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松鼠合照
『壹』 可可托海地理位置,歷史,特色,風俗。
可可托海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富蘊縣城東北48公里的阿爾泰山間。額爾齊斯河剛好從鎮中穿流而過,便是鎮名的來歷。可可托海,哈薩克語的意思為「綠色的叢林」。蒙古語,意為「藍色的河灣」。這里是全國第二冷極,富蘊的水電部門測出了零下60℃的數據,但未被認可。而在此期間,黑龍江的漠河氣象站也測出零下60℃的低溫,於是漠河便被定為中國第一寒冷區,而富蘊就只有屈居第二了。
人口現狀可可托海鎮處於礦區,礦務局人口佔多數,到2000年底全鎮居住總人口為601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14人,由漢族、哈族、維族、回族等十七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2300人,佔38.24%,哈族2457人,佔40.85%,維族835人,佔13.88%,回族336人,佔5.58%,其它少數民族86人,佔1.42%。哈薩克族和蒙古族牧民,他們住的木屋牆很厚,屋內生有熊熊爐火,很暖和。
物產概況(1)礦產資源:可可托海鎮有世界著名的"三號"礦脈,被世界公認為稀有金屬"天然陳列館",有鉭、鈮、鈹等86種礦產品,可可托海鎮還盛產海藍、碧璽、石榴石、芙蓉石、玉石、水晶等多種寶玉石。
(2)野生動物、葯用植物資源:可可托海鎮東、西、北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中草葯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中草葯主要有冬蟲夏草、雪蓮、黨參、三七、百合、赤芍、野罌粟、麻黃草、柴胡、五靈脂等;野生動物有雪貂、雪雞、鹿、野豬、柴貂、靈貓、旱獺、棕熊、雪兔、松鼠等,還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北極鮭、哲羅鮭魚。
旅遊資源在距可可托海鎮鎮10公里處有1931年8月11日地震遺留下的一條規模宏大的地震斷裂帶,它是世界上最罕見、最完好的斷裂帶之一;有申報國家級含幾十種礦物質的3號礦坑地質遺跡;額爾齊斯河水源頭自然風光;伊雷木湖湖水清澈透明,夏季氣候涼爽宜人,是度假的好去處;獨特的冬季冰雪資源,有神鍾山、大石門、小石門、溫泉、神泉、仙人洞、奇山怪石等,也是尋找碧璽、海蘭、水晶、雪蓮、冬蟲夏草等寶地。
氣候資源(1)春季(4-5月):乾旱多風,溫度變化大。降水少。
(2)夏季:(6-8月):夏季短、少炎熱。光照強、晝長夜短。山區夏季涼爽,月平均氣溫小於20℃。
(3)秋季(9-10月):秋高氣爽,晴好天氣多,每月晴天日數平均為21~29天;降水較夏季顯著減少,阿爾泰山區7月底即見初霜。初雪日在9月底10月初,9月下旬至11月由阿爾泰山區向南至河谷平原先後形成凍土。
(4)冬季(11月~翌年3月):冬季嚴寒漫長,積雪厚。阿爾泰山區東部的青河、可可托海一帶,冬季各月平均氣溫均低於零下20度,其中,可可托海最冷。
歷史沿革可可托海鎮是依託新疆稀有金屬而發展起來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工業小城鎮,此鎮曾是富蘊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地三十年代初為游牧區,當時河兩岸山清水秀,蒼松、翠柳、白樺交錯蔥郁,為此哈薩克族牧民稱之為"可可托海",語意為綠色的叢林。1935年在此地發現稀有金屬礦藏,1951年由中蘇合營成立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礦管處,開始大規模開采,到1955年蘇方撤離時已基本形成一個礦山集鎮,遺留下許多俄式建築,是一個具有五十多年稀有金屬礦產品生產歷史,曾經為國家的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稀有金屬礦山企業,人口最多時達到3萬餘人。可可托海黑色金屬居全疆之首,全國第二,特別是稀有金屬、重金屬聞名遐邇,可可托海鎮轄區內稀有金屬礦早在建國初期便響譽海內外,被稱為世界第四大露天礦的「三號礦脈」,含有鉭鈮、鉀、硅等84種礦物,被中外專家稱之為「天然礦物陳列館」。60年代,從三號礦脈開出的礦石就佔了我國還蘇聯外債的三分之一。「三號礦脈」經幾十年的開挖,現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地坑,好似一頂草帽,最深可達200餘米,「三號礦脈」現已通過申報獲得「國家級地質公園」稱號。
城鎮特點可可托海鎮擁有大量的俄式建築,有歷史文化名鎮的美稱,2004年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街區。這里冬寒夏涼,曾有「中國寒極」之稱,是盛夏休閑避暑的理想去處,周邊有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礦產資源,可可托海東溝旅遊風景區是繼哈納斯之後又一處值得開發的精品級風景區。
可可托海鎮交通便捷,物業通暢為富蘊縣最為繁華的商業流通鄉鎮,其文化昌盛,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優美。自建鎮以來,可可托海鎮現存40餘處俄式歷史建築,其建築工藝精湛,獨具一格,影響深遠。
