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山東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卧雲鋪村
⑴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茶葉口鎮崖下村新村郵編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口鎮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
271122, 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高庄街道崖下村
271108, 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辛庄鎮崖下村
⑵ 全運會有山東萊蕪的運動員嗎
10月22日,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比賽在濟南市歷城區體育館繼續展開爭奪。本屆全運會的女子自由式摔跤比賽一共設有48公斤級、55公斤級、63公斤級、72公斤級四枚金牌。在21日結束的女子48公斤級比賽中,山東選手趙沙沙奪得了冠軍,為山東隊開了個好頭。今天的三個級別比賽,山東隊在55公斤級比賽中由毛新玲和高延芝出戰;63公斤級則由上屆全運會冠軍、摔跤名將孟麗麗出戰,在這個項目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更令萊蕪市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是,毛新玲和孟麗麗都是我市運動員。她們兩個今日出戰,自然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最終,經過一天的激烈比賽爭奪,毛新玲在55公斤級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可是在決賽中惜敗對手獲得亞軍;孟麗麗則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被淘汰,最終通過復活賽戰勝對手,獲得了一枚銅牌。
毛新玲是地地道道的萊蕪人,今年29歲。她在萊蕪體校摔跤隊訓練之後,摔跤技術有了飛速提高,基本功扎實,臨戰經驗豐富。經過幾年的勤學苦練,毛新玲升入了山東省摔跤隊,並且迅速成長為女子55公斤級的主力選手。在上屆全運會上,毛新玲就曾代表山東隊出戰,只是由於裁判的明顯誤判而被提前淘汰出局。本屆全運會,養精蓄銳的毛新玲再次代表山東隊出戰,自然憋著一股勁,誓要為四年前的失敗報仇雪恨。
萊蕪市全國以上冠軍運動員簡介:
張明月 女,漢族,1954年出生,萊城區大王莊鎮黃鷺灣村人。1979年獲全國射箭團體冠軍。
李 燕 女,漢族,1957年出生,家住萊蕪師范學校。1973年獲射箭全國冠軍,並破全國紀錄。
紀榮新 男,漢族,1964年出生,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西關村人。1988年獲全國田徑冠軍賽十項全能冠軍。
王金鳳 女,漢族, 1966年出生,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東方紅村人。1985年全國射擊錦標賽團體冠軍。
嚴林 男,漢族,1971年出生,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西關村人。1994年10月,獲全國射擊錦標賽中心發手槍個人冠軍;1995年10月,獲全國射擊錦標賽標准手槍個人冠軍、全國射擊錦標賽手槍速射個人冠軍;1998年10月,獲全國射擊錦標賽手槍個人冠軍。
謝芳 女,漢族,1972年出生,萊城區辛庄鎮郭家溝村人。1988年獲全國農民運動會400米、800米跑兩項冠軍。
劉中生 男,漢族,1972年出生,家住南冶煤礦。1995年第三屆全國城市運動會手槍速射個人冠軍。
鹿雲 女,漢族,1977年11月出生,萊城區牛泉鎮東牛泉村人,國家級運動健將。1995年8月,在全國女子舉重冠軍賽上以挺舉132.5公斤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並獲冠軍;1996年10月,在全國舉重冠軍賽上以抓舉107.5公斤和挺舉140公斤的成績再次打破全國、世界紀錄,奪取64公斤級比賽三項冠軍。
馮德紅 女,漢族,1978年2月出生,萊城區大王莊鎮馮家莊人,國家一級運動員。1996年獲全國少年女子柔道錦標賽冠軍;1998年獲山東省第十九屆運動會女子柔道78公斤級和無差別級兩枚金牌;1999年獲全國青年女子柔道錦標賽78公斤級冠軍。
王安芝 女,漢族,1978年5月出生,新泰市人。1996年獲全國少年女子柔道錦標賽66公斤級冠軍;1997年獲全國青年女子柔道錦標賽冠軍。
尹玉峰 女,漢族,1979年5月出生,萊城區苗山鎮東泉村人,國際運動健將。1999年全國女子柔道錦標賽78公斤級冠軍;2000年亞洲柔道錦標賽78公斤級冠軍、英國伯明翰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78公斤級亞軍,為中國爭得一張奧運入場券;2001年亞洲柔道錦標賽78公斤級冠軍;2003年全國女子柔道冠軍賽78公斤級冠軍。
孟麗麗 女,漢族,1979年12月出生,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人,中共黨員,國際運動健將。1998年獲全國青年女子柔道錦標賽57公斤級冠軍;2000年獲全國青年女子柔道錦標賽57公斤級冠軍、全國女子摔跤錦標賽63公斤級冠軍、瑞典布登世錦賽亞軍;2001年獲全國女子摔跤錦標賽63公斤級冠軍、全國摔跤冠軍賽冠軍、保加利亞索非亞第14屆世界女子摔跤錦標賽63公斤級冠軍;2002年全國女子摔跤錦標賽63公斤級冠軍;2004年全國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63公斤級冠軍、突尼西亞世界女子摔跤錦標賽暨奧運選拔賽63公斤級冠軍,為中國爭得一張奧運入場券,第28屆雅典奧運會女子摔跤63公斤級第九名;2005年全國女子摔跤錦標賽暨十運會選拔賽冠軍、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女子摔跤63公斤級冠軍、世界摔跤錦標賽67公斤級冠軍。
