甘肅祁連葡萄酒業的冰白葡萄酒也獲得世界級大獎,是中國冰白葡萄酒的旗幟。

❺ 張掖的幾個丹霞地貌哪個好些分別怎麼去 應該是有3個,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冰封丹霞,張掖丹霞國家地

丹霞地貌地址公園是最好的

❻ 張掖丹霞奇觀和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區別

您好,張掖丹霞地貌我這里就不多說了,網路上有介紹,國家對地質公園的內要求是具有一容定規模,同時具有一定特殊代表性的地質區域,張掖丹霞地貌符合這一要求,由此建立了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供遊客參觀游覽,供學者學習研究,也可以理解成,張掖丹霞奇觀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主要景點,即張掖丹霞奇觀包含於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

個人理解,希望能夠幫到你。

❼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地理環境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處於黑河中游祁連山洪積扇前緣和黑河古河道及泛濫平原的潛水溢出地帶,是由河流、草本沼澤、濕草甸等天然濕地,以及人工湖、池塘、溝渠等人工濕地為主體構成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濕地類型多樣,原生態特徵突出。有文字記載,張掖城北郊自古即有「甘州城北水雲鄉」之稱,自城區至北郊湖泊遍布,百泉噴涌,形成了3萬多畝伴城而生的濕地系統。
規劃區南高北低,自然落差20米(1467—1445),除了黑河河道及徑流新河補充水源外,地下水滲出是其主要水源,北郊濕地內有天然泉眼12202個、渠道3條、人工引水排陰溝17條,濕地植物密布,形成一片「水鄉澤國」的勝景。規劃區濕地植被豐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濕生植物、鹽生植物與陸生喬灌林木、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鑲嵌分布,形成的西部綠洲生態系統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具有典型性,世界范圍內也具有獨特性,具有特殊的保護價值。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總面積61622畝,其中,濕地面積25995畝,水澆耕地17761畝(水田10722畝,開荒地6834畝,新開荒地205畝),林地3518畝,建築可用地12580畝,道路用地1356畝,未利用地256畝,其它用地156畝。規劃區土壤類型主要有草甸土、潮土、溪淤土、草甸鹽土、沼澤土。大部分為湖積堆積物、系黃褐色、灰綠色的淤泥質土,表層零星分布黃粘土或富含腐殖質的淤泥層。土壤中水分充足,好氧性微生物活動受阻,不利於有機物的礦化,影響成土的方向和進程,形成了以草甸土為主的自然土壤和以潮土為主的耕作土壤。

❽ 甘肅省張掖市最好玩的地方最好的

張掖是一座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濕地上的城市, 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學的「濕地之城」,明凈、清新、亮麗的「清涼之都」,文明、和諧、繁榮的「戈壁水鄉」.張掖最大的蘆葦面積達2萬多畝。黑河濕地常見的挺水植物有:蘆葦、菖蒲、荻、水蠟燭、水芹、水蔥、澤瀉、燈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張掖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國家濕地保護區、潤泉湖公園、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古跡享譽中外。市中心鎮遠樓造型雄偉、比例協調,可與西安鍾樓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層木塔,結構精巧、蔚偉壯觀,歷來被視為古城之象徵。
著名景區
西夏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大佛寺卧佛身長35米,為全國室內卧佛之最,為歷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三萬余平方米。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於高台縣城東南角,座東向西,是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是紀念紅西路軍21800多名將士為中國革命勝利而浴血奮戰、頑強不屈精神的重要場所。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馬蹄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傳藏傳佛教勝地。距張掖市62公里,坐落在臨山薤谷馬蹄河的西北岸。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年的歷史。「三十三天」以7層21窟呈寶塔型開鑿於懸崖峭壁,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焉支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丹縣境內城南40公里處,是以自然風光為依託的游覽區,景區佔地面積10215畝。焉支山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平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距縣城最近的原始森林。

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61622畝,其中有濕地25995畝,地處張掖城區北郊,是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的復合體,分布的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有常見動物116種,是一片天然的生態園區,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濕器」和「加氧器」。

文殊寺:坐落於祁連山主峰素珠鏈腳下的文殊山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北涼時期,石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寺廟建於唐貞觀盛世之際,距今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計有大小寺院廟觀360多處,石窟70餘座,自古即被列為肅州八景之一,素有「小西天」之稱。

山丹大佛寺:位於山丹縣城西5公里的嘹高山下,又名土佛寺,始建於公 元425年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明英宗朱祁鎮曾為該寺題寫「土佛」二字,制匾額懸掛山門。每年農歷四月初四,為山丹大佛寺廟會,時適春夏之交,風和景明,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48]
山丹軍馬場:山丹馬場位於山丹縣南55公里處的焉支山下大馬營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養馬的好牧場。每年7月一8月間,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間。微風吹來,使人產生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如入夢境的感覺。《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是全國重要的影視基地和旅遊勝地。

除此以外,張掖還有其他著名景點:丹霞地貌、肅南馬蹄寺、張掖木塔寺、山丹焉支山 、 山丹新河驛、張掖河西學院、肅南康隆寺獵場、張掖森林公園、張掖東大山 、龍首山、道巷廟、諸葛樓、東山寺和西武當、許三灣城及墓群、牘侯堡、民勤會館。

❾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四個景點需要幾個小時

你是問開車時間還是遊玩的時間啊?遊玩的話看你自己是喜歡慢慢走還是走馬觀花的那種啊,沒有確定時間的啊,我去玩大概半天吧,是坐那種游覽車的,到了景點車停下你自己就去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