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真正的江南

國家地理真正的江南

發布時間: 2021-02-14 06:00:34

1. 林俊傑的《江南》中江南具體指哪裡

狹義的江南指蘇南、浙江一帶
廣義,真正意義上的江南,除了蘇南和浙江外,還包括蘇中的揚州、南通、以及沿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湖南湘東;江西贛北、贛東北;安徽皖南等地。
從內涵、區域以及綜合來看,湖南並不算江南,湖南和湖北自古以來都以「兩湖」、「湖廣」等相稱。而廣東廣西則以「嶺南」相稱,亦不為江南。福建一直以來不管區域上還是文化上,都比較獨立與江南之外。都不能算是江南。
江南所涵蓋的區域,可從多個角度來看。從字面上看,長江以南就是江南。但傳統意義上的江南並非如此。從地理上講,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就是南方,但並不就是江南。江南除去地理上的區域所指外,更兼有文化上的內涵。綜合起來說,狹義的江南指的是現在的長江三角洲一帶,包括蘇南、浙北、浙東、上海,以及江北的揚州、南通;再擴大一點,可以包括皖南、贛東北、浙南;廣義上的江南則北起淮河,南到南嶺,西到巫山,東到大海,即長江中下游區域。但採用最多的一半是狹義的江南。皖南和贛東北同長江三角洲一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湖南、湖北一般稱為兩湖、湖廣,很少有人稱之為江南。再往南,南嶺以南叫做嶺南,福建則相對獨立,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 100年前(即清朝以前)中國的最高速路就是水路,在冬天,皇宮及比較富裕的人就要南下躲冬,而國內主要河流都是由西向東,唯有京杭大運河是南北走向,所以會首選這條道,對北京人來說,走這條路就是下江南.盡管湖南和湖北大部也在長江以南,但因沒有水路通北京就顯得很遙遠了,皇帝就不會經常去,所以那一帶就不是北京人習稱的江南.

2. 真正的「江南」指的是哪兒

黑龍江以南的廣袤區域唄😋

3. 中國國家地理:江南是怎樣煉成的

其實江南的概抄念體現了一種終極追求襲:即天堂情結。人是一個要把世界對象化的動物,其他動物則否。在對象化的過程中,必然要產生「天堂情結」,即構築一個夢想的棲息地。往大里想,就是歷代都有的各種「理想國」和「烏托邦」,往小里想,就是「桃花源」和「香格里拉」。一個國家,誰也無法禁止國民對國土上各個地區進行比較,也就是進行地區的選美比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這種比較中,總會有某個地區被選中,成為一國之「國花」。比如法國人的普羅旺斯,英國人的大湖地區等。中國人的「國花」就是江南。

4. 江南到底說的是什麼地方呢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即長江。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區域大致為長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區。歷史學者馮賢亮稱,「就地域上講,江南無疑是近世以來中國經濟最為繁榮的地區。但是,關於江南一詞的定義及其運用,自古及今,就從未統一過。」

5. 李四光說的江南無大震,江南是指哪裡

正確的答案應該是:蘇州,杭州

6. 古人所謂的「江南」究竟是以什麼劃分的呀/

經濟文化上的江南專指江蘇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和上海以及錢糖江以北的
地理上的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但是經濟和文化上的江南是一個特定稱謂,是專門稱呼經濟自古就發達和文化出色的並且在地理上必須是水鄉的地方,江南之所以是江南,就是因為是水鄉,江南的文化就是水文化上孕育的吳文化和淮揚文化,而且江南必須是自古富蔗的地方。一個字,水,象安徽江西湖南浙江錢糖江以南這樣的地方是水鄉嗎?有蘇南那樣水鄉氣息嗎,有蘇南那樣發達的經濟嗎,有蘇南那樣的自古富蔗嗎?有蘇南那樣的水鄉吳文化嗎?沒有就是了,這些地方僅僅是地理上的江南(長江以南)而已,而經濟文化上的江南專指江蘇的揚州,蘇南(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上海,嘉興和湖州(包括錢江以北杭州),什麼紹興寧波溫州,都是越地,都是山區,不是吳地也不是水鄉平原,所以不是特定稱謂上的江南,還有安徽江西湖南,窮就一個字,既不是水鄉,都是山區,又不是吳文化或者淮揚文化,怎麼是江南呢?

