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導論課後思考題

人文地理導論課後思考題

發布時間: 2021-02-14 17:17:32

A. 推薦幾本人文地理學考研時用的參考書!

人文地理學我今年考過,我考的專業課是經濟地理學(李小建)、經濟地理學導版論(楊萬鍾)權。人文地理有的要考高教版的人文地理學(趙榮),城市地理學,區域規劃等,知識學要儲備的比較多,你要多看一些關於人文地理方面的書。

B. 跪求重慶師范大學人文地理考研歷年真題

言多無益,建議「買、買」!
去買該校的歷年真題,最好直接到學校購買,一般在學專校的資料室或者圖屬書館,花錢很少的,並且訂裝成冊,相當方便。
親自去!——很重要!為什麼?——實在買不到成冊的歷年真題,乾脆就在校園找再度研究生索取——很有效!

C. 地理科學導論的復習方向

一、課程性質和設置目的 《地理學導論》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地理科學專業(本科)的基礎課程,它提供了學生認知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是學生深入學習地理學其它各專業課程的前導。其目的是要引導學生較全面、系統地了解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地理學的學科體系和分支學科內容、地理學的發展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掌握地理學的研究和學習方法,進一步明確地理學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通過對地理學發展歷史的全面回顧,強化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為日後學習其它地理學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內容及考核目標 本課程考試的目標是使考生全面了解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地理學的學科體系、地理學的發展歷史、現狀與趨勢,明確地理學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地理學的研究與學習方法,強化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增強綜合分析與解決地理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要求考生系統理解和掌握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習內容,並在此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本課程考試主要測試考生對地理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運用地理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地理學知識包括地理學基礎知識,也包括其它相關理論知識;地理學知識運用能力包括綜合運用能力和專項運用能力。 第一章 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和任務 要求學生對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有一個正確的、全面的認識,了解地理學的性質、特點和任務,了解地理學的科學體系及分支學科,明確地理學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球表層的結構 (1)地球表層的涵義 (識記) (2)地球表層的圈層組成(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智慧圈)(識記) (3)生物圈與智慧圈的區別與聯系 (理解、應用) (4)地球外部各圈層特徵及相互間的關系 (理解、應用) (5)地球表層特徵 (理解、應用) (6)地球表層物質三態的相互轉化 (理解、應用) (7)地球表層內外力相互作用的表現 (理解、應用) (8)地球表層有機界和無機界的相互轉化 (理解、應用) (9)如何理解地球表層是循環發展的動態系統 (理解、應用) (10)地球表層的能量轉換(理解、應用) (11)地球表層的整體性和進化發展的特徵(理解、應用) 2.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1)地理科學所研究的地球表層的范圍 (識記) (2)地理環境的概念及其類型 (識記) (3)自然綜合體的概念及其內涵 (識記) (3)地理系統(系統思想和地理系統思想) (識記) (4)人地關系研究的實質和意義 (理解、應用) (5)地理環境、自然綜合體、地理系統的基本聯系 (理解、應用) (6)如何用系統論的觀點認識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理解、應用) 3.地理學的性質和任務 (1)地理學的性質(理解) (2)地理學的特徵(理解) (3)地理學研究的目的和任務(理解、應用) 4.地理學的科學體系 (1)地理學的科學體系及分支學科 (理解) (2)地理學的科學層次問題(理解、應用) (3)地理學與其他科學的關系(地理學與地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的關系)(理解、應用) 第二章 地理學發展簡史 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地理學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觀。全面了解和掌握古代地理學的特點,特別是西方古代地理觀和我國古代地理觀發展的異同。了解地理大發現的背景及其對地理學發展的貢獻。了解近代地理學的特點和發展過程,以及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和李特爾——的貢獻。 1.古代地理學 (1)西方古代地理學(古希臘最早的地理記述,古希臘地理觀,中世紀西方地理學新的地理實踐,中世紀後期對傳統地理學思想的挑戰) (識記、理解、簡單應用) (2)中國古代地理學(秦以前的地理著述、地圖、地理觀;秦漢至明清時期的地理探險與地理著作、方誌、測量與繪圖) (識記、理解、應用) (3)中、西方古代地理觀的異同(理解、應用) 2.地理大發現 (1)地理大發現的背景(理解、應用) (2)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障礙的突破、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繞過非洲通往東方航線的發現、首次全球航行、世界地圖的基本完成) (識記、理解、簡單應用) (3)地理大發現的科學意義(理解、應用) (4)地理大發現對地理學發展的影響(理解、應用) 3.近代地理學 (1)近代地理學創立的時代背景(理解、應用) (2)近代地理探測(極地探險、海洋探測、大陸內部探測和國土資源勘察、中國境內近代地理探測) (識記、理解、應用) (3)近代地理學奠基人及其貢獻(洪堡的科學業績與科學貢獻、李特爾的科學業績與科學貢獻) (識記、理解、應用) (4)近代地理學的分化與發展(自然地理學、區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人與環境關系研究) (識記、理解、應用) (5)舊中國的近代地理學(張相文與竺可楨的地位和作用) (識記、理解、應用) 第三章地理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要求學生系統了解現代地理學產生的背景、特點和發展過程,掌握現代地理學發展的基本趨勢。系統了解竺可楨對新中國地理學發展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所進行的大規模的綜合地理考察,我國的自然區劃,我國地理各部門學科的發展。