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湘西密境

地理中國湘西密境

發布時間: 2021-02-14 03:47:00

A. 湘西的地理環境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那麼多土匪

多山 交通不便 與外界隔絕 所以土匪便於藏匿 不過現在都開發了 鳳凰古城

B. 沈從文湘西小說中描寫湘西地理環境的部分

田園牧歌詩情畫意的湘西世界
《邊城》是沈從文一部優秀的中篇小說,作者創作時曾告給讀者:「我准備創作一點純粹的詩,與生活不相粘附的詩。情感上積壓下來的一點東西,家庭生活並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我需要一點傳奇,一種不朽的痛苦經驗,一分從我『過去』負責所必然發生的悲劇.換言之,既完美愛情生活並不能調整我的生命,還要用一種溫柔的筆調來寫愛情,寫那種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與我過去感情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4]。」顯而易見,作者的緣由,是出於「不朽的痛苦經驗」,是對於過去甜美生活的痛苦回憶。
《邊城》用人性描繪了一個瑰麗而溫馨的「邊城」世界,一個充滿「愛」與「美」的天國。在這里,人性皆真,人性皆美,這里人人勤勞,為他人作奉獻,如老船夫忠於職守,對過河人分文不收,即使硬給他也要退回去,實在難卻的則買了煙茶再招待過往的鄉親。這里雖有貧賤之分,富人卻樂施好善,如掌水碼頭船總順順不因家境富實而盛氣凌人,能夠常常體恤窮人,送給老船夫鴨、粽子等;老船夫死後,他資助並組織安排以料理喪事。這里未經商業文化的侵染,商人好義遠利,如屠戶見老船夫前來買肉,特意切一塊好肉給他,執意不收老人的錢。楊馬兵、翠翠、天保、儺送、商客、妓女、船工,各式人等均待人以誠,表現出仁厚、純朴的原始民風。加上美麗的自然環境,青山綠水,往來的船隻,彎彎的山路,吊腳樓支撐的茶峒小鎮,儼然是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
《邊城》中,翠翠是沈從文傾注了「愛」與「美」的理想的藝術形象。沈從文在《老伴》、《水雲》等文章中說過,翠翠是由「絨線鋪小女孩」、青島嶗山的「一個鄉村女子」以及「身邊新婦」三個原型「合成」的。是經過作者鄉戀情結與懷舊思想孕育起來的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翠翠的出身具有傳奇性,是其父母聖潔愛情的結晶。她的母親即老船夫的女兒與茶峒一位軍人熱戀並且懷孕,軍人既不能違背老船夫女兒的意願與之遠走高飛,又不能回軍隊有損軍隊的名譽,便服毒以身殉情;船夫女兒疼愛腹中胎兒,待生下翠翠後去飲冷水致死,追隨情人而去。翠翠來到人間,便是愛的天使愛的精靈。她爺爺把她領大,一老一小相依為命。「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邊城」的風、日、山、水,使她出落成為一個眉目清秀、聰慧溫柔,且帶有幾分矜持、幾分嬌氣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愛情的女兒,又是大自然孕育與教化的女兒。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靈與化身。
老船夫是「善」的化身,沈從文同樣是把他放在「愛」與「美」的人性天國進行刻畫的。
他是邊城世界裡的公僕,五十年如一日,在溪水中為往來過客擺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職,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他為別人活著,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靠公家發給的三斗米、七百錢維持祖孫二人的清貧生活。他質朴憨厚,俠義心腸,不僅拒收過客的錢財,而且慷慨大方、善待鄉親,有時在渡口遇到熟人,常請到家中喝酒,有時在城裡別人想嘗他的酒,他就把酒葫蘆遞上讓人喝個夠,因此他頗受眾鄉親的尊重。他「一到河街上,且一定有許多鋪子上商人送他粽子與其它東西,作為對這個忠於職守的劃船人一點「敬意」。
《長河》以沅水上游碼頭呂家坪作為故事發生的地點。沈從文依然以激情淋漓的筆觸,描寫呂家坪的人性美與風俗美,他一開篇就介紹當地橘子「只許吃不肯賣」的純朴風俗,尤其對呂家坪的橘林秋色、農家摘果、行人擺渡、船攏碼頭等鄉土風俗風情,描寫得絢麗多彩,詩意盎然,頗具鄉土氣息,從人性美的表現看,塍長順與夭夭身上,依然保留著老船夫與翠翠的影子,作者通過這兩個主要人物,表現著湘西自古不變的「常」,即人性永恆的美。
《三三》里的三三與翠翠、夭夭一樣,天真、單純、乖巧、活潑,有著湘西少女特有的純情天性,她生活的環境也與翠翠、夭夭生活的環境一樣,毫無世俗的侵染,堡子里比屋連牆、山明水秀、嘉樹成蔭、池水澄澈,魚戲其間,猶如浮在透明的空氣里,誰想吃魚了,誰都可以拿個釣竿去釣,願意釣多少就釣多少,末了,釣魚人總是把釣到的大魚送兩條給住在池塘門前的主人,而三三也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仙境里,換幾回新衣,過幾回節,看幾回獅子龍燈,慢慢地就長大了。