為明確江南的地理區位,寫個流程圖。
特定稱謂的江南:

中心:江蘇蘇南蘇錫常,太湖金三角。
吳文化鼻祖,水鄉平原文化,中國2000年的經濟重心,
中國自古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方,江南一詞最先就是形容蘇南的。

副中心1:江蘇蘇南的南京,鎮江。
水鄉文化,皇城故都,兼有淮揚文化和吳文化。
2:江蘇蘇中的揚州(包括淮安,泰州,和南通)
水鄉平原淮揚文化,是歷史上唯一能和蘇南比及的經濟發達之地。
3:浙江嘉興,湖州和錢江以北的杭州,
水鄉吳文化,是蘇南吳文化開拓地(說難聽點就是蘇南殖民地)

支流:明清時安徽的徽州算是可以,但咎其現在經濟實在無法和江蘇或是浙北相提並論,所以現代很少人提它是江南。

紹興,寧波,溫州,台州等浙南地區都是越地,而且都是山區,不是水鄉,和蘇南文化差異太大,雖然是長江以南,雖然高山很秀麗,但不是文人和經濟學家筆下特定稱謂的江南。
什麼湖南什麼江西,說起來更離譜了,說地理江南無所謂,但真向經濟江南文化江南上硬靠,真的很牽強,是水鄉平原嗎?是吳文化嗎?經濟自古發達嗎?不客氣說,根本和江南一點邊都不搭,還整天喊著江南兩個字不放,比蘇南喊得還響亮,對此蘇南人只會說一個詞語:痴鬼(痴婆子)。

7. 大家來說說,真正的「江南」指的是哪兒

太湖流域,蘇南浙北。

8. 我國歷史上,地理上的【江南】具體是指哪裡

一般地說江南就是指的長江以南江浙,蘇北地區,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解釋。
請看這篇文章。