可可托海鎮山水資源非常豐富,環境優越、氣候宜人、四面環山,特別是東部——額爾齊斯河大峽谷,那裡山環水繞、奇石怪岩,尤其是筆直聳立在額爾齊斯河畔的一座酷似一口大石鍾的石山,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讓人感慨萬分,無比神往。西部有水草豐腴,遼闊無際的夏季牧場;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伊犁木湖離鎮區約2公里處,可可托海電站就建在深136米的石山之下,這里還有1932年發生8級大地震因山體塌陷而留下的約300公里長的地震斷裂帶;經過這些年的宣傳建設,已初步形成了以額河源、神鍾山、「三號礦脈」、夏季牧場、地震斷裂帶為代表的景點;前幾年在額爾齊斯河發現了一枚奇石,約1cm3大小,晶瑩透明的結晶體,其結構與已知的晶體結構不一樣,因此就以「額爾齊河石」命名,價值在1000萬左右,這里有著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可可托海景色不僅秀美可餐,它周圍的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是中國有色工業的搖籃,為中國有色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可可托海還是寶石之鄉,海蘭、碧璽、水晶、紫鴉烏等寶玉石,白雲母等非金屬更是富集於此,鎮內集體及個體珠寶加工銷售店鋪星羅棋布,各類產品晶瑩剔透,甚是誘人,是旅遊購物的絕佳之品。
鎮上的寶石店固然很多,但不容易區別真偽,購買寶石最好在進山牧民下山回來的時候買,那樣的寶石不容易是假的,那些都是按克拉買的,要買的不是真的那就太虧了。
名鎮保護與發展規劃2005年,可可托海被命名國家地質公園後,可可托海鎮做為阿勒泰北部地區的旅遊發展優勢日益凸現出來,制定了《十一五發展規劃》、編制了《可可托海鎮城鎮總體規劃(草案)》,不斷加大了國家級重點小城鎮建設的申報力度;調整、修訂了市鎮總體規劃和俄式建築保護規劃;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在有效保護城鎮原有風貌、格局和特色的同時,審慎地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做到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兼顧,古建築保護與利用相結合,處理好新與舊、傳統與創新、保護與建設的關系;同時利用文化資源,合理安排景點建設,充分發揮國家地質公園和歷史文化街區的優勢和效能,努力發展成為旅遊業發達、工商業繁榮的獨具風格的邊陲小鎮。
旅遊建議1、進山的最好季節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因為整個景區都呈現出迷人的金色,時間去的過早樹葉還沒有黃,雖有著另一種美麗,但小編總覺得欠了那麼幾分。但十一長假後小編也不建議你再前往了,可可托海每年十一過後就開始下雪了,一旦大雪封山強行進入就是很不安全的事了。
2、九月下旬進山具一定要帶好厚衣服了,小編是十一進山的,穿著短款的羽絨服馬馬虎虎能打擋一下,千萬不要小看了第二冰極的厲害。
3、進山一定要備好相機電池,極致的美麗會消耗掉你相機大量的電,一旦進山不誇張的說方圓二十里不再有店。
『貳』 地理大百科
地理網路(高中地理,初中地理。區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天文)
1.太陽活動直接引發的現象(極光)
2.美國紐約(西五區)9.11上午9時左右正在發生的9.11事件,此時北京(東八區)的時間是(9.11日晚上十時左右)附:東邊地點的時刻比西邊的早,一個時區一個小時。
3.桂林山水是(外力作用形成),(富士山,泰山,東非大裂谷)是內力。
4.夏秋季太平洋上常有台風,我國東部地區夏秋季節降水類型多為(鋒面雨)
5.(洋流)影響海洋運輸
6.(松鼠,黑熊)屬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典型動物。
7.承壓地下水的特點是(水質較好,不易受污染)
8.目前世界五大能源消費從多到少排:(石油,煤,天然氣,水,核)。
9.世界糧食生產三大品種從多到少排:(小麥,稻穀,玉米)
10.世界上最大的四個產糧國是(中,美,印度,俄羅斯)
11.基本的天體是(星雲,恆星)
12.形成酸雨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13.我國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風區的高原和山地)
14.形成地理環境非地帶性差異的是(海陸分布差異)
15.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是(哈薩克)
16.歐洲流徑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17.世界貿易組織(我國以及我國的香港澳門台灣都是該組織成員)
18.從連雲港出發的亞歐大陸橋在我國境內經過的省(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新疆)
19.我國煤的主要分布區(山西,內蒙,陝西,貴州)
20.屬於我國西部大開發省中不與鄰國接壤的是(貴州,青海,寧夏)
21.我國疆域跨度比較(南北向比東西向長)
22.西部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科教水平落後,缺乏人才)
23.下列不屬於我國洪澇災害較多原因的是(沙塵暴)
24.我國具有民族風情特色的城市是(麗江)
25.我國磷礦基地適宜建在(貴州,湖北,雲南)
26.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有(風化,侵蝕,固結成岩,沉積,搬運)
