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日歷有收藏價值嗎
『壹』 掛歷有沒有收藏價值
掛歷在二十世紀的最後20年中,是風靡國內的實用品之一,也是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新年送禮的首選禮品。這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年月歷,伴隨著絕大多數人走過了漫長的20多年,至今依然在眾多人的心目中留下它那光彩照人的靚影。不過,由於這些年來新生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尤其是小巧玲瓏的台歷問世和具有日歷功能的電子產品(手機和電子鍾表等)不斷普及,相比之下身軀龐大的掛歷就被擠到了角落。
盡管掛歷的消費市場不斷萎縮,並正處於走向消亡的狀態,退出實用領域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但是,掛歷卻不會因此成為垃圾而被拋棄乃至從歷史舞台上徹底消失,至少這幾年來掛歷已成為收藏界青睞的新門類,而介入收藏的群體正在快速發展,一些過去被人棄之如敝屐的舊掛歷,現在則成為了集藏者孜孜追求的「香餑餑」,在藏市中身價倍增的事實,也預示著掛歷收藏與投資的前景不斷向好。
古為今用的掛歷
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的掛歷,是在古人運用歷法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印刷工藝而形成的,屬於古為今用的實用品。早在4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國就出現古陰陽歷,春秋末期出現的「四分歷」到了唐永貞年間,在其所留下的空白處記錄一天發生的大事和月令、節氣等,增加了歷法實用性,形成了掛歷的雛形。宋朝年畫的出現,以及明朝在年畫下邊印年月歷形式,已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掛歷十分接近了。到了清朝,彩印套色年畫問世,年畫上部三分之二的畫面與下部三分之一的日期和節令,奠定了掛歷形式的正式確定,並一直流傳至今。但掛歷在我國真正風行,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其旺盛的勢頭造就了掛歷成為絕大多數家庭每年必不可少的室內裝飾品,並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末才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可以發現,掛歷是由皇歷、日歷、年畫逐步演變而來,為歷書與年畫相結合的藝術品。僅從這一點看,掛歷本身包含著年畫的身影,其收藏前景絕不比年畫遜色,而這一特性也鑄就了掛歷成為收藏品的特徵,其文化藝術內含與民族性的特色,成就其為二十一世紀藏品市場的新寵也適逢其會了。
收藏具有不小優勢
人人見過和家家掛過的掛歷,與每個人非常貼近,大多數人將之視為平常物,也因此對失去實用價值的掛歷熟視無睹乃至不屑一顧。每年的歲尾年初之際,舊掛歷完成歷史使命後,絕大多數或被拋棄,或送進廢品回收站,或成為了學生的包書紙,挖掘其收藏價值者實在是鳳毛麟角。但是,內容包羅萬象的掛歷,實際上具有很好的收藏價值,作為記載歲月的藝術檔案,掛歷不僅是歷史見證,也同時反映著鮮明的時代特徵,折射出一定時期社會面貌與時代潮流的變化。那麼,掛歷有怎樣的收藏優勢呢?
首先,題材豐富多彩。從某種意義上講,掛歷的題材較為廣泛,既不受國家計劃的制約,又可以由設計者自由發揮,選題材、印多少,基本上由出版的廠家決定。因此,掛歷的題材往往是集古今中外優秀題材之大成,像風光名勝、名車佳宅、寵物玩物、歌舞球影明星、中西繪畫、花鳥魚蟲、名花珍禽等,都能夠在掛歷上覓得。可以說,掛歷的內容繁多,十分利於收藏者按照專題收藏,且不會讓如何收集者失望。
其次,欣賞價值頗高。掛歷作為一種藝術性較高的實用印刷商品,其選擇的題材往往具有起點高的特性,以達到吸引買家的眼球。在不少掛歷上,就有一些本身屬於藝術價值極高的藏品,如中國歷代名家的書畫、博物館的館藏珍品等,因掛歷畫面較大,印製精良,所以這些走上掛歷的藝術品,就大大提升了掛歷的欣賞價值。此外,不少掛歷的圖案也是攝影精品,且藝術含量不低,凸現了欣賞的價值。
再次,保存十分方便。作為紙質品的掛歷,能放能收,較為簡捷,只要以保存普通紙質品的方式收藏,一般而言是可以達到長期保存目的,並不要採用很復雜的方法保存,其要點僅僅是防潮、防蛀和防擠壓,通常絕大多數家庭都具備這種簡單的收藏環境。值得注意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廠家為滿足禮品消費的需求,掛歷在用紙、印製技術等方面不斷提升檔次,使掛歷上的圖案日趨精緻,如國畫題材的掛歷就採用仿宣紙印刷,幾乎達到了逼真的程度,大大提高了欣賞的藝術性。
