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伽師縣人文地理

伽師縣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4 10:22:26

⑴ 為什麼一帶一路喀什沒有投資價值從人文地理環境喀什都受到了發展限制!近幾年發現越來越差的原因!

折疊位置境域喀什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理位置為北緯35°20′~40°18′,東經73°20′~79°57′。喀什地區與4個鄰國接壤,西部與塔吉克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爾)為鄰,邊境線總長888.55公里;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與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圖什、烏恰、阿克陶3市(縣)毗鄰,東南與和田地區皮山縣接壤。喀什地區總面積約16.2萬平方公里,東西寬約37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在所轄12個縣(市)中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面積最大,為52358.8平方公里,其次為葉城縣28266.3平方公里、巴楚縣21700平方公里,最小為澤普縣923.68平方公里。[1]折疊地形地貌喀什地區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北有天山南脈橫卧,西有帕米爾高原聳立,南部是喀喇昆侖山,東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諸山和沙漠環繞的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沖積平原猶如綠色的寶石鑲嵌其中。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輪廓是由穩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侖山地槽褶皺帶為主的構造單元組成。印度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也較難穿透,造成喀什地區乾旱炎熱的暖溫帶的荒漠景觀。而山區的冰雪融水給綠洲的開發創造了條件,形成較集中的喀什噶爾和葉爾羌河兩大著名綠洲。境內最高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區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2]折疊氣候環境喀什地區處在中亞腹部,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氣溫年和日變化大,降水很少,蒸發旺盛。夏季炎熱,但酷暑期短;冬無嚴寒,但低溫期長;春夏多大風、沙暴、浮塵天氣。因地形復雜、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5個區:喀什平原氣候區。包括喀什市北部、中部廣大沖積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大,降水變化顯著。日照長,蒸發強,氣候乾燥。冬季低溫期長,夏季長而炎熱。春季升溫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溫迅速。春季多大風、沙暴。浮塵日數頻繁。沙漠荒漠氣候區。喀什市南部、麥蓋提縣東部和葉城東北部屬塔克拉瑪干沙漠荒漠區。大陸性氣候極顯著,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熱,冷暖變化劇烈。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風沙多,日照強。山地丘陵氣候區。葉城縣中部、巴楚縣和伽師縣北部,疏附縣、英吉沙縣和莎車縣西部海拔1500~3000米處山區丘陵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下,冬季較長,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時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發生。山區河谷地帶氣候適宜,夏季溫熱,冬季偏暖。帕米爾高原氣候區。主要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和。降水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大風日數多,光照充足,輻射強,天氣晴朗。昆侖山氣候區。主要包括塔什庫爾干縣南部和葉城縣南部。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山峰終年積雪,氣候嚴寒,空氣乾燥,低壓缺氧,風大雪多,天氣多變。全年可分為冷暖兩季。

⑵ 新疆的特色

新疆的特色:

1、新疆旅遊強縣(1個)

布爾津縣景點:喀納斯景區(AAAAA)

2、5A級旅遊景區(7個)

天山天池風景區(阜康市)、喀納斯湖景區、葡萄溝風景區、可可托海景區(富蘊縣)、那拉提旅遊景區(新源縣)、澤普金湖楊景區(澤普縣) 、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烏魯木齊市)

3、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阜康市)、新疆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博湖縣)、新疆庫木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吐魯番)、新疆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博樂市)

4、國家地質公園(7個)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天山天池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新疆溫宿鹽丘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富蘊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

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庫爾勒)、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精河縣)、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靜縣)、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宿縣)、新疆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鞏留縣)

6、國家濕地公園(4個)

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烏魯木齊市)、和布克賽爾國家濕地公園

7、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岩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據地質研究,紅山是在距今約八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時期,同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資源,曾發現了距今2.7億年前的古鱈魚化石和酷似人類鞋印的化石。

8、火焰山古稱赤石山是吐魯番最出名的景點,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呈東西走向。火焰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山長100多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

(2)伽師縣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24省市區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新疆位列第五。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⑶ 阿克坡台古城有哪些傳說

在汗諾依古城遺址南面不遠處的戈壁荒灘上,阿克坡台古城巍然屹立,而且面積也和汗諾依古城相當,難道古代的疏勒國竟然擁有一個和王都同樣大小的城市嗎?