王樹芹 女,漢族,1981年1月出生,萊城區茶業口鎮人。1996年獲全國少年女子柔道錦標賽52公斤級冠軍;1997年獲全國青年女子錦標賽52公斤級亞軍;1998年獲山東省第十九屆運動會52公斤級冠軍。
張 玉 女,漢族,1982年出生,萊城區大王莊鎮竹園子村人。2002年獲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75公斤級冠軍。
王建增 男,漢族,1983年出生,萊城區方下鎮徐封邱村人。1999年獲全國青年舉重錦標賽挺舉和總成績兩項冠軍。
張 波 男,漢族,1984年1月出生,新泰市天寶鎮天寶村人。2002年二十屆省運會柔道90公斤級冠軍、無差別級亞軍;2003年全國青年柔道錦標賽90公斤級亞軍;2004年全國青年柔道錦標賽90公斤級冠軍。
司天峰 男,漢族,1984年1月出生,新泰市新汶辦事處人。2003年獲全國競走錦標賽20公里男子青年組冠軍。
王 毅 男,漢族,1985年6月出生,家住新泰市化肥廠。2000年全國青少年射箭錦標賽亞軍;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男子射箭季軍;2003年全國城市運動會冠軍。
李 翠 女,漢族,1987年1月出生,新泰市東都鎮人。2003年獲全國競走錦標賽少年組3000米、5000米冠軍、全國競走冠軍賽青年組10000米冠軍。
⑶ 山東萊蕪分幾個區幾個縣
截至2019年6月,山東萊蕪已撤市劃區,因此沒有下轄區縣。
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萊蕪,1914年屬濟南道。1925年屬泰安道。1928年直屬省。1940年抗日民主政權時屬泰山專區。1941年5月,分設萊蕪(北)、萊東、萊南(9月改稱新甫縣)3縣,均屬泰山專區。1945年10月,恢復原建制,隸屬不變。
1950年屬泰安專區。1958年屬濟南市。1961年復屬泰安專區。1967年屬泰安地區。1983年撤縣置市。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市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2019年1月,萊蕪撤市劃區。
(3)中國地理山東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卧雲鋪村擴展閱讀
山東已有12地撤市(縣級市)設區:
自2001年至2019年,山東已有12個地方先後撤市(縣)設區。涉及濟南、青島、濟寧、威海、濱州、德州、菏澤、東營等地,其中,用時最短的要數墾利,從啟動報批到最後成行前後不過半年時間。
2001年6月,濟南撤銷長清縣設立長清區,結束了1400多年縣建制的歷史。2012年,青島撤銷原黃島區、膠南市設立新黃島區。2013年11月,濟寧撤銷兗州市設立兗州區。2014年3月18日,威海撤銷文登市設立文登區。2014年11月28日,濱州沾化正式撤縣設區。
2014年12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關於調整德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陵縣,設立德州市陵城區。2016年4月29日,菏澤市撤銷定陶縣正式設立定陶區。2016年8月2日,東營撤銷墾利縣設立墾利區。2016年12月22日,濟南撤銷章丘市設立章丘區。
2017年9月20日,即墨撤市劃區的消息向社會公布。2017年10月30日,即墨區正式掛牌。2018年8月28日,濱州撤銷鄒平縣設立鄒平市。2018年9月30日,濟南市人民政府網站正式發布《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濟陽撤縣設區的通知》,撤銷濟陽縣,設立濟南市濟陽區。
⑷ 萊蕪有哪些名勝古跡
山東萊蕪最有名的遺跡是北部山區的齊長城。但是現在遺跡也很難找到了,只有在山嶺版上多少還權有那麼一點痕跡。第二就是牛泉祥溝村有狼虎溝,這是唐黃巢最後的死亡之地。
⑸ 山東2014全國模範教師
2014山東省全國模範教師(47人)
1
軒雲湘
冠縣東古城鎮中學
2
劉陸鵬
山東大學
3
常根元
成武縣大田集鎮中心小學
4
孟敏
章丘市垛庄鎮官營小學鎮四角城教學點
5
張士璀
中國海洋大學
6
曹來領
巨野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7
翟萍
淄博市張店區南定小學
8
管志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9
邱鳳春
山東聊城陽光小學
10
李愛華
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
11
王鳳
桓台縣實驗學校
12
李長娟
諸城市文化路小學
13
趙煥利
萊陽市沈家初級中學
14
王繼柏
嶧城區吳林街道中學
15
史東升
煙台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16
李曙光
東平高級中學
17
王立新
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勞店鎮中心學校
18
劉曉軍
鄆城縣黃安鎮初級中學
19
劉光堯
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九中學
20
楊振徳
山東省平度市白埠鎮中庄中學
21
王晶珊
青島農業大學
22
解傳平
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閣老小學
23
王延紅
夏津縣宋樓鎮中學
24
楊傑
山東建築大學
25
田洪文
新泰市青雲街道馬庄聯辦小學
26
馬月英
廣饒縣丁庄鎮中心小學
27
李秀英