C. 湘西地區的地理地貌特徵

湘西地處雲貴高原之東側,北西高,東南低,屬中國由西向東逐漸降低第二階梯之東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武陵山脈由北東向南西斜貫全州,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大靈山雄居州境北界,八面山、大青山、白雲山、太陽山、蓮花山、臘爾山、高望界、黑桃界、摩天嶺等崛起於西南貴州境內。最高點龍山縣大靈山1,736米,最低點瀘溪縣上堡鄉大龍溪出口河床97.1米。經多次抬升、剝蝕和夷平作用,形成了1,500~l,600米、1,200~1,300米、1,000~1,200米、800~900米、500~600米5個夷平面。大小溪流1.000餘條,幹流長度大於5公里的溪河530條,總長7,100多公里,河流密度40平方公里/條,水域面積舌州域總面積1,57%主要啊梳有酉水、猛洞洞、武水沅水和辰水。因受北西高、南東低地形條件和北北東向構造條件制約,域內主要河流流向,首先沿構造線方向呈近南北向,然後橫切山勢走向呈東西向匯於沅水、澧水之主流中。地面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小盆地、台地和高峰、溝谷和陡坡,相互交錯,山巒重疊,千姿百態。河床多被切割成峽谷,坡陡流急,梯級裂點多,水能資源豐富。域內耕地零星分散,土層厚薄不一,山上山下氣候變化明顯,山南山北降水量差異顯著,地層發育齊全,構造復雜多樣,礦產資源豐富。

碳酸鹽岩廣布,岩溶地貌發育,基岩裸露面積占州域總面積,19.2%。山原峰叢、峰叢峽谷和槽谷、溶蝕窪地和平原、溶蝕崗地和丘陵,以及溶溝、石芽、石林、漏斗、天坑、溶洞、落水洞、暗河、伏流等岩溶景觀到處可見。溶洞多而密布,形態多樣復雜,規模大小懸殊。經對827個溶洞調查,面積大於1萬平方米的39個。猛洞河小龍洞、花垣縣大龍洞、鳳凰奇梁洞、龍山縣惹迷洞、吉首市堂樂洞等,均已開發成旅遊勝地。

暗河十分發育,經對187條暗河調查,出露標高200~100米,流量0.05~150立方米/秒的岩溶大泉有150多處。

湘西州域總面積15,4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山原12,628.7平方公里,約占州域總面積81.5%;丘陵1,599.6平方公里,佔10.3%;平原635.2平方公里,佔4.1%;水域247.2平方公里,佔15.9%;其它面積379.4平方公里,佔2.5%。

D. 魅力湘西的地理位置

張家界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是張家界武陵源景區歷史最悠久的演藝劇院回,歷經十答五年的發展,已逐漸成為全國著名旅遊文化演出實體,湘西民族特色濃厚鮮明。
景區位於風景如畫的武陵源區畫卷路,興建於2008年,2010 年4月份向中外遊客開放,佔地31.22畝。張家界魅力湘西國際文化廣場景區由文化廣場、湘西民居博覽中心、少數民族工藝品展覽交流中心、擺手堂、室內大型民族歌舞劇場、 室外原生態民族篝火晚會、魅力湘西遊客服務中心等組成。