27.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是(熱力環流)
28.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線工程的起點(揚州,丹江口,長江上游干支流)
29.北半球春分到夏季期間,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方向是(向北移)
30.我國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四川)
31.(水能)是可再生資源
32.人類對自然環境干擾最大,變化最明顯的是(城市環境)
33.世界水稻集中分布的地區是(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34.美國農業分區專業化的依據是(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利於科學管理)
35.流域面積,水能,流量均居非洲第一位的河流是(剛果河)
36.澳大利亞大陸四面臨海,乾旱面積廣泛分布的要本原因是(南回歸線橫穿大陸,終年被副熱帶高壓控制)
37.俄羅斯盛產鐵礦的地點是(庫爾斯克)
38.將1:300萬比例改放大3倍,則該比例尺應為(1:100萬)
39.南北回歸線都穿過的大洲是(非洲)40.我國四大特區中,盛產棉花小麥的是(新疆)
41.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耀斑和黑子) 43.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城市是(莫斯科)
4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環太平洋炎山地震多發是由於這里是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的交界)
44.下列大洲中,自然帶種類從多到少分布的正確排序為(北美洲,亞洲,大洋洲)
45.沒有熱帶的大洲或大洋是(歐洲) 46.關於亞洲(亞洲面積最大,最大的內陸國家在亞洲)
序號 條目 解釋
1 宇宙的基本特點 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2 天體的分類 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3 天體系統的成因 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4 天體系統的級別 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5 日地平均距離 1.496億千米
6 太陽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7 九大行星按結構特徵分類 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冥)
8 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 光照條件、穩定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9 太陽的主要成分 氫和氦
10 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 核聚變反應
11 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 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2 太陽活動 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5 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 11年。
16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影響氣候②影響短波通訊③產生磁暴現象
17 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 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18 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 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試航成功。
19 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 1970年「東方紅」一號、1999年「神舟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
20 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 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21 保護宇宙環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徑 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長 4萬千米