平邑縣鄭城鎮恩美樓完小
28
楊守森
山東師范大學
29
徐惠忠
煙台大學
30
孫琳琳
壽光世紀教育集團
31
李樹俊
沂南縣職業教育學校
32
艾菊蘭
山東職業學院
33
王風茂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34
袁宗傑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
35
杜淑梅
汶上縣楊店鄉第二中學
36
高月秀
莒縣桑園鄉奕龍僑心小學
37
張瑞甫
曲阜師范大學
38
李高建
淄博職業學院
39
許小麗
乳山市諸往鎮中心小學
40
於世章
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41
柳春利
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
42
張錚
煙台市牟平區高陵鎮下雨村學區小學
43
王芹
威海職業學院
44
王瑞霞
高密市姚哥庄小學
45
龍雲澤
青島大學
46
吳紅
泰山學院附屬中學
47
李蕊
德州市第五中學
⑹ 萊蕪有幾個縣或鄉鎮,分別叫什麼名
截至2019年5月底,萊蕪區不轄縣,有15個鎮(街道),分別是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庄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庄鎮、茶葉口鎮、和庄鎮。
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
萊蕪區所轄鄉鎮(街道)為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庄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庄鎮、茶葉口鎮、和庄鎮等15個。
(6)中國地理山東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卧雲鋪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縣委縣政府駐口鎮,1953年秋縣委縣政府由口鎮遷至萊城,相繼隸屬泰安專署、濟南市、泰安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改為縣級萊蕪市,由泰安市代管。
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市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轄萊城、鋼城兩個區。1997年,萊蕪區(2018年及以前稱萊蕪市萊城區,下同)轄1個街道(城市街道)、13個鎮。
2000年12月14日,撤銷北孝義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城市街道辦事處;撤銷南冶鎮、高庄鎮,以原南冶鎮和高庄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高庄街道辦事處。
撤銷張家窪鎮,以原張家窪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張家窪街道辦事處;撤銷鐵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辛庄鎮;撤銷常庄鄉、見馬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苗山鎮;撤銷腰關鄉、茶業口鄉,以原腰關鄉和茶業口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茶業口鎮。
撤銷鹿野鄉、上游鎮、雪野鄉,以原鹿野鄉、上游鎮、雪野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雪野鎮,鎮人民政府駐原上游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大槐樹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大王莊鎮;撤銷聖井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牛泉鎮。
2001年5月,成立萊蕪經濟開發區,將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程故事、大故事、小故事、馮家林劃歸其管轄。2001年12月,將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南姜庄、北姜庄、地理溝、黃泥溝劃入萊蕪經濟開發區。
2005年,該區轄4個街道、11個鎮、1個鄉: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庄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辛庄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庄鎮、茶葉口鎮、和庄鄉。
2006年6月23日,將鳳城街道辦事處的東龍崮、南龍崮、上陳家峪等26個行政村和辛庄鎮的郭家溝3個行政村共29個村劃歸萊蕪經濟開發區鵬泉街道管轄。同時,將辛庄鎮劃歸鋼城區管轄。
2007年4月28日,將雪野鎮整建制劃歸雪野旅遊區管理,行政區劃仍屬於萊城區。2010年4月30日,將口鎮狂山村劃歸雪野鎮管轄。5月10日,撤銷和庄鄉,以原行政區域設立和庄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萊蕪區
⑺ 萊蕪市萊城區的地理范圍