E.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理環境

湘西州位於湖南省西部偏北, 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脈中部。其地域范圍為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之間。東鄰貴州省銅仁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接懷化市麻陽縣,西連懷化市沅陵縣,北抵張家界市。東西寬約17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全州國土面積1546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56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總面積的7.3%。
武陵山脈自西向東坐落在湘西州境內,系雲貴高原東緣武陵山脈東北部,西騎雲貴高原,北鄰鄂西山地,東南以雪峰山為屏。
湘西州境,地處雲貴高原北東側與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結合部,武陵山脈由北東向南西斜貫全境,地勢南東低、北西高,屬中國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第二階梯之東緣。西部與雲貴高原相連,北部與鄂西山地交頸,東南以雪峰山為屏障,武陵山脈蜿蜒於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800~200米,西北邊境龍山縣的大靈山海拔1736.5米,為州內最高點;瀘溪縣上堡鄉大龍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為州內最低點。
湘西州西南石灰岩分布極廣,岩溶發育充分,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岩密布,因地殼作用形成小片峰,以花垣排吾鄉周圍最為典型。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撥200~500米,溪河縱橫其間,兩岸多沖積平原。地貌形態的總體輪廓是一個以山原山地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並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山區地貌。 2015年,全州生產總值為512億元,增長9.2%(不含新增卷煙易地生產指標生產總值為497.2億元,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5.7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73.4億元,增長6.5%(不含新增卷煙易地生產指標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58.6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262.9億元,增長12.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9488元,增長8.4%。
2015年,全州三次產業結構為14.8∶33.9∶51.3。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7%。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6%、25.3%和69.1%。 2015年,農業增加值58億元,增長4%;林業增加值3.6億元,增長3.6%;牧業增加值12.7億元,增長3%;漁業增加值1.4億元,增長4%。
2015年,全州糧食播種面積182.59千公頃,增長0.9%;棉花種植面積0.19千公頃,下降5%;油料種植面積60.88千公頃,與去年持平;蔬菜種植面積62.23千公頃,增長0.4%。
2015年,全州糧食總產量85.4萬噸,增長1.3%;蔬菜產量78.2萬噸,增長3.3%;油料產量9.05萬噸,增長0.5%;茶葉產量0.27萬噸,增長28.96%;豬肉產量7.7萬噸,下降3.5 %;水產品產量2.18萬噸,增長1.5%。烤煙產量3.2萬噸,增長24.2%。
2015年,全州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分別達2146個、652家,擁有家庭農場6000多戶、規模養殖戶2400多戶,實現農村土地流轉24.3萬畝。新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20萬人,農網改造累計完1596個村,改造率達86.7%,完成農村公路硬化1315公里。
2015年,全州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980公頃;增長1.19%;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80公頃;開工各類水利工程4.18萬處,投入資金10.78億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15萬立方米。 2015年,全州工業增加值為141.6億元,增長7.6%(不含新增卷煙易地生產指標工業增加值126.9億元,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93.1億元,增長8.1%(不含新增卷煙易地生產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3億元,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45.7%,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為2.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0.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66.9%,比上年下降15.4個百分點。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
2015年,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7.1億元,下降14.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0.2億元,增長27.8%;集體企業實現利潤77萬元,下降172.8%;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6.5億元,下降1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0.1億元,增長176.7%;其他內資企業實現利潤0.3億元,增長12.8%。規模以上工業大類行業中,利潤總額居前五位的是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醫葯製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分別實現利潤1.5億元、1.3億元、1.2億元、0.6億元和0.5億元。
2015年,全州建築業增加值32.2億元,增長2%。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總產值46億元,增長0.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38.7萬平方米,增長6.3%;房屋竣工面積119.4萬平方米,增長1.5%。 2015年,全州固定資產投資371億元,增長19.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249.1億元,增長24.7%;非國有投資121.9億元,增長10.3%。民間投資114.2億元,增長9.8%,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30.8%。分投資方向看,民生投資54.2億元,增長24.8%;生態投資23.3億元,增長80.8%;基礎設施投資170.5億元,增長25.9%;高新技術產業投資12.7億元,下降13.5%;技改投資65.6億元,增長25%;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47億元,增長17.1%。
2015年,全州施工項目801個,比上年增加48個,增長6.4%。其中,新開工項目479個,增加66個,增長16%;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171.4億元,增長27.7%。州慶重點項目開工建設184個,累計完成投資325億元。
2015年,全州房地產開發投資54.1億元,增長30.3%;其中住宅投資38.9億元,增長34.7%。商品房銷售面積161.2萬平方米,增長30.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53.3萬平方米,增長39.6%。商品房銷售額46.9億元,增長18.6%;其中住宅銷售額39.8億元,增長34.1%。
2015年,全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1億元,增長10%。分經營地看,城鎮零售額166.4億元,增長12.8%;鄉村零售額37億元,增長12.8%。分行業看,批發業14.1億元,增長18.3%;零售業158.1億元,增長12.3%;住宿業5.8億元,增長9.3%;餐飲業25.5億元,增長13.6%。
2015年,全州限額以上法人商品零售額46.8億元,增長15.3%。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5.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1.1%,日用品類增長14%,書報雜志類增長21.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8%,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9%,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增長21.8%,汽車類增長19.9%。
2015年,全州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7%,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96.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94.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100.4%。
2015年,全州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16億美元,下降50.3%。其中出口1.08億美元,下降52.6%;進口0.08億美元,增長56.2%。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下降48.4%。全州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01.6億元,增長22.4%,新引進投資過億元重大項目26個,合同引資792.4億元。
2015年,全州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362.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6.97億元,分別增長19.6%和24.3%。其中接待入境遊客40.4萬人次,旅遊創匯收入5769萬美元。