24 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 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0-30、30-60、60-90。
『叄』 新疆的地理位置及環境
新疆地理環境:
1、地形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
2、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
新疆地理位置: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3.158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
(3)國家地理松鼠合照擴展閱讀:
新疆的自然資源:
1、水源資源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陸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
2、森林資源
新疆為中國西部乾旱地區主要的天然林區,森林廣布於山區、平原,面積佔西北地區森林總面積的近1/3。天山和阿爾泰山區覆蓋著蔥郁的原始森林,多為主幹挺直的西伯利亞落葉松和雪嶺雲杉、針葉柏等建築良材。
3、生物資源
新疆的野生動物豐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動物。全省野生動物共500多種,北疆的獸類有雪豹、紫貂、棕熊、河狸、水獺、旱獺、松鼠、雪兔、北山羊、猞猁等,鳥類有天鵝、雷鳥、雪雞、啄木鳥等,爬行類有花蛇,草原蝰,游蛇等。
4、礦產資源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疆
『肆』 普達措國家公園的地理境域
普達措蜀都湖(步行長度約3.3公里)和碧塔海(國家3A級旅遊區,步行長度約4.4千米)為主要組成部分,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間,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區管理總面積1313平方千米,按7大板塊進行開發,開發出來的面積僅占總面積的3‰。公園擁有地質地貌、湖泊濕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動植物等,原始生態環境保存完好。 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內有明鏡般的高山湖泊、水美草豐的牧場、百花盛開的濕地、飛禽走獸時常出沒的原始森林。碧塔海、屬都湖兩個美麗的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稱, 湖中盛產裂腹魚、重唇魚;秋冬季節大量的黃鴨等飛禽在湖邊嬉戲,天然成趣。
景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這樣的自然條件,使得植物生長茂盛,植被豐富,儼然就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此外,還有多處斷層崖、林間小澗、深溝峽谷等獨特小景交錯分布,具有極高的地理科學價值與旅遊觀賞價值。 普達措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內還有許多珍禽異獸。主要有國家一級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二類保護動物獼猴、猞猁、雲豹、金貓、黑麂、馬麂、毛冠鹿、,林麝、藏馬雞、綠尾紅雉等等。三類保護動物有:血雉羚。還有一部分經濟動物和觀賞性動物,主要是黑熊、藏鼠兔、鼯鼠、高原兔、紅腹松鼠、竹鼠、綠頭潛鴨、麻鴨以及具有極高觀賞價值的鸚鵡和多種畫眉鳥。
碧塔重唇魚:
據說,碧塔海里生長著一種叫「碧塔重唇魚」的珍惜魚類,是一種很古老的魚類,為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生物,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魚類食品中的佼佼者。但是普達措屬於藏民區,藏民奉行天葬與水葬,魚是吃人肉的,所以,藏民是不吃魚的。那些魚就自由自在的在碧塔海里生活著,沒人捕撈,自生自滅,且這種魚一般深藏在湖底,很少靠岸,所以,藏族人民們就把它奉為神魚,能看到神魚的人就是非常幸運的人。
普達措喜事
張傑謝娜於2011年9月26日在此舉行了婚禮。
『伍』 如何分辨實拍還視頻還是CG視頻
實拍結合CG是比較常用的解決方案,分不分得出的看製作的細不細了,3D渲染,合成師傅的功底高不高,有些東西合成出來肉眼都看不出來。
『陸』 求地理小知識
三堰屬於十堰還是十堰屬於三堰?
答案:三堰屬於十堰。
『柒』 地理小報素材
魏格納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個突出部分,恰好對應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相反,巴西海岸每一個海灣,在非洲西岸就有一個突出部分與之對應。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這位青年學家的腦海里突然掠過這樣一個念頭: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是不是曾經貼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從前它們之間沒有大西洋,是由於地球自轉的分力使原始大陸分裂、漂移,才形成如今的海陸分布情況的?