萊蕪市萊城區位於山東中部齊魯腹地,舉世聞名的泰山東麓,地理坐專標為北緯36°屬.02'46″~36°.33'10″,東經117°.19'0″~117°.58'05″,北以齊長城與章丘市相鄰,東靠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接萊蕪市鋼城區和新泰市,西連泰安市岱嶽區,總面積1428.04平方公里。素有「八寶鳳凰城」之美譽,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萊蕪之稱始於漢,漢高祖劉邦時(公元前206年)設置萊蕪縣,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縣級市,1992年11月升格為地級市,同時設立縣級萊城區,為市政府所在地。萊蕪市萊城區區委、區政府所在地萊城,交通發達便利,距省會濟南112公里。磁萊、辛萊2條鐵路在萊城交匯,博萊、萊新、泰萊、濟青南線四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北接濟青北線、南連京滬、西通京福高速,國道、省道、縣鄉公路交織其間,通車里程達到1125公里。
下設辦事處與鄉鎮如下
鳳城街道辦事處
口 鎮
羊里鎮
方下鎮
牛泉鎮
高庄辦事處
苗山鎮
和庄鄉
茶業口鎮
寨里鎮
楊庄鎮
大王莊鎮
⑻ 求山東省所有初中高中學校名稱。 越多越好
濟南:山東省第四十中學山東省濟南第八中學山東省濟南第二中學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山東省濟南第七中學山東省濟南市第五中學濟南洛源中學濟南市燕山中學濟南外國語學校開元國際分校山東省濟南甸柳第一中學山東省濟南市第二十二中學山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山東藝術學院附屬中專山東藝術學院附屬中專濟南甸柳第一中學山東化工學校
青島:山東省青島第七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四十八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私立青島智榮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六中學山東省青島第六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九中學山東省青島育才中學青島MTI國際學校青島長泰中學青島超銀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五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九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五中學山東省青島市第五十七中學山東省青島市第五十一中學青島十二中青島十二中青島商務學校青島第一高級中學青島格蘭德中學青島天山實驗中學
淄博:山東省淄博第四中學淄博市育才學校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城南鎮第二中學淄博市淄川實驗中學淄博外國語實驗學校淄博外國語學校淄川第二中學淄川金城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城南鎮第一中學山東省淄博第十五中學淄博礦務局第二中學淄川區洪山鎮松齡中學淄川區洪山鎮宋家聯中淄川區洪山中心學校淄博第十中學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昆侖中學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崑山中學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城南鎮中心學校淄川區黃家鋪黃家鋪中學淄川區黃家鋪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道口中學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中心中學淄博市淄川區龍泉鎮中心學校淄川區龍泉鎮第二中學淄川區龍泉鎮龍泉中學淄博礦務局第一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黌陽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嶺子鎮中心學校淄博淄川區嶺子鎮中學淄川區嶺子鎮黃家峪中學淄博市淄川區西河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西河中學淄川黑旺鎮蓼塢中學淄川區黑旺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淄河鎮中心學校淄川區淄河鎮淄河中學淄川區東坪鎮中心學校淄川區東坪鎮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張庄鄉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張庄中學淄川區太河鄉中心學校淄川區太河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峨庄鄉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峨庄中學淄博市淄川區楊寨鎮第二中學淄川區楊寨鎮第一中學淄博市淄川區商家鎮中心學校淄博市淄川區商家中學淄川區商家鎮第二中學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學淄博市淄川區磁村鎮中心學校淄川區磁村中學淄博市女子職業中專
棗庄:棗庄龍都學校棗庄市第三十中學棗庄市第十三中學棗庄市第十五中學棗庄市第四十三中學棗庄市四十一中學棗庄市中區孟庄鎮中學棗庄礦業集團公司第三中學棗庄礦業集團公司第一中學棗庄市第九中學棗庄市中區永安鄉黃庄中學棗庄市第三中學棗庄市私立華夏中學棗庄市第十六中學棗庄市第四十二中學棗庄市中區永安鄉中學棗庄市第十三中學棗庄市市中區西王莊鄉中心校棗庄市市中區西王莊鄉中學棗庄市中區西王莊鄉中心校棗庄市中區西王莊鄉中學棗庄市中區稅郭鎮安城中學棗庄市中區稅郭鎮二十六中學棗庄市中區齊村鎮齊村中學棗庄市中區孟庄鎮周村中學棗庄市民辦棗庄卓山高級中學棗庄市市中區齊村鎮渴口中學
