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雷電
A. 中國哪些地區雷電多
中國的雲南、海南、廣西是雷電事故發生最多的地方,6、7、8月是雷電災害內的高發期,每天13-21時是容我國雷電災害發生的集中時段,其中以15-17時最為突出,農田、在建的建築物、開闊地、水域等環境發生雷擊災害的比例最高。
B. 雷是由於什麼原因形成的,哪些地方會頻繁被雷擊
氣流在雷雨雲中的摩擦和分解會產生靜電,這些電一種是帶有正電荷粒子的正電,一種是帶有負電荷粒子的負電。正電荷在雲的上端,負電荷在雲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電荷。所以會形成雷電。煤炭資源以及礦場資源豐厚的地方,容易被雷擊,形成了雷區。
1.閃電:
當雷雨雲里的電荷和地面上的電荷同時加強時,這些電荷會沖破空氣的阻礙相接觸形成強大的電流,正電荷與負電荷就同時接觸到大氣,形成閃電。當這些異性電荷相遇時便會產生中和作用(放電)。激烈的電荷中和作用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閃電。大多數的閃電都是連接兩次的。
在中國,雷雨大多發生在5~8月份溫高濕重的天氣中。在春、秋兩季主要發生在江南地區,冬季最少,十月以後,長江以北廣大地區不會出現雷陣雨天氣。從一天內時段看,多發生在下午和傍晚。
C. 誰知道中國十大雷電災害區是哪裡
東南地區和西南地區。
D. 《地理·中國》十大地理懸案
鄱陽湖魔鬼三角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競爭先;連江通海胸懷廣,滋養生靈歲復年」。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長江。豐水季節浪涌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但是,它也存在一片類似於「百慕大」的神秘水域。
「百慕大危魔鬼域,鄱湖也有類同區;離奇神秘舟船警,險象環生不是虛」。鄱陽湖老爺廟附近的水域,是一片離奇神秘的水域,位於江西省都昌縣多寶鄉,是鄱陽湖連接贛江出口的狹長水域,有「拒五水一湖於咽喉」之說,南起松門山,北至星子縣城,全長24公里。在半個多世紀里,百餘艘船隻在這里離奇失蹤。這片魔鬼水域被人們稱為「中國的百慕大」,又稱「鄱陽湖魔鬼三角」。
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號行駛到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沉入湖底),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
鄱陽湖魔鬼三角
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神情恐懼,接著就精神失常了。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的潛水專家愛德華·波爾一行人來到鄱陽湖,歷經數月的打撈一無所獲,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夫再度在這里失蹤。
六十年代初,從松門山出發的一條漁船北去老爺廟,船行不遠便消失在岸上送行的老百姓的目光中,倏然沉入湖底。
1985年3月15日,一艘載重二十五噸,編號「饒機41838號」船舶,凌晨六時半在晨暉中沉沒於老爺廟以南三公里處的濁浪中。
1985年8月3日,江西進賢縣航運公司的兩艘各為二十噸的船隻,亦在老爺廟水域神奇般地葬身湖底。同一天中,同在此處遭此厄運的還有另外十二條船隻!