掌握當代中國地理學的進展。 1. 現代地理學 (1)現代地理學產生的背景(社會背景、科學技術背景)(理解、應用) (2)現代地理學的特點 (識記、理解、應用) (3)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 (理解、應用) (4)現代地理學發展的基本趨勢(理論地理學方向、統一地理學方向、生態研究方向、空間研究方向、社會文化研究方向、應用研究方向)(識記、理解、應用) 2.新中國的地理學 (1)新中國地理學發展經歷的三大發展階段 (理解) (2)竺可楨對新中國地理學的貢獻(識記、理解、應用) (3)大規模綜合地理考察及其成果(境內陸地綜合考察、海洋考察、南極考察)(識記、理解、應用) (4)地理各部門學科的發展(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 (理解、應用) (5)自然區劃工作(自然區劃的原則、理論依據和意義)(識記、理解、應用) (6)地理教育(理解、應用) 3.當代中國地理學的進展 (1)人文地理學在我國全面復興 (理解) (2)地理學的數量化、理論化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 (識記、理解、應用) (3)地理學密切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圍繞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方面)(理解、應用) (4)基礎研究的重要進展(青藏高原研究有了重大突破,現代冰川和第四紀冰川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歷史地理研究達到較高水平) (理解、應用) (5)我國地理學未來的發展前景 (理解、應用) 第四章地理學的研究和學習方法 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及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掌握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掌握地理學研究的方法論。 1.科學方法與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 (1)科學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的涵義和特點)(識記、理解、應用) (2)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課題設想、調查分析、課題論證、實踐研究、假說設想、檢驗驗證、理論法則等各階段的任務和目標)(識記、理解、應用) 2.地理學傳統研究方法 (1)地理資料的研究與地理思想的表現方法(比較法、綜合分析法、歷史法、描述法)(識記、理解、應用) (2)地圖方法 (理解、應用) (3)地理調查法(地理調查的一般過程——准備階段、野外工作階段和內業整理總結階段;地理調查方式——觀察、記錄、訪問調查、意向調查、史籍調查、統計資料調查) (識記、理解、應用) 3.地理學現代研究方法 (1)現代觀測方法(定位觀測、遙感方法——航空遙感和航天遙感)(識記、理解、應用) (2)地理模擬方法(實驗模擬和數學模擬) (識記、理解、應用) (3)數學方法與系統方法的特點和應用方式(識記、理解、應用) 4.地理學研究的方法論 (1)大科學群體觀念(理解、應用) (2)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解、應用) 5.地理學的學習方法(理解、應用) 三、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試目標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課程的考試目標共分為三個能力層次:識記、理解、應用,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的關系,後者必須建立在前者基礎上。其具體含義為: 1.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並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2.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3.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一般分為「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其中「簡單應用」指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一兩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綜合應用」指在簡單應用的基礎上能用學過的多個知識點綜合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二)自學方法指導 1.考生自學時,應先閱讀本大綱中的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以便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地掌握課程內容。 2.在了解綱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認真閱讀指定教材,把握各章節的具體內容,並融會貫通,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內容體系。 3.在自學每一章節內容時,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避免沒有理解情況下的死記硬背;同時在對一些知識內容進行理解把握時,善於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從而達到深層次的認識水平。 4.為提高記憶效果,可以結合自學內容,動手做一些練習,這也是達到記憶、理解、應知應會的好辦法。 (三)對社會助學工作建議 1.應熟知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能力層次,並深刻理解對各知識點的考核目標。 3.輔導時,應以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鑽研教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要積極啟發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考生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培養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會存在不同難度的試題。 (四)對於命題考試的若干要求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內容和考核目標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 2.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比例大致是:「識記」為40%、「理解」為30%、「應用」為30%. 3.試題難易程度應合理:易、較易、較難、難比例為2:3:3:2. 4.本課程命題採用的基本題型包括概念解釋、填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等。 5.考試採用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80分鍾,採用百分制評分,60分為及格。