東營: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第二中學東營區黃河路街道辦事處第一中學東營市東營區第三中學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學校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辦事處中學勝利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訓處東營市東營區勝利街道辦事處中學石油大學(華東)附屬中學東營市第二中學東營市第一中學東營市實驗中學東營市育才學校東營市東營區第二中學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第二中學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中心中學勝利油田第一中學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勝利油田第二高級中學 勝利七中勝利油田第十中學勝利油田第二中學勝利油田第十一中學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三中學東營市金橋中學東營市正興中學勝利油田第六中學
山東省煙台第二中學山東省煙台第九中學山東省煙台第七中學山東省煙台第三中學山東省煙台第十二中學山東省煙台第十三中學山東省煙台第十一中學山東省煙台第十中學煙台福安中學煙台市芝罘區世回堯中學煙台益才學校山東省煙台第八中學山東省煙台第十四中學山東省煙台第四中學山東省煙台第一中學山東省煙台華僑中學煙台奇山中學煙台市金溝寨學校煙台市芝罘區實驗學校山東省煙台第六中學煙台崇文學校煙台市華夏學校煙台市祥和中學煙台市芝罘區黃務鎮中學
山東省濰坊第八中學山東省濰坊第三中學濰城區南關街辦中學山東省濰坊第六中學山東省濰坊第七中學山東省濰坊外國語學校山東濰坊第五中學濰城區軍埠口中學濰城區望留鎮庄頭中學濰坊市濰城區望留鎮中心中學濰坊市濰城區大柳樹鎮中心中學濰坊市濰城區符山鎮中心中學濰城區杏埠第二中學濰坊市濰城區杏埠第一中學濰坊市濰城區於河第二中學濰坊市濰城區於河鎮中心中學濰坊益都衛校濰坊第一職業中專
濟寧孔孟園學校濟寧市第八中學濟寧市第五中學濟寧市第一中學濟寧市聯辦高級中學濟寧市育才中學濟寧市第六中學濟寧市第九中學濟寧市第十六中學濟寧市第三中學濟寧師專附屬中學濟寧市第十三中學濟寧市第十五中學濟寧市第十八中學濟寧市第十一中學濟寧市第十四中學濟寧市第十七中學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濟寧海天電腦學校
山東省泰安第二中學山東省泰安第六中學山東省泰安第十九中學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分校山東省泰安東岳中學山東省泰安回民中學山東省泰安南關中學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上高鄉鳳台中學山東省泰安市迎春中學山東省泰安市御碑樓中學山東省泰安英雄山中學山東省泰山中學山東省泰山中學西校泰安師范專科學校附屬中學泰安市泰山區大津口中學泰安市泰山區上高鄉上高中學泰安市泰山區泰前辦事處黃山中學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鄉泮河中學泰山英才學校山東省泰安第十三中學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邱家店鎮第二中學泰安市泰山區省庄鎮第二中學泰安市泰山區省庄鎮第一中學泰山現代中學泰山外國語學校山東省電力學校山東省中醫護士學校山東省對外經濟貿易技工學校泰安市泰安三中北校
威海市城裡中學威海市第二中學威海市第十中學威海市第一中學威海市古寨中學威海市實驗中學威海市塔山中學威海市第八中學威海市第九中學山東省威海市第七中學威海市第十六中學威海經技區皇冠中學威海經技區新都中學威海市第三中學威海市第六中學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威海市第十五中學威海市第十四中學威海市第四中學威海市環翠區橋頭鎮第十三中學觀里分校威海市環翠區橋頭鎮威海市第十三中學威海市第十二中學侯家分校威海職業學院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
東港區日照街道成西中學東港區日照街道城北中學東港區日照街道二中東港區日照街道三中日照安泰高級中學日照第二實驗中學山東省日照第二中學山東省日照第六中學山東省日照第四中學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山東省日照市實驗中學山東省日照一佳合作學校東港區濤雒鎮教育委員會山東省日照第五中學日照市安東衛街道第二中學日照市安東衛街道第一中學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嵐山分校日照市嵐山頭街道第二中學日照市嵐山頭街道第一中學東港區巨峰鎮二中東港區巨峰鎮教育委員會東港區巨峰鎮三中東港區巨峰鎮一中山東省日照第三中學東港區巨峰鎮大坡二中東港區巨峰鎮大坡一中後村鎮教育委員會山東省日照第七中學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尹家河中學日照市東港區三庄二中日照市東港區三庄豎旗中學日照市東港區三庄鎮教育委員會日照市東港區三庄鎮一中山東省日照實驗高級中學日照市兩城中學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成人教育中心學校日照港務局中學日照開發區中學日照市鐵路中學日照市新營中學