第二年,魏格納開始搜集資料,驗證自己的設想。他首先追蹤了大西洋兩岸的山系和地層,結果令人振奮:北美洲紐芬蘭一帶的褶皺山系與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褶皺山系遙相呼應,暗示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前曾經「親密接觸」;美國阿巴拉契亞山的褶皺帶,其東北端沒入大西洋,延至對岸,在英國西部和中歐一帶復又出現;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區(老於20億年)可以與巴西的古老岩石區相銜接,而且二者之間的岩石結構、構造也彼此吻合;與非洲南端的開普勒山脈的地層相對應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脈中的岩石。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對此,魏格納作了一個很淺顯的比喻。他說,如果兩片撕碎了的報紙按其參差的毛邊可以拼接起來,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連接,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這兩片破報紙是由完整的一張撕開得來的。除了大西洋兩岸的證據,魏格納甚至在非洲和印度、澳大利亞等大陸之間,也發現有地層構造之間的聯系,而這種聯系都限於中生代之前即2.5億年以前的地層和構造。看來,報紙的版面規模巨大。
沉浸在喜悅中的魏格納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學家就已發現,在目前遠隔重洋的一些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例如,中龍是一種小型爬行動物,生活在遠古時期的陸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紀到二疊紀形成的地層中找到,也出現在南非的石炭紀、二疊紀的同類地層中。而迄今為止,世界上其它大陸上,都未曾找到過這種動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龍,是如何游過由鹹水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種園庭蝸牛,既發現於德國和英國等地,也分布於大西洋對岸的北美洲。蝸牛素以步履緩慢著稱,居然有本事跨過大西洋的千重波瀾,從一岸傳播到另一岸?當時沒有人類發明的飛機和艦艇,甚至連鳥類還沒有在地球上出現,蝸牛是怎麼過去的?
再來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齒,這是一種古代的蕨類植物,廣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層中,即現代版圖中比較靠南方的大陸上。植物沒有腿,也不會游泳,如何漂洋過海的?
為解釋這些現象,魏格納之前的古生物學家曾提出「陸橋說」,他們設想在這些大陸之間的大洋中,一度有狹長的陸地或一系列島嶼把遙遠的大陸連接起來,植物與動物通過陸橋遠涉千萬里,到達另外的大陸;後來這些陸橋沉沒消失了,各大陸被大洋完全分隔開來。這種觀點被稱為「固定論」,即大陸與海洋是固定不動的。而魏格納的解釋則是「活動論」的,各大陸之間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並不是因為它們之間曾有什麼陸橋相連,而是由於這些大陸本來就是直接連在一起的,到後來才分裂漂移,各奔東西。固定論與活動論的爭論,與火成論與水成論的爭論、漸變論與災變論的爭論一道,被人們稱為地質學三大論戰。作為活動論的先驅,魏格納一開始幾乎是孤軍奮戰。
古代冰川的分布也支持魏格納的想法。距今約3億年前後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印度和南極洲,都曾發生過廣泛的冰川作用,有的地區還可以從冰川的擦痕判斷出古冰川的流動方向。從冰川遺跡分布的規模與特徵判斷,當時的冰川類型是在極地附近產生的大陸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古冰川遺跡殘留在大陸邊緣地區,冰川的運動方向是從海岸指向內陸,顯然冰川是不會登陸向高處運動的,這說明這些大陸上的古冰川不是源於本地。面對這種古冰川的分布及流向特徵,過去的地質學家一籌莫展。然而正是這些特徵,卻為大陸漂移說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終於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後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現他的屍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
李四光