最後,收藏成本低廉。由於掛歷是實用性物品,所以一旦失去了實用屬性,大多數人就丟棄了。而每個掛歷收藏者最初收藏的,就是家中已無實用功能的舊掛歷,其投資幾乎是零成本,而向親朋好友索取已用過的舊掛歷同樣是收集掛歷的主要途徑,對於他們來講這些舊掛歷有人要,絕對是樂觀其成的好歸宿。雖然,集藏一段時間後,為了豐富掛歷品種,集藏者必然要購買,但大多數舊掛歷的價格依然非常便宜,即使是當年的新掛歷,只要過了元旦後在就有大量的廠家或經銷商大幅打折拋售,尤其是在春節前後,價格往往是最低的,一般5~1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不少印製精美的新掛歷了。
集藏切入點有講究
一、時間越早越好。掛歷收藏,自然要講年份,盡管掛歷的印製量非常大,但留存下來的卻鳳毛麟角,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存世量也變得更加的稀少。因此收藏出版時間較早的掛歷是最好的,而且從收藏理念出發,掛歷發行的時間越早,往往就越具有收藏價值。如上個世紀80年初出版的掛歷因存量屈指可數,大多數已成為了收藏的精品,而「文革」期間因出版的掛歷不多,其精品價值已經在目前的市場上體現,而且隨著集藏者的增多,今後將越發顯得彌足珍貴。如「文革」時期印刷的樣板戲《白毛女》掛歷,目前市場開價就在200元上方,而上世紀80年代初的風光、寵物掛歷,也在50元左右,不過90年代中後期發行的掛歷,一般都在10元附近,低得只值3~5元一本。
此外,不少出版社將以前發行過的圖案重新印刷,出版新的年份掛歷,這種多次翻版的掛歷除了年份不同外,其他幾乎一模一樣。因此收藏時應該選擇第一次印製的年份收藏,這類品種在明星、古典繪畫、館藏品、動(寵)物、花卉和風光等題材中較為多見,收藏時應該注意,且有時候會出現多家出版社發行的現象,應該找最早採用圖案的掛歷收集。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選擇早期掛歷投資是十分重要的出發點,也是今後投資出效益的根本保證,以投資為目標的藏家千萬不可輕視。
二、要集熱門題材。收藏社會上的熱門題材是一個訣竅,像世界級明星、領袖人物、山水風光、文學名著及書畫類掛歷通常都是收藏者最偏愛的品種,往往在交易時最受歡迎。所以選擇收藏范圍時,要考慮題材在市場的影響力,收集那些受藏家青睞的題材品種,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點對於投資者而言,顯得非常關鍵,必須考慮後市的兌現性。
如上個世紀80年代發行的《沈陽故宮藏畫》、《徐悲鴻奔馬》、《紅樓十二釵》等掛歷,目前的交換價格在15~25元之間;但同時期不少「美人」掛歷,市價不足10元。從中就不難發現,題材的好壞對於交易價格的重要性了。
三、品相非常關鍵。與絕大多數藏品一樣,掛歷收藏也同樣需要關注品相問題,往往一些小的瑕疵,就會影響到其交易的價值,因此保管好掛歷是每個收藏者需要做到的最基本功課。無論是投資者還是集藏者,在選購掛歷時,都要仔細觀察品相,那些有摺痕、污損、破損或塗抹的掛歷,在購買時應該拋棄。雖然有瑕疵的掛歷,現在購買時價格可能便宜幾元錢,不過今後一旦大幅升值,差價就會很大了。此外,要注意掛歷的完整性,一些掛歷外面配有盒子等附件,千萬不要遺棄,一件完整的掛歷價格,往往要比缺少外包裝的掛歷高得多。
實際上,掛歷是一種集工藝品、藝術性、觀賞性和投資性於一體的收藏品,隨著收藏界對掛歷的關注程度越來越大,掛歷的後市發展同樣充滿著豐富的想像空間。而目前價格低廉的現狀,更凸現了掛歷的潛質,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畢竟10年前的年歷片、年畫、電影海報等都是乏人問津的品種,但目前在藏市中卻變得炙手可熱,價格較10年前翻了三番都不止,這對於掛歷藏家或投資者而言,無疑是個很好的啟迪
祝你財運。
『貳』 一九七二年的掛歷有沒有收藏價值
這個日歷太早了,沒有什麼收藏的價值,早點放棄吧。
『叄』 十幾年前的舊台歷有收藏價值嗎
喜歡就收藏起來,多大價值應該沒有。
『肆』 2016年集郵日歷有收藏價值嗎
2016集郵日歷,有收藏價值的;不過投資角度要注意;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伍』 掛歷的收藏價值
掛歷是上世紀後20年風靡國內的實用品之一,也是新年送禮的首選禮品。雖然掛歷的消費市場不斷萎縮,隨著時代的發展退出實用領域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但是,掛歷絕不會成為垃圾被拋棄。
最近幾年掛歷已成為收藏界的新門類,收藏群體也正在發展,一些過去被人丟棄的舊掛歷,現在則成為市場熱捧的「香餑餑」,在藏市中身價倍增。
掛歷由皇歷、日歷、年畫逐步演變而來,是歷書與年畫相結合的藝術品。僅從這一點看,掛歷本身包含著年畫的身影,其收藏前景比肩年畫,且這一特性也鑄就了掛歷成為收藏品的特徵,其文化藝術內涵與民族性的特色,使其成為藏品市場的新寵。 人人見過、家家掛過的掛歷,雖與每個人都很貼近,但大多數人將之視為平常,不清楚怎樣的掛歷才有收藏價值。其實,面對形形色色的掛歷,收藏還需講究一些技法,早期掛歷、題材特殊的掛歷以及紙張、品相精美的掛歷較有收藏價值。