萊蕪市第十七中學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萊蕪市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孝義中學萊蕪市實驗學校山東萊蕪藝術高級中學山東省萊蕪市陳毅中學山東省萊蕪市第十五中學山東省萊蕪市第一中學山東省萊蕪市實驗中學萊蕪市辛庄鎮辛庄中學萊蕪市辛庄鎮徐店中學萊蕪市辛庄鎮趙泉中學萊蕪市和庄鄉普通中學萊蕪市和庄鄉中學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見馬中學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銅山中學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中心中學萊蕪市苗山鎮常庄中學魯中冶金礦山公司教育培訓處機關魯中冶金礦山公司第一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第二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郭家鎮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中心中學萊蕪市第二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口鎮青山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口鎮青山中學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雪野中學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教育委員會腰關中學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汪洋中學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上游中學萊蕪萊城區羊里鎮羊里中學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王石中學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辛庄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大王莊鎮第二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大王莊鎮第一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大王莊鎮大槐村中學萊蕪市第五中學萊蕪市萊城區寨里鎮第二中學萊蕪市寨里鎮水北中學萊蕪市寨里鎮寨里中學萊蕪市第二職業高中萊蕪市萊城區高庄鎮第十三中學萊蕪市楊庄鎮中心中學萊蕪市萊城區牛泉鎮二中學萊蕪市萊城區牛泉鎮聖井中學萊蕪市萊城區牛泉鎮中心中學萊蕪市方下鎮魯西中學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鹿野中學新汶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三中學
蘭山區金雀山中學蘭山區體育中學臨沂新世紀學校臨沂沂州實驗學校臨沂振華實驗學校山東省臨沂第八中學臨沂南郊中學山東省臨沂第二中學臨沂商城實驗中學山東省臨沂第六中學山東省臨沂實驗中學山東省臨沂市第一中學山東省臨沂第九中學山東省臨沂第七中學臨沂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臨沂育新實驗學校山東省臨沂第十中學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蘭山區銀雀山中學臨沂市蘭山中學臨沂銀雁實驗中學蘭山區蘭山辦事處大嶺中學山東省臨沂第五中學蘭山區建華實驗學校蘭山區義堂鎮中心中學臨沂錦華實驗學校臨沂市蘭山區馬廠湖鎮中心中學蘭山區李官鄉中心中學臨沂市蘭山區茶山特色實驗學校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心中學臨沂市蘭山區祥和實驗學校蘭山區半程鎮中心中學蘭山區興程實驗中學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中學分校蘭山區康成實驗學校蘭山區南坊第二中學蘭山區南坊第一中學蘭山區南坊鎮金升實驗學校臨沂行知實驗學校蘭山區棗溝頭鎮中心中學山東省臨沂市第三中學蘭山區朱保中學協和國際學校臨沂第一綜合高中臨沂市第一綜合高中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
德州市第九中學德州市同濟中學山東省德州市德棉集團子弟中學德州市第七中學德州市第五中學中國水電十三局子弟中學德州市第二中學德州市實驗中學德州市第一中學德州市第十中學德州市第三中學德州市德城區人民中學德州市德城區陳庄中學德州市德城區黃河涯鎮第一中學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王村店中學德州市躍華中學德州市德城區二屯鎮中學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黃河涯鎮第二中學德州市德城區趙虎鎮中學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袁橋中學德州市德城區抬頭寺鄉中學
東昌府區湖西中學聊城第十中學聊城市第八中學聊城市第二中學聊城市第九中學聊城市第六中學聊城市第七中學聊城市第五中學聊城市華美公學聊城市師范學院附屬中學聊城市實驗中學聊城市世紀園學校聊城市文軒完全中學山東省聊城市第三中學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中學山東省聊城市第一中學東昌府區北楊集鄉第二中學東昌府區北楊集鄉中學東昌府區北楊集鄉周堂中學聊城市東昌府區蔣官屯鎮中學東昌府區許營鄉第二中學東昌府區許營鄉第一中學東昌府區李海務鎮第二中學東昌府區李海務鎮第一中學東昌府區於集鎮第一中學於集鎮第二中學東昌府區朱老莊鄉第二中學東昌府區朱老莊鄉中學東昌府區候營鎮第二中學聊城市候營鎮中學東昌府區張爐集鄉中學東昌府區沙鎮鎮呂集聯中東昌府區沙鎮鎮中學東昌府區沙鎮中學東昌府區大張鄉中學東昌府區道口鋪鄉第二中學東昌府區道口鋪鄉第一中學東昌府區道口鋪鄉聯合校中學區東昌府區堂邑鎮中學東昌府區堂邑中學東昌府區鄭家鎮邱家中學東昌府區鄭家鎮中學東是府區鄭家鎮李海中學東昌府區閆寺鎮第二中學東昌府區閆寺鎮第一中學東昌府區梁水鎮第一中學東昌府區梁水鎮鎮第二中學東昌府區梁水鎮八甲劉中學東昌府區斗虎屯鎮中學聊城市堠固鄉中學聊城水城中學聊城一中東校