何處是江南
「江南」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其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唐太宗將天下分為十個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將江南道細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此後,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漸穩定在今蘇南、浙北一帶,直至今天
從「江東」、「江左」到「江南」
在古往今來如恆河沙數般的各式地名中,最為奇妙的應該數「江南」了。
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到隋代為止,它所指的地域范圍與後來大相徑庭,那時它主要指長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帶。
江南」的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這個地方起先是被叫作「江東」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中,英武多情的楚霸王項羽被流氓皇帝劉邦擊敗,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願選擇自刎也不願意逃回老家,那個「江東」指的其實就是後世的「江南」。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國傳統中有以左代東、右代西的習慣,這一地名又被雅稱為「江左」,在公私文書及各類著作、文學作品中使用十分頻繁。
從「江東」、「江左」而變為「江南」,起源於唐代的貞觀十道。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中央政府管理起來很麻煩———據說唐太宗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記不住,只好將它們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一大片地區。由於這一次區劃的數目實在太少,南方各區大多過於廣袤,到了風流天子唐玄宗的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將道的數目增加到15個。江南道從西到東依次被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地區。
唐朝的「地域歧視」
唐朝人對於各區域的觀念是非常有意思的。當時的人非常強調地域差異,動不動就把南北掛在嘴邊,可是被舉出來進行對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如「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煙塵我獨知」(王智興)之類。
「塞北」我們知道那是從遼水之東一直綿延到賀蘭山、六盤山以西的一個漫長而遼闊的地帶,那裡總是令人想起惡劣的自然環境,如寒冷、風沙、荒漠,以及殘酷的人文環境如戰爭、白骨。而江南呢,從空間位置上它並不位於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來是因為它處於環境質量的另一個極端,此地從南朝以來便是有名的「佳麗地」。
這種對比方式讓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區之間大致是一個平行的關系,沒有哪一個區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現。當時較為突出的地域成見是「山東」(太行山以東)與關中的對立,兩個地方的人經常相互取笑、斗氣。史載唐太宗曾在宴席上談起山東人如何如何、關中人又如何如何,言辭間頗有「同異」,有個大臣叫張行成的當即跪奏說:「臣聞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以東西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過來。
而在南方,各區域之間有一個明顯的落差關系。嶺南自不用說,因為地多瘴癘,當時中原人覺得去那裡頂多隻能撿回來半條命。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為僻處西南一隅,有「蜀道難」之稱,給人的印象也不太好。杜甫有聯著名的詩:「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由此可見一斑。
揚州算不算「江南」
真正能夠讓人想起南方的好來的是「江淮」。但是,這個地名包含著這層涵義已經是到了唐後期,今湖南、福建等地已經沒份。過去不少人想當然以為「江淮」指的是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那塊地域,其實不是,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兩個地域之和的簡稱。「淮南」才是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那個地域。
「淮南」是好地方,當時留下來一個著名的口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僅此一處而已,周圍的地區還是不行。「江南」在上文提到開元時(733年)已有「江南西」、「江南東」之分,到了唐後期,「江南西」已經簡稱為「江西」,照此邏輯,「江南東」該簡稱為「江東」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它的優勢地位由此可想而知。
唐後期的「江南」有廣狹兩層含義,廣義地說,它指貞觀十道中的江南道。由於安史之亂以後道(方鎮)的數目增加到幾十個,並且轉化為事實上的高層政區,此時仍常用貞觀十道作為一種提綱挈領的地域概念。唐後期定期編纂的一種類似於現在行政區劃圖冊、並附有詳細文字說明及統計資料的文獻便叫《十道錄》或《十道圖》。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狹義,即唐中葉的「江南東道」,此時它已分屬宣歙、浙東、浙西三個觀察使管轄。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對於兩浙處於邊緣,張九齡曾有「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之句可以為證。而浙東(今浙東、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兩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於吳和越的區別,在當時人心目中,吳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雖然江南的邊緣時伸時縮,例如有時人們把地處江北的揚州也視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穩定地以今蘇南、浙北為中心。

9. 真正的江南一帶 指的哪些地方

江南一帶地理上的江南是指長江三角洲,包括揚州、鎮江、南京、無錫、丹陽、上海、蘇州、杭州、
湖州、紹興等這一大塊地方。文化上的江南則范圍還要廣一些,包話安徽南部、蘇南、浙北等地。

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1]。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繁榮發達等著稱。

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青水秀的地方,從古至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終代表著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門類齊全,是中國綜合經濟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部和北部等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摘自央視紀錄片《何處是江南》)。

(9)國家地理真正的江南擴展閱讀

江南歷史沿革

「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狹義的地理江南多指長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寧波、上海等地。

廣義江南范圍還包括江蘇南通(通州)、揚州、泰州;浙江金華、麗水、舟山、台州、衢州、溫州;安徽南部黃山、蕪湖、宣城、馬鞍山、池州、銅陵;江西東北部上饒、婺源、景德鎮等。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並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一市長江以南地區。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這與氣象學中的江南范圍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三大名樓都處在大江南的范圍。

該區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與太湖、廬山贛江與鄱陽湖、衡山湘江與洞庭湖,這三處山江湖流域分別是吳越文化、贛鄱文化、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大江南的定義始於古代的區劃(江南道),也常有文學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天氣預報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為廣義江南地帶。

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但其劃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而五代十國的南唐、宋代的江南路(江西)、唐代的江南道(湘贛),清代的蘇州則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區域。

10. 真正意義上的江南指的是哪裡

江南並不是指長江以南。真正意義的江南是指靠近淮河南岸風景秀麗的水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