1985年9月,一艘來自安徽省的運載竹木的機動船在老爺廟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岸上行人目睹船手們抱著竹木狂呼救命,一個個逃到岸上後嚇得魂不附體,不敢回頭望濁浪翻滾的湖面。
1985年,在老爺廟水域沉沒的船隻有二十多條。
1986年3月15日,江西省豐城縣小港鄉編號為「豐機29356號」,載重量為二十噸的機動船,在老爺廟水域航行,突然,狂風驟起,惡浪狂舞,頃刻間,大船無奈地搖動著沉入湖底。
1988年,據都昌縣航監站負責人透露又有數十條船隻在此水域沉沒。
2012年,也有一艘日本漁船來此搜寶,奇怪的是,一船的人和大批珠寶都消失了,至今還無下落。
曾奪去許多無辜生命,毀滅過許多寶貴財富的鄱陽湖「魔鬼三角」,屢屢顯露殺機、製造慘案的秘密,究竟何在呢?問題似乎變得越來越令人不可捉摸,令人費解。這是個亟待解開的謎團。
E. 在中國什麼地方雷電最多
黑龍江漠河
F. 雷電天氣多出現在什麼時候(季節、天氣)
雷雨,按其成因,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對流旺盛所致的熱雷雨,專常見於夏季午後,范圍屬小而雨時短;另一種是冷暖空氣劇烈沖突,促使暖濕空氣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范圍大,雨時也較長。
在中國,雷雨大多發生在5~8月份溫高濕重的天氣中。在春、秋兩季主要發生在江南地區,冬季最少,十月以後,長江以北廣大地區出現雷陣雨天氣。從一天內時段看,多發生在下午和傍晚。
(6)地理中國雷電擴展閱讀:
中國屬於季風氣候,從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氣且戰且退。冷暖空氣頻繁交匯,形成一場場暴雨。中國大陸上主要雨帶位置亦隨季節由南向北推移。華南(兩廣、閩、台)是中國暴雨出現最多的地區。從4至9月都是雨季。
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為長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帶移至黃河以北,9月以後冬季風建立,雨帶隨之南撤。由於受夏季風的影響,中國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從東南向西北內陸減少,山地多於平原。而且東南沿海島嶼與沿海地區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減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別山、南嶺、武夷山等東南面或東面的坡地,都是這些地區暴雨日的中心。
G. 地理中國之峽谷驚雷
方網訊 連日來,由北京、山東、廣東等地來湖南邵陽市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尋幽的人流不斷,他們來尋的正是前不久被一位六旬老人發現的「三龍洞大峽谷」。
當地瑤民談谷色變
今年5月,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主席團執行委員老後(藝名)到虎形山瑤族鄉采風,晚上住在海拔11500多米的瑤寨里。聊天時,瑤寨一位老獵人告訴老後,附近兩座高山的山腳下有個「三龍洞」,那裡毒蛇遍地,猛獸成群,冬吐熱氣夏噴涼;據傳有人剛下到山腳便莫名其妙倒地身亡了,當地山民談谷色變,從來都不曾下去過。
老後聽後當即就有了探險的興趣,但由於當時時間緊張,老後只得將心願擱在心裡。
五上瑤山無功而返
在隨後的幾個月里,老後趁著好天氣六上瑤山去探「三龍洞」,但前五次一到瑤山便大雨傾盆,五次都無功而返。
8月初,老後第六次來到瑤山,並在8月6日清晨帶著30多個山民浩浩盪盪開往「三龍洞」。沒有路,山民便用砍刀開出一條路,到了懸崖絕壁時,老後和山民手握繩索攀援而下。然而行至中途時,晴朗的天氣一下變了,瓢潑大雨和滾滾驚雷突然降臨,一些山民心驚膽戰,想打道回府,最後在老後的堅持下,一行人歷盡艱辛,終於在大雨中平安下到峽穀穀底。
神秘峽谷撩開面紗
一行人的眼睛突然一亮!展現在他們面前的不是什麼洞,而是一派險峻秀美的景色。峽谷兩側奇峰聳立,崖壁摩天;谷底是一條東西走向的無名溪流,水若碧玉;最令人稱道的是鑲嵌在大峽谷身上的由20多座瀑布組成的大規模瀑布群,其中最高的瀑布高達200多米,十分壯觀;瀑布瀉積而成的形形色色的水潭,個個狀似仙湖。
行吟詩人拜倒在地
三龍洞大峽谷的神秘面紗揭開之後,山裡山外探險尋幽的人們紛至沓來,有時一天多達400多人。中國著名行吟詩人、60多歲的彭浩盪來到了三龍洞大峽谷,竟猛地拜倒在地,久久沒有起身,由衷地感謝上蒼把「這么秀美的大峽谷和大瀑布賜給瑤族人民」。
由於三龍洞大峽谷是老後發現的,當地政府決定授予老後「名譽瑤民」的稱號。目前,邵陽市有關旅行社正在組織虎形山大峽谷探險活動,當地政府正招商引資擬對其進行開發。(
H. 央視節目《地理中國》去哪裡取景
11月23日,CCTV-10《地理中國》欄目組一行4人走進呀諾達景區取景拍攝,尋找這片雨林中的獨特景象和珍稀植被。欄目組此次以呀諾達雨林谷為主要拍攝地點,拍攝了大量原始雨林、珍稀植被、山海奇觀等素材。
I. 什麼是驚人的雷電
形成打雷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濕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對流運動。春夏季節,由於受南方暖濕氣流影響,空氣潮濕,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易形成強烈對流,所以多雷電現象。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風。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千米,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布較復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
閃電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為1億~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1000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放電過程中,由於閃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沖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帶有電荷的雷雲與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時,它們之間就發生激烈的放電。在雷電放電地點會出現強烈的閃光和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人們見到和聽到的閃電雷鳴。