濱州市濱城區第一中學濱州市育才綜合高級中學山東濱州渤海中學山東省北鎮中學濱城區第四中學濱城區第三中學濱城區第二中學濱城區蒲城街道辦事處蒲城中學濱城區市東中學濱城區小營鎮第一中學濱城區小營鎮中心中學濱城區濱北鎮第二中學濱城區濱北鎮第一中學濱城區第六中學濱城區濱北鎮第三中學濱城區堡集鎮第二中學濱州市濱城區堡集鎮第一中學濱城區尚集鄉第三中學濱城區尚集鄉第二中學濱城區尚集鄉第一中學濱城區里則鎮第二中學濱城區里則鎮第一中學濱城區杜店鎮杜店中學濱城區杜店鎮張管中學濱城區梁才鄉第二中學濱城區梁才鄉第一中學濱城區單寺中學濱城區舊鎮鎮中學勝利油田第十五中學勝利油田第十五中學
菏澤成誠中學菏澤大同中學菏澤三軍中學菏澤市晨曦中學菏澤市第五中學菏澤市佃戶屯鄉佃戶中學菏澤市經緯私立學校菏澤市開元學校菏澤市梅園學校菏澤市牡丹區博雅學校菏澤市牡丹區第二高級中學菏澤市牡丹區第十中學菏澤市牡丹區馬嶺崗鎮解元集中學菏澤市牡丹區南城辦事處中學菏澤市實驗中學菏澤市王浩屯鎮孫化屯中學菏澤市旺子中學菏澤市岳程街道辦事處中學菏澤私立曹州實驗中學菏澤一佳中學菏澤市牡丹區沙鎮中心中學菏澤市都司中學山東省菏澤市第十一中學菏澤市牡丹區小留鎮中學菏澤市牡丹區杏壇中學菏澤市第二中學菏澤市牡丹區高庄鎮白虎中學菏澤市牡丹區東城辦事處中學菏澤師范專科學校附屬中學菏澤市牡丹區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山東省菏澤市第三中學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菏澤學院附屬中學菏澤四中
⑼ 萊蕪有哪區
萊城區、鋼城區。萊蕪市萊城區地處齊魯腹地,位於舉世聞名的泰山東麓,素有「八寶鳳凰城」之美譽,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全區總面積1920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辦事處),902個行政村,人口100.24萬。2001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44元。 萊城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著名的糧菜果畜生生產基地,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潛力巨大。萊城區三面環山, 中西部是歷 史上齊魯必爭的膏腴之地——「泰萊平原」,素有「山頭三千河西流,盆地盡沃土」之稱。全區耕地面積78萬畝,農業人口人均1. 1畝,土質肥沃。 萊城區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初具規模,投資發展工業經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境內現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有50餘種,主要礦種有鐵、煤、銅、金、石灰石、花崗石、大理石、石英石、白雲岩等,其中鐵礦石儲量4. 5億噸。列華東之首;煤炭儲量8億噸,是全國地方煤礦重點產煤縣市區之一,素有「鋼城煤都」之稱。花崗石、大理石有20多個品種,儲量20億立方米,品類齊全,質地優良,「萊蕪黑」大理石板材被譽為世界「珍品」。形成於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燕子石),經過精心雕刻,成為獨樹一幟的工藝精品。石灰石儲量豐富,約150多億立方米。境內水資源總量5.39億立方米,有汶河、淄河、匯河等主要河流18條,水庫130座,年平均徑流量5.02億立方米,可利用量2.13億立方米。 地下水可利用量近3億立方米,其中礦泉水貯量約500萬立方米,富鍶純甜,高鈣高鎂,有5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萊蕪境內有華東地區最大的鐵礦石開采企業鍀中冶金礦山總公司、發電能力達120萬千瓦的萊城發電廠等9處國家、省屬大中型企業和30多處萊蕪市屬企業,並靠近不斷抓投入、上項目、搞技改,全區工業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初步形成了鋼鐵、鑄造、煤炭、紡織印染、造紙、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八大產業。2001年,全區各類工業企業發展到 1328元以上,年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城區風景秀麗,旅遊資源豐富,既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也是投資開發潛力巨大的好去處。萊成區地處魯中泰沂山區,在歷史上是齊國與魯國的交界限地帶,山清水秀,風光宜人,歷史悠久。境內既有「汶水西流」、「宮山夕照」、「蒼峽雷鳴」、「仙人遺跡」、「礦山呈瑞」、「龍潭星現」、「二洞雲連」等傳統的長勺這戰遺址、萊蕪戰役指揮所遺址等人文景觀。鋼城區總面積336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艾山街道,郵編:271100。行政區劃代碼:371203。區號:0634。拼音:Gangcheng Qu萊蕪市鋼城區,是1993年萊蕪升為地級市後新設的縣級區。現轄4個鎮處,1個經濟開發分區,164個村(居),總人口23559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萬人。全區總面積339平方公里,山區丘陵面積佔80%以上,耕地面積13萬畝。 