當地維吾爾族一位老人說:「在離伽師縣城東南30000米處有一個古城,它位於古絲綢之路上。在伽師縣成立以前,還有人在那裡居住,而且特別繁榮,後來因為沙漠的侵蝕以及水源的乾涸,它逐漸被沙漠掩埋了,關於這個古城更多的歷史我也不知道了。」

關於阿克坡台古城的歷史,在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而關於古城的傳說,卻在當地維吾爾族人中流傳了1000多年。

傳說疏勒國的王子看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打算娶她作為自己的王妃,然而卻遭到父親疏勒國王的反對。於是,為了追求自由和愛情,這位王子毅然離開了自己的國家,放棄了王位的繼承權。王子在離王都不遠處的地方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並和她結成了夫妻,在他們相遇的地方住了下來。由於王子的威望很高,於是百姓們紛紛投靠到王子這邊,並建立了一個很大的城堡。

國王派兵前來攻打,卻被百姓自發組織的軍隊打敗了,然而王子卻依然讓自己的父親繼續為王。國王被感動了,於是把王子建立的城堡正式封給王子,父子兩人共同管理國家。

當然,傳說是美麗的,但並不能代表歷史。當我們站在古城荒廢的台基上,再一次俯瞰阿克坡台古城時,許多疑問仍然未解:這座古城究竟始建於什麼年代?它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被廢棄的呢?在古城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一條絲綢之路孕育了無數的古國文化與城堡故事,古城記憶不僅有著伽師血脈,更濃溢著伽師悠久豐厚的民間、民俗、人文、地理的文化,如同一捧黃沙、一串駝鈴、一頁佛經、一串經文,更猶如一根蘸了墨正在羊皮紙上留下痕跡的羽毛,每一點、每一滴都在讓伽師這座「古城包圍之城」集古老、古韻、古色、古香於一身,令散發著濃郁古樸氣息的伽師魅力無比。

⑷ 南疆和北疆都各自有哪些城市

南疆有喀什、庫車城市,北疆有伊犁、伊寧市、烏魯木齊市。

1、喀什

喀什是南疆的城市內,世界四大容古文明的交匯處。這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自古以來,不知吸引了多少旅行者的目光,留下了多少愛慕者的腳步。

2、庫車

庫車是南疆的城市,有克孜爾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峽谷等著名景點。庫車就像一塊海綿,吸納了四面八方的文明因子,留下了比敦煌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在西域文明史上盛極一時。

3、伊犁

伊犁是北疆的城市。河谷藏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角。北邊、東邊、南邊,三面都是山,擁著兩道美麗的山谷。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西極天馬的故鄉,是絲綢之路北線和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

4、伊寧市

伊寧市是北疆的城市。路過獨庫的必經之處。這里有著純天然的大草場。

5、烏魯木齊市

位於新疆的北疆地區,北疆地區相對氣候更加溫潤,規模比較大的城市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外,還有伊犁,奎屯,石河子,昌吉等。

⑸ 新疆南疆都有哪些城市

南疆的城市有:喀什市、阿克蘇市、和田市、阿圖什市、庫爾勒市、阿拉爾市、鐵門關市、圖木舒克市、昆玉市。

南疆,是指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

南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漢、維吾爾、塔吉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藝術和絢麗多彩的風情,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在古絲綢之路的南、中兩條干線上留下的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跡昭示著歷史的悠長與滄桑。

新疆的地理特徵是「三山夾兩盆」,新疆最北部為阿爾泰山,中部為天山,最南部為昆侖山系。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為准噶爾盆地,天山和昆侖山系之間為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稱之為南疆。南疆幅員遼闊,乾旱少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有許多綠洲。