暴風雲通常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陽電荷和陰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陽電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陰電的雲層相遇;陰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陰陽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礙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雲涌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千米,但最長可達數百千米。
閃電的溫度,從17000℃至28000℃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閃電距離近,聽到的就是尖銳的爆裂聲;如果距離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你在看見閃電之後可以開動秒錶,聽到雷聲後即把它按停,然後以3來除所得的秒數,即可大致知道閃電離你有幾千米。
閃電的受害者有2/3以上是在戶外受到襲擊。他們每3個人中有兩個倖存。在閃電擊死的人中,85%是女性,年齡大都在10~35歲。死者以在樹下避雷雨的最多。
中國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跟地理位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雷電災害在中國也有不少,最為嚴重的是廣東省以南的地區,東莞、深圳、惠州一帶的雷電自然災害已經達到世界之最,這些地方也是因為大氣層位置比較偏低所造成的影響。紐約是雷電災害最多的地區在近幾年更是明顯加強,我國的東莞近來最為嚴重,雷電所帶來的經濟虧損在夏季5~8月,東莞當季的GDP比例虧損度接近6%,上千萬的經濟虧損,也是一大嚴重的自然災害多發區域。雷電傷人事件在東莞地區每年都會發生,達到了全世界雷擊人事件最頻繁、最多的地區。它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雷電受災重區之一。
J. 驚人的雷電是怎麼形成的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風。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千米,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布較復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
閃電的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為1億~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1000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放電過程中,由於閃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沖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帶有電荷的雷雲與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時,它們之間就發生激烈的放電。在雷電放電地點會出現強烈的閃光和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人們見到和聽到的閃電雷鳴。
暴風雲通常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陽電荷和陰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陽電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陰電的雲層相遇;陰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陰陽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面直向雲涌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千米,但最長可達數百千米。
威力巨大的閃電
閃電的溫度,從17000℃至28000℃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閃電距離近,聽到的就是尖銳的爆裂聲;如果距離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你在看見閃電之後可以開動秒錶,聽到雷聲後即把它按停,然後以3來除所得的秒數,即可大致知道閃電離你有幾千米。
閃電的受害者有2/3以上是在戶外受到襲擊。他們每3個人中有兩個倖存。在閃電擊死的人中,85%是女性,年齡大都在10~35歲。死者以在樹下避雷雨的最多。
中國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跟地理位置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雷電災害在中國也有不少,最為嚴重的是廣東省以南的地區,東莞、深圳、惠州一帶的雷電自然災害已經達到世界之最,這些地方也是因為大氣層位置比較偏低所造成的影響。紐約是雷電災害最多的地區在近幾年更是明顯加強,我國的東莞近來最為嚴重,雷電所帶來的經濟虧損在夏季5~8月,東莞當季的GDP比例虧損度接近6%,上千萬的經濟虧損,也是一大嚴重的自然災害多發區域。雷電傷人事件在東莞地區每年都會發生,達到了全世界雷擊人事件最頻繁、最多的地區。它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雷電受災重區之一。
常識:預防雷電的方法
1.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
2.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
3.在室外時,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時,應盡量尋找低窪之處(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體高度。
4.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劃船、釣魚等水上活動。
6.如多人共處室外,相互之間不要擠靠,以防雷擊中後電流互相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