鋼城區位於魯中腹地,泰山東麓、東臨沂源縣,南接新泰市。境內有萊鋼集團、新汶礦業集團萊蕪醫院、潘西煤礦、西港煤礦、山東鼎立化工集團等5家省、市屬大中型企業,是山東省的重要鋼鐵、煤炭生產基地, 素有「鋼鐵煤都」之稱! 建區以來,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幹部群眾,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按照「為萊鋼服務、與萊鋼共興」的指導思想,大力實施「大企業帶動、工業立區、科教興區」三大戰略,堅持走好「大企業帶動、科教興區、山區綜合開發、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四條路子,扎實苦幹,開拓進取,使全區的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04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2億元,增長22%,建區10年年均增長20.4%;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649萬元,年均增長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20元,年均增長6.9%,兩稅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招商引資勢頭強勁,任務目標實現翻番。截至目前,全區共引進項目243個(含上年結轉項目13個),計劃外來投資總額166170萬元,到位資金74508萬元,市考核認定招商引資任務41414萬元,占市分配任務的207%,並相繼有天元氣體等16個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投產營業或開工建設。參加全市鋼鐵項目招商大會成效明顯,全區共簽約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96個,簽約額達51.17億元,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22個,計劃總投資4.84億元。由於招商引資的拉動,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4億元,同比增長53%,是近年來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 農業結構調整初具規模,山區開發成效顯著。全區已形成5萬多畝的蔬菜基地、12萬畝的林果基地、40個肉蛋奶專業村,全區經糧作物比達到7:3。全區果品總產量達到2.7萬噸,盛產的黃金蜜桃、寒露蜜桃、紅富士蘋果等優質水果享有盛譽,鋼城區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黃金桃之鄉」、「中國蜜桃之鄉」。堅持長年、連年大幹,狠抓山區綜合開發,按照「地成、水成、路成、林成、產業結構調整成」的「五成」標准,大面積治理,高標准開發,建區以來,全區共治理開發土地6萬畝,增加耕地1.8萬畝,新建、維修、配套各類水利工程3900多項。 工業興旺發達,高新技術項目膨脹發展步伐加快。目前全區已初步形成以鋼鐵為龍頭,以新材料、機械、化工、建築建材、機械加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擁有粉末冶金、高性能磁件、旋轉油泵等40項高科技拳頭產品,有20餘項填補省以上空白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強區富民興財政的重要途徑,狠抓項目規模化、產業特色化、環境寬松化三個重點,實現了民營經濟質和量的提高。預計2003年,全區個體工商戶達到4517戶、私營企業869戶,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33.6億元,上繳稅金4500萬元。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堅持廠地聯手,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全面加快了以道路、通訊、供排水為重點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城市建設迅速起步。城鄉道路建設步伐加快,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村村通汽車,城區內有220KV、110KV變電站,各類專業市場20處,城市市民電話普及率達到90%,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4.7%。1995年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取得圓滿成功。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後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首批教育「兩基」達標縣區、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區、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等二十幾項全國、全省榮譽稱號! 轄萊城區、鋼城區、1個省級高新區和5個省級園區,20個鄉鎮(街道辦事處),1083個行政村(居),1266個自然村。 萊蕪市萊城區轄4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個鄉,即鳳城街道辦事處、張家窪街道辦事處、高庄街道辦事處、鵬泉街道辦事處、苗山鎮、茶業口鎮、雪野鎮、大王莊鎮、牛泉鎮、方下鎮、寨里鎮、羊里鎮、楊庄鎮、口鎮、和庄鄉。 鋼城區轄1個街道辦事,4個鎮,即艾山街道辦事處、顏庄鎮、黃庄鎮、里辛鎮、辛庄鎮。