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地理地圖
㈠ 在中國的地圖上內蒙古的位置
正北方
㈡ 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中國內蒙古地理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地理區域劃分首先是把全國國土作為一個整體。就是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國土區域按照其特點劃分成幾個大塊,以便進行地理、氣候、經濟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於中國疆域的寬廣,從地形、氣候、人文、經濟和政治各個角度分析,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區域,各種地理區域類型可以劃分為自然帶、亞地帶、自然大區、自然區等等亞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㈢ 查內蒙古行政區域地圖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簡稱蒙,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70萬6321人(六普)。
共有1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9個地級市、3個盟),102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1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17個縣、49個旗、3個自治旗;另:扎賚諾爾區以縣級行政區劃建制備案,由滿洲里市代管)。
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區政府駐新華大街63號。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呼和浩特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1個旗,市政府駐新城區
新城區(成吉思汗大街街道)回民區(鋼鐵路街道)玉泉區(昭君路街道)
賽罕區
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托克托縣(雙河鎮)和林格爾縣(城關鎮)
清水河縣(城關鎮)武川縣(可可以力更鎮)
包頭市轄6個市轄區、1個縣、2個旗,市政府駐昆都侖區
東河區(河東街道)昆都侖區(少先路街道)青山區(青福鎮)
石拐區(大德恆街道)白雲鄂博礦區(通陽街道)九原區(沙河街道)
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固陽縣(金山鎮)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
烏海市轄3個市轄區,市政府駐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鳳凰嶺街道)海南區(拉僧仲街道)烏達區(新達街道)
赤峰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7個旗,市政府駐松山區
紅山區(站前街道)元寶山區(平庄城區街道)松山區(振興街道)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巴林左旗(林東鎮)巴林右旗(大板鎮)
林西縣(林西鎮)克什克騰旗(經棚鎮)翁牛特旗(烏丹鎮)
喀喇沁旗(錦山鎮)寧城縣(天義鎮)敖漢旗(新惠鎮)
通遼市轄1個市轄區、1個縣、5個旗,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科爾沁區
科爾沁區(西門街道)
霍林郭勒市(莫斯台街道)
科爾沁左翼中旗(保康鎮)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鎮)開魯縣(開魯鎮)
庫倫旗(庫倫鎮)奈曼旗(大沁他拉鎮)扎魯特旗(魯北鎮)
鄂爾多斯市轄1個市轄區、7個旗,市政府駐東勝區
東勝區(天驕街道)
達拉特旗(樹林召鎮)准格爾旗(薛家灣鎮)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
鄂托克旗(烏蘭鎮)杭錦旗(錫尼鎮)烏審旗(嘎魯圖鎮)
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
呼倫貝爾市轄1個市轄區、4個旗、3個自治旗,代管5個縣級市,市政府駐海拉爾區
海拉爾區(正陽街道)
滿洲里市(東山街道)牙克石市(新工街道)扎蘭屯市(興華街道)
額爾古納市(拉布大林街道)根河市(河西街道)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
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陳巴爾虎旗(巴彥庫仁鎮)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
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阿榮旗(那吉鎮)
扎賚諾爾區(第三街道)
巴彥淖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4個旗,市政府駐臨河區
臨河區(解放街道)
五原縣(隆興昌鎮)磴口縣(巴彥高勒鎮)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
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烏拉特後旗(巴音寶力格鎮)杭錦後旗(陝壩鎮)
烏蘭察布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4個旗,代管1個縣級市,市政府駐集寧區
集寧區(新體路街道)
豐鎮市(北城區街道)
卓資縣(卓資山鎮)化德縣(長順鎮)商都縣(七台鎮)
興和縣(城關鎮)涼城縣(岱海鎮)察哈爾右翼前旗(土貴烏拉鎮)
察哈爾右翼中旗(科布爾鎮)察哈爾右翼後旗(白音察干鎮)四子王旗(烏蘭花鎮)
錫林郭勒盟轄2個縣級市、1個縣、9個旗,盟公署駐錫林浩特市
二連浩特市(烏蘭社區)錫林浩特市(希日塔拉街道)
阿巴嘎旗(別力古台鎮)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
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西烏珠穆沁旗(巴拉嘎爾高勒鎮)太僕寺旗(寶昌鎮)
鑲黃旗(新寶拉格鎮)正鑲白旗(明安圖鎮)正藍旗(上都鎮)
多倫縣(多倫淖爾鎮)
興安盟轄2個縣級市、1個縣、3個旗,盟公署駐烏蘭浩特市
烏蘭浩特市(和平街道)阿爾山市(溫泉街道)
科爾沁右翼前旗(大壩溝鎮)科爾沁右翼中旗(巴彥呼碩鎮)扎賚特旗(音德爾鎮)
突泉縣(突泉鎮)
阿拉善盟轄3個旗,盟公署駐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
★2013年3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正式下發《關於同意內蒙古自治區扎賚諾爾區備案的批復》(民函[2013]68號),將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為縣級行政區劃建制。
3月25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關於扎賚諾爾區以縣級行政區劃建制備案的通知》(內政發[2013]49號),進一步明確了國務院批准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為縣級行政區劃建制,由滿洲里市代管,轄六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第三街道新政街1號。
㈣ 中國版圖:內蒙古的位置,范圍
內蒙古位於祖國北部邊疆,東起東經126度29分,西北東經97度10分,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東西直線距離為400多公里。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700公里。