新疆的地形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

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參考資料:網路-南疆



⑹ 喀什的地源她貌,人文地理氣候

折疊位置境域
喀什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地理位置為北緯35°′~40°18′,東經73°20′~79°57′。喀什地區與4個鄰國接壤,西部與塔吉克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爾)為鄰,邊境線總長888.55公里;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與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圖什、烏恰、阿克陶3市(縣)毗鄰,東南與和田地區皮山縣接壤。
喀什地區總面積約16.2萬平方公里,東西寬約37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在所轄12個縣(市)中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面積最大,為52 358.8平方公里,其次為葉城縣28 266.3平方公里、巴楚縣21 700平方公里,最小為澤普縣923.68平方公里。[1]
折疊地形地貌
喀什地區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北有天山南脈橫卧,西有帕米爾高原聳立,南部是喀喇昆侖山,東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諸山和沙漠環繞的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沖積平原猶如綠色的寶石鑲嵌其中。
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輪廓是由穩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侖山地槽褶皺帶為主的構造單元組成。印度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也較難穿透,造成喀什地區乾旱炎熱的暖溫帶的荒漠景觀。而山區的冰雪融水給綠洲的開發創造了條件,形成較集中的喀什噶爾和葉爾羌河兩大著名綠洲。境內最高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區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2]
折疊氣候環境
喀什地區處在中亞腹部,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氣溫年和日變化大,降水很少,蒸發旺盛。夏季炎熱,但酷暑期短;冬無嚴寒,但低溫期長;春夏多大風、沙暴、浮塵天氣。因地形復雜、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5個區:
喀什平原氣候區。包括喀什市北部、中部廣大沖積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大,降水變化顯著。日照長,蒸發強,氣候乾燥。冬季低溫期長,夏季長而炎熱。春季升溫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溫迅速。春季多大風、沙暴。浮塵日數頻繁。
沙漠荒漠氣候區。喀什市南部、麥蓋提縣東部和葉城東北部屬塔克拉瑪干沙漠荒漠區。大陸性氣候極顯著,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熱,冷暖變化劇烈。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風沙多,日照強。
山地丘陵氣候區。葉城縣中部、巴楚縣和伽師縣北部,疏附縣、英吉沙縣和莎車縣西部海拔1500~3000米處山區丘陵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下,冬季較長,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時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發生。山區河谷地帶氣候適宜,夏季溫熱,冬季偏暖。
帕米爾高原氣候區。主要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和。降水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大風日數多,光照充足,輻射強,天氣晴朗。
昆侖山氣候區。主要包括塔什庫爾干縣南部和葉城縣南部。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山峰終年積雪,氣候嚴寒,空氣乾燥,低壓缺氧,風大雪多,天氣多變。全年可分為冷暖兩季。

⑺ 喀什的地理位置

歷史文化名城·新疆喀什
喀什,全稱「喀什噶爾」,地處東經73°20′--79°57′,北緯35°20′--40°18′之間。東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侖山,與西藏阿里地區為鄰,西靠帕米爾高原,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接壤,北與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蘇地區相連。土地總面積16.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14.4萬人,有維吾爾、漢、回、塔吉克等32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佔90%,農村人口佔80%,轄1市11縣,即喀什市、疏附、疏勒、英吉沙、岳普湖、伽師、葉城、莎車、麥蓋提、巴楚縣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喀什素有「絲路明珠」之美稱,是國務院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喀什四季分明,夏無酷署,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1.8℃,年日照時數2652小時,年積溫4702℃,年無霜期224天,年降水量150毫米左右。水利資源豐富,10條河流年徑流量117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55億立方米。野生植物及礦產資源豐富,甘草、羅布麻等野生植物面積達3000萬畝;石油、黃金、玉石、水晶、雲母等礦產貯量很大,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喀什是塔里木盆地西緣最古老的綠洲之一,現有耕地600萬畝,可墾荒地1800萬畝,其中宜 農荒地1200萬畝,農業的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盛產小麥、玉米、棉花、水稻,被譽為「塞外江南」,是全國地區級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還盛產杏、梨、核桃、蘋果、葡萄、無花果、巴旦木、伽師瓜等。為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

喀什交通郵電初步形成了以喀什市為中心,聯結各縣,溝通南北疆的現代綜合性交通,運輸通訊網路314、315國道貫通喀什全區,主要干線公路實現瀝青化。1996貨物周轉量21416.9萬公里,旅客周轉量68026萬人。喀什機場於1953年通航,現為新疆第二大航空港。南疆鐵路亦已鋪就通車。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建成了衛星地面通訊站,12各縣市的電話已組成本地網,進入全國程式控制網,並可直撥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大中城市。

喀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自然景色獨特迷人,沙漠旅遊、冰川探險、高山旅遊等為各國遊客所傾慕。喀什歷史悠久,有眾多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的艾提尕爾清真寺、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葉爾羌汗朝古跡等景點,集中體現了維吾爾文化和建築藝術特色。喀什以其濃郁的歷史文化、絢麗的民俗風情、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在整個新疆地區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觀光游覽,以致於人常說:「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

http://www.ctn.com.cn/china/xinjiang/kashi/

⑻ 新疆喀什市有多少人口多少維族人

截至2018年底,喀什地區戶籍人口總戶數120.14萬戶,總人口463.38萬人,城鎮人口106.53萬人,占專總人口比重(戶籍人屬口城鎮化率)為22.99%。維吾爾族人口428.9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2.56%。

漢族人口27.8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01%;維吾爾族人口428.9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2.56%;塔吉克族人口4.36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0.94%;其他民族人口2.2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0.48%。

喀什地區主體民族為維吾爾族,次為漢、塔吉克、回、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哈薩克、滿、錫伯、蒙古、藏、俄羅斯等民族。

(8)伽師縣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喀什是南疆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農牧產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東西方交通的咽喉樞紐和東西方經濟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匯點。

1986年12月,喀什市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2004年05月,喀什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