F. 湖南湘西經濟開發區的地理環境

2016年湘西經開區共有公辦高校1所;公辦高等中學1所;公辦小學3所;公辦幼兒園1所。
高等院校: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中學: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學湘西經開區分校(在建)
小學:吉首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湘西經開區分校(在建)、湘西經開區實驗小學(在建)、湘西經開區灣溪小學
幼兒園:湘西自治州幼兒園湘西經開區分園(在建) 苗族銀飾:苗族人佩帶銀飾有四種作用:一是便於遷徙時「人走家隨」;二是「避邪」;三是身體健康狀況的「睛雨表」;四是裝飾打扮自己。苗族銀飾種類繁多,但從佩戴部位上劃分,大體可分為頭飾、胸飾、背飾三大類。頭飾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髻簪、耳環、項圈等;胸飾有胸鏈、針筒、圍腰,外加戒指、手圈及披肩、腰帶等。
苗族婚俗:鳳凰苗族地區婚姻自主程度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擇偶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的自由社交活動形式。湘西叫做「趕邊邊場」或「會姑娘」,黔東南苗族則稱為「遊方」,廣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稱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稱為「跳花」、「跳場」等等。
爬刀梯:爬刀梯是苗族還儺願祭祀儀式中庄嚴神聖的程序之一,充分表現苗族人民祭祀祖先時心靈的虔誠和苗族人民向祖先祈禱時感情的真摯,具有十分神秘的苗族巫文化色彩。
踩火犁:踩火犁,同爬刀梯一樣,原來都是苗族還儺願過程中向祖先表明心跡,祈求保佑的祭祀活動,因其驚險刺激且自成體系,久而久之便逐漸從祭祀活動中剝離出來,形成苗族獨特的高難度的傳統表演藝術。
攔門酒:攔門酒是苗家老的一種習俗,一些地方直呼「識友酒」。相傳古時候苗族的祖先生活在平原、湖濱,生活幸福。後歷盡峰煙,被迫遷徙至深山老林間。無情的歲月養成了苗家人豪爽狂放、愛憎分明的個性,但凡有人來訪,入門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飲者為友,就會受到苗家人的熱情款待。時代變遷,如今的攔門酒已成苗家歡迎貴客光臨的一種禮節。 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向順榮;
黨工委副書記:陳文君;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再貴;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吉鳳投資公司總經理:向鴻鵠;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伍郁文;
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覃水來。