麻煩採納,謝謝!

D. 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新認識及專業導論課若干建議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原專業名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以內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容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為內容的基礎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專業。它涉及地理科學、人文科學、城鄉建設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城市建設、房地產業、旅遊業等方面飛速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專門人才。
在我國,如何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已經被作為基本國策提出,三者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綱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通過城鄉規劃和管理,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促進城鄉人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

E. 誰知道人文地理學課後思考題的答案急急急急······

你的問題也太模糊了吧!不可能是問全書的課後題答案吧!
如果是為了應付考試,那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完全沒必要知道你所謂的答案,因為人文地理的相關問題本來就沒有所謂答案之說,只是觀點不同而已!

F. 關於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學考研的問題

你這問的怎麼這么怪異,要知道經濟地理學只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而已,如果內你考容人文地理學,你有很多的方向可以選啊,經濟地理學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比較知名的人文地理學導師都以經濟地理學家自稱,或者就研究經濟地理學中的一個更細的方向,至於考哪個好呢,據我所知現在還沒有經濟地理學碩士點吧,如果有就恕我孤陋寡聞了。考什麼科目就要看你的方向了,現在的人文地理學方向很多,各個學校人文考研的科目也不一樣,比如有的會考經濟地理有的則要考自然地理,而有的更偏重與城市規劃方面,因而要求考城市規劃理論,還有的偏重於地理信息系統,要考計量地理學和GIS的理論,反正不統一,自己根據需要選擇就是,
考上後的研究方向同上,對了還有旅遊規劃也是人文的方向之一。
在你看來怎樣的學校是好一點的,一本,211還是什麼,樓上的列了一些,自己根據需要挑吧,建議是跳起來摸得到的即可,不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還有一點就是如今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考研有風險,慎重。
其它的嘛就是地理這個東西,萬金油樣的,什麼都懂一點什麼又懂的不多,所以嘛跨專業考研不是不可以,如果選出題綜合性很強的的學校就是自找麻煩。

G. (好的加分)人文地理學的方法論是什麼

人文地理學復的方法論制是:地理要素論
掌握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間的關系——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濟水平(工業、農業、服務業……)等。「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
地理要素之間會相互影響:位置影響氣候、自然資源,位置與資源影響交通、經濟水平與地位……

傳統的方法:分析還原法、主要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和理想化方法
研究的方法論:經驗主義方法論、實證主義方法論、人本主義方法論、結構主義方法論

H. 大學選修課 文化地理和人文地理概論主要學什麼 哪個好

人文地理學簡復而言之就是制是研究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文化地理學簡而言之就是是研究文化現象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那麼其區別就在於「人文」與「文化」了。
而人文與自然相對應,是包括文化的,所以文化地理學屬於人文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
人文地理學最主要的包括:人口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等。
文化地理學主要包括:民族地理學、宗教地理學、語言地理學、藝術地理學等。
當然,兩門學科是有交叉和重疊的,比如文化區、文化擴散、文化景觀等基礎內容都是會講的。
因此,
兩個都是大學地理學科類專業很重要的課程,選哪個還的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想學全學范的話就選人文地理學,如果想學部分學精一點的話就選文化地理學。但如果兩個都能選的話,建議兩個都學。

I. 人文地理學趙榮第二版思考題答案,真的很急,謝謝好心人幫忙發郵箱。qq1169073726

gdfgrgfdgd

J. 人文地理學導論 顧朝林 有沒有pdf版的直接傳百度就行了

http://max.book118.com/html/2011/0415/148043.shtm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