李四光在地質科學上為祖國贏得的第一榮譽,就是發現了中國內地有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大量的實據,推翻了那些國內外學術權威認為在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的理論,為我國進行地質研究,奠定了真實可靠的理論基礎。李四光根據自己對中國地質的深入鑽研,認為「中國貧油論」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在1928年的時候,李四光就曾寫文章指出:美孚的失敗,並不能證明中國沒有油田可開。中國西北方出油的希望雖然最大,然而還有許多地方並非沒有希望。李四光從構造地質角度出發,認為油區是生油和儲油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而油田是儲油條件特別好的地區。找油要先找油區再找油田。他認為,我國石油勘探遠景最大的區域有以下三個:一是青、康、滇、緬大地槽;一是阿拉善—陝北盆地;另一是東北—華北的平原地區。他說首先應該把柴達木盆地、黑河地區、四川盆地、伊陝台地、阿寧台地、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等地區,作為尋找石油的對象。
李四光的報告極大地鼓舞了石油戰線的廣大工作者。1954年初,地質部成立了全國石油、天然氣普查委員會。1955年1月20日,地質部召開第一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決定組成新疆、柴達木、鄂爾多斯、四川、華北5個石油普查大隊。經過艱苦工作,終於發現了很多可能儲油的構造。
1956年1月下旬,地質部召開第二次全國石油普查工作會議,決定1956年將派93個地質隊,430多名地質人員奔赴12個地區進行普查和細測。這樣經過3年的石油普查工作,在新疆、青海、四川、江蘇、貴州、廣西及華北、東北等有希望的含油遠景區,找到了幾百個可能的儲油構造,並在柴達木等構造上,探到了具有工業價值的油流。
著名的活火山
火山地質總是能形成壯美奇特的景觀,成為旅遊勝地,有時我們陶醉其中,卻忘記了那裡還有隨時會噴發的活火山。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觀賞性:★★★★★危險性:★★★★★黃石公園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國家公園,最初吸引人們的興趣並使黃石成為國家公園的顯著特徵是地質方面的地熱現象,這里擁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間歇泉和溫泉、彩色的黃石河大峽谷、化石森林,以及黃石湖。但是,很多年來黃石國家公園的遊客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所有這些溫泉、間歇泉和蒸氣孔都需要巨大的地核熔岩能量來維持,在黃石公園熔岩散發出的熱量已經非常接近地表。專家表示,黃石火山噴發周期為60-80萬年,而至今距離上次噴發時間已經有64.2萬年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活火山已經進入了紅色預警狀態,就算在不受外力(指太陽活動以及人工鑽探)的情況下它也隨時都可能噴發。一旦噴發,那麼美國將會遭受重創,三分之二的國土會被火山灰淹沒,破壞力度將是1980年噴發的聖海倫斯火山的1千倍。屆時,火山噴發還會向空中釋放有毒氣體,令數以千計的航班停飛,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日本富士山觀賞性:★★★★★危險性:★★★★☆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徵。整個山體呈圓錐狀,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富士山其實是一座休眠火山。據傳是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此後變成休眠火山。1707年的噴發是由於地震引起,而當時的地震有8.4級。
巴厘島觀賞性:★★★★☆危險性:★★★★☆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活火山,又稱巴厘峰。海拔3140米,為島的最高峰,當地人奉為聖山。火山位於島的東北部,噴發周期一般約50年。1963年的一次噴發是百餘年來最猛烈的一次,熱浪高達1萬米,火山灰在4000米高空彌漫全島,人畜傷亡慘重。
菲律賓呂宋島觀賞性:★★★☆☆危險性:★★★★☆呂宋島南部的馬榮火山支配著萊加斯皮市。號稱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錐,日本富士山僅次於它,經常被人拿來和日本的富士山相媲美,是菲律賓著名的旅遊景點,近來的多次瀕臨噴發,雖然菲律賓政府疏散了附近居民,卻反而吸引了許多欲一睹完美火山爆發景象的火山愛好者及攝影愛好者。1616年以來有30次以上的爆發記錄,1993年的爆發導致75人死亡;最具破壞力的一次發生在1814年,當時卡格沙瓦城遭掩埋。
長白山天池觀賞性:★★★★☆危險性:★★★☆☆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據史籍記載,自16世紀以來它又爆發了3次,當火山爆發噴射出大量熔岩之後,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在的天池。
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觀賞性:★★★★☆危險性:★★★☆☆大屯山群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份,包括了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向天山、中正山、二子山、菜公坑山、枕頭山及烘爐山等山峰。由於天然環境極佳,形成了這里獨特的美麗風景。2009年,台灣中研院研究員對大屯火山群地表結構進行分析,推翻大屯火山群是「休火山」的說法,並將最近一次爆發時間從20萬年前修正到5,000年前,屬於國際火山學會定義的「活火山」,指出大屯火山群若爆發,災情可能比「921地震」還嚴重,威脅台北地區600萬人。