訣竅一:時間上越早越好
掛歷收藏講年份,也許掛歷的印製量當時很大,但留存下來的卻有限,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其存世量也更加稀少,所以出版時間較早的掛歷是最好的。
訣竅二:選擇熱門題材
領袖人物、文學名著及名家書畫類掛歷都是市場偏愛的品種,升值潛力大,在交易時也很容易變現。
印製精美、品相完整對於掛歷收藏價值也有很大影響。藏家在選購掛歷時,要仔細觀察品相,有摺痕、污損、破損或塗抹的掛歷應該拋棄,有瑕疵的掛歷,購買時價格可能便宜幾元錢,不過一旦升值,差價就會很大。此外,還要注意掛歷的紙張,有貴金屬的鑲裱的紙是首選,而且有的掛歷內含有宣紙護膜,在使用完畢後可用其裝裱掛歷精美的字畫作品,以防破損,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都能提高掛歷的收藏價值。
『陸』 國寶日歷的收藏價值怎麼樣
今年文物出版社出的是《國寶2016-絲綢之路》,是華胥編撰的,華胥就是編《故專宮日歷》的屬那個,我看過博寶網對它的報道,個人感覺比《故宮日歷》好,無論是內容還是設計都相當有意思。
就收藏而言,通俗的說就將來會不會漲價,你說人家文物出版社把所有絲綢之路上的文物整理出來編寫出文物說明,這樣的東西放家裡,你說會不會漲價?
『柒』 陳先水的日歷山水畫有收藏價值嗎
當然有價值
『捌』 70年代的新年年歷卡片有收藏價值嗎
你好,
這個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關於收藏品的收藏價值已經回答很多次了。值不值得收藏?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隨著時代風尚、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以書畫為例,齊白石的同一幅畫,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現在,可達到30萬元。至於古代的書畫,經年累月,其漲幅就更大了。
在現代社會,從事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低風險、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日漸繁榮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巨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經濟的發達,涌現了一大批書畫鑒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著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收藏品不僅是財富、更是品位、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徵。尤其是近年來眾多企業參與收藏,充分展示現代企業的層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永遠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收藏在改變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藏品之於內府,不過是眾多國家財產中一部分而已;而對於私人收藏家來說,每一件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每一件藏品的各個細節:色調、神韻都瞭然於胸,而且熟知關於它的故事和傳奇。它的得與失、來與去、聚與散都與你息息相關。
因此,說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備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藝術的修養。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現代人。
(以上供你參考吧~希望能幫上點忙~~望你採納~)
『玖』 8090年代舊套瓷日歷盤有收藏價值嗎
沒多大價值了
『拾』 有收藏價值嗎
不值錢抄,喜歡可以收藏,錢幣主要是要看發行量存世量品相,不是所有的錢幣都值錢,一百種幣種難得有一個幣種值錢的,而存留世面大部分是流通錢幣也就是說大部分不值錢,幾塊幾十塊幾百塊之間,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像這種大批量的東西,真的不值幾個錢,天價只是傳說,成交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