G. 湖南省湘西州的地緣優勢

1、資源豐富。湘西地區大小河流密布,水力資源蘊藏量741.32萬千瓦,可開發量582.47萬千瓦,分別佔全省的48.4%和53.7%,境內有五強溪、鳳灘、江埡和碗米坡等大型水電站。2003年,湘西地區有林地面積達389.30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2.9%,森林覆蓋率為62.34%,比全省高9.21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達11601.6萬立方米;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擁有金錢豹、娃娃魚、獨角獸等國家保護動物和南方紅豆杉、伯樂和珙桐等珍稀樹種。湘西地區已基本探明儲量礦產資源近百種,錳儲量居全國第2位,鉛鋅居全國第3位,汞居全國第4位,黃金、磷礦、重晶石、大理石等儲量均居全省首位。湘西地區山奇水美,風光秀麗,擁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張家界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達500平方公里,融山、水、洞和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自治州的鳳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里耶古城遺址及秦簡;懷化的沅陵黔中郡故城遺址、芷江抗戰勝利受降坊以及丹霞地貌群——通道萬佛山;邵陽的武岡雲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被譽為南方「呼倫貝爾」的南山牧場。

2、具有較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湘西地區處於五省交界之處,是湖南省通往雲貴渝的門戶地帶,也是全國東部地區經濟技術向西南輻射和西南地區物資向東流轉的必經之地,起著引東接西、連南通北的重要作用。湘黔、枝柳和渝懷鐵路呈「大」字型在此交匯,懷化火車編組站是全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一;320、319、209國道和上瑞、長渝高速公路貫穿其境;張家界機場已開通40多條航線,在建的懷化芷江機場即將建成使用;沅水、澧水通航能力較強。湘西地區已初步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水運為輔的立體交通網路。

3、產業開發初具規模。從工業看,湘西地區共有規模工業企業804家,初步形成了以電力、冶金、食品、醫葯和化纖等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發展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重點骨幹企業。從農業看,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為發展延季及反季節蔬菜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雪峰蜜桔、漵浦棗子、獼猴桃、葯材種植業和湘西黃牛、乳業等養殖業均已形成較大的開發規模。從第三產業看,湘西地區充分利用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並通過改造和新建一批賓館酒店,提高接待能力,進一步發展壯大旅遊業,從而帶動了第三產業迅速發展。2003年,湘西地區旅遊景點接待能力達15.17萬人次/天,共接待國內遊客1364.23萬人,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0.16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0.87億元,增長9.7%。

H. 中國地大物博,為何神秘的趕屍匠只在湖南湘西出現

湘西趕屍傳說只有在湖南湘西出現,主要還是因為湖南這邊的地理環境,我們國家的地勢西邊高東邊低,從西往東基本上呈現出一個三級階梯形狀,湖南的地理環境恰好處在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交界的地帶,也就是雲貴高原和江南丘陵過度地帶。而且這里除了北面是洞庭湖和長江,其他的三面全是山脈,今天這里的交通已經有了改善,可是在古代這樣的地理環境想要用車運輸基本上不太可能,只能靠人的兩條腿跋山涉水。


在歷史上湖南一帶曾經發生過很多戰爭,在戰場上犧牲的人很多都是湘西一帶的人,因此在死後就會有趕屍匠把他們帶回故鄉。在明清時期,出現過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這就讓很多湘西人離鄉背井來到外地生存,很多人始終沒有再回到故鄉,因此在死後就希望能夠魂歸故里,於是趕屍匠就會把他們的屍體帶回故鄉埋葬,了卻了他們最後的心願。

I. 地理上的湘西主要是指哪裡

我是湘西鳳凰縣人,湖南地圖象個向西望的「人頭」,在解放前,湘西指湖南西部的大回部分地區,包答括現在的湘西自治州(人頭鼻樑的上方至腦門)、張家界市(人頭的頭頂)及懷化市(鼻樑下面至頜骨);但現在若從地名上來解釋湘西,那隻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湘西州或湘西;但若從地理上來了解那就指整個湖南的西部了;你要去旅遊、看風景就先去網上查查http://ke..com/view/24188.htm

http://www.xxz.gov.cn/

沈從文就是鳳凰人,民國總理熊希齡也是。

J. 中國湖南湘西位於哪個地理分區

中國湖南湘西位於南方地區
因為它位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