驚人細數世界上驚人的活火山:
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堪察加半島,俄羅斯。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是亞洲最高的一座活火山,首次爆發是在1697年,而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最初喀拉喀托火山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海面,經過數次火山噴發後,就形成了如今的喀拉喀托火山島。
瑞尼爾火山,皮爾斯縣,華盛頓。瑞尼爾火山確實漂亮,但同時卻存在著十年一次的火山爆發隱患,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具潛在破壞性的活火山。
基拉韋厄火山,夏威夷,美國。基拉韋厄火山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體,位於夏威夷島東南部,被譽為「夏威夷火山女神」。
埃格蒙特山,北島,紐西蘭。雖然在紐西蘭人們都稱它為「埃格蒙特山」,然而「塔拉納基山」才是它真正的名字,與日本的富士山甚是相像,曾出現在電影《最後的武士》中。
阿雷納爾火山,阿拉胡埃拉省,哥斯大黎加。盡管阿雷納爾火山還處於休眠期,但該地區豐富的溫泉資源已經說明了火山內部的活躍運動。
富士山,日本。富士山自18世紀以來就從未爆發過。斯特龍博利火山,斯特龍博利火山島,義大利。活躍的斯特龍博利火山已經吸引了眾多地質學家到此考察研究。
帕里納科塔火山,智利/玻利維亞。坐落於拉烏卡國家公園的帕里納科塔火山,附近有包括羊駝、美洲獅等眾多的野生動物。
波阿斯火山,哥斯大黎加。蒸騰著煙霧的波阿斯火山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但更吸引人的是該該地區獨有的黃綠色松鼠。
婆羅摩火山,爪哇東部,印度尼西亞。如果您來參加爪哇當地的傳統節日,便能發現當地人都將貢品投入婆羅摩火山,而這個習俗已從15世紀延續至今。
哥倫布錯把美洲作印度
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
『捌』 海南保亭縣人文自然,地理,環境氣候,交通,特產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地處海南省南部內陸,北緯18°23′—18°53′,東經109°21′—
109°48′,東接陵水縣,南鄰三亞市,西連三亞市、樂東縣,北依五指山市、瓊中縣。縣境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54公里,總面積1166.6平方公
里,占海南省陸地總面積的3.42%。
保亭處於北緯18°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0.7-24.5℃,冬季溫暖如春,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800-2300毫米,負氧離子濃度在每立方厘米8200個以上,可謂「溫而不熱、涼而不寒、爽而不燥、潤而不潮」。
動物資源
保亭縣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終年花果不斷,河溝縱橫,自然條件優越,為各
種陸棲脊椎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境。縣境內動物種類繁多,僅鳥類就有300多種和10多個亞種。據1980年統計,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就有
58種。1990年縣內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海南黑冠長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鷓鴣、孔雀雉、四爪陸龜、巨蜥、蟒等7種;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獼
猴、穿山甲、黑熊、海南水獺、海南大靈貓、小靈貓、海南免、海南巨松鼠、山瑞鱉、虎紋蛙、風頭鷹、斑尾鵑鳩、緋胸鸚鵡、棱皮龜、地龜、三線殼龜、凹甲陸龜
等17種;屬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椰子貓,果子狸、紅狹狳、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海南鷯哥、海南八哥、龜科(所有種)、赤麂、鷓鴣等11種。由於森林面
積不斷減少和人為的捕殺,保亭縣境內的珍稀保護動物也日益減少,有的絕跡。[3]
水電資源
保亭縣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大小河流密布,水能蘊藏量9萬多千瓦,已開發利用8580千瓦,占可供開發利用的24%。[3]
林產資源
保亭縣經濟林木主要有特類木材:花梨、坡壘、子京、荔枝、母生等5種喬
木;一類木材:陸均松、脈葉羅漢松(竹葉松)、短葉羅漢松(短葉竹葉松)、竹柏、海南油杉、綠楠、毛苦梓、黑枝苦梓、荔枝、楨楠、青梅、鐵棱、烏營、雞
