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的民族講解

地理中國的民族講解

發布時間: 2021-02-14 14:48:32

1. 誰知道56民族的習俗、來歷多報點兒,明天地理課要用。快快快!!!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里,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穀神保佑。

2. 關於中國幾個主要民族的介紹,要詳細一點,涉及到地理,風土人情,服飾,歷史,食品等

在中國西北邊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皚皚的天山,天山腳下聚居著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 總人口達987萬人(2009年),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族共計941.3796萬人(2006年),約佔新疆總人口的46%。根據史籍記載:維吾爾族原是公元三世紀游牧於中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一帶的游牧民族。由於受部落間戰爭的影響,各個部落的分支逐漸遷徙西域(今新疆)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烏魯木齊、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開封、鄭州等地。

維吾爾族也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維吾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民族使用維吾爾語,該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歷史上維吾爾族人民曾先後使用過古突厥文、回鶻文、古維吾爾文等。公元10世紀伊斯蘭教傳人後,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創制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20世紀80年代初,又恢復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葡萄乾、哈密瓜、黃蘿卜(胡蘿卜)醬等。

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房,經濟條件好的住房講究,設有廊房,並雕花紋或繪制圖案。

維吾爾族傳統服裝極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扎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城市婦女現在已多穿西裝上衣和裙子;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膠質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維吾爾族花帽有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絲線綉成的民族風格圖案,有些還綴有彩色珠片;婦女常以耳環、手鐲、項鏈為裝飾品,有時還染指甲,以兩眉相連形式畫眉;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發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辮梢散開,頭上別新月形梳子為飾品。也有人將發辮盤系成發結。地毯、花帽、艾德來斯綢、民間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維吾爾族最盛名的傳統工藝製品。

3. 地理《中國的民族》說課稿

《中國的民族抄》是初中地理《人襲口與民族》的第二節內容。內容包括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的民族政策。你可以從四個方面談談對這節課的設想。
1.簡析: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是重要內容之一。它包括民族數目、主要少數民族、各民族的分布、民族政策四個知識點。本節內容是中國地理的總論部分,它為後面學習區域地理打下了基礎,而且培養了我們的民族觀念,並從理論上闡述了我國的民族政策,以加深對我國民族政策的認識。2.重點、難點:民族是構成一個國家的重要因素,不同類型的國家對民族…

4. 中國的地理、山河、民族、歷史

可是你具體要問什麼呢?或者說問的這個具體要用來寫什麼?或是回答什麼問題?

5. 地理中國的解說人和

地理中國的解說我屮你妹!!!動不動就什麼什麼「呢」(結尾總是有氣無力的說回)越聽越別扭!地理中國答解說我屮你小姨子!!!屮你閨女!!!你「呢」你媽了個死B!解說的什麼玩意!!趕緊滾出地理中國!別問我「為什麼呢」!!!

6. 中國地理56個民族這一課的考點在哪裡

考點一: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西南、西北和東北;
考點二:主要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課本中提到的傳統節日、舞蹈和樂器等)

7. 地理,中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維吾爾族 傣族 朝鮮族 蒙古族
D

8. 中國各民族的地理位置

京族
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的(氵萬)尾、山心、巫頭潭吉4個自然村。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

景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 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分散居於其他州縣。

白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保安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保安回」等。

藏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

達斡爾族介紹
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嫩江兩岸,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莫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朝鮮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龍江、遼寧省,其餘散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內地一些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

拉祜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高山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其餘3000多人,散居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賽夏人。

黎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東方、 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縣 和樂東、瓊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縣。

哈尼族介紹
絕大部分集中聚居於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

哈薩克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肅、青海等部分地區。

珞巴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

赫哲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 個民族鄉。

基諾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 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基諾民族鄉.

滿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遼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

門巴族介紹
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脫縣和錯那縣。

納西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散布於維西、中甸、德欽、寧蒗、永勝等縣。

傣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邊境的弧形地帶, 西雙版納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元江、新平等自治縣。

徳昻族介紹
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鎮康縣。

東鄉族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的黔東、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縣。

鄂溫克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 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鄂溫克族生活的地區,處於大興安嶺支脈的丘陵山區。

鄂倫春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 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 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

柯爾克孜族介紹
主主要 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 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 斯、昭蘇、額敏等縣。

毛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

怒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僳僳自治州的瀘水、福貢、貢山、蘭坪縣。

苗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約占苗族總人口的50%)、湖南、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其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區。

仫佬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 部山區,9 0 %聚居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普米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 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氂牛山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 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里等地,與當地民族雜居。

撒拉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青海、甘肅、新疆等州縣。

獨龍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 獨龍河兩岸的河谷地帶。

布朗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的布朗山和西定、巴達、打洛山區,其餘的散居在臨滄、思茅等地。

瑤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和江西等省區。

仡佬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畲族介紹
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兩省的廣大山區,其餘分布在江西、廣東和安徽省境內。

土族介紹
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

佤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等縣。

彝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裕固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壯族介紹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他們的主要聚居地。

羌族介紹
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縣。

烏孜別克族介紹
分散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和北部,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和睦相處。

錫伯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區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和遼寧、 吉林等省。

塔吉克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塔塔爾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烏魯木齊。

你的分可不好掙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