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研究所陸大道院士

中國地理研究所陸大道院士

發布時間: 2021-02-14 06:18:03

㈠ 城市規劃的院士都有哪些人

姓 性 工作單位 職稱 職務
名 別
馬國馨 男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工程院院士回 總建築師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葉嘉答安 男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 系主任
江億 男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工程院院士、教授 /
齊康 男 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 所長
何鏡堂 男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工程院院士 /
吳良鏞 男 清華大學 兩院院士 /
張錦秋 女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 教授級高級建築師 總建築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 男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工程院院士、教授 /
陸大道 男 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 科學院士 研究員
周干峙 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兩院院士 /
鄭時齡 男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空間研究所 科學院院士、教授 /
黃衛 男 北京市人民政府 工程院院士 副市長
彭一剛 男 天津大學 科學院院士、教授 /

㈡ 中科院地理所內有幾個單位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與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為中國地理科學與資源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在區域、國家和全球尺度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在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區域可持續發展、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等重要領域,取得了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會公認的、不可替代的貢獻,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國地理科學與資源科學發展的方向與水平。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現有職工520人,其中科技人員358人,研究員112人、副研究員和其他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3人,進入知識創新工程274人。陳述彭、吳傳均、孫鴻烈、陽含熙、劉昌明、鄭度、陸大道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華、孫九林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該所工作。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設地理學和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是地理學一級學科與生態學、環境科學和農業經濟管理三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培養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氣象學、環境科學和農業經濟管理碩士學位培養點。目前共有研究生導師10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 67人,碩士生導師42人;在學研究生504人,其中博士生350人,碩士研究生154人,另有博士後73 人。連續多次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在2003年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研究所地理學一級學科名列全國第二,其中科學研究方面名列全國第一。

㈢ 點軸理論模型是我國著名經濟地理學家陸大道院士提出的經濟發展理論,「點」指各級居民點和中心城市,「軸

1.C
2.B

㈣ 國內知名人文地理學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陸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地理學家、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顧朝林: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建設部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與行政區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

保繼剛: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旅遊學院院長。

袁書琪: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交約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銷學會旅遊營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生態學會旅遊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旅遊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教育學會理事暨地理教學研究會會長、福建省區域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旅遊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交通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吳傳鈞:
地理學家、經濟地理學家、人文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學科建設、學術組織、人才培養以及地理學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樹。是我國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礎理論建設方面,他提出經濟地理是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的邊緣學科,地理學的中心任務是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等的新論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國地理學家。1911年9月8日生於江蘇江陰,1985年7月8日卒於南京。1934年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獲碩士學位。1939年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南京師范學院地理系主任。先後擔任《地理學報》總編輯和《地理知識》主編。1983年任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致力於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理論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譯著有《人地學原理》(與任美鍔合譯)、《地理學思想史》等。著有《白龍江中遊人文地理觀察》、《中國地理區之劃分》等。主編有《人文地理學概說》和《人文地理學論叢》等。

㈤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地信導師哪個比較牛逼

朱阿興,學問最好 ,還有劉高煥,搞海岸帶的GIS ,還有周成虎,學問好名氣大,考他的以後工作應該更好找 ,不過,一般地理所的GIS方面的研究生不好考,競爭很激烈,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

㈥ 陸大道的介紹

經濟地理學家。1940年生於安徽桐城,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1966年於中國科學專院地理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屬1980-1982年在原聯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作訪問學者,1992-1993年在德國不萊梅大學和波鴻魯爾大學任客座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㈦ 中科院地理a級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並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截至2014年底,共有在職職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員450人、科技支撐人員83人;該所科研系統由7個實驗室(中心)、30個研究室(中心)組成。

地理資源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截至2015年4月,該所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並設有環境科學1個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點。設有8個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點,3個專業碩士培養點。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此外,2011 年,該所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獲評中國科學院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理學、生態學、生物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地理學(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專業4個二級學科)、生態學、農林經濟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氣象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農業經濟管理
專業碩士培養點: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推廣)、農業信息化(農業推廣)、環境工程(專業學位)

教學建設
地理資源所研究生教育始於上世紀 50 年代。1955 年起,該所共選派留蘇研究生10人,他們中有知名學者左大康、劉昌明、朱震達等人。1957 年開始招收培養在職研究生,至文革開始共24人,他們中包括著名科學家符淙斌、陸大道、牛文元等人。截至2015年4月,該所共有在學研究生777人(其中碩士生272人、博士生487人、香港地區博士生1人、外國留學生17人),在站博士後249人。

㈧ 陸大道的學術著作

《區位論及區域研究方法》、《中國工業布局的理論與實踐》、《區域發展及其空間結構》回、《中國區域發展答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區域發展報告》(1997、1999、2000、2002),以及「二000年我國工業布局總圖的科學基礎」、「論區域的最佳結構與最佳發展」、「關於「點-軸」空間結構系統的形成機理分析」、「中國區域發展的新因素與新格局」、「區域發展地學基礎綜合研究的意義、進展與任務」等。

㈨ 陸大道的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經抄濟地理學和國土開發、襲區域發展問題研究,尤其是工業布局影響因素的評價,初步建立了我國工業地理學的理論體系:一方面,在生產力布局、工業地理、國土開發、區域發展領域完成了大量全國性和地區性研究任務;另一方面,在區位論、空間結構理論等方面對我國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發展研究的學科理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與了《全國國土總體規劃》、《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等多項國家級及地區級規劃的制訂和戰略研究。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了「點-軸系統」理論和中國國土開發和區域發展的「T」字型空間結構戰略,即以海岸地帶和長江沿岸作為今後幾十年中國國土開發和經濟布局的一級軸線的戰略,被國家所採納,並獲得學術界廣泛引用和推崇。近年來,對我國區域發展、地區差距和區域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大量實證性和理論研究。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