全境以高原為主,多數地區在海拔1000米以上,通稱內蒙古高原。主要山脈有大 興安嶺、賀蘭山、烏拉山和大青山。東部草原遼闊,西部沙漠廣布。
內蒙古北鄰蒙古,俄羅斯。面積118萬平方公里。戰國時屬趙、燕等國地,後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匈奴、東胡地,唐為突厥地,宋屬遼、西夏,清為內蒙古地區。
(4)中國內蒙古地理地圖擴展閱讀:
元統一中國後,內蒙古西部屬甘肅行省,東部屬遼陽行省,中部屬中書省,嶺北行省。其管轄范圍為今內蒙古北部,蒙古國,西伯利亞南部。
明朝初期北元退回漠北,後被朱棣所滅。後外蒙古被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佔領,明撤回到河套地區以南。
清朝初年漠南蒙古大部歸順,後准噶爾部貴族噶爾丹起兵清朝經過多次用兵,終於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爾少數貴族的叛亂,重新統一了蒙古族地區。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包含了察哈爾省、興安省以及寧夏省、熱河省、黑龍江省和綏遠省的部分地區,1949年首府遷到張家口,後於52年回到歸綏市,並改稱呼和浩特市。
1969年至1979年十年間地區劃分經常變動。1979年7月1日才形成了今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區劃分。
㈤ 內蒙古在中國地圖上哪個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專長形。東起東經126°屬04′,西至東經97°12′,橫跨經度28°52′,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千米;
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縱占緯度15°59′,直線距離1700千米;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土地面積的12.3%,是中國第三大省區。
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國境線長4200千米。
(5)中國內蒙古地理地圖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內蒙古自治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在世界自然區劃中,屬於著名的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及其周沿地帶,統稱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在內部結構上又有明顯差異,其中高原約占總面積的53.4%,山地佔20.9%,丘陵佔16.4%,平原與灘川地佔8.5%,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面面積佔0.8%。
㈥ 中國草地(草原)類型分布圖
國草原廣泛分布於東北的西部、內蒙古、西北荒漠地區的山地和青藏高原一帶,橫亘於北緯~50°之間,蜿蜒萬里,十分廣闊。從行政區來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陝西、河北、山西和四川等12個省區,總面積為35.7億畝,其中可利用面積為30億畝。此外,南方各省有草山草坡10億畝,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沿海灘塗有草地2億畝,其它農區亦有一些面積不大且分散的草地,也可進一步利用。
如果從中國的東北到西南劃一條斜線,即從完達山開始,越過長城,沿呂梁山,經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東麓為止,可把中國分為兩大地理區:東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區,瀕臨海洋,氣候溫濕,大部為農業區;西北部分深居內陸,高山峻嶺,遠離海洋,氣候乾旱且多風沙,是主要的草原區。
根據自然地理及行政區劃,中國草原一般可劃分為5個大區,即東北草原區、蒙寧甘草原區、新疆草原區、青藏草原區和南方草山草坡區。
http://www.geodata.cn/Portal/mainbody/naturalResPics/1-naturalResource/04-cao-xu-zi-yuan/images/11.jpg
㈦ 中國地區分布圖
中國一般劃分為七大地區:
1、華中地區包括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
2、華回北地區包括山西省、河北答省、北京市、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
3、華東地區包括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西省、山東省、江蘇省、福建省、台灣省。
4、華南地區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5、西北地區包括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6、東北地區包括吉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
7、西南地區包括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區。
(7)中國內蒙古地理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經濟分區
1、東北地區:包括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通遼市、赤峰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
2、中部地區: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3、東部地區:包括河北省、山東省、福建省、廣東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海南省。
4、西部地區: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重慶市、青海省、四川省、雲南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理區劃
㈧ 中國地理四大區域地圖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版黃海
包括東北三權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㈨ 中國地圖(要有山脈,高原,盆地,地形,國界,省界)
1、中國地圖著重展復示中華人民共制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
2、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類型;
3、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對中國地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有著嚴格的規定;
4、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9)中國內蒙古地理地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介紹:
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幅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中國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