尖、吊蘭苦梓、觀光木、石碌苦梓、油丹、枇杷丹、海棠、蝴蝶樹、孔雀豆、科禮、紅錐、紅稠、薄皮紅桐、烏稠、賽胭脂、紅欏、麻楝、細子龍、柄果木、賽韶
子、石梓、鶯歌等34種喬木;二類木材:粗榧、海南粗榧、南亞松、海南五葉針松、黃果桂、麥卡桂、廣東鉤梓、毛丹、尖尾楠、山刺血、烏果、刺血、肖蒲桃、
多腺水翁、烏墨、皺萼、蒲桃、李萬蒲桃、碎葉蒲桃、米花木、海南米花木、三脈木、海南三脈木、長柄銀葉樹、石斑、車輪梅、毛車輪梅、油楠、倒卵阿丁楓、陳
木、海南錐、台灣錐、越南榆、菠蘿蜜、小葉胭脂、大葉胭脂、洛羅、紅果、堅木、紅椿、龍眼、單葉豆等46種喬木;三類木材:雞毛松、隆蘭、黃樟、厚殼桂、
華楨楠、海南加賜、海南紅楣、五梨木白茶、相思、白格、黑格、黃檀、灰稠、盤殼木、海南樫木、苦楝、毛荔枝、酸棗等110種喬木。這些樹木主要分布在西北
部的同安嶺、情安嶺、馬咀嶺、紅水嶺、南蓄嶺以及南改嶺和東南部的七指嶺、駁百嶺、四方嶺。[3]
礦產資源
保亭縣現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鐵、金沙、水晶、石灰石、大理石等11種,其中已探明具開采價值的有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結晶灰岩。[3]
經濟
編輯
綜述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16.1億元,是2006年6.99億元的2.3
倍,年均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是2006年1.75億元的15.4倍,年均增長72.9%;五年累計完成投資60.9億元,是上
個五年8.12億元的7.5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億元,是2006年2263萬元的10.2倍,年均增長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600元,是2006年6446元的2.3倍00,農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是26年1942元的2.2倍,年均分別增長17.7%和16.5%。
在全省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考核中,該縣綜合得分排位大幅提升,由2007年的第12位分別提高到2009年的第2位和2010年的第3位,分別榮
獲二等獎和三等獎;2010年榮獲全省中部市縣農民增收工作二等獎。先後榮獲「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名優特產
編輯
紅毛丹
紅毛丹是典型的熱帶珍稀水果之一,其果實外形美觀、肉質細嫩、
鮮美爽口,營養豐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磷、鐵、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是果中佳品,曾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優先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紅毛丹生長對氣候、土壤、溫度、濕度的要求比較苛刻,在中國大陸地區,只有保亭最適宜發展種植紅毛丹。[8]
四棱豆
四棱豆:又稱翼豆、大翼豆、四角豆等,是豆種植物四棱
豆屬中的一個栽培品種,在保亭四季都能正常生長,其鮮豆莢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優質豆莢單莢重25克以上,莢長20公分以上,型如楊桃成棱,鮮莢翠綠,可炒、可煮、可生吃或泡成酸菜吃,還可作冷盤,肉質香脆,風味鮮美,在部分大中城市為稀有新奇的高檔菜。
樹仔菜
樹仔菜:屬熱帶灌木,樹仔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蛋白質
和礦物質。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多倍,維生素C和蛋白質是普通菜的45倍,其嫩梢細嫩多汁、肉質脆、無渣滓、味道鮮美,炒食、煮食均
可,由於粗生耐長,種植不需施用化肥和化學農葯,保持了原有天然屬性,是具有保亭山區特色的"綠色食品"。
龍眼
龍眼俗稱「桂圓」,是中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
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
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
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
後身體虛弱等症。現代醫學實踐證明,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
霜凍地區為合適。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葯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保亭龍眼種植面積26000畝。[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